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 元 物 质 构 成 的 奥 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二课时)教不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 常见的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育。【教学重点】:1、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形成。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教教学难点】: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2、如何埋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实验探究【教具学具准备】烧杯、量筒、水
2、、品红、浓氨水、 酒精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请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 题:(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2、讲授新课: 实验3-2品红溶于水现象:品红逐渐向水中扩散。- J. J +_ 馥0步但时间较长后才扩散均匀o由修廿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这些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的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将要学的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和基本性质
3、(板书)(1.把两个锥形瓶放在水平桌面上2.把细铁丝制作成小树弁在树枝上放上小棉花团(3个小树)3 .在小棉花上均匀地滴上酚酬试液,把小树用细线 拴好,弁让小树花悬在瓶子的中间、底部。另一个 放在两个锥形瓶之间4 .事先在青霉素瓶中放少量浓氨水,将青霉素瓶用 细线拴好并放在瓶底,或者用注射器向青霉素瓶中 注射浓氨水,盖上胶塞,观察现象。白色的小花从 下往上逐渐变红。)出示:图3-2和图3-3说明:这两幅图都证明了分 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 板书: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提问:我们能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看到分子吗? 那怎样才能看到分子呢?讲解:用肉眼或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
4、到分子, 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 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与乒乓球相 比,就好像拿乒乓球与地球相比。分子虽然很小但 有一 JE的质单和体积。2、分子的特点结论1: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探究活动1:操作:1、在试管中加入蒸锚水,再加入酚酬试液现 象:溶液仍为无色操作:2、在试管中加入浓氨水,再加入酚酬试液现 象:溶液艾为红色操作:3、将酚酬溶液分别倒入 A、B两个小烧杯中, 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 A、C两个小烧杯,烧杯 B置于大烧杯外,现象:烧杯A中的酚猷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猷溶液仍为无色。结论2、分子在做不停的运动。处于
5、永恒的运动中,温度越高,运动的速度越快。解释:(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减少,如果受热减少得更快,为什么?(2)走到花园或酒店的附近, 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后会变干?(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这是什么原因?活动探究2酒精与水混合操作:用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100 毫升水和酒精,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毫升?现象: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体积小于 200毫升。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解释:(1)为什么物质存在固、液、气三种状态?(2)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3)
6、夏天自行车的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练习:(4)铁路上的铁轨之间为什么留些空隙?第二课时:1、复习旧识: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什么微粒 构成?2、情景引入:(提问: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 粒子?它能不能再分割?如果能分割,那分子又是 由什么构成的呢?回答:分子不是最小的粒子,分 子由原子构成的。)展示:水分子、氧气分子,氢气分子的模型。讲授新课: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板书)讨论: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 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试分析在这个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 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学生讨论,
7、选择学生代表来陈述讨论结果 讲解:1、分子的观点(板书)提问:物理变化的实 质是什么?回答: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变 化的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追问:这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有变化?回答:物理 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小结:可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板书)提问: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在这些变化中分子本身有没启艾化?小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的分子。(板书)讨论:那么,根据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特征,我们应如何给分子下一个定义?小结:由此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微粒。板书:分子的
8、概念2、原子的观点(板书)。展示: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实质。提问: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 不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展示:氧化汞分解示意图。结论1: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原子 没有发生变化。结论2: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结论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思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讲解:尽管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但分子不一定比 原子大。只有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 子才比原子大。但毫无关系的分子和原子,则无法 说谁大谁小。小结: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粒子构成的2、分子是保持
9、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 合成分子。?练习:板书设计:一、分子、原子的存在和基本特征1、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2、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都在不断运动;有间隔; 都很小。二、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的分子。(板书)三、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化学 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教学反思】课题2?原子的构成(五课时)教不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
10、布的。(3) 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种粒子。(4)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弁会查相对原子 质量表。2、认识与过程:(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2)学习运用讨论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对比。(3)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3、情感与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 义观点的教育.(2)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3)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介绍展示核外电子排 布的规律美。【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教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核外电子运 动的特点,离子的形
11、成过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多媒体教学 与发现探究。【教学手段】讲授法【教学思路】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 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 诱发想象,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能自制或借鉴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 化的三维动画,这样既能诱发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 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 趣。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屏幕演示:水分子的分解动画重新组合分裂回顾讨论: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化学变化的实质一一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演示
12、:水分子的变化过程,先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痣偏等原 C 原子核应里不能再分。用其(电力.1不能再分原子 jI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呢?学生交流:离开化学变化,原子可以再分讲解并板书: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书53页表3-1 ,通过这个表格, 能否猜想一下原子核的带电情况?(把原子比作水果,还有中心的核和核外的 电子,电子带负电,但是,原子本身是不带 电的,所以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更小,在 原子里原子核外的空间很大;电子绕核做高速运动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 带的正电荷数(即 核电
13、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 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教师引导:原子核很小,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分为质子和中子教师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讨论回答:1、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 没有中 子;2、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 中子数 和核外电子都相等;3、所有原子的质 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相等;4、原子不显电性;有的原子的质子数 等于中子数,有的不相等;5、不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同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教师归纳:大家总结的很好!对于原子来讲,核内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14、原子不显电性。练习: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原子有哪些构成?2、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 核外的电子数有多有少,他们在核外高速的运动会打架吗?3、电子很小,运动的空间又这样特殊, 它的运动与普通物体的动有何不同,有什么特点?你猜想下电子会怎样运动?讲解: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越多, 核外的电子数也就越多,但是,它们按能 量的高低,由低往高依次排在原子核周围, 围绕原子核做运动。能力低的排在里层, 一层一层的排满再往外排。为了形象的描 述核外电子的排布,我们引进了原子结构 示意图。二、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1、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
15、阿蟀 电 子+ :表7K原子核的电性Vl弧线:表示电子层(+1)q8 7L 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 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提问:你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能看出什么?说明: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简洁、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练习:1、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按电子层数相同的排在同一个横行进行重新整理。3、寻找规律,把19、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画在书上。第三课时复习: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想一想:你发现什么规律?找一找: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这三
16、类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什么特点?你知道:稀有气体为什么曾经叫惰性气体?这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是否有关系?你认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结构哪一部分有关?讲述:元素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有趋于稳定的趋势。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横行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4、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V 4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 (He为2) 不易得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 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当 两种原
17、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 性质相似。(注意:氨原子与镁原子虽然最外层电子 数相同,但是氨原子最外层已达相对稳定结构,镁原 子的最外层未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所氨元素与镁元素 的化学性质不相似)第四课时三、离子的形成(板书)出示钠原子与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简图,利用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电子层的结构特征讲解分析离子的概念、离子符号的涵义、离子和原子的比较。S 二,一 、12 8 8小结: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离子的表示法一一离子符号阳离子:H Na+ Mgj+ Zn2+Al3+Fe3+NH+阴离子:C、OT、S2一、OH、SO"CO2一、NO3、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 2的
18、意义)MgT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4、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5、离子跟原子的比较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 别粒子 结构质子数=电 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 < 电 子数粒子 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显负电符号用兀素符号 表7K用离子符 号表示用离子符 号表示相 互 转 化失去电子得到电子X 、咻1崎子原子阴离声电子相 同 占 八、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 在不停运动;有间隙练习:1、画出常见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弁写出离子符号。练习:第五课时设疑:1、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数 十
19、中子数2、但原子实际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讲解: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 993X10-26千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 657X 10-26千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 288X 10-26千克讲解: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 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 麦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 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 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板书:四、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 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讲解:一种碳原
20、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这种碳原子。(1)相对原子 相对原子质某原了的-懈摭手热摭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带正电)课后练习:(原子核板书设计:一、原子的便正电) 原子,L中子(不带电)(1)原子的构成电子(带负电)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子电子层1、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押勺庸字娄+:表示原子核的电性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 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横
21、行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 同4、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V 4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8 (He为2) 不易得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 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三、离子的形成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离子的表示法一一离子符号阳离子:H+ Na+ MgZn2Al3Fe3+ NH|+阴离子:C、O2-、S2、OH、SO"CG2一、NO3、离子符号的意义(数字 2的意义)M1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4、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
22、互作用而构成 的化合物。5、离子跟原子的比较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 别粒子 结构质子数=电 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 < 电 子数粒子 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显负电符号用兀素符号 表7K用离子符 号表示用离子符 号表示相 互 转 化丁 失去电子得到电子 、彳悯离了原了阴至子法电子相 同 占 八、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 在不停运动;有间隙四、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 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 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原子量)。【教学反思】课题3元素(二课时)教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元
23、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 构的认识纭油来;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些常见的元素 符号;(3)初步认识兀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 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 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桁息。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2)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规律和相关估息。【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
24、、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T青景导入: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 种碳原子??” 这种碳原子指的是原子核内有 6个质子和 6个中子白碳一12,此外还有质子数为 6 而中子数为7的碳一13,还有质子数为6 而中子数为8的碳一14,这是三种不同的 碳原子,它们核内的中子数虽不同,但它 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 6,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为同一 类原子,这些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即讲授新课: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 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 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又如:二氧 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
25、中的氧原 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提问:二氧化碳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 氯酸钾呢?)小结:1、元素概念:见课文第71页(板书) 讲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目前已 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物质二千多万种,这千千万 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 不论个数。讲解:根据我国文字的形象化,讲解这一 百余种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 素。2、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如:Na、Mg Al、Zn、Fe、 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M 稀有气体元素:如:He> Ne Ar阅读:课本第71页图4-4 ,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 种非金属元素
26、和两种金属元素。3、元素的读法、写法(板书)讲解:利用板书讲解元素名称(我国命名、国内通用)、 元素符号(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 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 写字母区别,如Feo 一大二小国际统一)的读法、写 法。阅读:课本第73页表4-3的常见元素的名称、符 号,要求学生掌握26种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的读法、写 法。4、元素符号的意义:讲解: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 素的一个原子。如:表7K氢兀素 H表7K 个原子 提问: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小结: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如:2H:表示两个氢原子讨论:元素与原子的比较;5、小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在于: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即讲种类也个数。2、原子只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元素用于描述物 质的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工程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财产保险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四氟丙醇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航空、航天设备相关专用设备项目合作计划书
- 高架挡墙施工方案
- 初中政治传承中华优X传统文化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带答案分析
- 2024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笔试模拟题和答案分析
- 供水系统施工劳务分包协议2篇
- 《基于EVA的科大讯飞企业价值评估的计算过程及结果探析案例报告》10000字(论文)
- 空气输送斜槽选型手册
- GMP取样管理课件
- 安徽省普通高中2024学年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英语试题(原卷版)
- 《中国古代物理学》课件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 培训机构教务管理岗位职责
- 各行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书店承包经营合同2024版
- 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融合
- DB13-T 2092-2014 河北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