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1页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2页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3页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4页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热点一运动图象问题1.(多选)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 v -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体的加速度一直不变B. 3 s末物体加速度开始改变C. 08 s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D. t = 0时和t = 6 s时物体的速率相等解析:图线斜率不变,加速度就不变,A项正确,B项错误;物体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C项错误;t= 0时和t = 6 s时物体的速率都为 30 m/s , D项正确。答案: AD2.如图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图象,曲线 ABC是抛物线的

2、一部分,则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6 s内,t=2 s时,质点的速率最大B. 0-1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0-6 s内质点的平均速率为 1.5 m/sD. 26 s内质点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解析: 因为x -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在 t=2 s时,质点的速率为零,A选项错误;在01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选项错误;由图知 0-6 s内质点的位移为一1 m ,通过的路程为s= 9 m,由平均速率的定义可知 0-6 s内质点的平均速率为 v =:=1.5 m/s, C选项正确;26 s内质点做反方向的加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D选项错误。答案:

3、 C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图象正确的是()ABCD解析:从v -t图象中可以看出,物体在 02 s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 方向一致且为恒力,在 26 s内加速度方向与前 2s内速度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前 2s内速度 方向相反,68 s内加速度方向与前 2 s内速度方向相同,故 A错误,B正确;由于加速度 a大小恒定,所以匀加速运动范围内位移x与时间t是二次函数关系,且 4 s末的位移不为0,故C、D错误。答案: B4.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4 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

4、线运动,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在0-2 s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24 s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C.在t= 2 s时甲车速度为 3 m/s ,乙车速度为 4.5 m/sD.在t = 4 s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解析: 在04 s内,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 动,选项A错误;在a -t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速度变化,因两车的初速度为零,故面积的大小等于两车的速度大小,即t=2 s时甲车速度为 3 m/s,乙车速度为 4.5m/s,选项C正确;两车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运动,由 a -t图象可知,4 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此时两车的间距最大,选项B、D错误。答案

5、:5.V0从斜面顶端沿斜面斜面长度为4 m, 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大小的初速度 下滑时,其下滑距离 x与初速度的二次方 V2的关系图象(即x -v2图象)如图所示。(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1解析: (1)由v2=2ax可知,x -v0图线的斜率等于 广,由题图可得滑块下?t的加速度大小a2a2 m/s2。t,则有 x=votat2,由题图可知,当滑块的初速度为 4 m/s时,滑块刚好滑到斜面底端,故当滑块下滑的初 速度为5.0 m/s时,滑块可滑到斜面底端。设滑块在斜面上滑动的时间为 rt22即 4 m = t

6、x 5 m/s2"x 2 m/s2,解得 t=1 s或 t=4 s(舍去)。答案: (1)2 m/s2 (2)1 s热点二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6 . (2015广东高考)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马步骤:按图 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选填“靠近”或“远离”)计时器下端;第7页共7页,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2)图b和c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 (选填“谈“c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在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空气阻 力和。解析:(1)为了有

7、效利用纸带,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使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均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2)纸带上的点间隔应逐渐变大,故应选b来计算重力加速度。计算结果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除了空气阻力的原因,还有纸带与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作用。答案: (1)靠近 打开电源释放纸带(2)b 摩擦阻力7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 oO A B C 2>£F-(1)如果测得C、D两点间距X4=2.70

8、cm, D、E两点间距X5=2.90 cm,则据此数据计算在 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公式为 ,小车的速度值 Vd =m/s(保留三位有效 数字)。(2)该同学分别算出在打其他点时小车的速度:va= 0.220 m/s, vb= 0.241 m/s, vc= 0.258m/s, ve= 0.300 m/s,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填入框中,并在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 -t图象,设O点为计时起点。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回(3)由所作v -t图象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为 o解析:(1)D点为CE段的中间时刻点,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故VdX4+ X52,代入数据可得 vd= 0.280 m/s;(

9、2)设计表格以及所作图象见答案;(3)由所作的图象为一向上倾斜的直线可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1)VD = x42T至 0.280表格及图如下所示时间t(s)0.10.20.30.40.5速度v(m/s)0.2200.2410.2580.2800.300-t 13kn rrLT mJ -E n TO.T 3J taI口xLIrltt£Dr q1口 J 于 nIJTn 工 t nJLnIMlJ-J nJ二()t Lit. LmFTSy Rw一 PTfR 六IE。e1e"le«i-“«b-e uoIE。- 】LI1/1丁门 嘤建1磷国震门

10、 川 一 i一二量 FIX.I. 1 ;!! I工;之 Sd 446420 JJJ.!.» 0a0<。0.江(3)匀加速直线运动热点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新情境创新题8.(2016浙江理综17)如图所示为一种常见的身高体重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v的超声波,超声波经反射后返回,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质量为 Mo的测重台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当测重台没有站 人时,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o,输出电压为 Uo,某同学站上测重台,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t,输出电压为 U,则该同学身高和质量分别为()MoA. v(to-t)

11、, UUi 1 ,、 Mo.B.2v(t0-t),PMoC. v(to-t), Q(U Uo) 1MoD.2V(to-t), (U-Uo)解析: 由于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作用在其上的压力成正比,则测重台上没有人站立时,Uo= kMog,该同学站立在测重台上时,U = k(Mo+M)g,两方程相比可得:该同学的质量 M =M(U-Uo);设测量仪顶部距测重台的高度为L,该同学的身高为 h,则1L = 2vto站人时有1Lh = 2vt 1联立可得h = 2v(to-t),选项D正确,选项 A、B、C错误。答案: D9. (2017郑州市模拟)高铁列车上有很多制动装置。在每节车厢上装有制动风翼,当风翼

12、完 全打开时,可使列车产生ai = 0.5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同时,列车上还有电磁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单独启动电磁制动系统,可使列车产生a2= 0.7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所有制动系统同时作用,可使列车产生最大为a= 3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在一段直线轨道上,列车正以vo=32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列车长接到通知,前方有一列车出现故1障,需要减速停车。列车K先将制动风翼完全打开让高速行驶的列车减速,当车速减小了1时,3再通过电磁制动系统同时制动。(1)若不再开启其他制动系统,从开始制动到停车,高铁列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2)若制动风翼完全打开时,距离前车只有2 km,那么该列车最迟在距离前车多远处打开剩余的制动装置,才能保证不与前车相撞?解析:(1)由题意可得 v°= 324 km/h = 90 m/s打开制动风翼时,列车的加速度为a1=0.5 m/s2,设当车速减小了 1时,列车的速度为 vi, vi32= 3v0= 60 m/s22vo v 1则在此过程中行驶的距离:X1= °。 = 4 500 m2a1再打开电磁制动后,列车的加速度为a' = a1 + a2= 1.2 m/s2,、,一,-v2在此过程中行驶的距离:X2= = 1 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