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地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报告_第1页
淮安地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报告_第2页
淮安地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报告_第3页
淮安地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报告_第4页
淮安地区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前言1.1 工程概况11.2 目的与任务11.3 执行技术标准12勘察工作概述2.1 工作量布设及完成情况12.2 钻探及取样22.3 原位测试22.4 测量定位22.5 封孔22.6 室内试验23道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3.1 自然地理及地形地貌 23.2 区域地层概况23.3 区域地质构造33.4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33.5 地震效应44水文地质条件4.1 地表水44.2 地下水44.3 水土腐蚀性评价55道路沿线工程地质评价5.1 场地和地基稳定性评价55.2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 55.3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和桩基设计参数 55.4 工程地质层评价65.5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

2、土 65.6 地基土的干湿类型 616、路基、桥涵持力层的选择 76.1 路基持力层的选择76.2 桥梁及涵洞基础持力层的选择77结论与建议 717.1结论77.2建议7附图表:S-01图例 82S-0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9S-03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2S-04钻孔柱状图 13S-05静力触探单孔曲线柱状图 15S-06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184S-07分层标贯试验成果表 21S-08 土工试验成果表 22S-09分层土工试验成果表 245S-10压缩试验曲线 26S-11分层压缩试验成果表 289淮安市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兴洪大道道路工程(斗渠路规划铁路段)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前言1.1 工程

3、概况淮安市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兴洪大道道路工程(斗渠路规划铁路段),位于淮安市中心城区 西南淮安市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内。拟建道路呈近北东走向,东起斗渠路,西至规划铁路,全长 2761.750 m,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50米,设计道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城市主干路设计标 准。K0-032河桥、K0+926桥为其组成部分,均为1x10m空心板梁桥,拟采用钻孔桩基础。受建设方委托,江苏淮安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兴洪 大道道路工程(斗渠路规划铁路段)的地质勘察任务。本次勘察阶段为一次性详细勘察。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第3.0.1条和表3.0.1-1、3.0

4、.1-2、3.0.1-3、3.0.1-4确定,市政工程重要性等级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 三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三级,市政工程勘察等级甲级。1.2 目的与任务勘察目的是通过钻探、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查明道路沿线及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和主要地质问题,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主要任务如下:查明道路沿线及桥址区区域地质构造、场地地震效应,对建设桥梁和筑路适宜性和稳定 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 查明道路沿线及桥址区岩土层分布,形成时代、成因类型,提供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 标。查明道路沿线及桥址区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路基和桥 梁基础的危害

5、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查明道路沿线路基的湿度情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查明道路沿线及桥址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 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推荐拟建道路、桥梁基础持力层,提供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及桩基设计参数。1.3 执行技术标准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技术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O

6、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2008年版);设计方提供的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兴洪大道道路工程(斗渠路规划铁路段)工程钻 探技术要求和我院编制的工程地质勘察纲要。2勘察工作概述2.1 工作量布设及完成情况2.1.1 勘察工作布设本次勘探孔位置、类型和深度均由设计方布设,共布置勘探孔 7个。其中机钻孔2个,孔深 不小于25.0m (从河床底标高算起),静力触探孔5个,孔深不小于8.0 m。本次勘察方法采用钻 探、原位测试(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和土工试验相结合,查明土层分布及其物

7、理力学指标。勘察施工人员于2014年10月22日进场,至10月24日结束全部外业工作,共完成机钻孔 2个,进尺62.60m,静力触探孔5个,进尺43.50m。具体勘探工作量详见表2.1.1.1及表2.1.1.2 <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表 2.1.1.1孔号勘探点类型孔口或标图(m)勘探点深度(m)坐标X(m)坐标Y(m)里程ZK1钻探孔10.3131.053694410.665496290.031K0-052ZK2静力触探孔10.5031.553693906.246495466.408K0+914JT1静力触探孔9.125.603694151.958495862.096K0+448JT

8、2静力触探孔10.3610.003693912.976495471.232K0+906JT3静力触探孔9.357.003693536.654494920.250K1+574JT4静力触探孔9.4711.903693328.620494618.969K1+940JT5静力触探孔9.219.003692978.464494096.213K2+570勘探工作量一览表表 2.1.1.2项目类别工作量项目类别工作量外业 施工钻探机钻孔(个)2土水 测试天然含水率(件)32进尺(m)62.60界限含水率(件)37原状样(件)30天然容重(件)26扰动样(件)12常规固结(件)26标准贯入试验(次)37直接

9、快剪(件)20静力 触探静探孔(个)5颗粒分析(件)10进尺(m)43.50/测量孔位放样(点)8/2.2 钻探及取样本次钻探使用GXY-1型工程钻机1台套,钻探方法采用机械回转岩芯钻探,以泥浆护壁, 开孔直径130mm终孔直径110mm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非连续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尺,每回次进 尺不大于2.0m,确保分层精度不低于土 5cnr一般黏性土和粉土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重锤少击法采取原状土样,扰动土样在标准贯入 器中截取,并现场袋封;所有原状土样均现场蜡封,并采取相应措施防震、防晒,及时送实验 室试验。取样间距:0.502.00m。2.3 原位测试2.3.1 标准贯入试验本次原位测试采用标

10、准贯入试验,试验采用小42mnf占杆、质量63.5kg的落锤,落距76cml 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先将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后30cm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试验过程中保持孔内水位 略高于地下水位,并减少导向杆与锤间的摩阻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 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小于30击/min。试验间距:20.0m以浅粉土为1.01.5m,黏性土为1.52.0m; 20.0m以深试验间距1.5 2.00m左右。2.3.2 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采用 CLD-3T型触探机1台套,探头采用锥底截

11、面积为 10cn2、侧壁面积为 200cm的双桥探头,手工下地锚作为反力,数据用 LMC-D310®静力触探微机自动记录采集,探 头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1.2m/min,试验资料根据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88)进行整理。2.4 测量定位本次测量坐标系统采用淮安市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勘探点定位及测量工作由我公司负责完成;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总图中勘探点坐标,采用“RTK进行勘探点位施放和采集孔位高程。2.5 封孔所有机钻孔在完成钻探测试工作及水位观测后,采用岩芯(原土)回填,并分层击实。2.6 室内试验黏性土:天然含水量、密度、液塑限(液限采用76g

12、锥、下沉10mm下同)、固结试验、直接 快剪;软土选做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固结系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粉土、粉砂:原状样试验项目为天然含水量、密度、液塑限、固结试验、直接快剪和颗粒 分析;扰动样试验项目为颗粒分析。3道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3.1自然地理及地形地貌线路沿线属于暖温带,具大陆性与海洋性过渡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7个月,湿润系数0.50.7 ,为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4C ,多年平均降水 量938.4mm多年平土§蒸发量1600.5mm多年平均湿度7478%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西 北风为主,历年平均风速5m/s,暴风少遇。线路沿线地貌上属冲

13、湖积平原,水系发育,地形较平坦,地貌类型简单,地面标高一般在8.0010.50m 问。K0-032 河底标高 6.54m, K0+926 河底标高 6.36m。3.2 区域地层概况根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清江幅),区域地层岩性见表成部分4.1。区域地层简表表4.1地质 年代代号厚度(m)主要岩性全新统Q410 25灰黄色粉土、粉质黏土、粉质黏土夹粉砂透镜体上更新统Q345 60棕黄色黏土、粉质黏土,含钙核中更新统Q220 45褐黄、棕红色黏土、粉质黏土夹薄层砂下更新统Q120 80灰绿、灰白色含砾中细、中粗砂,棕红色粉质黏土震旦系Z>127白云质灰岩、灰岩、千枚岩、页岩3.3

14、 区域地质构造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清江幅),线路沿线位于洪泽凹陷北部,西北部 受吁胎-响水口断裂(淮阴断裂)控制,东南以老子山-石坝断裂为界,总体呈北东50°走向, 长约80余公里,宽约20余公里。在震旦一一三叠系褶皱的基础上,“洪泽凹陷”继承发育成 中、新生代凹陷盆地,堆积了巨厚的中、新生代碎屑沉积建造区内地层较平缓,为一个简单的 单斜构造。吁胎-响水口断裂为侏罗纪至早白垩纪期间的华夏式构造,向东由鲍集经龙集-淮阴-响水-沂河龙场-燕尾港北侧呈35° -45°方向延伸入黄海,西南侧自鲍集延伸至皖北紫阳附近并与郑 庐断裂斜交,断层面以西北倾斜为主,倾

15、角一般在60°65° ,落差较大,具有压扭性特点,区域钻探成果揭露,沿断裂有晚第三纪玄武岩分布,上部均为第四系所覆盖。场地附近无新近 构造形迹,发育的断裂均为非全新活动断裂,区域稳定性较好。hlKwI* ViftM端 IL 上第凸后 犀F融IV /京毗凸起 V » 口中E熊1.1 2 拟建线路区域地质构造略图3.4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线路沿线勘探深度内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根据地层岩性、时代成因、物 理力学性质,将地层分为14个工程地质层(亚层)。各工程地质层物理力学指标详见物理力学 性质统计表及分层土工试验成果表,岩性及分布特征如下:层素填土( Q4

16、ml):黄灰色,湿,松软,成分以黏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土质不均匀。均有揭露,普遍分布。层顶高程 9.1210.50m,平均9.76 m;厚度0.502.60m,平均1.26m。层黏土( Q4al):黄灰色,可塑,含少量铁钻质浸染结核,结核 12mm无摇震反应, 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绝大多数孔揭露,普遍分布。层顶埋深 0.501.80m,平 均1.03 m;层顶高程8.519.26m,平均8.83m;厚度1.402.10m,平均1.80m。推荐地基承载 力基本容许值f a0= 11016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ik=50kPa层黏土( Q3al):灰黄、黄灰色,可塑,

17、含少量铁钻质结核,12mml含钙质结核,核 径1.03.0cni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均有揭露,普遍分布。层 顶埋深2.103.70m,平均2.80 m;层顶高程6.527.26m,平均6.96m;厚度2.203.10m,平 均2.72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 22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ik=60kPa层黏土夹粉土( Q3al):棕黄、灰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局部为粉质黏土。所夹粉土,中 密状。摇震反应无中等,切面较粗糙,干强度及韧性高低等。大多孔揭露,大部分布。层 顶埋深5.106.55m,平均5.63 m;层顶高程3.955.06m,平均4

18、.20m;揭露厚度0.503.35m, 平均2.08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18020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ik=55kPa-1层粉土(Q3al):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含云母碎屑,局部夹可塑状黏性土,单 层厚1.010.0CR1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大多孔揭露,大部分布。层顶埋 深4.907.60m,平均6.50 m;层顶高程2.714.45m,平均3.31m;揭露厚度1.352.50m,平 均2.11 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 19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k=52kPa层黏土( Q3al):黄灰色,可塑,局部

19、为粉质黏土,局部夹粉土团块,含少量钙质结核, 钙核核径1.03.0 cm,偶见3.05.0 cm。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 高。揭露于ZK1、ZK2、JT4孔。层顶埋深8.6010.10m,平均9.33 m;层顶高程0.211.20m, 平均0.76m;揭露厚度2.503.50m,平均3.07 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 200kPa, 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 =55kPa层粉土( Q3al):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摇震反应迅速,无 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揭露于 ZK1、ZK2、JT4孔。层顶埋深11.1013.60m,平均1

20、2.40 m; 层顶高程-3.29-1.63m,平均-2.31m;揭露厚度0.802.70m,平均2.03 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 本容许值f a0= 20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k=50kPa层粉质黏土( Q3al):黄灰色,可塑;局部为夹粉土团块,局部含少量铁钻质结核。无摇 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揭露于 ZK1、ZK2孔。层顶埋深15.1016.30m,平 均15.70 m;层顶高程-5.99-4.60m,平均-5.30m;揭露厚度1.001.20m,平均1.10 m。推荐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17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50kP

21、a-1层粉砂(Q3al+pl):灰黄色,饱和,中密。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含云母碎屑,分选性一般。揭露于ZK2孔。层顶埋深16.10 m;层顶高程-5.60m;揭露厚度4.40 m。推荐地 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o=17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46kPa-2层粉砂(Q3al+pl):灰黄色,饱和,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含云母碎屑, 偶见沙盘,粒径36cm,分选性一般。揭露于ZK2孔。层顶埋深20.50m;层顶高程-10.00m; 厚度6.40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 20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ik=52kPa层粉土(Q3al):黄灰色

22、,饱和,中密。局部夹粉质粘土团块及薄层,局部偶见贝壳碎屑。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揭露于ZK1孔。层顶埋深17.50 m;层顶高程-7.19m; 揭露厚度2.70 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16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45kPa层黏土( Q3al):灰色,可塑,局部软塑,局部为粉质黏土,含粉土团块。无摇震反应, 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高。揭露于 ZK1孔。层顶埋深20.20m;层顶高程-9.89m;揭 露厚度6.50 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12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ik=40kPa-1层粉土(

23、Q3al):灰色,饱和,中密。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揭露 于ZK1孔。层顶埋深25.30 m;层顶高程-14.99m;揭露厚度0.80 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 值f a0= 16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力标准值 qik=45kPa(11)层黏土( Q3al):灰色,可塑。局部粉质含量高。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 度及韧性高。揭露于ZK1、ZK2孔。层顶埋深26.9027.50m,平均27.20 m;层顶高程-17.19 -16.40m,平均-16.80m;揭露厚度3.554.65m,平均4.10 m。推荐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 a0二 170kPa,钻孔桩桩侧摩阻

24、力标准值qik=50kPa3.5 地震效应3.5.1 道路沿线及桥址区抗震设计基本条件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D (2008年版):道路沿线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第4.1.6条,工程场地覆盖层厚度 的确定应符合: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根据区 域地质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 50m本次对ZK1、ZK2孔20m浅的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进行估算,其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185.4、 184.9m/s (见表 3

25、.5.1 )。表中各土层剪切波速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表4.1.5结合地区经验进行取值。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表表 3.5.1孔号层号土层厚度剪切波速 情计值计算深度剪切波 传播时间剪切波总 传播时间土层等效 剪切波速dsiVsid0titVsemm/smssm/sZK11.3130.020.000.010000.10790185.4P2.1150.00.014002.8185.00.01514-12.5190.00.013161.4185.00.007573.5200.00.017502.7210.00.012861.2190.00.006322.5220

26、.00.01136ZK2r1.8130.020.000.013850.10815184.91.9150.00.012672.9185.00.015412.8185.00.014863.2200.00.016002.6210.00.012381.0190.00.00526-13.9220.00.01773按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第4.1.8条划分工程场地类别的方 法,得出该工程场地类别为田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按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表5.2.3确定,设计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s。3.5.2 液化判别拟建场

27、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拟建桥梁的抗震设防类别为C类(标准设防类),根据公 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相关规定,场地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分布的饱 和粉土,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拟建场地属对桥梁抗震一般地段。4水文地质条件4.1 地表水道路沿线地表水主要为 K0-032、K0+926小河及渠道等,其水深受季节及排放水影响较大。 勘探期间实测K0-032河水面标高7.23m。4.2 地下水道路沿线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为赋存于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层黏土、-1、层粉土及-1、-2层粉砂中,其中、层具潜水性质,-1层、 -1、2、层具微承压水性质。

28、赋存于素填土及浅部黏性土孔隙、裂隙、根孔、虫孔中的潜水,水量很小。潜水主要接 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排泄以垂向蒸发为主;勘探时实测潜水初见水位埋深为2.222.50m,标高8.008.09m;稳定水位埋深为 2.753.10m,标高7.407.56m。据了解,历史 最高地下水位埋深为0.50m,年水位变幅2.0m左右。本次勘察未实测微承压水水位,据当地经验微承压水水位一般略低于当地河水位及潜水位。4.3水土腐蚀性评价因道路沿线地表水、地下水发育,部分混凝土常年在地下水中,处于长期浸水状态,部分 在地下水的涨落波动段,处于干湿交替状态下,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会产生腐蚀性。根据公路工程

29、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附录K表K.0.3 ,本场区环境类型II类。 参考临近工点地表水、地下水样水质分析结果,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附录K进行评价。II类环境类型条件下,地表水、地下水及地下水位以上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5道路沿线工程地质评价5.1 场地和地基稳定性评价根据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道路沿线无全新活动断裂,新构造运动微弱,区 域稳定性较好;道路沿线地形较平坦,表层无滑坡、坍塌等现象,地面无沉降,地下无土洞, 故场地稳定性较好。场地内土层分布相对稳定,无特殊性岩土分布,地基稳定性较好。5

30、.2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选用5.2.1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第3.9条,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首先 按工程地质层进行统计,统计时首先删除不具代表性值,然后按三倍标准差剔除粗差值,再给 出统计指标标准值,本次统计时给出了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样本数小于6时不提供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详见附表S-06,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为实测击数。5.2.2 岩土参数建议值岩土参数建议值主要根据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推荐,其中物理性指标、压缩指标和 标准贯入试验击数、静力触探试验参数均采用平均值,剪切指标采用标

31、准值(样本数小于6采用小值平均值),渗透系数采用最大值。各工程地质(亚)层岩土参数建议值见表5.2.2 <岩土参数建议值表 5.2.2层天然 含水 量重度孔隙 比黏粒 含量塑性 指数液性 指数压缩 系数压缩 模量直接快剪静力触探渗透系数标贯 实测 击数黍自 聚力内摩 擦角锥尖 阻力侧 摩 阻水 平垂 直号W丫ep cI pI i.1-0.2Es0.1-0.2G(j) kqcfskhkvN%kN/m3-%-MPaMPakPa(。)MPakPax 10-7cm/s击27.519.10.790/18.90.320.267.625510.90.6850/28.219.30.786/21.30.3

32、10.276.69549.11.0477/6.327.219.30.762/20.50.260.237.846312.22.62154/8.8-1/5.6/8.24184/12.529.319.10.807/21.50.340.248.707016.43.12105/8.327.718.80.859/18.70.320.345.48425.11.6887/11.5/5.66.8/7.14226/17.029.318.80.832/12.40.530.355.38507.0/12.0-1/3.0/25.7-2/2.5/38.3/6.27.1/14.537.118.11.041/23.90.520

33、.405.14364.3/6.0-1/19.0(ID31.118.70.876/21.20.320.296.50507.0/14.0注:剪切指标均为平均值。5.3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和桩基设计参数地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和桩基设计参数,根据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依据公 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中表3.3.3-4、3.3.3-6、5.3.3-1、5.3.3-4 和 5.3.3-5 ,并结合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综合确定,各工程地质(亚)层承载力基本容许 值fa°和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见表 5.3.1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和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5.

34、3.1层什名称地基承载 力基本容钻孔桩桩侧土的 摩阻力标准值沉桩桩/端处土的 承载力标准值沉桩桩侧土的 摩阻力标准值号杵偏qikqrkqikkPakPakPakPa素填土/黍自土11016040 50/黍自土22060/黏土夹粉土18020055/-1粉土19052/黍自土20055/粉土20050/粉质黏土17050/-1粉砂17046/-2粉砂20052/粉土16045/黍自土12040/-1粉土16045/(11)黍自土17050/5.4 工程地质层评价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为第四纪全新世和晚更新世的松散沉积物,土层分布稳定、均匀 性一般较好。各土层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如下:层素填土:工程地

35、质条件差;层黏土:可塑,具中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10160kPa, 土质较均匀,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一般;层黏土:可塑硬塑,具中偏低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220kPa, 土质均匀,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层黏土夹粉土:可塑,具中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o=180200kPa, 土质不均匀,工程地质条件稍好较好;-1层粉土:中密密实,具中低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190kPa, 土质均匀 性一般,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层黏土:可塑,具中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可=200kPa, 土质较均匀,工程地 质条件较好;层粉土:中密密

36、实,具中低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200kPa, 土质均匀性一般,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层粉质黏土:可塑局部软塑,具中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170kPa, 土质较 均匀,工程地质条件稍好;-1层粉砂:中密,具低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工程地质条件稍好。-2层粉砂:密实,具低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层粉土:中密,具中低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工程地质条件一般;fa0=170kPa, 土质均匀性一般,fa0=200kPa, 土质均匀性一般,fa0=160kPa, 土质均匀性一般,层黏土:可塑局部软塑,具中偏高压缩性,地基

37、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120kPa, 土质较均匀,工程地质条件较差。-1层粉土:中密,具中低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160kPa, 土质均匀性一般, 工程地质条件一般;(11)层黏土:可塑,具中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170kPa, 土质较均匀,工程地质条件稍好。5.5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本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为层素填土。5.5.1 不良地质作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JTG/TB02-01-2008)规定,拟建工程所在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38、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拟建桥梁的抗震设防类别为 C类(标准设防类),场地地面下 20m深 度范围内分布的饱和粉土,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止匕外,线路沿线亦无其它不良地质作用。5.5.2 特殊性岩土沿线存在的特殊性土为层素填土。层素填土,该层分布于场地的表层。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土质不均,路基 施工时可直接予以清除。5.6 地基土的干湿类型土基的干湿类型,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第12.2.2条及条文说明,据不利季节路槽底以下80cm深度内的路基土的湿度状况进行确定。根据本次勘察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判定土基的的干湿类型为潮湿中湿。6、路基、桥涵持力层的选择6.1 路基持力层的选择本次勘察范围内浅部分布层素填土、层黏土、层黏土,路基条件相对较好。建议拟 建道路选择层黏土作为路基持力层, 路基施工时,层素填土可在消除含有机质的耕土及原 地面的杂物、对其进行晾晒、掺灰等改良后作为填料使用。6.2 桥梁及涵洞基础持力层的选择根据各桥位处工程地质条件,建议 K0-032桥采用桩基础,选择(11)层黏土作为桩尖持力层, K0+926河桥采用桩基础,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