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防治结核病宣传稿什么是肺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 ' 白色瘟疫 ' ,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 1882 年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仍然在全球广泛流行。 自五十年代以来, 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
2、 再加上人口的增长、 流动人口的增加、 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 年宣布 " 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 ,确定每年3 月 24 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 结核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但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结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 称为 " 原发感染
3、 " 。 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 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 " 血行播散 " 。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 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器官内, 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 称为" 继发结核病" ,也叫 " 内源性发病" 。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形成 " 外源性发病" 。所以,积极发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的机会;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
4、结核病的传染性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 相对来看, 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 恶化或形成空洞时, 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 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但当病人治愈了, 就不再成为传染源。 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 '' 传染源 '' 。传
5、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结核病是怎样传染的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的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染,当排菌病人咳嗽、打喷嚏、 大声说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时, 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患结核病。据统计: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 15 人。受结核菌感染后的结果( 1 )身体抵抗力强,不发病,占受感染者的 90% 以上。( 2 )只有少部分感染者,因抵抗力减低发病机会增加。如:婴幼儿、免疫缺乏症、 HIV 感 染、癌症、糖尿病、矽肺、营养不良、老年人、酗酒者。肺结核主要的常见症状 与其它疾病一样,肺结核病的早期,由
6、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 此外,即使有了症状,由于肺结核病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 病人和医生容易误认为得了别的病而忽略了肺结核病。通过很多调查分析看,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超过 3 周、咯血、发热或胸痛超过 3 周。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应当想到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病。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除了做胸部X 线检查外,一定要作痰结核菌检查。因为检出结核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 就可以确诊。 早期、 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怎样发现及诊断结核病 如果您持续两周以上咳嗽、咳痰或咯血,应及时主动到结核病防治所(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留痰标
7、本,做痰结核菌检查, X 线胸透或拍片,15 岁以下儿童,应做结核菌素试验辅助检查。为什么要定期查痰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对肺结核病人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就是为了杀死结核菌,治愈结核病,在治疗中,怎样才能知道结核菌被杀死没有,药物治疗是否有效?这只有依靠反复查痰, 医生根据痰结果, 来了解病人的病情, 判断治疗效果, 从而决定是继续治疗还是可以停药了, 因此,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 必须遵照医生的要求,按时送痰检查。为何肺结核病人必须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 绝大多数结核病人首诊于综合医疗机构,综合医院因其本身的工作特点、任务、分工、经费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很难形成医生与病人间的固定联系, 难以
8、实现对结核病人治疗全过程的督导管理, 不可能解决这个公共卫生问题, 很多病人由于病情好转或药物副反应而私自停药, 或由于经济原因等私自购买便宜的劣质药品,难以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滥用抗结核药品的结果是产生了大量耐药结核病人,增加了结核病的治疗难度。 我国的大部分地市县都有健全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 能够落实病人的全程督导化疗。 因此, 医院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和疑似结核病人应及时转至结防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管理,各综合医院的领导和医务人员要从公共卫生的高度认识转诊的重要性,认真做好结核病转诊工作。 同时病人要从自己和亲人的健康出发, 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和管理。怎样才能治好结核病如
9、果你得了结核病,应到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正规治疗,由于结核病的治疗需要的时间较长,为避免漏服药而造成治疗失败,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治愈结核病的策略“ DOS ”,即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对病人来说,就是每次用药都要在医务人员的观察下进行。如果你能够按医生的要求用药,那么治愈的机率在95% 以上,要 治愈,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规律用药, 既使用药几星期后自觉好转, 症状改善也不能停止用药,这是因为很多结核菌仍存活在你的肺中。 如果你不能够规律用药, 这些药物就很难杀死你肺内的结核菌,而且很可能会再发病, 一旦再次发病,以前用过的药物就会失去效力,意味着你肺内的结核菌已经耐药, 不但你的病很难治愈, 而
10、且还会把耐药菌传给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如何治疗肺结核 采用化学和生物制剂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又称化学疗法,是现代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其它治疗方法均为辅助治疗。 化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播的唯一有效方法, 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国目前结防规划采用的是直接观察下的短程督导化疗。服药方法是隔日服药。短程督导化疗分为两个阶段: 强化期和继续期。 强化期为杀菌阶段,即在治疗开始时的 2-3 个月,联合应用 4-5 种抗结核药,以便在短时间内尽快杀灭大量繁殖活跃的敏感菌, 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继续期为巩固治疗阶段, 即在强化期之后
11、的 4-6个月内,继续消灭残留的结核菌,并减少和避免复发机会。结核病的化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只要你和医生很好合作,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肿( H)、利福平(R)、口比嗪酰胺(Z)、乙胺丁醇(E)、和链霉素( S )。在强化期几乎全部被采用,而在继续期则选择其中的 2-3 种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服药方法都采用隔日服药, 以便于督导化疗的实施, 使病人能全程,不间断地服药,以提高治愈率。什么类型肺结核病人可享受免费治疗凡符合相关条件的肺结核病人, 均可享受免费抗结核治疗。 按规定在项目实施期内, 对我市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厂矿、铁路、农场、林场、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暂住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和解胶囊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仲裁合同范例
- 乡镇卫生院营养指导职责
- 《语文新课标》实施后的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 市政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范文
- 医院护士一日工作流程安排
- 医院转院流程及留观管理研究
- 幼儿园疫情后健康安全计划
- 小学心理健康素养提升方案
- 电子商务平台劳动力与技术支持配备计划
- 《股指期货交易》课件
- 2024-2025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 机器可读标准 能力等级模型 征求意见稿
-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处理护理课件
- 企业的经营指标分析报告
- 加油站安全技能竞赛与实操演练
- 《六尺巷的故事》课件
- 变电站通信中断处理经验分享
- 农艺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种植业卷)
- DB4409-T 38-2023 奇楠沉香栽培技术规程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演示稿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