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4 期2003 年 8 月高分子学报ACTA POL YMERICA SINICANo. 4Aug. , 2003天然胶乳氯化反应历程研究 3杨 丹1 ,3 33钟杰平2李思东2贾德民3( 1 湛江海洋大学理学院 湛江 524088) (2 华南热带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 湛江 524001)(3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 510641)摘 要 采用红外光谱和化学分析方法 ,对天然胶乳的氯化反应进行了跟踪分析 ,其反应历程应与溶液法工 艺氯化历程相似 :1) 取代氯化和环化 ,由 Cl + 进攻天然橡胶分子 ,产生的最初取代 ,伴随环化 ,导致二个异戊二烯单元中一个 C C双键转
2、化为 C C 单键 ;2) 加成2消除 ,伴随 C C 基团的转移 ;3) 纯粹取代. 但胶乳法在第 三步“纯粹取代”的同时 ,生成了一定量的叔碳 C Cl 键 ;红外光谱还跟踪纪录了胶乳法 CNR 中 ClC C O 和 ClC COOH 基团的生成 ,此二点为胶乳法 CNR 和溶液法 CNR 结构上最大的不同之处 ,也是导致胶乳法 CNR 稳定性差于溶液法 CNR 的主要因素. 从13 C2NMR 对胶乳法 CNR 分析得出样品中含有的伯 、仲 、叔碳 C Cl 键 的比例 ,结合 IR 光谱和裂解色谱2质谱分析 ,得出胶乳法 CNR 氯化反应的历程 ,氯原子的取代与加成顺序 ;并 由结果
3、分析可知 ,胶乳法 CNR 的结构不如溶液法 CNR 规整 ,其主要原因为氯化起始阶段有 HOCl 加成 、生成 了较多的叔碳 C Cl 键以及氯化后期有一定量的 ClC C O 和 ClC COOH 基团生成. 此外 ,还得出结论 :胶 乳法制备 CNR 的氯化反应在所有的 NR 分子上均匀发生.关键词 氯化天然橡胶 , 氯化历程 , 红外光谱分析 , 13 C2NMR氯化天然橡胶 ( CNR) 是由天然橡胶 (NR) 通 过氯化改性而制得 ,具有优异的成膜性 、粘附性 、 耐候性 、耐磨性 、快干性 、抗渗透性 、抗腐蚀性 、难 燃性 、绝缘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 ,在油漆 、涂料 、粘 合剂
4、 、油墨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是工业上最重要 的橡胶衍生物之一. CNR 的生产主要有两种工 艺 ,传统的“溶液法”是将 NR 溶于 CCl4 中 ,通入氯 气进行氯化 ;新的“胶乳法”是将 NR 胶乳稳定后 , 通入氯气进行氯化 1 .有关氯化天然橡胶 (CNR) 氯化机理及结构的 研究 ,有很多结果报道 28 ,但一般都是对溶液法 CNR 进行的研究 ,胶乳法 CNR 少有报道. 本工作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13 C2NMR 核磁共振和 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2质谱分析 , 对胶乳法 CNR 的氯化历程进行跟踪分析 ,并对氯化反应机理进 行了分析研究.1实验部分111CNR样品制备胶乳法
5、产品 ,由华南热带农产品加工设计研 究所生产 ,在 CNR 氯化的生产过程中 ,在不同氯 化阶段取样 ,用水洗涤至中性 ,60 真空干燥.112 傅立叶红外光谱采用 Perkin2Elmer Spectrum2GX21 型红外光谱 仪 ,光谱分辨率为 4 cm- 1 . 试样天然胶乳为膜片 , 其余为 KBr 压片.113 13 C2NMR 核磁共振采用 Varian NMR Spectrometer 400 核磁共振 仪 ,室温 ,频率为 100 MHz ,扫描范围 2048 ,驰豫时 间 4 s.114 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2质谱J HP23S 型 居 里 点 裂 解 器 , HP68905
6、973 GC2MS ;裂解室温度 250 ,裂解温度为 485 ,裂解时 间 5 s ; GC 为条件为 HP25 熔融石英毛细柱 ,50 (2 min) 280 (30 min) ,升温速率 5 Kmin ,高纯 氮 ;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 ( EI) 源 ,230 ,70 eV ;样 品用量 01200130 mg.115 氯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 CNR 样品 01050110 g 置于滤纸 中 ,叠好固定于碘量瓶塞上的铂丝上 , 在 500 mL 碘量瓶中加入 100 mL 2 %氢氧化钠溶液 ,通氧以 置换空气 ,待样品充分燃烧后 ,使瓶中气体完全被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用酚酞作指示剂 ,
7、以 1 :1 硝酸 溶液调节体系中 H+ = 0111 molL ,逐滴加入3 2002208213 收稿 ,2002209215 修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 59863002 ; 50263002) 资助项目和农业部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开 放基金(基金号 20008) 资助项目 ; 33 通讯联系人489490高分子学报2003 年20 mL 011 molL 的硝酸银标准溶液 ,再加 12 mL 铁铵矾饱和溶液 , 1 2 mL 邻苯二甲酸甲酯 , 用 011 molL 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氯含量 X ( %) 按下式计算 : ( c11 - c22 ) 010355
8、X =m100 %式中 , c1 、1 分别为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 L) 和体积 (mL) ; c2 、2 分别为硫氰酸铵标准溶液 的浓度 (molL) 和体积 (mL) ; m 为样品的质量 (g) .2结果与讨论211红外光谱分析本实验中 F 组样品为一组不同氯化程度的 CNR 样品 ,以氯化进行至的氯含量为 6418 %时 , 中断氯化反应 ,计为一个时间单位. 在此时间单位 内 ,间隔不同的时间 ,即在不同的相对时间取样 ,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得各样品氯含量 ,其与相对时 间所对应的关系见表 1.从已发表的有关 CNR 氯化机理和结构的研究 看来 ,CNR 的氯化机理可归纳为 :
9、1) 取代氯化和环 化 ,由 Cl 进攻天然橡胶 (NR) 分子 ,产生的最初取 代 ,伴 随 环 化 , 导 致 二 个 异 戊 二 烯 单 元 中 一 个 C C双键转化为 C C 单键 ;2) 加成2消除 ,伴随 C C基团的转移 ;3) 纯粹取代. 这已为很多工作所 证实 ,并得到认同26 . 反映在化学反应式中为 :C10 H16 + 2Cl2 = C10 H14 Cl2 (Cl ,3416 %) + 2HCl( I)C10 H14 Cl2 + 2Cl2 = C10 H13 Cl5 (Cl ,5712 %) + HCl( II) C10 H13 Cl5 + 2Cl2 = C10 H1
10、1 C7 (Cl ,6515 %) + 2HCl( III)Tabl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time and chlorine contentF0F1F2F3F4F5F6F70112161413125610141632133610411649155814641800165118021122169317051266180ExampleRelative time Chlorine content ( %)Equal to the number of Cl in one (C10 H16 )该反应式假定分子中甲基不参与氯化反应 , 但实际上有少量的甲基在反
11、应中被氯化取代生成 了亚甲基 4 . 当 CNR 氯化至氯含量为 65 %左右 时 ,产物的稳定性较佳 8 ,在工艺上为控制指标.继续氯化仍可进行 ,可氯化至 70 %以上 ,但极慢.2) 2960 cm- 1 处的强峰为 C H 键的伸缩振 动 ,1448 cm- 1 处的峰和 1375 cm- 1 处的峰为 C H 键的弯曲振动 ,由于氯化反应将一些 C H 键转 化为 C Cl 键 ,因此随反应的进行 ,从 F0F7 ,该 组峰的峰强有所减弱.为简化问题的讨论 ,以氯化至 65 %左右时 ,作为3) 在 F2 谱图中 1715 cm- 1处的强峰 ,应为试反应终点.胶乳法的氯化工艺与溶液
12、法有很大的不同 , 但两种工艺方法制备的 CNR 具有相似的主体结 构 ,只是精细结构有差别 9 ,10 . 对于主体结构来 说 ,应具有相同的氯化历程 ,则表 1 中氯含量的数 据与氯化反应式 ( ) 、( ) 、( ) 对应为 : 胶乳法 反应进行到约 15 的程度时 ,为第一阶段 ; 15 至 约 56 时为第二阶段 ,56 以后为第三阶段.图 1 为一组对表 1 中各样品所作的红外光 谱. 图 1 (a) 为对照样 F0 ,图 1 (b) (g) 依次对应于 F2F7. 对图 1 进行分析 ,可得如下结果 :1) 在 F0 谱图中 ,3040 cm- 1 和 1662 cm- 1 处的
13、 峰 ,表明有顺式 C C 基团存在 ,这两个峰一直保 持到 F5 的谱图上 ,在 F6 中消失 ,说明此时双键已 不存在 ;在 F2F5 的谱图上 ,由于相邻氯原子的样中吸附的助剂酯分子中的羰基 ,强度很大 ,这一个峰在 F3F4 中都有出现 ,随反应进行 ,助剂消影响 ,1662 cm- 1 处的峰位移至 1642 cm- 1 左右.Fig. 1 IR spectra of CNR samples4 期杨 丹等 :天然胶乳氯化反应历程研究491耗分解成小分子 ,不再在试样中出现.4) 出现在 F7 谱图上 1275 cm- 1 处 的 峰 为 ClC H 键的振动该峰在 PVC 中出现在
14、1250 cm- 1 左右. 在本氯化反应中 ,随氯化的进行 ,该峰在 F2 的 1243 cm- 1 处开始出现 ,且强度越来越大 ,由于 受相邻的 C Cl 键影响 ,位移至 1275 cm- 1 附近.5) F7 谱图上位于 800 cm- 1 650 cm- 1 处的包 括 3 个峰的一组峰 ,为 C Cl 键振动. 随氯化程度 的加深 ,从 F2 至 F7 ,该峰从无到有发展成型. 董 庆年 11 对卤代烷碳2氯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的位 置进行了归类 ,见表 2. 我们有理由认为 , CNR 的 红外光谱图上 ,在 800650 cm- 1 范围的这一组峰 由高至低 ,分别为伯 、仲
15、、叔碳2氯键的伸缩振动吸 收峰. CNR 中的碳链以顺式构象为主 ,因 NR 未氯化时 ,为顺式聚21 ,42戊二烯结构 , CC 为氯原子团的存在 ,此峰从 F5 开始发展 ,也就是说 ,在氯化 程度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开始出现. 这是胶乳法工 艺与溶液法工艺最大的不同之处 ,由于氯化条件 相对剧烈 ,反应时间长 ,体系中有次氯酸存在 ,导 致橡胶分子发生碳链断裂 ,被氧化生成 C O 和 COOH 基团. 这是导致胶乳法 CNR 稳定性较 溶液法 CNR 低的原因之一.21213 C2NMR 核磁共振与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2质谱分析采用13 C2核磁共振对胶乳法 CNR 进行分析 , 可得出样品
16、中含有的伯 、仲 、叔 C Cl 键的比例 , 见表 3. 从表 3 中可看到 ,在氯化的过程中 ,各种 C Cl 键的增加不是同步的.Table 3 1,2,3C Cl bonds contained in samples Bonds of C Cl in饱和后 ,则成为碳链的顺式构象 ; CNR 中的环状one (C10 H16 )TotalC Cl1C Cl38432C Cl60653C Cl7378结构均为碳链的顺式构象. 由于受邻碳上氯原子 的影响 ,使这组峰的位置由 690550 cm- 1 ,位移 至 800650 cm- 1 . 从 F2 的红外谱图可看到 ,C Cl 键的这一
17、组峰已位移至 780650 cm- 1 范围.6) 值得注意的是在 F7 的谱图上 ,有一特强峰位于 1744 cm- 1 处 ,应为 ClC O 基团峰 ,结合 1624 cm- 1 和 3541 cm- 1 的出峰情况 ,还应有氯代羧酸基 Chemical Shift () F10165010401290132F21180012611000154F42169012421030142F53170014421340192 F76180019831911191 CC双键上的加成反应为亲电反应 ,对胶乳 法氯 化 反 应 来 说 , 首 先 是 亲 电 试 剂 ( C+ ,l+OH) 进攻双键上带
18、负电荷的碳原子 ,形成氯 Ta ble 2 The IR absorption peaks of C Cl bonds in halohydrocarbon C Cl bondstrans23 (cm - 1 )cis233 (cm - 1 )1 Cl2 Cl760700700670690650640600 3 Cl640610580550 离子 ,再转成较稳定的叔碳正离子 ,碳正离子进 攻同链相邻的 C C 发生环化 ,形成六元环碳正 离子 , 此时与碳正离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离去 H+ ,形成新的 CC .3 trans2 forCl33 cis2 forCl胶乳法CNR的氯化反应历程应如下式
19、 :492高分子学报2003 年式 (2) 也可以发生与式 (1) 类似的反应 ,但还 会引出其它的副反应. 随着氯化反应的进行 ,体系 中有 HCl 产生 ,不利于 HOCl 的生成 , 所以 , 除最 初的氯化阶段外 ,都是以 Cl2 为主导氯化剂 ,CNR 上带有的 OH ,也在氯化的过程 ,逐渐被 Cl 取 代.从上述反应产生的中间物分析可知 ,式 ( I) 和 ( IV) 生成仲碳 C Cl 键 , 式 ( II) 生成叔碳 C Cl 键 ,而式 ( III) 发生的双键转移 ,再与 Cl + 结合 ,导 致有少量的伯碳 C Cl 键产生 ,式 (2) 也有同样的 反应发生. 所以试
20、样 F1 含有的各种 C Cl 键 ,此时二个异戊二烯单元中含有总数为 0165 个 C Cl键 ,是氯化的最初阶段.从 F1 到 F2 ,二个异戊二烯单元中 C Cl 键 的总数增加到 1180 ,其中以仲碳 C Cl 键为主 ,叔 碳 C Cl 键和伯碳 C Cl 键各有少部分. 胶乳法 CNR 具有六元环的主体结构 , 所以其主体反应 为 ,在式 ( II) 成环后 , 发生双键转移 , 得式 ( a) , (b) , (c) ,式 (a) , (b) , (c) 由此形成碳正离子 ,继续 发生双键转移 :其中式 (a) 引入一个 Cl + 后 ,主要生成仲碳 C Cl 键 :CCC C
21、 CCl C C CC C(a)CCC C CCl C CCl CCC C和C C(i)C CCl C CCl CC C;(ii)式 (b) 得叔碳 C Cl 键 :CCC C CCl C C CCC CC C(b)CCCCl C C CCl CC+CC,C(iii)C CCl C C CCClC C C 和(iv)式 (c) 得伯碳 C Cl 键 :C CCl C C CCl C C ;(v)CCC C CCl C C CCC CC C(c)CCl CCl C C CCC C 和C(vi)CCl CCl C C CC C(vii)从各种 C Cl 键的增长可知 ,以式 (a) 的反应 为主
22、,式 (b) , (c) 都有发生. 从 F2 到 F4 ,C Cl 键 总数增为 2169 ,基本上全部增加的都是仲碳 C Cl 键 ,应以式 (i) , (iii) , (iv) 和 (vi) 上的反应为主. 红外谱图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表示各种 C Cl 键 的 3 个小峰中 ,中间的峰发展最快. F5 的样品中 , 二个异戊二烯单元中含有总数为 3170 个 C Cl 键. 从 F4 到 F5 ,各种 C Cl 键增加的顺序为 : 叔 仲 伯 ,红外光谱证实 ,依旧发生的是加成2消 除 ,双键转移反应. 因在 F5 中表示 C C的振动范 围 1650 cm- 1 处 ,还存在一个中等
23、强度的峰. 从上 述反应中间物分析 ,可知 : 式 (i) 和 (iii) 引入一个 Cl + 离子后 ,形成叔碳正离子 ,与一个 Cl - 离子加 成 ,形成叔碳 C Cl 键 , C C 双键转化为 C C 单键. 式 ( ii ) 与一个 Cl + 离子加成后 , 形成伯碳 C Cl 键 ,并发生与式 (i) 类似的 C C 转移反应. 式 (iv) 与一个 Cl + 离子加成后 , 形成仲碳 C Cl 键和仲碳正离子 ,仲碳正离子与一个 Cl - 离子加 成 ,也生成仲碳 C Cl 键 , C C 双键转化为 C C 单键. 式 (v) 与一个 Cl - 离子加成 ,形成伯碳 C Cl
24、 键 , C C 双键转化为 C C 单键. 式 (vi) 与一个Cl + 离子加成后 ,形成仲碳 C Cl 键 ,并发生与式 (vii) 类似的 C C转移反应. 这一过程持续到二个 异戊二烯单元中含有总数约为 5 个 C Cl 键 ,然 后为纯粹取代.从表 3 还可看出 ,胶乳法 CNR 的最终产物 F7 中 ,C Cl 键的总数为 6180 ,相当于在二个异戊二 烯单元中的分布为 :1 个伯碳 C Cl 键 ,2 个叔碳 C Cl 键 ,4 个仲碳 C Cl 键. 说明有相当量的甲 基氢在氯化反应中被氯取代 ,即在一个 C10 H11 Cl7 中 ,有一个氯代发生在甲基上.最终两个 Cl
25、 的取代反应 ,应有一个可能发 生在环上 ,另一个发生在链上或甲基碳上. 对于溶 液法 CNR 来说 ,主要是生成仲碳 C Cl 键和伯碳 C Cl 键. 胶乳法的主导反应也为此. 即 C C 全 部饱和后 ,环上除与主链相连的碳原子外 ,仍有一 个未被氯代的亚甲基. 这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2 质谱分析中得到说明. 对氯含量分别为 5110 % ( G1) ,5214 %( G2) ,5511 %( G3) 的 3 个样品进行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2质谱分析 ,发现裂解碎片中 ,除了常见的甲苯和苯外 ,还检出大量的 1 ,42环己 二烯 ,且随氯含量增加而增加 ,这一碎片不可能在4 期杨 丹等 :
26、天然胶乳氯化反应历程研究493裂解的高温下形成. 1 ,42环己二烯在碎片总量中 所占的量分别为 : G1 中 9147 % , G2 中 27120 % , G3 中 31134 %.应 为 下 述 环 状 物 生 成 :CCClC3CClCClC,在前面的氯化反应推出的中间产物中 ,式 (i) , (ii) , (vi) 和 (vii) 均 可得出该结构. C3 为可能发生最终取代的环上碳 原子. 此时在二个异戊二烯单元中含有 C Cl 键总数 ( n) 为 : 4 n 5 ,除了环上取代的 3 个 Cl同时均匀发生的. 因为如果反应不同步的话 ,在这 么长的时间里不可能只有一种 C Cl
27、 键生成.采用化学分析方法 、红外光谱和13 C2NMR 分 析 ,对现行工艺条件下 ,天然胶乳的氯化反应进行 跟踪分析 ,其反应历程应与溶液法氯化历程相对 应 :1) 取代氯化和环化 ,由 Cl 进攻天然橡胶 (NR) 分子 ,产生的最初取代 ,伴随环化 ,导致二个异戊 二烯单元中一个 C C 双键转化为 C C 单键 ;2) 加成消除 ,伴随 C C基团的转移 ;3) 纯粹取代. 红13外 ,其余的氯代发生在甲基或/ 和主链的碳原子外光谱和C2核磁共振分析均得出胶乳法生产工上. 但对胶乳法来说 ,13 C2NMR 核磁共振和红外光 谱均显示 ,从 F5 至 F7 有相当量的叔碳 C Cl
28、键 生成 ,此由副反应生成. 这是胶乳法制备 CNR 所 特有的 , 叔碳 C Cl 键较伯碳 C Cl 键和仲碳 C Cl 键的活性高 ,这也是导致胶乳法 CNR 稳定性差于溶液法 CNR 的另一因素.艺在第三步“纯粹取代”的同时 ,生成了一定量的叔 C Cl 键 ,此为副反应所致 ;红外光谱跟踪纪录 了胶乳法 CNR 中 ClC C O 和 ClC COOH 基团 的生成 ,此为胶乳法 CNR 和溶液法 CNR 结构上 二点最大的不同之处. 也是导致胶乳法 CNR 稳定 性差于溶液法 CNR 的主要因素.13综上所述 ,胶乳法氯化过程中的主导反应应从 C2NMR 对胶乳法 CNR 分析得出
29、样品中为 :(1)( I)( IV)(a) (i)(c)(vi) ,其余为副反应.含有的伯 、仲 、叔 C Cl 键的比例 ,结合 IR 光谱和裂解色谱2质谱分析 , 得出胶乳法 CNR 氯化反应 的历程 ,Cl 原子的取代与加成顺序.天然胶乳的氯化反应是在所有的 NR 分子上值得注意的是 ,F2 至 F4 经历了反应的 16 个 时间段 ,这是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在此时间段里 , 几乎只有仲碳 C Cl 键生成 ,对应于式 (a) (i) , 式(b) (iii) 和 (iv) ,式 (c) (vi) . 说明胶乳法制 备 CNR 的氯化反应是在所有的 NR 分子上基本上均匀发生的. 胶乳法
30、 CNR 的结构不如溶液法 CNR 规整 ,其主要原因为氯化起始阶段有 HOCl 加成 、 生成了较多的叔 C Cl 键以及氯化后期有一定量 的 ClCC O 和 ClC COOH 基团生成.REFERENCES1 Zhong Jieping ,Li Sidong ,Wei Yongcai , Yu Heping ,Peng Zheng.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1999 ,73(12) :286328672 Bloomfield G F. J Chem Soc ,1943 , (2) :2892953 Taft Jr Robert W. J A
31、m Chem Soc ,1948 ,70(10) :336433694 van Amerongen GJ , Koningsberger C ,Salomon G. J Polym Sci ,1950 ,5(6) :6396525 Siku Makani ,Maryvonne Brigodiot , Ernest Marechal. J Appl Polym Sci ,1984 ,29(12) :408140896 Krentsel L B ,Travin S O ,Litmanovich A D. Eur Polym J ,1985 ,21(4) :4054087 Eskina M V ,
32、Khachaturov A S , Krentsel L B ,Litmanovich A D. Eur Polym J ,1990 ,26(2) :1811888 Tatsumi Yamamoto. Rub Chem Tech ,1936 ,9 :3113179 Yang Dan(杨丹) ,Li Sidong(李思东) ,Jia Demin(贾德民) . China Synthetic Rubber Industry(合成橡胶工业) ,2001 ,24 (6) :30210 Yang Dan ,Li Sidong ,Fu Weiwen ,Zhang Jieping ,Jia Demin. J
33、 Appli Polym Sci ,2003 ,87(2) :19920411 Dong Qingnian(董庆年) . IR Spectra (红外光谱法) . Beijing(北京) :China Petrochem Publishing House (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1977. 182494高分子学报2003 年STUDY OF CHLORINATION REACTION MECHANISM OF LATEXYANG Dan1 ,3 , ZHONG Jieping2 , LI Sidong2 , J IA Demin3(1 Zhanjiang Ocean University S
34、cience Institute , Zhanjiang 524088)(2 South China Processing ,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 Plants , Zhanjiang 524001)(3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 Guangzhou 510641)Abstract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chemical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study the chlorination reaction mechanism of late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lorination mechanism of latex is similar to that from solution : (1) substituted chlorination and cyclization ( The initial substit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医诊断学(西学中)期末考试题库(+答案)
- 活性炭生产工安全防护测试考核试卷含答案
- 航天电器设计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评价行为的研究
- 基于多源遥感的阜阳市生态地质环境时空特征监测与评价
- 微纳米气泡协同高级氧化技术对水体中全氟辛酸的降解研究
- LINC00294通过miR-205-5p-Notch2-Hes1轴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 地生陕西中考试卷及答案
- 几类高阶门限自回归模型的推断研究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
- 2024年仁怀市辅警真题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3)小学劳动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胸腺-胸腺瘤课件
- 供管水员知识培训课件
- 学堂在线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章节测试答案
- 精细化学品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
- 彗星光谱分析技术-洞察及研究
- 涉案财物处置培训
- 颈动脉支架概述
- DB3702∕T 22-2023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
- 钢结构拆除施工应急预案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