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气体粉尘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1页
爆炸性气体粉尘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2页
爆炸性气体粉尘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3页
爆炸性气体粉尘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4页
爆炸性气体粉尘火灾危险区域划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爆炸性气体粉尘火灾危险区域划分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应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得频繁程度与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 :1、 0 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得环境2、 1 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得环境3、 2 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得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就是短时存在得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得环境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划分应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得频繁程度与持续时间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 :1、 10 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2、 11 区 有时会将积留下得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得环境火灾危险区域划分根据火灾事故发生得可能性与后果以及

2、危险程度及物质状态得不同按下列规定进行分区 :1、 21 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得可燃液体 在数量与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得环境2、 22 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得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 但在数量与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得环境3、 23 区具有 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与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得环境爆炸性粉尘危险区域划分应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得频繁程度与持续时间进行分区 , 原分为 10 区、 11 区。现有标准GB12476、 1、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等同IEC61241标准,将危险区域划分为20区、21区、22区,10区与20 区对应 ,11 区与 21 区、 22 区对应原

3、则上就是存在连续级释放源得区域可划为 20 区; 存在一级释放源得区域可划为 21 区 ; 存在二级释放源得区域可划为 22 区。按以上规定划分区域等级后 , 再根据采取排气通风等措施调整区域划分。20 区: 空气中得可燃性粉尘云持续地或长期地或频繁地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得区域。可能产生 20 区得场所示例 :粉尘容器内部;贮料槽, 筒仓等, 旋风除尘器与过滤器;粉料传送系统等, 但不包括皮带与链式输送机得某些部分;搅拌机, 研磨机, 干燥机与装料设备等。21 区 : 在正常运行时, 空气中得可燃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得区域, 即使出现 , 持续时间也就是短暂得。可能产生21区得

4、场所示例:当粉尘容器内部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 , 为了操作而需频繁移出或打开盖/隔膜阀时,粉尘容器外部靠近盖/ 隔膜阀周围得场所;当未采取防止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形成得措施时, 在粉尘容器外部靠近装料点与卸料点、送料皮带、取样点、卡车卸载站、皮带卸载点等场所;如果粉尘堆积且由于工艺操作, 粉尘层可能被扰动而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时 , 粉尘容器外部场所;可能出现爆炸性粉尘云( 但既非持续地, 也不长期 , 又不经常时) 得粉尘容器内部场所, 例如自清扫时间间隔长得筒仓( 如果仅偶尔装料与或出料) 与过滤器得积淀侧。22 区 :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 , 空气中得爆炸性粉尘云不太可能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得场

5、所, 即使出现 , 持续时间也就是短暂得可能产生 22 区得场所示例 :袋式过滤器通风孔得排气口 , 一旦出现故障 , 可能逸散出爆炸性混合物 ;很少时间打开得设备附近场所, 或根据经验由于高于环境压力粉尘喷出而易形成泄露得设备附近场所; 气动设备 , 挠性连接可能会损坏等得附近场所;装有很多粉状产品得存储袋。在操作期间, 存储袋可能出现故障, 引起粉尘扩散 ;当采取措施防止爆炸性粉尘 / 空气混合物形成时, 一般划分为 21 区得场所可以降为 22 区场所。这类措施包括排气通风。在( 收尘袋 ) 装料与出料点、送料皮带、取样点、卡车卸载站、皮带卸载点等等场所附近应采取措施;形成得可控制 (

6、清理 ) 得粉尘层有可能被扰动而产生爆炸性粉尘 / 空气混合物得场所。只有在危险粉尘/空气混合物形成前,通过清理得方式清除了该粉尘层,它才为非危险场所表3、1、1厂房生产得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 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项别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得生产甲1234567闪点小于28 c得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导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得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得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得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得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得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得物质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

7、于物质本身自燃点得生产乙123456闪点大于等于28C,但小于60 c得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 10%#气体不属于甲类得氧化剂不属于甲类得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得浮游状态得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 c得液体雾滴丙12闪点大于等于60 c得液体 可燃固体丁123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卜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 得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得各种生产 常温下使用电口工难燃烧物质得生产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得生产3、1、2同一座厂房或厂房得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得生产火灾危险

8、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得部分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得部分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得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得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得油漆工段小于 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得生产 部分采取了有效得防火措施;2 丁、戊类厂房内得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得比例小于等于20%表3、4、1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得防火间距(m)名称甲类 厂房单层、 多层 乙类单层、多层丙、戊 类厂房(仓库)高层 厂

9、房 (仓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耐火等级厂房 (仓 库)二级三级四级库)、.级三级四级甲类厂房12、012、012、014、016、013、025、0单层、多层乙类厂房12、010、010、012、014、013、025、0单层、多层 丙、丁 类厂房耐 火 等 级一、二级12、010、010、012、014、013、010、012、014、0三级14、012、012、014、016、015、012、014、016、0四级16、014、014、016、018、017、014、016、018、0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一、二级12、010、010、012、014、013、06、07、09、0三级14、012、0

10、12、014、016、015、07、08、010、0四级16、014、014、016、018、017、09、010、012、0高层厂房13、013、013、015、017、013、013、015、017、0室外变、配 电站变压器 总油量(t)5, & 1025、025、012、015、020、012、015、020、025、010, 5020、012、015、020、025、030、035、0注:1建筑之间得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得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得燃烧构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2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得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0m。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其与戊类仓库之间得

11、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得规定减少 2、0m。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得生 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与所属厂房之间得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0m。必须相邻建造时,应符合本表注3、4得规定;3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得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不应小于 4、0m。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得外墙均为不燃烧体,当无外露得燃烧体屋檐,每面外墙上得门窗洞口面积之与各小于等于该外墙面积得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得规定减少25%;4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得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得屋顶耐火极限 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得门窗等开口部位

12、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 本规范第7、5、3条得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甲、乙类厂房之间得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0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得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0m;5变压器与建筑之间得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最近得变压器外壁算起。发电厂内得主变压器,其油量可按单台确定;6耐火等级低于四级得原有厂房,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3、4、2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得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之间得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0m,与架空电力线得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11、2、1条得规定,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材料堆场得防火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4章得有关规定。3、4、3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得甲类厂房与铁路、 道路等得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3、4、 3得规定,但甲类厂房所属厂内铁路装卸线当有安全措施时,其间距可不受表3、4、3规定得限制。表3、4、3甲类厂房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