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测量_第1页
隧道贯通测量_第2页
隧道贯通测量_第3页
隧道贯通测量_第4页
隧道贯通测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第12合同段上榕隧道贯通测量专 项施工技 术方案编制人:张新华审核人:湖南省湘西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广西柳州二零一二年七月一、编制说明 41.1 编制依据 41.2 编制原则 41.3 采用主要标准 4二、工程概况 5三、隧道贯通测量技术方案 61、隧道长度 62、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 63、岗位职责 74、职能划分 95、测量作业的任务划分 116、测量管理制度 12四、其主要工作任务与内容 131、施工(贯通)测量 132、执行标准 13143、隧道施工测量方案144、控制测量5、隧道施工测量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166、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 227、贯通误差的调整 24五、质量

2、标准及技术要求 3129(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项目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 2)三江至柳州公路工程两阶段设计施工图。( 3)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现行有效的国家及省、市有关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等。( 5)我公司从事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 6)我公司现有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技术及管理水平。1.2 编制原则在深刻理解本隧道工程特点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本着“技术领先、措施到位、资源合理、设备可靠、组织科学、风险可控”的原则。以满足业主要求为目标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编制的施工专项方案满足和响应业主的各项强制要求和

3、技术标准。编写的施工专项方案有针对性,技术上先进适应性强的特点。编写的施工专项方案安全可靠,方案经济合理,工期适应。采用 IS09001 质量标准全方位控制施工过程。采用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指导施工。各种技术难题超前进行研究,以预防为主。严格执行广西省交通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项目施工的安全, 文明环保、 卫生健康等有关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的环境,村民生活的影响,相对良好的工程形象和社会形象。 1.3技术标准(1) 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00 公路 / 小时;路基宽度26m;(2) 隧道设计为高速公路双洞单向交通行车两车道分离式隧道;(3)隧道长度超过100米,设置照明;若L.N A2X106设

4、置机械通风,否则自然通风;(4)隧道设计交通量:2033年交通量32562辆/日(小车);(5)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75m 净高5m(6) COiS计浓度正常行驶时S co=250ppm交通堵塞时 S co=300ppm (20min)( 7)烟雾设计浓度 正常行驶时K=0.0065m-1事故时 K=0.009m -1( 8)火灾时,隧道内换气风速为 2.5m s 。二、工程慨况拟建上榕隧道位于柳城县沙浦镇长隆村和凤山镇邓家新村交界处, 隧道进口位于长隆村上榕屯西南约800m, 出口位于凤山镇邓家新村东北侧约400m, 隧道走向约为190-170。,距离右侧融江最近距离约为1Km设计隧道为

5、分离式隧道,隧道起于 OK147+520 PK147+520 终点 OK148+075 PK147+990 设计长度为512.5m (公里桩号长),隧道设计高程约为146m- 134m (黄海高程),最大埋深 约为72nl隧道区属低缓丘陵地貌。上榕隧道贯通测量方案说明三柳高速公路12 标上榕隧道贯通测量由湖南省湘西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三柳高速公路项目部测量队负责完成,有关事项说明如下:1、贯通测量使用仪器为中纬 ZT80-2 型全站仪,仪器使用前已检定,鉴定日期为 2012 年 6 月 4 日,有效期至 2013 年 6 月 3 日,检定证书编号为CJ2012-Q0816号。2、贯通测量采用兼

6、顾设计院导线点和GPSffl密点的原则进行测量。3、 贯通测量采用公路一级导线精度要求进行施测,测角, 四测回取平均值,距离测量正倒镜各两次读数,往返测取平均值,根据我合同段的实际情况加密点SL319-5、SL321-2、S323-1 均为新加点, 隧道平面控制点以SL319、SL320、SL321、 SL322、 SL323 为隧道队加密控制点,导线平差采用严密平差法进行。高程控制以BM145 BM146 BM147三个水准点进行水准连测,加密控制,分别在隧道进口、出口各布设水准点两个。按四等水准施测平差。4、执行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C10- 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

7、00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04)5、坐标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 108° 00',坐标分带采用 1.5° 带。高程系统采用 1956 年黄海高程基准。三、隧道贯通测量技术方案1、隧道长度上 榕 隧 道 左 线 PK147+520-PK147+990 长 度 470 米 , 右 线 OK147+520-OK148+07梃度 555 米单线长 512.5 米。2、组织机构与岗位职责项目部设测量队,负责控制测量、

8、竣工测量工作;隧道队设测量工程师,负责施工控制测量及施工监测工作。1. 测量机构设置测量队执行公司、项目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关测量标准、测量队 12 人,其中测量队长1 人,测量作业人员 11 人。测量工程师1 人,测量作业人员 2 人。2、仪器软件配置仪器配置测量队仪器配置全站仪1套水准仪1套断面仪1套隧道队全站仪1套水准仪1套收敛仪1台软件配置测量队软件配置断面仪软件测量严密平差软件3、岗位职责( 一 ) 测量队长精度:12mm± 1.5PPm精度:S1精度:22mm± 2PPm精度:S31、 在项目部总工的监督和管理下全面负责组织管理本项目测量工作,、 规范 。2、

9、 负责建立健全本项目有关测量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编制本项目测量工作规划、相关测量方案及测量技术总结报告。3、 负责主持测量队的日常工作。 根据测量规划组织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复核工作,及时完成每次测量工作成果书报项目部工程部审核备案。4、 负责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各项测量业务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规范施工测量作业。5、 参加并协助上级测量单位在本项目的各项测量工作。6、 负责组织测量队人员学习当地有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规章制度,并对外界引发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辩识,保证测量队人员的人身安全。7、 参加相关科研工作,收集并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参加与测量工作相关的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和实施。

10、8、 负责本项目范围内测量设备的管理工作, 按有关规章制度维护、 检定、调配测量设备。9、 负责测量队的费用管理及核算工作。( 二 ) 测量工程师( 含隧道队 )1、在作业队技术主管的领导下独立进行测量作业。2、 严格执行有关测量标准、 规程 、 规范 ,熟悉并掌握本工程项目各类测量等级。3、 熟悉测量仪器的性能指标、操作及维护方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掌握测量仪器的通常检查、校正方法及检验周期。4、 熟悉本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技术标准,编制、计算可行的设计结构物控制点位坐标及控制标高资料。5、 负责本队测量作业方案的编制,按规范要求和精度标准实施测量作业,做好测量记录和测量资料并定期整理归档。

11、6、负责测量作业技术交底审核。7、负责编制测量作业计划、登记测量作业台帐8、认真填写测量日志,对当天的测量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9、严格按相应规范进行测量作业, 杜绝因测量错误而导至质量事故的发生。10 、 坚持测量复核制度, 严格对测量的资料进行检查复核, 对测量资料和结论进行负责。11、 认真分析测量业务,加强测量业务和施工技术的学习( 三 ) 测量员职责1、在测量工程师领导下完成各项测量作业任务。2、测量作业前做好仪器、脚架、桩橛等检查准备工作。3、完成日常工程施工测量工作。4、按要求做好测量记录填写和内业资料整理、归档。5、遵守有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规定。6、熟悉本工

12、程项目的设计图纸、 技术标准, 掌握测量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7、计算设计结构物控制点位坐标及控制标高资料。8、做好在用测量仪器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9、遵守公司相关的规章制度。10 、 加强个人测量业务及施工技术的学习11 、 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任务4、 职能划分、测量队职责1、 负责本标工程测量业务的管理工作,执行国家关于测量、计量、环保和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有关测量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制定本标测量工作的管理制度及办法。2、 建立建全测量业务的复核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测量规范和技术标准,保证测量数据及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3、 负责对本项目的工程测量工作进行管理、监督、指导和服

13、务,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准确性。4、 参加工程质量检查及相关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有关处理意见;主持测量工作事故调查分析,提出有关处理措施。5、 负责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周期检定工作; 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工程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监督检查各架子队对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负责工程测量标准、规范、规程的获取、更新。6、 负责组织本项目各类测量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项目结束后编写测量工作技术总结。7、 负责本项目施工加密 GPS D级控制网的设计、布设和测量工作; 负责加密网的复测工作并提交技术报告。8、 负责本项目加密水准网的

14、设计、布设和测量工作;并负责加密水准网的复测并提交技术报告。9、 负责制定本项目的监控量测方案制定、并负责监控量测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提交监控量测的技术总结报告。10、 负责各作业队施工测量检测工作。负责组织竣工测量工作11、12、 接受业主、 监理单位及其他管理机构测量的监督、 检查和管理,并完成合同规定的工作。13、 参加相关科研工作,收集并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14、 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二) 、各作业队测量室1) 完成现场施工放样工作2) 负责管段内控制桩和沉降观测元件的保护工作。3) 负责对各施工班组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工作4) 负责隧道队测量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检定工作5)

15、 负责测量队或上级单位在本管段内测量配合工作6) 负责本队测量放样资料的填写、报检及签认。7)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宜。5、测量作业的任务划分( 一 ) 作业队技术室1) 负责施工放样报检2) 负责沉降元件的埋设与保护3) 负责控制桩的保护4) 负责其它测量的配合( 二 ) 测量队1) 负责项目部测量管理工作2) 负责控制测量的复测、加密工作3) 负责监控量测4) 负责竣工测量5) 负责大临工程的施工测量配合6) 负责上级单位在项目部的测量检查和测量配合工作6、测量管理制度测量作业须严格执行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并根据本项目部测量业务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测量作业指导书,报总工审批后实施。四、其

16、主要工作任务与内容为 了保证 隧道相 向 开挖按规定的精 度顺利 贯通 ,并 使各 项建筑物 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 ,确 保测量在 隧道 施工过程中能及时准确的为隧道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 实 时监控量测施工进程 中 隧道 的 相关变化量 ,为 隧道施工提 供必要的 测量数据 ,以 便于根据测量数据适当 调整作业进度 和施工方法,确保隧道施工顺利准确、安全可靠的顺利进行, 具体内容如下:(1) 测量内容: 结合隧道施工测量及作业队管理模式, 项 目 部测 量队 的任 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施 工测量 、复 核测 量和监控量测。1、 施工 (贯通) 测量地表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复核;施工

17、平面控制网的加密测量;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加密测量;隧道洞内导线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隧道洞内放样及高程控制;洞内结构物施工放样测量及复核隧道贯通测量;竣工测量:包含 线路中线测量、隧道净空断面测量;2、执行标准2.0.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2.0.2 公 路 工 程 质 量 检 验 评 定 标 准 ( 土 建 工 程 )( JTGF80/1-2004 )2.0.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2.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 /TF602009)3、隧道施工测量方案隧道施工测量采用分级控制、洞内导线控制,减少误差 传递,加强复核,保证贯通精度的原则进行控制

18、。4、 控 制 测 量4.1 、 平 面 控 制 网 :洞外控制 : 控制测量在设计院的 SL319、 SL320、 SL321 、 SL322 、 SL323 控 制 网 基 础 上 进 行 复 测 后 使 用 ,由 于 导 线 控 制 点个别被破坏不能保证 施工测量 的需要 ,除 隧道进 出 口 分别 加密二个点外 , 其他另加密 SL319-2 、 SL319-5 、 SL321-2 、 SL323-1 、 SL323-2 。 导 线 平 差 采 用 严 密 平 差 法 进 行 。洞 内 控制 :为 保证洞 内 中线的施工精度 ,洞 内 控制采 用 导 线法进行控制 ,洞 内 导线布设根

19、据隧道长度 ,分 别采用 单导 线的方法进行传递,对于大于2Km的隧道,洞内导线采用双 导线进洞,小于2Km以下的隧道,可采用单导线进洞。洞内 导线应布置成导线环的方式,以保证导线精度和防止错误, 导线环边数一般不大于 8条 ,导线边长控制在 80120m 为宜 , 最长不超过 200m, 短边不小于 60m。 洞 内导线精 度仍按洞 内控制网同级精度进行测量,即按一级导线精度进行控制。4.1.2 、 高程控制 网高程控制网在设计提供的二等水准测量基础上进行,对原 二等水准 点进行复测检查后使用 ,为 保证高程控制 精度 ,复 测后若误差不超过规范要求,采用原设计值使用。水准加密:水准加密在每

20、个隧道口设一至两个水准加密点 保证 隧道施工 的标高控制 ,加 密从复测后 的二等水准点 引 入 高程 ,加 密水准线路按 四等水准 的要求进行测量 ,往 返测或 双往测后比较较差符合规范后推算加密点高程。洞 内 水准点传递 :为 保证洞内 标高控制精 度,洞 内水准点 离施工面原则上不超过 500m, 洞内水准点宜布置在衬砌断面 上或不易破坏的地方 , 每不大于 500m 一个向洞内传递 , 洞 内水准传递精度与洞外水准加密精度要求相同。4.2 、 施 工 测 量施工测量是标定和检查施工中线、测设坡度和放样建筑物, 测量是施 工的 导 向 ,是 确保工程质量 的前提和基础 。隧 道工 程施工

21、测 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 ,要 求 的施测精 度又相 当 高 ,必 须 精 心 施 测 和 进 行 成 果 整 理 ,工 程 测 量 成 果 必 须 符 合 相关规范的要求。隧道开挖的贯通 中误差规定为 : 横 向 ± 50mm、 高程 ± 25mm, 极限误差为贯通中误差的2倍,即高程贯通误差限差为 L/5000 (L为贯通距离,以km计)。为保证隧道衬砌平顺及 减少中线误差调整,本项目的隧道贯通误差按规范规定执 行。5、 隧道施 工 测 量 的 具体 内 容 及 要 求5.1 洞 外 测 量控 制 网 的 建 立5.1.1 平面控制网 的建立隧道进 、 出 口包括设计

22、 院平面控制桩 SL319、 SL320、 SL321 、 SL322 、 SL323 点 连 同 一级导 线加 密 点一 般保证 4 个 , 困难 地形条件下保证三个 ,以 保证在桩点破坏后能及时恢复 , 洞口控制点根据地形情况可布置为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形 状。 离隧道洞门最近距离保证 150m 以上, 困难 地形不得小 于 100m。施工平面控制网采用中纬 ZT80-2 型全站仪进行测量 , 测角 四测 回 ,测 边往返 观测各二测 回 ,用 严密平差法进行数 据处理, 要求测角中误差小于±5 , 满足隧道施工贯通精 度 要求。洞外控制桩一般要求采用混凝土铁芯桩埋设于基础稳 固的

23、地方,并在施工期间不容易遭到破坏。平面控制网测量成果整理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 形成成果表,并将成果表装订成册方便外业使用。5.1.2 高程控制 网 的建立隧道进、 出口一般包括设计院交高程控制桩保证2个以 上 ,并 尽 量 设 于 不 易 施 工 破 坏 的 位 置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若 有 桩 点遭到破坏时,利用另一桩点及时给予改移或恢复。施工高程控制网采用S3水平仪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 行测量 ,测 高差往返观测或双往测或双返 测进行 ,当 高差较 小满足精 度要求时 ,采 用简易平差法或迭代平差法进行数据 处理,点位精度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满足施工精度要求。洞外水准桩点

24、采用混凝土包铁芯桩并靠近施工地点设置, 埋设于基础坚固并不易受到施工干扰和破坏的地方。5.2 、 洞 内 施 工 控制 网 加 密洞内平面控制点测量洞内控制导线点应布设在靠近隧道两侧墙壁的不容易遭 到破坏地方设置 ,在 通视条件允许和衬砌完成 的情 况下 ,每 200 米 布 设 一 点 , 在 初 期 支 护 段 一 般 100m 左 右 设 置 一 控 制 点 。 采用精 度达到 2 全站仪进行测量 , 测角 四测回 , 测边往返 观测各二测回。洞内导线是根据隧道掘进进行跟进布置的,隧道每掘进100m左右,将洞内导线延长一段,并从衬砌段对初支段的导 线点进行联测,导线联测后及时调整导线点成

25、果和中线位置 洞内导线根据隧道长度布置成双导线或单导线的形式,双导 线一般每个环边数不大于8条。洞内控制点在成洞地段可采仰拱底利用冲击钻埋设钢筋 铁芯法并做好点位标志进行布设或另做混凝土包铁芯法布 设,未成洞地段均采用混凝土包铁芯法布设并做好点位标志洞内高程控制测量洞内水准测量以洞外水准点为起算依据,采用四等水准 测量方法和± 20nmm的精密要求进行施测。洞内水准点在成洞地段可利用隧道边墙打入铁芯法设置, 未成洞地段则必须采用混凝土包铁芯法布设。5.3 施工放样测量5.3.1 洞口测量洞口测量在洞外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洞 口桩点放样,利用洞口控制网计算好洞门放样数据及进洞

26、施 工数据。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 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 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 点的坐标,放样点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实测坐标X、Y值相 差均在±5mm以内,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隧道施工。地形条件好的洞口也可采用交会法进行洞口定位放样, 交会法一般采用三方 向 法进行 ,交 会误差三角 最大边长不大 于 10mm, 并 最 大 边 长 不 得 接 近 于 隧 道 横 向 方 向 。洞口也可在洞门附近采用极坐标法另放一个法向控制 点,用尺子量测两点的距离进行复核,距离相差在士 10mm以 内,可用这些点指导

27、隧道施工。5.3.2 、 洞 门 施 工 测 量洞 门施工 时 ,应 对洞 门 端墙轴线 、 洞 门中 线点 、翼 墙轴 线进行轴 线定位测量 ,提 供施工依 据并做好交底 ,施 工过程 中应加强 洞 门 端、翼 墙 的坡率 的控制 ,及 基础墙顶标高 的控 制 。洞 门 放 样 利 用 洞 口 点 采 用 正 倒 镜 极 坐 标 法 放 样 分 中 ,并 利用钢尺检查放样点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复核。为便于施工, 可将控制 轴线进行外移进行测量 ,外 移距离根据现场施工情 况进行确定,放样完成后应对施工队或作业工班进行交底, 交底资料应包含 测量点位、轴 线及与施工结构物 的 几何尺寸 关系。洞门

28、施工测量的内容具体见测量接口相关内容。5.3.3 、 洞 内 中 线测 量暗挖隧道施工放样主要是控制线路设计中线、里程、高 程和同步线。洞内中线根据导线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放样中线点完 成后 ,可 利 用 放样 中线点按线路关系进行短距离 的 中线测量 , 利 用 穿线法、正 倒镜分 中法 ,极 坐标等方法控制 的 隧道开挖 长度一般情况不大于 100m, 然后必须利用导线对中线进行复 核和调整 后 ,再 重新采用线路测量法进行下一段 的 中线控制 也可采用在隧道内安置激光指向仪方法进行中线施工控制 ,激 光 导 线 仪 安 装 应 经 过 导 线 法 测 量 后 进 行 校 核 无 误 后

29、 方 可使用 。激 光可代表线路中线或 隧道 中线 的切线或弦线 的 方 向 及线路纵断面的坡度 ,也 可将 中线或切线平移一段距离 以 避开施工 干扰 ,方 便控制 ,但 应对测量作业人员 及施工人员 做好安装 的激光导 向 线进行交底 。每 个洞 的上部开挖可用 激 光指 向仪控制标高 ,下 部开挖采用放起拱线标高来控制 ,但 每施工50m后利用水准测量法对激光标高进行检查,发现偏 差后及时调整。施工期间要经常检测激光指向仪的中线和坡度,采用往返 或变动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水准测量 。 在 隧道初支过程中 ,架 设钢格 栅 时要严格 的控制 中线 、垂 直度和 同步线 ,其 中格 栅 中线和

30、同步线 的 测量允许误差为 ± 20mm, 格栅垂直度允 许误 差 为 3 °。5.4 、 隧道 贯 通 测量隧道贯通测量是对测量工作质量的检核,也是隧道工程 质量控制 的关键 ,隧 道贯通前约 200 米左右要增加 施工测量 的次数 ,并 进行洞 内 控制导线 的全线复测 ,直 至保证隧道贯 通。贯通后,应进行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及高程贯 通误差测 量 。贯 通误差 的测量可采用 中线贯通法或导线法进 行测量,其在贯通面上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规范允许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横向和高程贯通误差应在隧道未进 行二次衬砌段逐段进行调整 ,不 得积累 在最后一段二衬上进 行突变

31、调整,以保证隧道二衬的线形平顺和隧道净空尺寸。 贯通测量 完成后 ,应 编写贯通测量报告及对作业 队及工班进 行贯通误差调整的 技术交底 。并 在剩余 的二衬施工测量逐环 将贯通误差予以消除。贯通误差的调整可以采用调整二衬结构或调整线路方式, 由于 高速公路施工要求较高 ,在 本项 目 内 隧道不允许采取调 整线路 的方法进行贯通误差的 调整 ,所 以应在施工过程 中加 强测量精度控制,保证贯通误差在允许范围内。5.4.1 隧 道 贯 通 误 差 的 测 定 与 调 整隧道贯通后,应及时地进行贯通测量,测定实际的横向、 纵 向 和竖 向贯通误差 。若 贯通误差在容许范围之 内 ,就 可认 为测

32、量工作已达到预期目的。不过,由于存在着贯通误差, 它将影响 隧道断面扩大及衬砌工作的进行 。因 此 ,应 该采用 适 当 的方 法将贯通误差加 以调整 ,从 而获得一个对行车没有 不 良影响 的 隧道中线 ,并 作为扩大断面 、修 筑衬砌 以及铺设 道路的依据。6、贯通误差的测定方法如果是采用中线法贯通的隧道,当隧道贯通之后,应从相 向测量的两个方向各自向贯通面延伸中线,并各钉一个临 时桩A和B,如图5.4.1-1 所示。量测出两临时桩A、B 之间的距离,即得隧道是实际横向贯通误差;A B两临 时桩的里程之差,即为隧道的实际纵向贯通误差。以上方法对于直线隧道与曲线隧道均适用,只是曲线隧道 贯通

33、面方向是指贯通面所在曲线处的法线方向。如果是用导线作洞内平面控制的隧道,可在实际贯通点附 近设一临时桩点E,如图5.4.1-2 所示,分别由贯通面两 侧的导线测出其坐标。由进口一侧得的E点坐标为Xj、y; 由出口一侧测得的E点坐标为xc、yc,则实际贯通误差为:f= /Lx c-x j) 2+ ( yc-y j) 2(5.4.1-1)侧中线AooB中心线通出口一侧中线面图 5.4.1-1图 5.4.1-2如果是直线隧道,通常是以路线中线方向作为x轴。此时横向、纵向贯通误差分别为:f横=丫。yf纵=Xc-Xj(5.4.1-2)如果是曲线隧道,如图5.4.1-3 所示,设贯通方向与实际贯通误差f的

34、夹角为。,可按下式计算:1 y c - y j用= tanf y a 贝X c X j(图 5.4.13 )式中a贯通方向的坐标方位角,可根据贯通点在曲线 上的里程计算。在。角算得后,即计算横向、纵向贯通误 差:f 横=f cos d f 纵=f sin d ( 5.4.1-4 )方位角贯通误差的求取如图5.4.1-3 所示,将仪器安置在E点上,测出转折角 B,将进、出口两边导线连接,就能求出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这里称为方位角贯通误差。它表示测角误差的总影响。7、贯通误差的调整调整贯通误差,原则上应在隧道未衬砌地段上进行,一 般不再变动已衬砌地段的中线。所有未衬砌地段的工程,在 中线调整之后,

35、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指导施工。用洞内导线控制贯通的隧道调整方法如图5.4.1-4 所示,自进口控制点J至导线点A为进口 一端已建立的洞内导线;自出口控制点C至导线点B为出口 一端已建立的洞内导线,这些地段已由导线测设出中线,并 据此衬砌完毕。A、B之间是尚未衬砌的调线地段。在隧道贯 通后,以A、B之间是尚未衬砌的调线地段。在隧道贯通后, 以A、B两点作为已知点,在其间构成含贯通点E的附合导 线。因此,在调线地段可作以下调整:以符合导线A-1-2-E-3-4-B 计算角度闭合差(即方位角 贯通误差),并平均分配至符合导线的角度上。以调线后的角度,推算符合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进行与边长 推算各边的

36、坐标增量,并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fx、fy(对于直线隧道, 中线方向为x轴的方位,fx、fy即是纵横贯通误差)。将fx、fy按边长成比例对各边的坐标增量进行改正,最后算出调 整后的各点坐标。以调整后的坐标作为未衬砌地段施工中线放样的依 据。用中线法贯通的隧道方法a、 调线地段为直线调线地段为直线,可采用折线法进行调整。如图5.4.1-5 所示,在调线地段两端各选一中线点A和B,连接AB而形成折线。如果由此而产生的转折角(3 1和B 2在5'之内,即可将此折线视为直线;如果转折角在5' -25 '时,则按表5.4.1的内移量将A、B两点内移;如果转折角表5.4.1转折角在5

37、' -25'时的内移量转折角()内移量(mm转折角()内移量(mnr)51201710425261510b.调线地段为圆曲线当调线地段全部位于圆曲线上时,应根据实际横向贯通 误差,由调线地段圆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长度比例调整中 线位置,如图5.4.1-6 所示。c.贯通点在曲线始、终点附近,调线地段有直线和曲线贯通点在曲线始、终点附近时,将曲线始、终点的切线 延伸,理论上应与贯通面另一侧的直线重合。但是,由于贯 通误差的存在,实际出现的情况是既不重合,也不平行。因 此,通常应先将两者调整平行,然后再调整,使其重合。调整平行采用调整圆曲线长度法。如图5.4.1-7 所示,进口端曲

38、线的HZ点在贯通面附近, 由HZ点将曲线切线延伸与出口端为直线的中线相交于K点, 其交角为(3。为使曲线切线平行于出口端中线,可将圆曲线 增加或减少一段孤长(图中为增加。增加与减少取决于B角 的正负。B角为正值需增加,反之需减少。B角的计算见下 文),使这段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等于B。这样,YH点移至YH' 点,HZ点移至HZ'点,而由HZ'点做出的切线必然由原切线方向旋转一 B角,而与出口端中线平行。此时交点由JD移至JD',转角由a增加一 (3值而变成a'。切线长也相应图5.4.1-8 为图5.4.1-7 的局部放大图。为求得(3角值, 由HZ点沿切线延

39、伸至C点,量出HZ点至U C点的长度为L, 由HZ点和C点分别量出至出口端中线的垂距di和d2, (3角 即可算出:o般情况下,di和d2的测量中误差应达到± 1mm 对于L的长 度;若B角欲达到1。的精度,L应不短于60mni若(3角欲 达到30的精度,L应不短于20m;若(3角欲达到L'的精度,L应不短于5mo L丈量准确至cm。设圆曲线半径为r圆曲线需增、减的弧长为:34(图 5.4.1-6)由上可以看出,当di>d2,B为正值,L亦为正值,圆曲线需增长;反之,当di<d2,B为负值,L亦为负值,圆曲线就需减短。调整平行后应进行检核。由HZ'点延长切

40、线,其长度不 小于20m,量取延长切线两端点至出口端中线的垂距,应相 等。调整重合采用调整曲线始、终点法。如图5.4.1-9 所示,JD'和HZ'为调整平行后交点和缓 直点所处的位置。欲将调整平行后的切线与出口端中线重合, 只需将曲线的ZH点延其切线方向连同整个曲线推移一段距 离mi此时,ZH移至ZH' , JD'移至JD,HZ'移至HZ , 这样两端中线就完全重合。m值可按下式求得:(图5.4.1-7)式中:s调整平行后的切线与出口端中线的距离;a'进口端中线ZH五、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各级公路、桥梁、隧道及其他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应

41、符合表5.0.1的规定。表5.0.1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等级公路线路控制测 量桥梁桥位控制测 量隧道洞外控制测 量二等三角>5000m特大桥>6000m特长隧道三等三角、导线2000-5000 特大桥4000-6000m 特长 隧道四等三角、导线10002000fct 桥2000-4000m X隧道一级小三角、导线高速公路、一级公 路500-1000特大桥1000-2000m 中长 隧道二级小三角、导线二级及二级以下 公路<500大中桥<1000m隧道三级导线三级及三级以下 公路5.0.2、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符合表5.0.2的规定表5.0.2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 长

42、(Km)起始边 长相对 中误差最弱边 边长相 对中误 差三角闭 合差(”)测回数DJ1DJ2DJ3二等3.0±1.01/25000 0±3.512三等2.0±1.81/15000 0±7.069四等1.0±2.51/10000 0±9.046一级小 三角0.5±5.01/40000±15.034二级小 三角0.3± 10.01/20000±30.0135.0.3三边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0.3的规定表5.0.3三边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 (km)测量相对中 误差等级平均边长 (km)测量

43、相对中 误差二等1/250000一级小三角0.51/40000三等1/150000二级小三角0.31/20000四等1/1000005.0.4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0.4的规定表5.0.4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附和 导级 长度(km )平均 边长(km )每边 测距 中误差 (km )测角 中误 差(”)线<对合羞 导全相闭三方位 角闭 合差 (”)测回数DJ1DJ2DJ3三等302.0131.81/550 00±3.6 vn610四等201.0132.51/350 00± 5Vn46一级100.5175.01/150 00± 10, n24二级60

44、.3308.01/100 00± 16, n13三级20.01/200 0±30, n125.0.5水平角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应符合表5.0.5的规定表5.0.5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等级光学测微 器两次重 合读书差 (”)半侧回归 零差(”)一测回中 两倍照准 差(2c) 分(”)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 差(”)四等及以 上DJ11696DJ238139一级及以 下r dji12r 1812DJ218245.0.6光电测距按精度分级如表5.0.6表5.0.6光电测距按精度分级测距仪精度等级每公里测距中误差mD(mm)I级mD二5II级5<mD 三 10田级10<mD<205.0.7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