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统计学(20211002104720)_第1页
体育统计学(20211002104720)_第2页
体育统计学(20211002104720)_第3页
体育统计学(20211002104720)_第4页
体育统计学(20211002104720)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1、体育统计学:是一门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体育领域,为体育实践(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工具学科。属方法论学科范畴。2、指标:对于自然科学研究者来说,是在实验观察中用来指示(反映)研究对象中某些特征的可被研究者或仪器感知的一种现象标志。3、系统误差:由于实验仪器、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实验环境等因素产生的误差。4、概率:随机事件 A 的频率W(A)随着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当 nTg 时,W(A)就越来越趋近1n于一个常数 m,则这个常数 m 称为随机事件 A 的概率。记为p(A),即:p(A)W(A)i(n-8)ni_i5、

2、机械抽样(系统、等距抽样):预先给定一定的规则(当总体较大时),取一定数目的个体为一组,再从每一组中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适当的个体组成样本。6、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当总体较大时,先根据总体的某些特征,将其分为若干类型(层次),然后从每一类型中采用适当地方法按一定的比例随机抽取适当个体组成样本。7、整群抽样:当总体很大时,先将总体分为若干组,每一组被看作为总体的一个个体,再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适当个体组成样本。(此方法误差较大)8 统计量:由样本所得,关于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9 体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体育领域内一些随机现象的数量规律,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关系二、简答题。1、研究设计的基本

3、过程?分为哪两种?答: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方向一-选择课题一-作出研究设计(基本过程)调查设计(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文献资料等)研究设计试验设计2、对实验设计的几点要求?答:1)所取的每个试验对象的测量值,不能有系统误差。2)应该选取适当的试验指标(价值)。3)所测得的数据应能找到相应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使得所取数据能够满足统计分析的基本模型。3、数据的收集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答:(1)保证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能性。2)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遵循随机抽样原则)。4、频数整理的基本步骤?答:(1)求极差 R=xmax-Xmin2.确定组数与组距 3.确定分组点及各组的上下限4.整理频数分布表

4、5.绘制频数直方图5、集中位置量的种类?答:1.中位数 2,众数 3.平均数6、离中位置量的种类?答:极差、绝对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7、变异系数的意义?答:意义:用于比较不同指标间数据的变化程度。三、论述题1.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答:1)曲线在 X 轴上方,以 x=N。为对称轴,且在 x=N 处 f(x)有最大值,称峰值;2)N 和。为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其中 R 确定曲线在 X 轴上的中心位置,仃决定曲线的“平扁度”(其中,仃值越大,曲线越扁平,反之则陡);3)自变量 X 可以在实数列(-oovXvoo)范围内取值,曲线覆盖的区域的概率为 1。即曲线与 X轴所围成的极限面积为

5、 1。当XT也o时,曲线以 X 轴为渐近线。2.累进记分法的步骤?答:确定起分点和满分点的成绩与分数:起分点一般为 0 分,满分点一般为 100 或 1000 分。2求累进方程式:分别计算出起分点和满分点的 D 值(利用 D 值公式),然后分别代入累进分计算公式丫=kD2_Z3计算某一成名对应的 D 值:4依次将各成绩的 D 值代入累进方程式,计算出累进分数,可以制作成评分表。四种统一变量单位方法之比较:/U分法一一一一等距升分正态变量ZZ分法一等距升分非正态变量百分位数法累进记分法不等距升分四:计算题:1、正态分布在实践中应用 2、累进记分法 3、UT、X2 检验。未卜充:结论:1 整群抽样

6、的标准误要比单纯随机抽样的标准误大得多;2 单纯随机抽样 w 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3 机械抽样抽样误差的计算同单纯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均数和率的抽样误差抽样误差p(1-P)n(1-)nN:S 为样本标准差,n 为样本容量,N 为总体容量,P 为样本率。抽样误差分别记为:s-和 Sp。xp1.关于一个总体平均数与标准差的检验:U检验;t检验;x2一检验2.关于两个总体平均数的检验:t检验;U检验3.率的检验:U检验;x2检验一.平均数的假设检验(一)关于一个正态总体均值 N0的检验1.U检验(以双侧为例前提:正态总体、总体标准差(仃0)已知检验的问题: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通过样本检验总

7、体均值有无显著变化(N=N0?)步骤:1)作统计假设H0:总体均值无显著变化,即 N=也抽样方法平均数样本率s2n-1P(1 一 P)1n-1不重复一(1)表中H1:总体均值有显著变化,即2)根据抽样结果,采用 U检验,计算统计量 u 值3)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 a 值,做双侧 U检验,查正态表,求临界值上Ua,使得:2aP(U|Ua);224)结论:若uUa,则拒接H0,接受 H1,即总体均值有显著变化;2若UVUa,则接受H0,即总体均值无显著变化。212 岁男孩的身高服从 6N(140,9.42)cm,今抽查 100 名,测得x=143cm,若标准差无变化,该地区 12 岁男孩身高与以前有

8、无显著变化(a=0.05)?解:1)作统计假设 H0:现身高与以前无显著变化,即 N=%H1:现身高与以前有显著变化,即 RwN02),采用 U-检验,计算统计量 u 值:u=b=143-140=3.19二09.4,n1003)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 a=0.05,做双侧 U检验,查正态表,求临界值Ua,2得:P(u|Ua)=一22,a由p(JOCTUY)=1=0.975 付到:Ua=1.9622-24).u=3.19Ua=1.962拒接H0,接受 H1,即身高与以前有显著变化【单侧检验见笔记本】2.t检验(以双侧为例)前提:正态总体、总体标准差未知检验的问题: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通过样本检验总

9、体均值有无显著变化(R=R0?)例 1.由历史资料知道某地N(0,1)步骤:1)作统计假设 Ho:总体均值无显著变化,即N=%H1:总体均值有显著变化,即Nw几2)根据抽样结果,采用t检验,计算统计量 T 值X-,0TtI-L(n1)Sn-13 )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 a 值,做双侧t检验,查t一分布表,求临界值土ta,使得:2aP(T色)224 )结论:若 Tta,则拒接Ho,接受 Hi,即总体均值有显著变化;2若 TVta,则接受H0,即总体均值无显著变化。2例:施丽影教材第 114 页,例 7.4设某同学的跳远成绩服从正态分布,抽查 15 次,成绩如下(米):4.204.224.174.2

10、64.204.264.234.194.284.384.344.324.414.234.22能否认为该同学的成绩为 4.30 米?t=2.145-(14)2T=2.138v3=2.145(14)2(二)关于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1.t检验(以双侧为例)解:先由样本求得 x=4.26 米,s=0.07米1)作统计假设H0:4.26 米与的成绩为因总体标准差未知,采用4.30 米无显著差异,4.30 米。t 一检验,计算统计量4.267.30取显著水平0(=0.05,做双侧N=%=4.30,即可以认为该同学-2.1380.07%15-1t 一检验,求临界值士 ta,查 t 一分布表得到:2接受H0,

11、即可以认为该同学的成绩为 4.30前提:正态总体Nl%,。:)、N(N2,。:),电和电未知,但。2(即无显著差异)检验的问题:从两个总体中各抽取一个样本,由样本结果检验两总体均值有无显著差异(即出解:1)作统计假设 H0:两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该地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含量均值与性别HI:红细胞含量均值与性别有关,即 L丰匕2)根据抽样结果,采用 t检验,计算统计量 T 值:5.73(SIn2s2)(Qn?)(n1n2-2)3显著水平 a=0.01,做双侧 t检验,查 t分布表,求临界值,使得:步骤:1)作统计假设H0:两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即H1: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即2根据抽样结果,采用t

12、检验,计算统计量x1-X2n1sln2s2)(n1n2)n1n2(n1n2-2)t(3)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a 值, 做双侧t检验,查t一分布表,求临界值士ta,使得:2P(T_ta)2结论:若则拒接Ho,接受 H1,即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则接受Ho,即两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2注:t检验同样存在单侧检验对匕 W 冉,应作左侧检验(以 d 为主体提问)对此k2,应作右侧检验(以此为主体提问)。例:施丽影教材第 115 页,例 7.5正常成年人体血液红细胞含量服从正态,现从某地抽取男子 156 人,女子74 人, 计算出红细胞含量 x男=465.13,/:升,s男=54.80%升;工二4226%升

13、s女=49.20%升O 问该地成年人的红细胞含量均值是否与性别有关(a=0.01)XI-X23)用插值法求得ta(228)=2.60624).T=5.73ta=2.606,aJ2则拒接H0,接受 H1,即该地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含量均值与性别有关。2.U检验对于 t检验,当 n1、n2均大于 50 时,可用 U-检验代替 t检验,其统计量:x.-Xou=._N(0,1)22S121】n2练习:从甲乙两校各抽取 60 名同岁男生,测得身高为s&=3.3cm。若两校身高均服从正态分布,且(a=0.05)?解:(这里可以米用t检验和U检验两种方法)1)作统计假设 H0:乙校身高不明显高于甲校,

14、即HI:乙校身高明显高于甲校,即2)计算统计量:若用t检验,T=8.6207若用 U-检 3u=8.68423)对于显著水平 a=0.05,作右侧 t检验,查t一分布表,求临界值ta,使得P(T去)=ata=1.66(利用插值公式,见教材)4) T=8.6207ta=1.66拒接H0,接受 H1,即乙校身高明显高于甲校。若问:甲(乙)校身高是否明显低(高)于乙(甲)校呢?则应用左(右)侧检验,二.标准差的假设检验(一)关于一个总体标准差的检验x2一检验(以双侧为例)前提:正态总体检验的问题: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根据样本结果检验总体标准差有无发生显著变化(即x甲=165cm,s甲=3cm;x乙=170cm,。甲=o乙,问乙校身高是否明显高于甲校仃=仃0)?H1:总标准差有显著变化,即灯 w。2)根据抽样结果,采用x2检验,计算统计量k值k.二(xi-X)i三2二03)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 a 值,作双侧x2检验,查x2分布表,求临界值九、九(九 v%),使得:p”)=-p(k-”)二1一金ap(k3)=(表中所给的面积为临界值右侧的面积)当九 VkV良时,接受H0;当 kW 九或k九2时,拒接H0,接受 H1。某学生的跳远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且仃。=8cm,任意抽查 10 次,结果如下(cm)578572570568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