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氧族元素知识点:1、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S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2:SO2的化学性质:(1) 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SO2和水的反响: 少量的SO2和氨水的反响: 过量的SO2和氨水的发反响: 少量的SO2和NaOH的反响: 过量的SO2和NaOH的发反响: 2SO2有强的复原性:SO2和O2的反响: SO2和氯化铁溶液的反响: SO2和溴水的反响: 3:SO2有弱的氧化性:SO2和H2S的反响: 4漂白性:将SO2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现象为: 加热现象为: 。将氯气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现象为: 加热现象为: 。SO2与石蕊溶液: 考虑 比较: 物质性质HClOO3H2O2Na2O
2、2NaClOSO2活性炭漂白原理稳定性3、酸雨指的是: 酸雨产生的原因用方程式表示 酸雨的治理方法是“固硫涉及到的方程式有: 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出SO2所造成的。现取一份雨水样品,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定其pH值,测定结果见附表:附表:雨水样品pH值随时间的变化值测试时间h01248雨水样品pH值4.734.624.564.554.55试说明雨水样品pH值减小的原因 4:H2O2的电子式: 构造式: 所含有的化学键: 用处是: 1强氧化性:将SO2通入H2O2 将H2O2滴入酸性氯化亚铁溶液: 2一定的复原性:将H2O2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现象为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3弱酸性写出相应的电
3、离方程式 4不稳定性:用H2O2和二氧化锰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5:浓硫酸的特性:(1) 脱水性: (2) 吸水性: (3) 强氧化性: 铜和浓硫酸的反响方程式: C和浓硫酸的反响方程式: 6、SO42离子的检验: 典型例题:例1:以下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A、与金属镁反响,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而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 B、铁与硫反响生成硫化亚铁,而铁与氯气反响生成氯化铁 C、氯最高价为+7价,硫的最高价为+6价 D、HClO比H2SO4氧化性强例2、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假设向甲试管中参加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参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4、 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 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 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 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例3、在给定条件下,以下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响中完全消耗的是A用50mL 8mol/L的浓盐酸与10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B向100mL 3mol/L的硝酸中参加5.6g铁C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 18.4mol/L的硫酸中D在5107 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例4: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选项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中参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a2+ +2HCO3- +2OH-= CaCO3+2 H2O+CO32-
5、B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溴水:SO2+Br2+2H2O= 4H+SO42-+2Br-C向100mL 0.1mol/L FeBr2 溶液中通入0.025mol的Cl2 2Fe2+ 4Br - + 3Cl2 = 2Fe3+ 2Br2 + 6Cl-D碳酸氢镁溶液中参加过量石灰水 Mg2+2HCO3- +Ca2+2OH- = CaCO3+MgCO3+2H2O强化训练:1、以下反响中,浓硫酸能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 铁片投入冷浓硫酸中 铜片与浓硫酸共热 浓硫酸与碘化钠固体共热浓硫酸吸收NH3 浓硫酸使蔗糖炭化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A. B. C. D.2、根据以下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 Na2SO3试样 白色
6、沉淀 沉淀不溶解结论:此Na2SO3试样已变质B稀硫酸 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 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加快结论:CuSO4对此反响有催化作用瓶口产生白烟C某溶液 瓶口产生白雾 结论:此溶液一定为浓盐酸D无色试液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原无色试液中可能含有CO32-3、将一定量的金属锌跟18.4mol/LH2SO4100ml充分反响,使锌完全溶解,其复原产物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并测得溶液中的H+的浓度是2mol/L,假设忽略反响过程中溶液的体积的变化,那么此溶液中还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为 A、0.97mol B、1.1mol C、1.6mol D、1.84mol4、以下有关物
7、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实 验 操 作 及 现 象实 验 结 论A向某溶液中参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某溶液中参加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参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5、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因为NH3H2O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FeCl3溶液反响制取FeOH3B向Fe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再滴加少量CCl4,振汤、静置,下层液体为紫色C向一定体积的热浓硫
8、酸中参加足量的铁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D将SO2气体通入溴水,欲检验是否有SO42生成,可向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6、宣武5以下实验不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响比较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B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C测定等浓度的Na3PO4、Na2SO4两溶液的pH比较磷、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用等浓度的盐酸、碳酸氢钠两溶液混合反响比较盐酸、碳酸的酸性强弱7、1 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2 试用以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响所产生的各种产物。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
9、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3 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4 装置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确定装置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5 装置中所盛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6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氧气和水。为了储存、运输、使用方便,可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以下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MnO2 B、H2S C、HCl D、NaHCO38、某化学小组利用以下图所示的
10、实验装置测定生铁样品除铁和碳外,不含其它杂质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性质某些夹持仪器已略去;忽略实验前装置中的空气和实验后残留气体。酸性KMnO4溶液可以把硫 从+4价氧化为 +6价。1开场时A中碳和浓硫酸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中的现象是 ;装置E的作用是 。3装置C的作用是 ;证明此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4此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 。5写出装置C中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6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展实验,假设实验前称取m g生铁样品,实验完毕后D管增重b g,那么此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用数学式表示。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以下图所示装置进展实验。请到答F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 ,其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和 ;装置B中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4尾气可采用 溶液吸收。5装置C溶液反响前溶液显: 性,原因是: 装置C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资讯及时共享机制计划
- 2025届黑龙江省五常市部分学校七下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方案计划
- 财务年度预算编制方案计划
-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方案计划
- 企业管理模式对战略目标的支持试题及答案
- 城市交通枢纽换乘设计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5届常州市重点中学八下数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路径计划
- 2024年山西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造口术前定位
-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继续培养对象和第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 小数乘整数的教学设计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一等奖(十四篇)
- 玻璃钢管道施工方案
- 锥坡工程量计算(支持斜交、溜坡计算)
- 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
- 企业清产核资工作底稿
- LY/T 1675-2006马尾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 GB/T 708-2006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14337-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