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马说》随堂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2 页,共 10 页马说一、其他(本大题7 小题,35.0 分)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祗 _ _ _ _骈 死 槽枥 _ _ _ _ _食 马者 外见 _ _ _ _ _2.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策 策 之不以其道 执策 而临之 ( 2)其鸣之而不能通其 意 其 真无马邪 其 真不知马也马之 千里者 安求其能 千里也 执策而 临之 3)之奴隶人之 手 4)能虽有千里之能 _ _ _ _ _5)而而 伯乐不常有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2)才美不外见“”同“ ”, 5. 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才美不外见(限标一处)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故虽有名马( 2)祗 辱于奴隶人 之手( 3)骈死于槽枥 之间( 4)一食或 尽粟一石( 5)且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食之不能尽其材( 7)执策而临 之(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限标两处)故: 虽: 祗: 奴隶人:骈死: 槽枥: 一食: 或: 且: 材: 临: 7. 填空。( 1) 韩愈, 字 , 河阳 (今河南孟州)人, 自谓郡望昌黎,故世

3、称“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之首。( 2)“说”是古代一种 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我们学过的 也是这种文体。马说通篇采用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 3)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2 小题,30.0 分)8.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

4、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A 千里马的命运:。B 千里马的遭遇:。得出结论:。(2)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

5、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 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 死马而捐 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 千里之马至三。(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释】涓人:国君的近侍。安事:何用。捐: 花费。期年:满一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策 之不以其道策: 其 真无马邪其: 臣闻 古之君人闻: 有以 千金求千里马者以: (

6、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A.潭西南而.望B.中峨冠而.多髯者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学师时习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柄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答案和解析1 .【答案】zh j pi也l ;i s j xi n【解析】祗”读作“zhr骈死”的 骈”读作“pi &,n禧杨”的 杨”读作“l,i食马者”的食”读作“s外见”的 见”读作“xi a n”答案:祗Zh j 骈死pi n) 槽杨仪者s)外见X

7、i n)本 题 考 查 字音,需要结 合所学和 词义 加以判断。解决此 题 的关 键 是平 时 善于 积 累, 对 于易 错 的字要善于总结 ,可以 专门 建立一个 错题 本, 这样 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2 .【 答案】 用马鞭驱赶;马鞭; 代词, 代指“千里马”;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表示推测,恐怕;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才能;能够;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解析】( 1) 句意:鞭打他不按照驱 使它的正确的方法。策:用马 鞭 驱 赶。 句意:拿着 马 鞭面 对 它。策: 马 鞭。( 2) 句意: 鸣 叫却不能通晓 它的意思。其:代词 ,代指 “千里 马 ”。 句意: 难道

8、这 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表示加强诘问语 气。 句意:是真的不了解千里马呀。其:表示推测 ,恐怕。( 3) 句意:普通人的手里。之:结 构助 词 ,的。 句意:能日行千里的马 。之:定 语 后置的 标 志,无 实义 。( 4) 句意:即使有能日行千里的本能。能:才能。 句意: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能:能够 。( 5) 句意:然而伯乐 不常有。而:连词 ,表 转 折。 句意:拿着马 鞭面 对马 。而: 连词 ,表修 饰 。答案:1)用马鞭驱赶马鞭( 2) 代 词 ,代指 “千里 马 ” 表示加 强诘问语 气 表示推 测 ,恐怕3) 结 构助 词 ,的 定 语 后置的 标 志,无 实义4) 才能

9、 能 够5) 连词 ,表 转 折 连词 ,表修 饰 本 题 考 查 文言虚 词 的把握。做本 题时 注意 结 合 语 境理解虚 词 的含 义 ,揣摩 选项 正 误 。3 .【答案】( 1)重点字词:或,有时;尽,完。句意: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可以吃光一石粮食。(2)重点字词:等,等同;安,怎么。句意:想(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重点字词:策,鞭打;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句意: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4)重点字词:第一个“其”难道;知,了解。句意: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

10、不知道千里马吧。答案:( 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可以吃光一石粮食。(2)想(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尚且不能得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3)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4)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吧。【解析】本 题 考 查 翻 译语 句。解答 时 一定要先回到语 境中,根据语 境 读 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 。并按 现 代 汉语 的 规 范,将翻 译过 来的内容 进 行适当 调 整,达到 词 达句顺。4 .【答案】食;饲;喂;见;现;表现【解析】( 1)句意:喂 马 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

11、里的本能来喂养它。“食 ”同 “饲 ”,喂。( 2)句意:才 华 和美 丽 都不表 现 在外面。 “见 ”同 “现 ”,表 现 。答案:(1) “食”同“饲”,喂(2) “见”同“现”,表现本 题 考 查 理解文言文通假字的能力。理解词语 的含 义时 要注意文言词语 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 词 多 义 和古今异 义 ;能 结 合具体 语 境来准确辨析即可。解答此 题 ,平 时 要 记 住 课 文中出 现 的通假字。5 .【答案】( 1)句意:喂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养它。停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句意:才能和美丽不能表现出来。停顿:才美/不外见。答案:(

12、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限标两处)( 2)才美/不外见(限标一处)【解析】本 题 考 查 断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见 的文言虚 词这 些断句 标 志和主 谓结 构。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 几遍,以便对 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 小范 围 ,再集中精力分析难 断句,凭借和语 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 整。找虚 词 、察 对话 、依 总 分、据修辞、对 称、反复、辨句式。6 .【答案】所以;即使;只,仅;奴仆;(和普通马)一同死;马槽;吃一次;有时;犹,尚且;才能、才干;面对【解析】( 1)句意:即使有千里马 。故:所以虽 :即使( 2)句意:只能在仆役的

13、手里受屈辱。祗:只,仅 奴隶人:奴仆( 3)句意:和普通的马 并列死在 马 厩里。 骈 死:(和普通马 )一同死槽 枥 : 马 槽( 4)句意:一顿 有 时 能吃一石食。一食:吃一次或:有 时( 5)句意:想要和一般的马 一 样 尚且 办 不到。且:犹,尚且( 6)句意: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 自己的才能。材:才能、才干( 7)句意: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临 :面 对答案:( 1)故:所以虽 :即使( 2)祗:只,仅 奴隶人:奴仆( 3) 骈 死:(和普通马 )一同死槽 枥 : 马 槽4)一食:吃一次或:有 时( 5)且:犹,尚且( 6)材:才能、才干( 7) 临 :面 对本 题 考 查

14、理解 对 文言 实词 含 义 的辨析能力。理解 词语 的含 义时 要注意文言词语 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 活用、一 词多 义 和古今异 义 ;能 结 合具体 语 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 都是常 见 的文言 实词 。解答 时 要 联 系上下文,根据语 境作出判断。7.【答案】退之;韩昌黎;唐宋八大家;议论;爱莲说;托物寓意;贤才难遇明主;其真不知马也【解析】答案:( 1)退之; 韩 昌黎;唐宋八大家。( 2) 议论 ; 爱莲说 ;托物寓意;贤 才 难 遇明主。( 3)其真不知马 也。本 题 考 查 学生文学常识 的把握,文学常识 正 误 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 、生活 时 代、作品名

15、、体裁、书 中人物、主要情节 、作品主 题 及 风 格、流派等。回顾所 读 文章的相关情节 ,根据 问题 作答即可。做好本 题 需要平 时 学 习 中要做有心人,对 一些 经 典名篇的文学常识 要整理成册,熟 记 于心。8.【答案】(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其真不知马也。( 2)“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3)反问;加强语气,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及愤懑之情。( 4)怀才不遇之情;对统治

16、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之情。【解析】( 1)本 题 考 查对 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细读 文本,然后正确翻译 后可提 炼 作答。本文开篇提出问题 :世有伯 乐 ,然后有千里马 。然后分 别 分析千里 马 的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 枥 之 间 ,不以千里称也)和千里马 的遭遇(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 等不可得)。最后得出结论 :其真不知马也!( 2)本 题 考 查 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 。 结 合文意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可知,文中的千里 马 指的是人,相对应 的伯 乐 就是能 发现 人才并任用人才的人,而那些愚蠢的食 马 者指的就是那些昏庸无能的统 治者了。( 3)

17、本 题 考 查对 重点句子的理解。这 句 话 的意思是想要它跟普通的马 相等尚且 办 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很明显 是一个反 问 句,一般情况下有加 强语 气的作用,结 合全文可知,这 个反 问 句表 现 了作者 对统 治者埋没人才行 为 的不平和 愤懑 。( 4)本 题 考 查 分析文章主旨。联 系全文内容和作者的创 作背景具体分析即可。根据第二小题 中文中各个形象的象征意义 分析可知,本文表现 了作者的 怀 才不遇之情,并对 昏庸的 统 治者不能发现 人才反而埋没人才的愤懑 和控 诉 之情。答案:( 1)世有伯 乐 ,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 枥 之 间 ,不

18、以千里称也;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 等不可得;其真不知马 也。( 2) “伯 乐 ”喻 指善于 识别 、 发现 、任用人才的人;“千里 马 ”喻 指有才 华 、有才能的人; “食 马 者 ”喻 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 治者。( 3)反 问 ;加 强语 气,表达了对统 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及愤懑 之情。( 4) 怀 才不遇之情;对统 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 、控 诉 之情。参考 译 文:世上有了伯乐 ( 这样 的人),然后有了千里马 。千里 马经 常有,可是伯乐 ( 这样 的人)却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 的 马 ,也只能埋没在马 夫手中,(跟普通的 马 )一同死在马

19、 厩里,不能凭借日行千里的能力而著称。日行千里的马 ,一 顿 有 时 能吃一石粮食。喂马 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把它当作普通马 来喂养。 这样 的 马 ,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 ,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特长 不能表 现 出来,想要它跟普通的马 相等尚且办 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驱 使 马 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 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 它的意思,拿着鞭子对 着千里 马说 : “天下没有千里 马 ! ”唉! 难 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恐怕)是他(们 )真的不 认识 千里 马 呀!策:执 策而 临 之( 马 鞭)策之不以其道

20、(鞭打, 驱 使)策 勋 十二 传 ( 记录 )9.【答案】鞭打;加强诘问语气;听说;用;C【解析】( 1)本 题 考 查对 文言 实词 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 ,重点在于文言实词 的 积 累,同 时 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为: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策,鞭打。 句意 为 : 难 道真得没有千里马吗 :其,加 强诘问 的 语 气。 句意为:我听说 古代做君主的。闻 ,听 说 。 句意 为 :有用千金求千里马 的人。以,用。( 2)本题 考 查 “而 ”字的用法,例句中的“而 ”表示 转 折,可 译为 但是。A连词,表修饰 ;B 连词,表并列;C 连词 ,表 转 折;D 连词,表并列

21、。故 选 :C( 3)本题 考 查 翻 译语 句。解答 时 一定要先回到语 境中,根据语 境 读 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 者可能确定的赋 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 、虚 词 ,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 删 ”“ 调 ”“ 换 ”“ 补 ”的方法,直译为 主,意 译为辅 并按 现 代 汉语 的 规 范,将翻 译过 来的内容 进 行适当 调 整,达到 词 达句 顺 。 重点 词语 : 骈 死,两 马 并列而死。以,因为 。句意 为 :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 马 )一同死在马 槽里,不以千里马 而著称。 重点 词语 :且,尚且。况,何况。句意为 :死 马 尚且要花五百金买 ,

22、何况活 马呢? 4)本 题 考 查对 比 阅读 。解答此 题 的关 键 是在了解两篇文章内容的基础 上,分析文中 “千里 马 ”的命运,然后再比较 不同即可。阅读 马说 ,从 “食不 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中可知, “千里 马 ”没能得到 统 治者的 赏识 、任用,最终 不能 “以千里称”。 阅读 千里之 马 ,从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 至者三 ”中可知,“千里 马 ”因 为 君主渴求并能够 采 纳 正确的建 议 ,而得以脱颖 而出。答案:( 1) 鞭打 表示加 强诘问语 气听说用( 2) C( 3) 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马 )一同死在马 槽里,不以千里马 而著称。 死 马 尚且要花五百金买 ,何况活 马 呢?( 4)【甲】文中的“千里 马 ”因 为 不能得到伯乐 的 赏识 、任用,最终 “不以千里称”;【乙】文中的“千里 马 ”因 为 君主的渴求并能够 采 纳 正确的建 议 ,而得以脱颖 而出。参考 译 文:【甲】世上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