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专项: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乙】雪窦山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 蜿蜒下赴
2、大壑,盖涧水 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 ,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 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髯书“雪窦山”字。(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涩:不通畅。曳:拖,拉。不类城府:意谓不像那些出入城市官府的和尚。 越:过。信宿:连住两夜。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畦 (q i)、陇:园田间的长 条土境。陇,通“垄”。联络:连接。牧竖:牧童。征逐:追逐。髯 (xi u)书:用赤 黑色的漆写。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奇山异水 B.若仿佛若有光皆若空游无所依C.通人卿今者J略
3、D .阡陌交通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3 .语段【甲】第一自然段描写桃花林景物有什么作用?4 .根据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小石潭记(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珊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
4、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乙】雨中上韬光庵雨中上韬光庵,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 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 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 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 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 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心
5、神之()(2)彳台然不动()(3) ®信声无哀乐也()(4)恨僧少可语耳()2 .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4.【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 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出了作者 的情绪。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口技(节选)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乙】核舟记(节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 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1 .【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 编选的笔记小说 。【乙】文段围绕“: 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会宾客大宴()(2)罔不因势象形()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4 .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 写的句子。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
7、,完成后面的问题。【甲】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鲸。鲸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穷发之北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拎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 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骗笑之曰:
8、“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选自庄子)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父利其然也 B.怒而飞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我酌油知之D.彼且奚适也且父未尝语我也(1)怒而飞()(3)志怪者也()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去以六月息者也()(4)此亦飞之至也()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2)此小大之辩也4 .结合文段简要分析鹏和斥骗的形象。五、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
9、上。庄子曰:“僮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 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 子矣;子周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 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乙】钓鱼记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 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 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敢记。(选自
10、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注】意:意愿,愿望。奚:怎么,哪里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用鱼之乐也()(2)农知鱼之乐()(3)乙竟日亡所获也()(4)故易取也()2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3.下面对【甲】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风趣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物 事之外。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 外化。C.惠子认为水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
11、立即给予了反驳。D.庄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机敏、诙谐、富有情趣。4.下面对【乙】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钓同而得失异”的情形。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产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六、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
12、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君子之学必好问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奚:怎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反也()(3)君子之学必好问()(4)舍问,其奚决焉()2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划两处。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4 .【甲】【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
13、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作答)5 .【甲】【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立木取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
14、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 刑,刑其傅公子虔,瓢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家给人足。(选自史记)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秦民大见()(2)有一人徙之()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3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 “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 目的是,甲文中的“"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4 .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 点吗?为什么?八、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 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往见伊尹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 ”汤曰:“将 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 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
16、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选自商汤见伊尹)【注】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御:驾车。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一食或尽粟一石()(2)策之不以其道()(3)是子不欲吾善也()(4)因下彭氏之子()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君将何之?4 .【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封建统治者。【甲】 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部编语文八下专项:课
17、内外文言文参考答案一、1. B2 .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外面的人。3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 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4,山阻水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田园风光如画。人们生活安宁和乐。参考译文:水更浅,行船不通畅,拉着船也不能进入。在陆地上行走六七里路,在药师寺住 宿。药师寺背靠着紫芝山,僧人大多喜欢读书,不像出入于城市官府里的(僧人)。过了两夜,就沿着小溪,再从山的东侧出来,蹿过溪水,四周被大山环绕。远远望去,如同 一条白蛇蜿蜒向下奔驰到山谷中,大概是山涧中的水流。桑田麦垄,上下连接,农家隐藏在 竹树之间,打柴
18、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 真的如同在图画里行走一般。想要问这里所经 历的地名,可是轿夫质朴士气,不大懂得吴地的方言,有的勉强回答,有的答非所问,大致 问十句才能够懂得两三句。翻过两道山岭,起初有一座亭子面对着道路,上面用赤黑色的漆写着“雪窦山”三个字。二、1.(1)以为乐(2)静止不动的样子(3)更加(4)遗憾2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3 . (1)从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 现。(2)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断,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大自然的 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4 .被贬谪的悲
19、凉(孤寂凄凉)知音难觅的惆怅参考译文:雨中上韬光庵,树丛雾气缭绕,如同轻纱,雨水从树梢滴落,好像江海倾覆。疲 倦时可以蹲坐在石头上或靠着竹子休息。 大致山的姿态因为有了树而美丽,山的结构因为有 了石头而苍劲,山的精气因为有了水而生动,(这些景象)只有在上韬光庵的路上才能全都见到。刚到灵隐时,寻求所说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最终没有见到。到韬光庵才 真正明明白白地见到这种景观。 在韬光庵可以读白居易的碑文, 可以听雨中的泉水声,只遗 憾没有和尚可以交谈。到了晚上,睡在枕上仍能听到水声不断,在幽深而人迹罕至的环境中, 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传入耳中,愈发显出环境的幽静。更加确信声音本来不含有哀乐的
20、感情。三、1.张潮虞初新志善奇巧2. (1)适逢,正赶上(2)无,没有3. (1)全场子立刻肃静,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2)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 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4.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四、1.C2. (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气息,里指风(3)记载(4)极点3. (1)穿越云层,背负青大。这样以后打算南飞,将要到南海去。(2)这就是小和大的分 别。4. 大鹏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鹏有崇高理想,追 求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逍遥游”。斥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 想境界,它们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
21、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 飞到九万里高空再飞翔。所以斥目光短浅。参考译文:穷发(沙漠)的北边有叫冥海的地方 ,叫作天池。有一种鱼,它身宽数千里,不 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鲸。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背如同泰山(那么高大), 翅膀就像垂到天边的云,舞动翅膀飞翔就像羊角(旋风)似的旋转垂直上飞就有九万里,穿越 云层,背负青大,这样以后打算南飞,将要飞到南海去。小泽里的斥骗笑它说:“你将飞往什么地方呢?我腾空而上,不过几仞就下来,飞翔在蓬草、蒿草之间,这也是飞的极点。而你将怎么适应环境啊! ”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五、1. (1)这(2)怎么(3)没有(4)因此2 . (1)我不是
22、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快乐是(可以)确定的! (2)我们钓鱼用的鱼饵相同,钓鱼的河水也相同,为什么有钓得到鱼和钓不到鱼的不同呢?3 .C 4.D参考译文: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看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一块)石头的两旁钓鱼,具 中甲得到的鱼特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一天都没有收获。(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 (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 (一心)想到的是鱼,神态(总是)改变,鱼(自然)就逃离,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 的
23、做,一连钓到几条鱼。我感叹道:”这句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就应该记下来。六、1. (1)味美(2)反省(3)喜欢,喜爱(4)放弃,舍弃2 .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3 . (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 真能好学。4 .【甲】教学相长也。【乙】君子之学必好问。5 . (1)两段文字都用道理论证,层层推进,有很强的逻辑性。(2)两段文字都从正、反两 方面进行论证。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要喜欢提问。提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无法提 出疑问,不提出疑问就无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道理明白了,可 是不能用于实践;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如果放弃了提问,怎 样解决呢?七、1 (1)通“悦”,愉快(2)代词,指“木”(木头)2 .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3 .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信4 .不同意。示例1 :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示例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参考译文: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 一根长三丈的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龙江省鸡西市名校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低保特困政策解读
- 公司文员年终工作总结
- 工程师转正工作总结
- 2026届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区四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集团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苏州市区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北京路中学八年级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6届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砀山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教案-按课时
- 台达伺服asda-b2系列技术手册
- 云南省三校生语文课件
- 园艺产品的主要贮藏方法与原理课件
-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 环境风险评价(共84张)课件
- 函数极限说课
-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 果蔬贮藏保鲜概论:第五章 采收与采后商品化处理(第2节 分级 Sorting)
- 弱电桥架安装及电缆敷设施工方案(PPT)
- FQFNew8.0+供应商自审表格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