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1页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2页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3页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4页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2 .通过句子的对比,找出句子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何相似之处,掌握对比的修辞手法;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把握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了解诗人李白;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 .学习本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2 .了解什么是“一词多义”,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并造出符合词义的句子;3 .理解并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体会老朋友分别之际难舍难分的情感。教学准备1

2、 .收集有关“一词多义”的词语;2 .学生查找相关诗人李白的资料。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 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2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是在写什么的?(写事物)仅仅是写事物吗?是有没有其他内涵?(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二、交流平台1.既然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并且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蕴含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交流平台】中第2.3位同学说的话,并回顾白鹭和珍珠鸟两篇课文, 想一想,

3、 这两篇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把你的发现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3.交流完毕,请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白鹭一课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平凡之美的赞美和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珍珠鸟通过描写珍珠鸟由怕人到亲人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及抒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三、深入探究1 .思考: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总会用到类似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手法,比如: 妈妈包的饺子,饺子里蕴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还有没有同学能够举出其他的例子呢?(梅花不畏寒冷 ,喜欢在冬天开放,常比喻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2 .学习完【交流平台】这一板块的

4、内容,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修辞手法。请同学们看【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齐读句子并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句子有什么相似之处?(用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这种通过比较来描写事物的方法,在修辞手法中叫做什么?(板书: 对比)请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四、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还掌握了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在以后的写作中,同学们可以大胆运用这些方法技巧,来给我们的文章增加亮点。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妈妈包的饺子、梅花、蜡烛等)修辞手法对比(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写事物的

5、特点)第二课时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和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对比),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一个新的知识点。请同学们到课文p14【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2 .比较例题中的加点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意思是不同的。)3 .读第1、2句,说说这两个“开辟”的意思有何不同?(第一个开辟是开创的意思,第二个开辟是开发的意思)读第3、 4 句,说说这两个“姿态”的意思有何不同?(第一个姿态是指物体呈现的样子,第二个姿态是风格、气度的意思)4 .像这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的词,我们叫做“一词多义”(板书:一词多义)

6、二、结合理解,深入运用1 .下面我们用课文中的温和来造两个句子,注意结合不同的词义。学生完成练习,自由发言分享。2 .那么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一词多义”的词语呢?思考一下,请同学们回答交流。(眉目:这个女孩眉目清秀。这件事情总算有了眉目。)(意识:我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晕了过去。)(算账、舒展、究竟等)三、循序渐进,日积月累1 .通过上节课和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语言中蕴含的内涵真是博大精深,而在文学中,有一种文学体裁,正是语言高度凝练的体现,这种文学体裁,就叫做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积月累的这首古诗吧。 (板书诗题)请同学们一起齐读

7、这首古诗。2 .(板书作者)请同学们分享所搜集的关于诗人李白的相关资料;3 .初步了解什么是七言绝句,一般情况下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是什么样的;(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4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题:通过诗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因此,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理解诗题。黄鹤楼是地点,送是送别,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之是动词,意思是去、到,广陵即扬州。诗题仅有10 个字,就把地点、人物、事件全部表达出来,可见古诗语言的高度精炼。(再次齐读诗题)5 .读中有感,从读中悟:齐读一、二句,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从何得知?(故人)不错,还有呢?(孟浩然在三月要

8、去扬州,所以在黄鹤楼与作者告别)讨论:三月前面的“烟花”一词,是什么意思?(引导理解:三月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的花有什么特点?)那么,这两句诗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意思是说?(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 (板书:送别时)的情景。齐读三、四句,这两句中写了哪些景物?(孤帆、远影、碧空、长江) ,从这些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看着朋友远去,心里空荡荡的)不错,还有没有同学有更深一层的发现?(朋友乘船离开后,诗人还在那里望着,直到朋友的船消失在天际,诗人还没有离开)思考:从这一细节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引导理解:诗人

9、与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诗人送别朋友后内心的孤独)结合我们的理解,这两句诗应该怎么解释?(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从内容上看,这是描写(板书:送别后)的情景。再次齐读全诗。通过朗读和理解,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呢?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汇报交流成果。(作者因老朋友孟浩然的离去而依依不舍,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及深深的眷恋,同时也体现出两人深厚的友情。)试着背诵全诗。四、小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艺术更是博大精深,一个词就有多文的过程中,同学们应注意体会和充分运用语言种不同的意义,短短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老友分别之际难舍难

10、分的画面,所以,在以后学习语技巧。五、布置作业1 .自己搜集两个“一词多义”的词语,并根据不同的语境造句;2 .熟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背诵, 体会作者与友人之间真挚的情感;3 .你是否也有感情深厚的朋友呢?请写一段话,表达你们之间的深情厚谊板书设计黄鹤楼送别时烟花三月下扬州感情深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难舍难分送别后唯见长江教学反思1 .学生通过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掌握修辞手法:对比,更全面地理解本单元课文在表达方面的技巧,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适当运用;2 .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进一步感悟友情、友爱的真挚温馨。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教

11、学目标1 .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2 .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3 .积累古诗词。教学重点4 .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5 .积累古诗词。教学难点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一,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 .交流平台同学们, 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

12、一下吧?(出示课件2) (板书设计:完成填空)。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的, 文章或蕴含着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就像(作者)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的回忆,还寄托了她浓浓的之情,让人深受感动; 落花生中,用花生 、 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 白鹭一文让人在体会白鹭美的同时,明白了美就蕴含在的事物中, 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珍珠鸟则体现出的快乐与美好。(事物 琦君 思乡 朴实无华用处很多平常 信任)2 .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a.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b.思考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它们写法上的相似之处的。c

13、.运用这种写法,你也写一段话吧。生总结句子的写法(出示课件4)师: 同学们说得对,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花生和 “桃子、石榴、苹果”对比,体现出花生的朴实无华;把白鹭和“白鹤、苍鹭”对比,体现出白鹭的“一切都很适宜”的特点。对比描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法,这种写法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并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板书设计:对比的写作手法)(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出示课件 5)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b.理解“温和”的不同含义,并造句。c.把你知道的不同语境中有时意思不同的词语写出一个。师:同一个

14、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开辟:在第一句中是“开垦荒地”的意思,指“我们”一家人把荒着的土地开垦出来中花生;在第二句中的意思为“创立、创设”,指人工智能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姿态: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物体呈现的样子”,指梅树枝条特殊的样子;在第二句中是“风格,气度”,指人们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温和(形容气候)这里常年气候温和,很少有恶劣天气。(形容性格)他性格温和,对人很好。例:精神一词,有时指“活跃,有生气”。例句:这孩子真精神。精神一词还有 “宗旨、 主要的意义”的意思。 例句: 我们要领会文件的精神。师总结: 通过练习,我们发现,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会有不同的

15、含义,因此,我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准确。(板书设计: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3 .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李白: ( 701 年 762 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多为醉时写的,代表

16、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3)写作背景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 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 4) (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出示课件9)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烟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游历期间的作品, 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17、5)学生读读背背( 6)测试学生背诵情况,并设情境练习。(出示课件10)【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发现句子中使用的类似的写作方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同时还能理解这种写作方法。】【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多义词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意思,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三、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1)同学们, 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一种写作方法,明白了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还学习了一首古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板书内容语文园地一完成填空对比的写作手法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教学反思1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2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