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生物 第 2 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一、选择题1. 下列化学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 CaB. MgC. MnD. K2. 用苏丹 III 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试剂是(A. HClB. H 2OC. 50% 的酒精 D. 无水酒精3. 下列可用于脂肪鉴定的实验材料是( )A. 苹果B. 梨C. 卵白 D. 花生种子4. 下列关于肽键的书写正确的是()A. CO NHB.C O NHC. CONHD.CO=NH5. 氨基酸相互连接成多肽是通过()A. 缩合作用 B. 脱水反应C. 水解作用 D. 氧化反应6. 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A. 它们的新陈代
2、谢类型差异很大B. 它们的蛋白质种类多种多样C. 它们的核酸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D. 它们的结构和生理活动差异很大7. 下列关于“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因的叙述,下列叙述)A. 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多B. 一个碳原子含有四个电子C. 碳原子之间能以共价键结合D. 许多含碳有机物能连结成链或环8.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A. 甘蔗茎、甜菜块根都含有较多的蔗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
3、 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9. 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A. 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B. 苏丹 III 和苏丹 IV 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C. 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D. 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10. 下列关于生物中微量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微量元素就是可有可无的元素B.微量元素主要是指Cu、Fe、B、Mn等C. 缺少微量元素生命活动要受到影响D. 微量元素也是生命和非生物界共有的11.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
4、微镜才能看到花生子叶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微粒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 液与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12. 下列关于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每个氨基酸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R基团有二十种C. 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D.氨基酸之间的差异在R基团上13. 现有一条具有308 个肽键的肽链,形成这条肽链时生成的水分子数是( )A. 306B. 307C. 308D. 30914. 分子式为C12H22O11 和 C1 864 H3 012O
5、576N486S21 的两种物质最可能是( )A. 糖类和脂质B. 脂质和蛋白质C. 糖类和蛋白质D. 脂质和核酸15. 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30,则一条由160 个氨基酸形成的多肽,其相对分子的质量为( )A. 17 938B. 19 423C. 24 501D. 28 018二、非选择题1. 下列为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的实验,请回答相应问题。(1) 鉴定苹果组织中还原糖时所用的是 试剂,可出现色沉淀。(2) 鉴定黄豆液样贮存蛋白质时所用的试剂是 ,产生 反应。(3) 鉴定花生种子子叶中的脂肪时所用的试剂是 ,染色后的子叶切片上可看到被染成的脂肪。
6、2. 下面是甘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的结构式:NH 2- CH 2COOHHICH 3-C- COOHINH 2HIHO 一 CH 2 C COOHINH 2区别三种氨基酸的R基分别是3.下表表示细胞中4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基本单位ABCD有机物分子EFGH主要功能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结构物质遗传物质(1)A是指; E在动物体内是指 ,在植物体内是指 。(2)F 是 指;它是由B (脂肪酸和甘油) 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 和。(3)C是指; C形成G的反应叫做 。(4)D是指; D聚合形成 。4.刚收获的新鲜小麦在阳光下晒干,重量减轻,这个过程减少的水主要是 ,这样的种子在条
7、件适宜时,仍能萌发成幼苗。把晒干后的种子放入一些洁净的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有水滴出现,这些水主要是。这样的种子将不能萌发。代谢旺盛的细胞内 的相对含量高些。5.请根据表回答下列问题。肽类化合物名称催产素牛加血 压素血管舒 张素平滑肌 舒张素猪促黑色素 细胞激素人促黑色素 细胞激素氨基酸9个9个9个10个13个22个数目(1)表中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2)在不知道血管舒张素的具体结构的情况下,推知该肽类化合物至少有个氨基和个竣基,它们位于该肽类化合物的位置是 。(3)假设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m则的分子量比的分子量多出的数参考答
8、案、选择题1. C 解析:大量元素为 C、H O N、P、S、K、Ca、Mg等;微量元素为 Fe、Mn Cu B、Mo等。2. C 解析:体积分数为 50 %的酒精。3. D 解析:做脂肪鉴定实验,应该选择富含脂 肪的种子,以花生为最好,而梨、苹果的果肉含糖 高,颜色近于白色,宜做还原糖鉴定实验;卵白含 大量蛋白质,可作为蛋白质鉴定实验的材料。4. A解析: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5. A 解析:氨基酸相互连接成多肽通过脱水缩 合。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 的化合物叫做多肽。6. C 解析: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核酸的多样性, 碱基对排列顺序多样,蛋白质是在遗传物质指导
9、下 合成的。7. A 解析:原因是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 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式环,从而形成各种生 物大分子。8. A 解析:蔗糖不是还原糖。常见的还原糖有 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9. A 解析: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需要 水浴加热。10. A 解析: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生活所必需, 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元素。11. B 解析:A项,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 林试剂是质量浓度为 0.1 g/mL NaOH溶液和质量浓 度为0.05 g/mL CuSO溶液配制成的试剂,而蛋白质溶液,再加B(CuSO)溶液,而不是混合后加入。12. A 解析:应该说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有的
10、氨基酸的R基中还含有氨基或竣基,例如谷氨酸含有两个竣基。13. C 解析:形成一个肽键生成一个水分子,308个肽键生成308个水分子。14. C 解析:分子式符合G(H2O)m为碳水化合物,一般来说很可能是糖,而C 864H 012Q76N86S21是高分子化合物,而且含 S,不是核酸,而是蛋白质。15. A 解析: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组成它的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脱去的H2O的质量。=130 X 160 - 159 X 18 = 17 938二、非选择题1 .(1)斐林科红 (2)双缩月尿试剂紫色(3)苏丹III染液 橘黄色2 . H - CH 3 HO -CHI-3 .(1)葡萄糖糖原淀粉(2)脂肪固醇磷脂(3)氨基酸缩合反应(4)核甘酸核酸4 .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解析:细胞中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称为结合水,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结合水失去后,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发 生蛋白质变性,这样种子不能萌发。5 .(1)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以及肽类化合物的空间结构(2)1 1 肽链的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播电视台灯光音响师面试题集锦及解析
- 机电知识培训总结
- 课件丑小鸭教学课件
- 2025年高级地籍测量员面试重点题及答案库
- 课件pp客人投诉处理
- 2025年宠物训练师导盲犬笔试题库
- 2025年应急救援岗位面试重点题解析
- 2025年服装设计师创意表现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妇联招聘笔试冲刺模拟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师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揭西招投标管理办法
- 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
- 社区与小课堂的合同协议
- DG-TJ08-2467-2025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居住建筑)
- 养老机构风险防范课件
- 腰椎融合术后护理课件
- 新入职员工遵纪守法培训
- 中学新生入学培训
- 肿瘤科中医护理适应技术
- 专题:完形填空(含解析)六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考点培优专项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 口腔科护士核心职责与操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