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防医学?教学大纲供护理学本科专业使用刖 H?预防医学?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效劳需 求的日益增长,已经对现代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预防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已越来越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与临床医学、护理学密切相关的课程.预防医学是研究人群中 疾病的发生开展和预防的学科,在强调预防为主观念的同时,将预防、保健效劳与临床医疗服 务有机地整和到一起,为患者乃至整个人群提供以人为本、兼备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和协 调性的卫生效劳,这已成为当前医学开展的一个新趋势.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预防观 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以及为预防战略目标效劳的思想,
2、掌握人群健康状况测量和评价的 技术,为临床医学人材能从人群健康的观点出发去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根底.本大纲适用于我院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局部组成.“教学内容中的下划线局部为重点掌握内容.本课程为 3.5学分,方案学时 为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 48,实验学时24,理论课与实验课之比约为 2:1.理论教学采用 多媒体辅助的讲授方式为主,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培养学 生将预防医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水平.测试方式及成绩构成:理论测试为闭
3、卷,题型多样化,主要有是非题、选择、填空、简答 和计算;实验成绩由考勤、实习报告、实习卷面测试等组成.学时分配表早下标题学时理论实验合计0绪论2021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1012物理因素与健康1013化学因素与健康自学004食物因素与健康自学005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自学006传染病404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自学008地方病2029职业有美疾病43710伤害自学0011临床预防效劳自学0012社区卫生效劳与社区健康促进自学0013医学统计方法的根本概念和根本步骤20214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44815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851316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21317分类变量的统计推断25718秩和检验自学0
4、019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20220病例随访资料分析自学0021统计表和统计图20222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简介r自学0023流行病学概述10124疾病的分布r 10125描述性研究20226队列研究20227病例对照研究2352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20229病因研究自学0030诊断实验和疾病筛检23531循证医学自学00学时合计482472绪论目的要求】掌握:预防医学的定义、特点、三级预防;熟悉: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了解:预防医学的内容、开展简史、公共卫生举措、卫生工作方针和主要卫生成就【教学难点】三级预防【教学内容】一、预防医学的开展简史二、预防医学的特点和内容1 .预防
5、医学的特点2 .预防医学的内容3 .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三、健康观的转变及影响健康的因素1 .健康观的转变2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四、公共卫生与三级预防1 .公共卫生举措2 .三级预防五、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和成就1 .我国卫生工作方针2 .我国卫生工作的成就【复习思考题】1 .预防医学的特点与医学专业的关系.2 .第一、第二次卫生革命的特点.3 .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4 .我国的卫生方针是什么?5 .新医学模式的特点,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务工作者的关系.6 .三级预防的内容与临床工作者的关系.第一篇环境与健康第一章人类与环境健康的关系【目的要求】掌握:环境的根本概念及构成环境的主
6、要因素;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生态平衡对人类健 康的重要性;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他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作用.熟悉;环境污染、公害及公害病的概念;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方 针,防制环境污染的主要举措.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诸要素与健康的关系,增强环境意识,提升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因素 及消除有害的环境因素对保证人类健康生存重要性的熟悉;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的根本概念及评价方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开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险度评价.【教学内容】1、 人类环境1 .人类环境组成的特点;2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3
7、.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2、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 .环境污染与公害;2 .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转.3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特点及其危害作用:近期作用、远期作用、直接作用、间接效应.4 .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5 .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环境污染的防制举措;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开展战略.复习思考题1 .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常见污染物的种类有哪些?3 .环境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有何特点?4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方针是什么?如何防制环境污染?第三章化学因素与健康第二节 窒息性气体【目的要求】掌握: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
8、作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窒息 性气体窒息的现场抢救及限制要点了解:刺激性及窒息性气体中毒的预防原那么【教学难点】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窒息性气体窒息现场抢救及限制要点【教学内容】常见的刺激性气体二、刺激性气体对机冻氤病作用:急性作用、慢性损害三、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四、窒息性气体的分类:单纯窒息性气体、化学窒息性气体五、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氧化氢的毒性和中毒的临床表现六、中毒性肺水肿和窒息性气体窒息的诊断标准七、窒息性气体窒息现场抢救及限制要点【复习思考画1 .刺激性气体急性作用的各种表现.2 .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3 .常见窒息性气体的分类.4 .一
9、氧化碳、硫化氢和氧化氢的毒性.5 .窒息性气体所致窒息的病因诊断.6 .窒息性气体窒息的现场急救和限制并发症要点.第三节 铅【目的要求】掌握:铅的毒理作用;熟悉;铅化合物的生产与温度的关系,铅烟、尘均可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引起职业中毒;职 业性铅中毒的地位和我国目前铅有关工业现状.【教学难点】毒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举措【教学内容】一、接触方式及中毒类型二、毒理、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以及对生殖与胎、婴儿的影四、诊断铅吸收,轻、中、重度铅中毒五、防治举措【复习思考题】1 .铅中毒的病因和中毒类型2 .铅中毒临床表现的特点3 .铅代谢与毒作用间的关系4
10、.驱铅的首选药物及其原理5 .铅中毒的预防第五节苯中毒掌握:苯的毒理、吸收与代谢,急慢性中毒表现及慢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处理原那么及防治举措.熟悉:苯的物理特性:沸点低、蒸气比重大.了解;生产中防治举措.【教学难点】毒理血、气分配系数,吸收与代谢、预防举措.【教学内容】一、理化特性、接触时机:原料,溶剂二、毒理血、气分配系数,吸收与代谢:尿酚,尿硫酸盐,毒性,中毒机理三、毒作用表现: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四、诊断、处理原那么:1 .去污染,2 .急救,3 .慢性苯中毒治疗五、预防举措:1 .改革生产工艺,2 .以无毒代有毒,3 .通风排毒,4 .卫生保健举措.【复习思考题】1 .急、慢性苯中毒分别作
11、用于机体哪些系统,各有何特点?2 .苯中毒的常见原因.3 .从苯的吸收与代谢特点了解其代谢指标的意义.4 .苯中毒的处理原那么与预防.第四节汞中毒目的要求】掌握:汞的主要吸收途径及毒作用表现;熟悉:汞的来源及接触时机;慢性汞中毒的诊断;了解:汞中毒的预防原那么.【教学难点】汞的来源及接触时机、汞的毒理及毒作用表现、处理原那么.【教学内容】汞的理化特性、来源及接触时机;二、汞的毒理吸收、分布和排出及毒作用表现;三、汞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原那么;四、汞中毒的预防.【复习思考画1 .汞的理化特性与汞中毒的关系2 .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3 .汞中毒的预防第七节 生产性粉尘掌握:生产性粉尘定义,矽
12、肺及矽尘作业的概念及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和并发症,诊断的要点,八字方针.熟悉:对呼吸系统损害,一般危害与其理化特性有关.了解:矽肺发病机理:矽结节形成、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特点及诊断:体征、X线胸片表现、呼吸功能改变.【教学难点】生产性粉尘、矽肺及矽尘作业的概念、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矽肺发病机理及诊断、防治原那么【教学内容】一、概述1 .生产性粉尘、定义;2 .分类、危害;二、尘肺1 .定义、特点;2 .矽肺及矽尘作业的概念;3 .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矽肺发病机理;4 .临床特点及诊断;5 .防治原那么.【复习思考题】1 .矽肺和尘肺的定义.2 .矽肺及矽尘作业的概念.3 .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4
13、 .矽肺的诊断要点和防治原那么.5 .从矽肺发病机理了解矽肺防治的关键.第六章 传染病目的要求】掌握:疫源地、流行过程、流行强度概念,传染病的防治,新时期传染病的特征;熟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其影响因素自然 因素与社会因素;了解:传染病的治理.【教学难点】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治理.【教学内容】一、传染病的流行病学1 .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 .传播途径:经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土壤、医源性、垂直 传播3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与传染病的流行、影响人群易感性上下的因素4 .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二、传染病的防治
14、对策1 .传染病的预防性举措:经常性预防举措、预防接种、防护举措2 .增强传染病的治理:传染病的分类、对病人的治理、对接触者的治理、对动 物传染源的治理、对疫源地的治理、三、结核病1 .流行特征2 .流行过程与影响因素:年龄、性别、职业、爱滋病、其他因素3 .结核病的防制策略与举措:结核病的限制策略、结核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断4 .结核病疫情评价指标四、病毒性肝炎1 .流行特征2 .病毒性肝炎的防制策略与举措:治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健 康教育【复习思考题】1 .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什么?2 .传染病的潜伏期有什么流行病学意义?3 .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什么?4 .试述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
15、防治对策.第八章 地方病【目的要求】掌握:地方病的根本概念;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病因,地方性氟中毒及碘缺乏病的病因及其预防举措;一级预防在地方病防治中作用.熟悉:地方性氟中毒及碘缺乏病的临床及流行特点.了解:地方病病疫区的根本特征、常见地方病的病因,流行特点、地方病的危害及地方病的防治策略.【教学难点】地方病的定义及分类、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教学内容】一、地方病的根本概念1 .地方病的定义及分类;2 .地方病病疫区的根本特征,地方病的危害作用;3 .我国地方病的流行现状4 .防治策略.二、碘缺乏病1 .碘缺乏病的概念;2 .碘缺乏病的病因及流行特征;3 .碘缺乏病的临床表
16、现与诊断4 .碘缺乏病的预防举措,碘盐预防.三、地方性氟中毒1 .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2 .特征及流行特点;3 .临床表现与诊断;4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与生活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举措;个人防护方法;我国饮水、空气、粮食和蔬菜等氟化物卫生标准.【复习思考题】1 .地方病是否属常见病或多发病?说明理由.2 .碘缺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3 .试述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举措.4 .目前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有哪些?5 .地方性氟中毒分几型,其预防举措有何不同?6 .地球化学性地方病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主要区别何在?第九章职业有关疾病【目的要求】掌握:职业有害因素的定义,职业病定义、特点、诊断及处理原那么
17、,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 制;熟悉:工作有关疾病定义,特点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了解:常见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工伤主要原因.【教学难点】职业病的定义、特点,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那么.【教学内容】一、职业有害因素1 .职业有害因素分类: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一化学、物理、生物,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 素-劳动组织与制度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厂房建筑等二、职业有关疾病的种类和特点2 .职业病:定义、范围、种类、特点,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那么;3 .工作有关由7定义、特点、常见G作有关的疾病;工伤主要原因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制1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2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限制.【复习思考题】1 .职
18、业有害因素的定义2 .职业病定义、范围、种类和特点3 .职业有关疾病的概念和定义4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及限制原那么第十三章医学统计学方法的根本概念和步骤【目的要求】掌握:医学统计的根本概念变量、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抽样误差、概率,统计资料的类型,统计工作的根本步骤;熟悉:统计工作的四个根本步骤设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教学难点】同质与变异、总体与样本、抽样误差【教学内容】一、医学统计的根本概念:1 .总体与样本2 .同质与变异3 .参数与统计量4 .HT5 .概率6 .变量及变量值;二、统计资料的亲型:1 .数值变量资料2 .分类变量资料三、统计工作的根本步骤和医学统
19、计学的应用:1 .设计2 .收集资料3 .整理资料4 .分析资料【复习思考题】1 .如何理解总体与样本?2 .统计误差的分类.3 .统计工作的根本步骤有哪些?第十四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目的要求】掌握:频数分布的特征和频数分布的类型、数值变量资料描述性指标的适用条件和计算;熟悉: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了解:公式来源.【教学难点】频数分布的类型、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适用条件、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考值范围的估计【教学内容】一、频数分布表编制的根本步骤二、频数分布的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三、频数分布的类型1 .正态分布2 .偏态分布:正偏态、负
20、偏态四、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适用条件和计算方法:1 .算术均数2 .几何均数3 .中位数五、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适用条件和计算方法:1 .全距2 .四分位数间距3 .方差4 .标准差一、变异系数2.正态分布曲线1;正态分布的特征2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二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根本原那么和步骤 二、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方法【复习思考题1 .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2 .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3 .正态分布特征.4 .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第十五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目的要求】掌握:标准差与标准误的联系与区别、假设检验的根本步骤、t检验与u检验计算的应用条件、方差分析的用途及应用
21、条件、总体均数置信区间及其估计方法;熟悉:差分析的计算、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了解:分布的特点.【教学难点】标准差与标准误的联系与区别、总体土数置信区间及其估计方法、t检验与u检验计算的应用条件【教学内容】一、均数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1 .概念和计算2 .标准误的应用二、t分布1 .特征2 .与u分布的差异3 .用途三、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估计1 .置信区间的概念2 .估计方法及应用条件3 .医学参考值范围与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的区别 四、假设检验的根本思想和根本步骤1 .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2 .选定检验方法和计算检验统计量3 .确定P值,并做出统计推断五、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拟1 . 检验目
22、的2 .应用条件3 .计算公式4 .举例六、配对资料的比拟1 .配对设计的形式2 . 检验目的3 .应用条件4 .计算公式5 .举例七、两而无均数的比拟1 . 检验目的2 .应用条件3 .计算公式4 . 举例八、方而1 .方差分析的使用条件2 .分析的根本思想3 .计算分析过程及举例4 .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拟的q检验九、两类错误的概念十、假设检验的考前须知【复习思考毗1 .t检验和u检验的计算及应用条件;2 .方差分析的根本思想;3 .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考前须知.第十六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目的要求】掌握:常用的相对指标的意义、计算和应用;熟悉:相对数应用的考前须知;了解:标准化的意义和
23、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率与构成比的区别、标准化法的思想【教学内容】常用的相对数的应用及计算1 .率2 .构成比3 .相比照二、应用相对数的考前须知1 .计算率和构成比时分母不宜过小2 .正确区分构成比和率3 .对率和构成比进行比拟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4 .率的标准化5 .两样本率比拟时应进行假设检验三、率的标准化法1 .根本思想2 .标准化率的计算3 .率的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复习思考题】1 .率和构成比的概念.2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 .什么叫率的标准化法?其计算方法有哪些?第十七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目的要求】掌握:率的标准误及可信区间的估计方法、U检验、卡方检验的用途和
24、各种公式适用条件了解:公式来源【教学难点】总体率可信区间的估计、U检验、卡方检验的适用条件【教学内容】一、率的抽样误差和总体率的估计1、率的抽样误差2、总体率的置信区间估计:正态近似法、查表法二、率的U检验1 .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拟:检验目的、应用条件、公式计算和举例;2 .两样本率的比拟:检验目的、应用条件、公式计算和举例.三、卡方检验1 .四格表的卡方检验:根本思想、根本步骤、专用公式、连续性校正、举例;2 .配对四格表的卡方检验:整理表格、连续性校正、举例;3 .行X列表的卡方检验:应用、专用公式、举例、考前须知.【复习思考题】1 .标准误的意义及计算.2 . U检验和卡方检验的使用条件
25、.第十九章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目的要求】掌握: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的意义及用途,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的 区别和联系;熟悉: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的分析计算方法;了解:相关与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难点】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应用条件【教学内容】一、直线相关1 . 直线相关的概念2 .直线性的相关系数3 .相关系数的假设西二、直线回归1 .直线回归的概念2 .直线回归方程的求法3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4 .直线相关回归分析应注意的事项: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复习思考题】1 .直线相关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条件.2 .直线回归的分析方法和应用条件.3 .直线相关和直
26、线回归的区别与联系.章统计表和统计图【目的要求】掌握:统计表的根本结构和要求、统计图制图通那么和医学常用统计图的选择;熟悉:各种图形的绘制方法;了解:统计表、图的种类【教学难点】普通线图和半对数线图的区别、常用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内容】一、统计表1. 统计表的结构与列表原那么:标题、标目、线条、数字、说明;2. 常用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复合表二、统计图1. 统计图的结构与制图原那么;2. 统计图种的选择及绘制:普通线图、半对数线图、直条图、直方图、百分条图、散点图、箱式图.【复习思考题】1 .统计表的根本结构和要求.2 .统计图的图形选择及制图通那么.3 .医学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第二十三
27、章流行病学概述目的要求】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的分类、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了解:流行病学开展简史及流行病学的展望【教学难点】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教学内容】一、 流行病学的开展二、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1 .定义:人群、暴露、疾病2 .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数理性研究 三、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与用途1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2 . 探索病因3 .用于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4 .用于疾病防治和卫生决策的评价【复习思考题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哪些?2 .流行病学研究有哪些用途?第二十四章疾病的分布【目的要求】掌握:疾病的分布的概念;熟悉:描述疾病
28、分布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疾病分布的地区分布及地方性、疾病 的时间分布的描述: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疾病的人群分布特征,尤其是年龄、 性别的分布特征;了解:疾病三间时间、空间、人间分布的综合描述【教学难点】描述疾病分布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教学内容】一、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1 .描述疾病发生频率的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2 .描述疾病存在频率的指标:患病率、感染率3 .描述疾病死亡频率的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潜在减寿年数4 .描述疾病流行水平的指标: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二、疾病分布的形式1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与民族、不良行为、生活方式;2
29、 .时间分布:爆发或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3 .地区分布:国家间和国家内的分布、城乡分布、疾病的地方性;4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出生队列成疝【复习思考题】1 .描述疾病分布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其意义是什么?2 .什么叫移民流行病学?在病因研究中有何作用?第二十五章描述性研究【目的要求】掌握:现况调查的概念、目的和种类普查的概念、优缺点;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原那么、 抽样方法及优缺点;熟悉: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特点及分类;了解:样本量的决定因素;调查表的设计;现况调查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及结果解释.【教学难点】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原那么、抽样方法;现况调查的偏倚及限
30、制【教学内容】一、描述性研究概述1 .描述性研究的概念2 .描述性研究的种类:病例调查、生态学研究、现况研究3 .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二、现况研究概述1 .概念2 .所研究的目的3 .现况研究的特点与种类:普查和抽样调查4 . 普查:概念、目的、优缺舌一5 .抽样调查:概念、目的、优缺点三、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 .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2 .确定研究对象3 .样本含量和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多级抽样4 .确定收集资料的方法5 .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与质量限制6 .调查表与调查员:调查表的编制方法、变量的规定、调查员7 .现况研究的资料分析:显著性检验、危险度估计
31、【复习思考题】1 .抽样调查的原那么是什么?抽样方法中以何种抽样为优?2 .如何估计抽样样本的大小?3 .调查表的根本工程有哪些?第二十六章队列研究【目的要求】掌握: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种类及用途、列研究的资料分析;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 度计算及意义;人群归因危险度、标准化死亡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熟悉:暴露人群、对照人群的选择、列研究的优、缺点;了解:研究因素确实定、结局确实定;样本量的决定因素;资料的收集、整理.【教学难点】研究对象的选择、见偏倚类型及预防方法、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教学内容】一、根本原理1 .概念:暴露、结局、队列、危险因素、队列研究2 .根本原理:观察性、比拟性、时序
32、性、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3 .研究目的:检验病因假设、评价因素的保护性效果、研究疾病的自然史4 .研究类型:前瞻性、回忆性、双向性二、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实施1 .确定研究因素2 .确定研究结局3 .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暴露人群的选择、对照人群的选择4 .确定队列大小:影响因素、计受冬5 .资料收集和随访:观察终点、随访三、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1 .资料整理2 .人时计算3 .率的计算及其显著性检验: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4 .效应的估计: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标化死亡率比一5 .队列研究的实例四、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限制1 .结局测量偏彳2 .暴露测量偏
33、倚3 .无应答与失访偏倚4 . 分析偏倚5 .健康工人效应6 .混杂偏倚五、队列研究的优缺点【复习思考题】1 .如何选择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2 .队列研究资料的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其结果如何解释?3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与联系?第二十七章病例对照研究【目的要求】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分类及用途、病例对照研究成组设计和1 : 1配比资料的分析,比值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意义;熟悉:病例、对照的选择、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了解:样本量的决定因素;研究因素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整理.【教学难点】病例、对照的选择;常见偏倚类型及预防方法.【教学内容】一、根本原理1 .概念2 .研究特
34、点:从果到因、回忆性调查、一次可研究多个因素、可与队列研究结合3 .和娄:不匹配、个体匹配、群体匹配二、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1 .明确研究目的2 .确定对照形式:匹配条件、匹配比3 .选择研究对象:病例的选择、对照的选择4 .估计样本含量5 .调查内容确实定与资料的收集三、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1 .资料的整理2 .资料分析的一般原那么3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未分层资料的分析:显著性检验、联系强度 OR的计算、 意义4 . 1 : 1配对资料的分析:显著性检验、联系强度 OR的计算、意义 四、常见偏倚及其限制1 .选择偏倚2 .信息偏倚3 .混杂偏倚五、优缺点一【复习思考题】1 .如何选择病例和对照?2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其结果如何解释?第二十八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目的要求】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特点、临床试验的概念、特征、临床试验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二基础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 常微分方程考试卷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区域经济发展
-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手册讲解
- 发展宠物行业新质生产力
- 民族知识科普课课件
- 学校消防日教育宣传活动方案(模板)
- 新质生产力赋能供应链贸易
- 华工科技新质生产力研究
- 新质生产力代表物品解析
- DISC沟通风格测试
- 九年级英语人教版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单元话题书面表达 真题+模拟(含解析)
- 大学体育:轮滑教案
- DB31-T 1380-2022 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要求
-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 不良资产项目尽调指引
- 深基坑钢板桩支护方案
- 李家河大坝监测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报告
- JJF 1245.1-2019安装式交流电能表型式评价大纲有功电能表
- 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第1章-无人机结构与飞行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