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艺》教案_第1页
《中国的茶艺》教案_第2页
《中国的茶艺》教案_第3页
《中国的茶艺》教案_第4页
《中国的茶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的茶艺教案中国的茶艺教案、课题:中国的茶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深入探究和理解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之一 -“茶艺”。2、德育目标:向学生展示中国古老的茶艺文化,使其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激发其爱国情怀。3、能力目标: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并利用各种途径探究知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操作茶艺的程序。、教材内容与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内容为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的 第四章第二节中国茶文化中的内容。中国茶文化教材内容共分四部分:一是介绍了茶文化历史,主要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进 一步拓展、曲折发展的历史

2、。二是阐述了中国茶的种类及名茶,要求学生掌握我国 茶的命名、种类及十大名茶。三是介绍了中国的茶艺,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探究和理 解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之一-“茶艺”。四是介绍了中国的茶道,要求学生能够深 入探究和理解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之二-“茶道”。这四部分内容联系密切,通过 简述中国茶文化的产生发展、茶的种类和名茶以及茶艺,揭示中国茶道的实质,通 过展示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使学生对我国茶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认识到中国 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爱国情怀。本教案为其中的第三部分内容。(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理解中国茶艺中的选茶、配具、泡茶用水、行茶等艺茶之术,深入探究 和理解行茶的六道程序:清具-

3、置茶-冲泡-奉茶-赏茶-续水2、难点:从茶艺方面深刻理解我国的茶文化。四、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学生生源较差,但经过两年多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习,已上高三的09旅游班的学生总体基础还行,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因此,设计本教案是可行的,不过,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加以启发和引导。五、授课类型:专业理论课、新授课 六、教学设想与教学方法:(一)教学设想:采用图文视频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文的重要内 容配上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内容,以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吸引学生,指导学生 进一步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采用归纳总结法、模拟训练等方法去深 入探究和理解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之一-“茶艺”,培

4、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并在向学生展示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中,使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 深,激发其爱国情怀。(二)教学方法:1、教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2、学法:归纳总结法、模拟训练七、教学手段、教具准备与课时安排1、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茶具一套用于茶艺展示3、课时安排:1课时。中国茶文化整节内容共是 5课时,其中本节课中国的 茶艺为第3课时。八、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时间:2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旧课,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我国茶的命名、种类及十大名茶, 并调动学生对“中国的茶艺”问题的思考。师:“你们还记得我国茶叶命名的依据有哪些吗?”生:“

5、茶叶的形状、色香味、品种、产地、采摘时间、发酵程度、加工技术措施等。”师:“按照加工方法,茶叶的分类怎样?”生:”基本类和再加工类。基本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再加 工类有花茶、果味茶、紧压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师:“我国有哪十大名茶?”生:“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祁门红茶。”师:的确,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有很多闻名于世的名茶。而且中国人在种茶、制茶和 品茶的过程中产生了深厚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艺”和“茶道”。 【新课导入】:(时间:2分钟)【教师活动-激趣导入】:1、教师展示牛力

6、水墨漫画茶之趣让学生欣赏,引出今天的话题2、多媒体展示唐代诗人元稹的诗茶,引导学生阅读、欣赏: 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镀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述重要概念】:(时间:1分钟)三、中国的茶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茶艺”和“茶道”。茶艺一是茶文化的形式。是指选茶、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茶道一是茶文化的精神。是指艺茶过程中贯穿的精神。【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中国的茶艺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时间:2分钟)* 生:选茶、配具、泡茶用水、行茶。【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述】

7、: (时间:2分钟)* 1、选茶茶是天地间的灵性植物,生长于青山秀水之间,以明月、清风、云雾为侣,得天地 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茶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完全要看个人喜好而定。所谓好茶、 坏茶,是以品质优劣而言。选茶可从察看茶叶、嗅闻茶香、品尝茶味、分辨茶渣入手。【教师承转】:品茶之趣,不仅注重茶叶的色、香、味、形,还要讲究茶具配合。茶具随 着饮茶方法的改变而改变。中国茶具种类繁多,质地迥异,形式复杂,花色丰富。【多媒体展示一组图文】: (时间:1分钟)2、配具陶土茶具次支犬日 石膏 aK漆器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金属茶具搪瓷茶具9【师生共同小结】:(时间:2分钟)* 生:中国茶具种类繁多,质地迥异

8、,形式复杂,花色丰富。按其制作材料一般分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 师:选择恰当的茶具是泡茶的关键之一。不同的茶叶应选择不同的茶具。重香气的 茶叶(如碧螺春、龙井、六安瓜片)要选择硬度较大的壶来泡;重滋味的茶要选择硬度 较低的壶来泡。具体说:(1)饮用花茶,直选较大的瓷壶泡沏,然后斟入瓷杯饮用。(2)喝绿茶,多用有盖瓷壶泡茶。(3)乌龙茶宜选用紫砂茶具。(4)西湖龙井等名绿茶直选用五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想。品饮名绿茶和细嫩绿茶,无论 使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否则容易使茶叶烫熟和失去滋味。【激趣拓展一多媒体展示一组图文:介绍常见的茶艺表演用具】:(

9、时间:2分钟)* 主茶具: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1)茶壶?(2)茶海:用于盛放茶具和废水。(3)公平杯:盛放泡好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功能,故亦 称公平杯、公道杯。?(4)小茶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5)闻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 辅助茶具用品:(1)桌布:铺在桌面并向四周下垂的饰物,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成。(2)泡茶巾:铺于个人泡茶席上的织物或覆盖于洁具、干燥后的壶杯等茶具上。 常用棉、丝织物制成。(3)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底。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 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

10、等多种。(4)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 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5)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6)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茶碗、茶具、茶食等,恭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 洁净而高雅。(7)茶匙:从贮茶器中取干茶之工具,或在饮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用,常与茶荷搭配使用(8)茶荷:古时称茶则,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看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9)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3、泡茶用水【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进一步思考】:泡茶用水有什么要求?(时间:2分钟)* 生

11、:一是水要甘而洁;二是水要活而清鲜;三是贮水要得法。【教师补充、总结】:(时间:1分钟)* 一是水要甘而洁;二是水要活而清鲜;三是贮水要得法。直选软水或暂硬水为好。芽叶细嫩的名茶,一般用80度沸水冲泡。各种花茶、红茶、中低档绿茶,用 90至IJ 100度沸水冲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因茶量较多而且茶粗老必须用100度沸冲泡。茶与产地的水土可自然融洽。【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述】:(时间:1分钟)* 4、行茶行茶是指正确的泡茶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泡茶、喝茶,但要泡好茶、 喝好茶并非易事。泡好一壶茶有三大要素:第一是掌握茶叶的用量,第二是掌握泡茶的 水温,第三是要掌握浸泡的时间。【激趣

12、拓展一多媒体展示一组图文:介绍泡茶的基本方法】: (时间:2分钟)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冲泡方法,即使是同一种茶类,由于原料老嫩、加工方法 不一,也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也就是说,在从多的茶叶花色品种中,由于每种茶的特 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偏重或色、或香、或味、或形)这就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泡茶 方法,以充分发挥茶叶本身的特点。现有的泡茶方法,大致可分为杯泡法、盖碗泡法和壶泡法三类,其程序分述如下:杯泡程序:备具一备茶一备水一赏茶一置茶一浸润泡一计时一冲泡一计时一(奉茶)一品茶一续水。盖碗泡程序:备具一备茶一备水一赏茶一置茶一浸润泡一计时一冲泡一计时一(奉 茶)一品茶一续水。壶泡程序:备具一备茶一备水

13、一温壶一赏茶一置茶一头泡一计时一温杯一分茶一(奉茶)一品茶一二泡、三泡中国茶艺-泡茶方法净器投茶冲泡洗茶分茶闻香品茶【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述行茶的六个程序】:(时间:3分钟)* 行茶的程序和礼仪是茶艺的重要表现。一般茶艺要经过“清具-置茶一冲泡-奉茶-赏茶-续水”等六个程序。?(1)清具:用热水冲淋茶具,包括壶嘴、壶盖,用开水烫淋茶杯。然后将茶壶、茶杯沥干。其目的在于清洁饮茶器具,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使 温度过快下降。?(2)置茶:将适量的茶叶放入壶(杯)中。?(3)冲泡:置茶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冲水时,除乌龙茶冲水须溢出壶口、壶嘴外,通常以冲水八分满为宜

14、。如果使用玻璃杯或白瓷杯冲泡注重欣赏 的细嫩名茶,冲水也以七八分满为度。冲水时,常用“凤凰三点头”之法,即将水壶下 倾上提三次,其意义是表示主人向宾客点头,欢迎致意;也可使茶叶和茶水上下翻动, 使茶汤浓度一致。? (4)奉茶:奉茶时,主人要脸带笑容,最好用茶盘托着送给客人。如果直接用茶杯 奉茶,应避免手指接触杯口,污染茶具;如正面上茶时,双手端茶,至近客处,左手作 掌状伸出,以示敬意;如从客人侧面奉茶,若左侧奉茶,则用左手端杯,右手作请用茶 姿势;若右侧奉茶,则用右手端杯,左手作请用茶姿势。这时,客人可用右手除拇指外 其余四指拼拢弯曲,轻轻敲打桌面,或微微点头,以表谢意。? (5)赏茶:如果饮

15、的是高级名茶,茶叶冲泡后,不可急于饮茶,应先观色察形,接 着端杯闻香,再呷汤尝味。尝味时,应让茶汤从舌尖沿舌两侧流到舌根,再回到舌头, 这样反复23次,以留下茶汤清香甘甜的回味。? (6)续水:一般当已饮去三分之二壶(杯)的茶汤时,就应续水。一旦到茶水全部饮尽时再续水,那么,续水后的茶汤就会淡而无味了。续水通常23次,如果还想继续饮茶,应该重新冲泡。【激趣拓展、德育渗透-多媒体展示:茶艺中的寓意礼】:(时间:1.5分钟)* 茶艺中,以操作等手法表现礼节的地方很多。尽量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的待客礼节。? 操作手法中的寓意礼有:?“凤凰三点头”:即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欢迎。

16、? 敬茶:高举起眉一举起茶杯,低头示意。?回转斟水、斟茶、烫壶等动作:左手则以顺时针方向回转,表示招手“来!来!来!欢迎客人的意思,右手必须逆时针方向向内回转。若相反方向操作,则表示挥手“去! 去!去!”的意思。? 茶具摆放中的寓意礼有:? 茶具的字画:应迎向宾客,以表示敬意。? 茶壶壶嘴: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 斟茶水量中的寓意礼:斟茶只斟七分满,再添三分真情意。洒满敬人,茶满欺人。(时间:0.5分钟)【激趣拓展一多媒体展示:茶艺表演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尽量不使用化妆品); 茶具搭配(适合茶类的需要);茶室布置(清静、淡雅,不追求豪华奢侈

17、);动作(轻揉,尽量不使茶具发出响声)。【教师活动】:(时间:11分钟)播放视频资料中国茶艺经典-白云流霞,提醒学生注意结合刚才老师所讲的内容欣赏茶艺表演中的主要程序及操作要领,让学生感受中国茶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爱国情怀。并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茶艺的六个程序:清具-置茶-冲泡-奉茶-赏茶-续水。【学生活动】:(时间:4分钟)1、归纳茶艺每道程序的关键。2、在教师的带领下练习“凤凰三点头”、“奉茶”、“赏茶” 【课堂检测】: (时间:2分钟)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何谓茶艺?茶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课堂小结及辅导、答疑1:(时间:2.5分钟)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要点内容;教师

18、对学生的存在问题与难点进行辅导和答疑。 【布置课外作业】:(时间:0.5分钟)1、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专业的实际,谈谈你对中国茶艺的认识和感受 (500字以上)。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思考:中国茶道体现了 “儒、释、道”怎样的思想精髓?九、板书设计:第二节中国茶文化、中国的茶艺茶艺一是茶文化的形式。是指选茶、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 /选茶-观察茶叶、嗅闻茶香、品尝茶味、分辨茶渣。重香气的茶叶要选择硬度较大的壶来泡; 重滋味的茶要选择硬度较低的壶来泡。文 化 的 核 心中泡茶用水-一要甘而洁;二是水要活而清鲜;三是贮水要得法。茶茶与产地的水土可自然融洽一是要掌握茶叶的用量;二是掌

19、握泡茶的水温;三是掌握浸泡的时间。行茶的六道程序:清具-置茶-冲泡-奉茶-赏茶-续水十、课后反思(一)作业反馈:从课堂表现和课堂检测结果来看,班上学生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了中国茶艺中的选 茶、配具、泡茶用水、行茶等艺茶之术的要点内容,并能深入理解行茶的六道程序:清 具-置茶-冲泡-奉茶-赏茶-续水中的关键,还能动手操练行茶中的“凤 凰三点头”、“奉茶”、“赏茶”等程序。止匕外,从上交的课外作业题看,班上绝大多 数学生都能从茶艺方面深刻地理解我国的茶文化,全部学生都能在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涌现爱国情怀。可见,本节课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教学反思:中国茶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绝大多数旅游专 业学生都感兴趣的一个课题。通过展示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使学生对我国茶文化有一个 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爱国情怀。这有助于提高旅游专业 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旅游专业能力。茶艺和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本教案的内容是从茶艺方面深刻理解我国的茶文 化。关于中国的茶艺,学生在前面已学过茶文化历史、中国茶的命名、种类及名茶 等相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国的茶艺的内容是博大精深而又不断推 新出新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