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1页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2页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3页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4页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阳县实验中学高一 19班化学试卷第I卷(选择题) 单项选择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合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 2(g)=4NO(g)+CO 2(g)+2H 2O(g); H= 574kJ/mol CH4(g)+4NO(g)=2N 2(g)+CO 2(g)+2H 2O(g); H= 1160kJ/mol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由反应可推知:CH4(g)+4NO 2(g)=4NO(g)+CO 2(g)+2H 20(1) ; H 574kJ/molB.等物质的量的CH4在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相同C.若用标准状况下 4.48L CH4把NO2还原为N2(生成的水为气态

2、),放出热量173.4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4把N02还原为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1.6mo1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2(g)+ - O2(g)=H2O(g) AH = 241.8 kJ mol1,则 匕 的燃烧热为一241.821 kJ molB.已知:S(g) + O2(g尸SO2(g) AHi = Qi; S(s)+O2(g)=SO2(g) AH2=Q2(Qi、Q2 均正值),则Qi 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上述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

3、SiCl 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 4为1 mol ,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 ,则H2的反应速率为 0.03 mol/(L min) D.反应吸收0.025Q kJ热量时,生成的 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B液中恰好反 应4 .已知常温下,N2(气)和H2(气)生成2mol NH,气)放出92.4 kJ热量。现有甲、乙两 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在常温下: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1 molN2和3 mol H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QkJ。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 0.5 mol N2和1.5 mol H2,

4、达到平衡时放 出热量Q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Q=2Q=92.4B . Q2QC . Q18 . 1.6a. 、.一,、,一,一 ,、,.、,_ 1-1C.右甲中反应 2 min时达到平衡,则 2 min内平均速率 。2)= 0.2 mol L minD.甲平衡后再加入 0.2 mol SO2、0.2 mol O2和0.4 mol SO3,平衡逆向移动9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Q (g) +Q(g)、2SO3(g)A 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A、图I表示的是11时刻增大Q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

5、n表示的是1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出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图出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10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 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11 .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 到平衡:X(g)+3Y(g) =2Z(g) AH0o当改变某个条件

6、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 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改变条件;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A升高温度X的转化率变小B增大压强X的浓度变小C充入定量YY的转化率增大D使用适当催化剂X的体积分数变小12.已知:2CHOH(g) -=CHOCH(g) + H2O(g) A H= 25 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为400。此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CH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 的量浓度如下:物质CHOHCHOCHH2Oc/(mol L 1)0.81.241.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平衡时,c(CH3OCH) = 1.6 mol/L平衡时,反

7、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20 kJ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OH达新平衡后CHOHB化率增大此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 CHOH的浓度为0.08 mol - L 1A.B . C .D .13.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I(恒容)和n (恒压)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I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 2Y= 3Z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后,两容器的体积v(i)v(n),则容器n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小于to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后,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 Y为固态或

8、液态D.达平衡后,若对容器n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14 .下图表示反应 X(g)+ 4Y(g)=二5Z(g) A HYB. XY C. X=Y D.不能确定16.将一定量A、B装入容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B(g)=二cC(g),1 min时达到平衡,C的浓度为x mol L 10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工,重新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为2.5 x mol L二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化学计量数的关系:b0B.在提纯过程中,S2的量不断增加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I 2的浓度成正比D.经过足够长时间后,石英管右端将得到纯

9、净的Ta&第II卷(非选择题)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在答案页上。21.利用I 205可消除CO污染或定量测定 CO反应为:5CO(g) +I2Q (s)5CO2(g) + 12 (s) ; AH 1(1)已知:2C0(g)+Q(g) 2CO2 (g); AH 22I 2 (s) + 502 (g)2I 2Q (s) ; AH 3则AH 1=(用含 AH 2和AH 3的代数式表不)。(2)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 205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CO,测得CO的体积分数。(CO)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请回答:v(CO)=, b点时化学平衡常数K)d点时,温度不变,若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

10、来的一半,请在图中补充画出. CO体积分 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两种温度下,c点时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C.增加I2O的投料量有利于提高 CO的转化率D. 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vK(3)将500mL(标准状况)含有 CO的某气体样品通过盛有足量I2O5的干燥管,170c下充分反应,用水一乙醇液充分溶解产物I2,定容到100mL取25.00mL,用0.0100mol - L1 Na2&Q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则样品气中CO的体积分数为。(已知:气体样品中其他成分与 I2O5不反应;2

11、NaSQ+I2=2NaI + NaSQ) 2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的优质燃料,用途广泛,研究其作用具有广阔前景。(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测得反应的反应热如下:CHOHR完全燃烧生成CO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工业上生产甲醇的反应如下:CO(g) + 3H2(g) k CH30H(g)+ HbO(g)?H =-49 kJ/mol在某温度下,容积均为1 L的A、B两个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容器B中经10 s后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AB反应物投入量一1 mol CO(g)和 3 mol Hb(g)1 mol CH 30H(g)和 1 mol H 2O(

12、g)反应能量变化放出a kJ热量吸收19. 6 kJ热量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容器 B中CHO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该温度下,B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下列措施能使容器 A中甲醇的产率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b.将水蒸气从体系分离c.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d .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3)我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甲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 池。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b 口通入的物质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3. 2013年初,全国各地多个城市都遭遇“十面霾伏”,造成“阴霾天”的主要根源 之一是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排放出来的固体小颗粒。催化

13、剂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2CO+N。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 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1)该反应为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在T2温度下,02s内的平均反 应速率:v(N2)=; (2)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 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及,在答题卡上画出 c(CO2)在T1、及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3)某科研机构,在 tiC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了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浓度(具体数据见下表,CO和N2的起始浓度为0)。时间/s012345

14、c(NO)/xl0 -4 mol L -110. 04. 502. 501 . 501 . 001 . 00c(CO)/xl0 3 mol L-13. 603. 052. 852. 752. 702. 70ti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平衡时NO勺体积分数为 (4)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i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代号)。(下图中v正、K、n、m分别表示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物质的量和质量)(5)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也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CH(g)+2NO2(g) = N 2 (g)+CO 2 (g)+

15、2H 2O(g) H=-867 . 0 kJ ? mol -112NO (g)N2Q (g) H=-56. 9 kJ ? mol1HbO(g) = H 2O(l) H=-44 . 0kJ ? mol写出CH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g)、CO (g)和HbO(l)的热化学方程式 。24.氢气、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1)已知:2CH3OH 1 3O2 g =2CO2 g4H2O g H1 -1275.6kJ mol J 2CO g02 g =2CO2 g H2 - -566.0kJ mol H20 g =H2O 1 H3 = -44.0kJ mol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

16、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 式。(2)生产甲醇的原料 CO和H2来源于下列反应:CH4 gH20 gL CO g 3H2 g H 0一定条件下 CH 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a。则T1 丁2(填“或=”,下同);a、B、C三点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100c时,将1 mol CH4和2 mol H2O通入容积为1L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a.容器的压强恒定b.单位时间内消耗 0.1 mol CH 4同时生成0.3 molH 2c.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d. 3u正(CH4 尸。逆(H2 )如果达到平衡时 CH4的转化率为

17、0. 5,则100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某实验小组利用 CO(g)、O2(g). KOH(aq)设计成如图b所示的电池装置,则该电 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o25.对含氮物质的研究和利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Na、Q和H2相互之间可以发生化合反应,已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_ -1Nb(g)+O 2(g)=2NO(g)AH=+180. 5kJ mol ;_-12H2(g)+O 2(g)=2H 2O(g)H H =-483 .6 kJ - mol ;_ -1N2(g)+3H 2(g)=2NH3(g)AH =-92. 4 kJ mol 。则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8、2)汽车尾气净化的一个反应原理为:2NO(g)+2CO(g) :一 Nb(g)+2CO2(g) ;H0=一定温度下,将 2. 8mol NO 2. 4mol CO!入固定容积为 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 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n (mol) jkNO的平衡转化率为 , 020min平均反应速率 v(NO)为 。 25min时, 若保持反应温度不变, 再向容器中充入 CO N2各0. 8 mol,则化学平衡将 移 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若只改变某一反应条件 X,反应由原平衡I达到新平衡II ,变量Y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L 填字母代号)。条件X变

19、量Yar压强反应的平衡常数b温度CO的平衡浓度c温度Nz的体积分数d催化剂JQO的平衡转化率(3)某化学小组拟设计以 N和H为电极反应物,以HCl NH4C1为电解质溶液制成燃料 电池,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假设电解质溶液的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填字母代号)。pH保持不变溶液中的NHCl浓度增大,但 Cl-离子浓度不变每转移6. 02父1023个电子,则有标准状况下11. 2L电极反应物被氧化为保持放电效果,电池使用一段时间需更换电解质溶液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 参考答案1. . A【解析】 CH4(g)+4NO2(g)=4NO(g)+CO 2(g)+2H 2

20、0(g); H= 574kJ/mol ,该反应的正反应 为放热反应,当变为CH4(g)+4NO2(g)=4NO(g)+CO 2(g)+2H2O(l)时,水蒸气变为液态水要放热, 所以,CH4(g)+4NO 2(g)=4NO(g)+CO 2(g)+2H 2O。)的反应热 H- 574kJ/mol , A 错。 其他选项根据两个热化学方程式计算便可知为正确的。2. D【解析】注意题给方程式中水的状态为气态,而H2的燃烧热是指1 mol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反应热,A项错误;气态硫变为固态硫时要放热,故等量的硫燃烧时,气态硫放热 多,Q2Qi, B项错误;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弱电解质CH3CO

21、OH和NH3 H20电离要吸热,故浓硫酸与NaOH反应放出的热量较多,| AI2| A& C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可知 D项正确。点拨:本题考查反应热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3. D【解析】试题分析:A项: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SiCl 4的转化率减小,故错;B项: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吸收的能力要小于Q kJ,故错;C项: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HCl的反应速率为 0.03 mol/(L min),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15mol/(L - min),故错。故选 D。考点:化学平衡移动中和反应反应速率的计算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反应热

22、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问题,题目难度 中等,注意反应的可逆性。4. B【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N2(g) +3H2(g)? 2mol NH3(g) A H= 92.4 kJ/mol;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向密闭容器甲中通入 1 molN2和3 mol H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92.4KJ ;向密闭容器乙中通入 0.5 mol N 2和1.5 mol H 2,相当于在的基础上反应物浓度减半,达到平衡时 放出热量小于白一半;故选B。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点评:解答此题需知道以下知识,反应热和化学方程式一一对应。假如浓度减半平衡不移动的情况,的热量是的一半,但是平衡

23、会向逆向移动,所以会小于的一半。5. D【解析】试题分析:催化剂只能改变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热,A正确;从图I可知平衡时C的物质的0.9mol 0.9mol量为 0.9mol ,则 D 为 0.9mol, A 为 0.1mol, B 为 1.1mol,所以 K= 2L 父 2L =7.36,从 0.1mol 1.1mol2L 2L图II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B正确;给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缩小容器的体积只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C正确;4s时A为0.1mol,则v(A)=1mo_01mo! =0.1125mol/(L ,s), D 错误。答案选 Do2L 4s考点:

24、化学图像点评: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 Y t图像或Ct图像:1. Y t图像:分清正 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二、平衡图像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一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量 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6. CD【解析】此题先将文字信息转化成图表。CO(g)+H2O(g) 一 CQ(g)+H 2(g)Hl700 C)n (mol)0011平衡后容器温度降低(T2V700C)m (mol)2200平衡后容器温度升高(T3T1700 C)容器是恒容的绝热体系,与

25、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容器I、出反应都向右进行,容器温度会升 高,正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会抑制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同时容器出起始投料是I的两倍,因此平衡后T3T1700co而容器n反应向左进行,容器温度会降低,也会抑制向左进行的程度,同时T2 V 700 CVT1。三个容器先假设在相同的温度下反应(恒温下),容器I和n达到平衡后,此时是完全的等 效平衡;因为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容器I和出投料比相同, 平衡后则也是等效平衡。 然后再对容器I和出升温,对容器n降温,则容器I和出平衡向左移,容器n平衡向右移,此时三个容器 平衡后都不等效了。达到平衡后,A项,容器I的温度比n高,反应速率也要快。B项,平衡后容

26、器出的温度要比容器I要高,所以平衡常数不相等,且1出。C项,恒温时,容器I和n完全等效,两个容器中的co的物质的量相等,再到绝热体系,对容器I升温,对容器n降温,I平衡向 左移,容器n平衡向右移,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in, C项正确。D项,恒温时,容器I和n完全等效,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n中 co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再到绝热体系, 对容器I升温,对容器n降温,I平衡向左移,容器n平衡向右移,容器I中co的转化率减小,容器n中co的转化率也减小,则容器I中 co的转化率与容器n中 co的转化率之和 小1, 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难度很大。7. C【解析】

27、试题分析:卞!据图像I可知,当温度相等时,b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 P2大于P1。这说明压强越大,C的含量越高,所以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即n=1;的压强相等时,还是b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温度 T1大于T2。这说明升高温度,C的含量降低, 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图像n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y轴是降低的,所以 A、曰D都是正确的;由于容器容积和气体的质量都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气的密度不变,答案选Co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图像识别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图像,试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该题的关键是明确解决图像题的一般规律,即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y t图像或c

28、t图像:1. y t图像:分清正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二、平衡图像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一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 量一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8. C【解析】试题分析:甲中:2SO2(g) + 02(g) .一- 2SO3(g)始(mol) 21变(mol)1.60.81.6平(mol)0.40.21.6若2min达到平衡,则 2min内02的反应速率为 0.4mol/L/2min=0.2mol/(L min), C正确;甲 中平衡常数为 1600,平衡后向

29、容器中再加0.2 mol SQ、0.2 mol 02和0.4 mol SQ,此时Q=55.51.6, x0.4, ai+“23.2, B错误。考点:等效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点评:本题虽然两个平衡不等效,但可以借鉴等效平衡的知识。乙中若起始时投入2molSC3, 则两平衡等效。9. B【解析】试题分析:A项根据图像可知不是改变浓度的变化,错误;B项根据可知使用了催化剂,正确;C D项根据图像可知平衡移动不是使用催化剂,如果是压强的改变则乙的压强大,但 是压强大SQ的转化率应该高,所以错误。答案选Bo考点:化学平衡图像点评:在分析有关图像时应该注意:一、 Y t图像或ct图像:1.丫 t图像:分清正

30、逆反应,分清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 )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二、平衡图像1.出现拐点的图像:分析依据“先拐先平”。在转化率一时间图像或物质的百分含 量一时间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代表温度高或压强大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等)。 10. B【解析】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所以压强也是减小的。因此甲容器中的压强在反应过程中小于乙容器中的压强。压强大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的,所以乙容器中SC2的转化率大,答案选Bo 11 . A【解析】:由反应X (g) +3Y (g)2Z (g); Hv。可知,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故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

31、知,反应前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X转化的不如增加的多,X的浓度反而增大,故错误;充入一定量 Y,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增加的Y比反应的多,Y的转化率反而较小,故错误;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错误, 所以正确的答案只有.故选A.12. B【解析】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错;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反应 转化生成的 CHOCH HbO浓度均为1.24 mol L 一,此时CHOH的浓度为0.8 mol L 一,根据Q= C(CH 30cH 3)WQ 将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可得,Q=2.4 400,所以此时没有c2(CH3OH)

32、达到平衡,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错;由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可知平衡时c(CH30cHl= 1.6 mol/L ,对;生成 CHOCH的物质白量为1.6 mol,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 1.6 molX25 kJ mol1=40 kJ ,错;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CHOH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HOH的转化率不变,错;根据可知,达到平衡时CHOH的浓度为0.8 mol - L 1-0.72 mol - L 1 = 0.08 mol L 1,对。13. C【解析】由图可知,Z是反应物,X、Y是生成物,根据t0时刻前物质的量的变化知,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 A项错误;I中为

33、恒容反应,n中为恒压反应,达到平 衡后,v(i)P(n),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容器n中达到平衡所用 的时间越长,B项错误;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说明I、n容器中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恒容恒压的平衡等效,由此确定该反应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系 数相等,则X为气态,丫为液态或固态,C项正确;容器n为恒压反应,升高温度,气体膨 胀,不管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其体积一定增大,D项错误。14. C【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A项,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但气体浓度变大,颜色加深;B项,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项,当X和Y按

34、化学计量数之比投料时,平衡时二者的转化率相等;D项,平衡时,由X的转化率为85%可知丫的转化浓度为3.4 mol/L,则起始时Y的浓度必大于3.4 mol/L, 故本题应选Co15. A【解析】如果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充入 1 mol N2O4, N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若仍保 持原体积,则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的体积分数减小,即选 Ao16. D【解析】由题意可知,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b + 2c,但得不出b和c 的相对大小关系,A项错;容器的容积减小后,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项错; 芷;b,V(C) cv(B)= - v(C)= mol (Lmin) 1, C

35、 项错。c c17. C【解析】A项,只代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像,故不正确;B项,反应物Z不一定是固体,且Z的化学计量数为 3,不正确;C项,正确;D项,由图像知,A、B的化学计量数相等, 则x=1,30 min时A、B、C的浓度均减小且减小幅度相同,故采用减小压强的措施,此时平 衡常数不变,故不正确。18. C【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两次投料为等效平衡,所以第一次投料SO的转化率和第二次投料 SO的转化率之和为1。根据方程式,当 2SO完全反应时气体压强增大 50%现增大10%所以消 耗SO0.4 mol ,转化率为 20% 故SO的转化率为1 20%=80% 考点:考查等效平衡,转化率的

36、计算。19. D【解析】试题分析:已达平衡的反应C(s)+H 20(g)CO(g)+H2(g),碳是固体,增加碳的量,平衡不移动,错误;已达平衡的反应Nz(g)+3H 2(g) =2NH(g),当增大N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降低,提高的是氢气的转化率;2. 0molPCl3和1 . 0molCl2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3(g)+ Cl2(g) = PCl5(g)达平衡时,PC1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 1. 0 molPCl 3和0. 50 molCl 2,相当于减压,平衡向左移动,在相同温度下 再达平衡时PC15的物质的量应小于 0. 20mol,

37、错误;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 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加,浓度变化,对于方程式左右两边计量系数 不等的方程,平衡将会发生移动,错误。因此答案选D。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20. C【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高温区不纯的TaS2(s)与12(g)发生反应生成 Tal4(g)和5(g),低温区TaI 4(g)和险(g)发生反应生成 TaSa(s)与12(g),而杂质则留在高温区,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的4 H0,故A正确;高温区生成 S2(g)的物质的量等于低温区消耗S2(g)的物质的量,所以 &

38、(g)的量不会改变,只能高温区生成的3(g)比消耗的S2(g)多,低温区消耗的 S2(g)比生成的 Q(g)多,故B错误;固体物质不能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平衡时TaI 4(g)和&(g)的物质的量浓度哥之积与 12(g)的物质的量浓度的2次方的比值,即平衡常数与平衡 时12(g)的物质的量浓度成反比例,故C错误;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石英管右端将得到熔沸点较高的杂质,左端将得到纯净的、熔沸点较低的TaS2(s),故D错误。考点:考查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涉及烙变正负的推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反应原理、平 衡常数表达式、纯净产物与杂质的位置等。21 . (1) 2.5 A H2-

39、0.5 A H3 (3 分)(2) 0.6 mol L - min 1 (2,不带单位扣 1 分),1024 或者 45 (3 分)AB (2分,选对一个得1分,有错选得0分)(3) 8.96% (3分,三位有效数字,错误扣 1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对照第 1个反应和第2个反应中CO对口第1个反应和第3 个反应中 I2或I2O5,可得 AH 1 = 2.5 A H20.5 A H。(2)设转化的CO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5CO(g) + I 2O (s) L- 5CO2 (g) + I2 (s)起始浓度(mol?L10转化浓度(mol?L 1xx平衡浓度(m

40、ol?L1-xxa 点 CO的体积分数为 0.3 ,则 x/1=0.3 ,可得 x=0.3mol ?L; 则 v (CO =0.3mol/L + 0.5min=0.6 mol L - min-;类似a点计算,可求出 b点CO的平衡浓度为 0.2mol ?L, CO的 平 衡浓度为 0.8mol ?Lf,则 b 点时化学平衡常数 Kb= c5(CQ) + c5(CO)=0.8 5+ 0.2 5=45。d点时,温度不变,若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因为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相等,所以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体积分数不变,可画出CQ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

41、质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R c点时两温度下CO的体积分数相等,说明气体组成相同,则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正确;C、因为I2O5为固体,增加I2O5的投料量,CO的转化率不变,错误; D b点CO 的体积分数大,说明b点平衡常数大,所以 Kb Kd,错误。(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对应关系:5COI 22N&S2Q, n(CO)=5/2n(Na 2&Q)=5/2 X0.0100mol - L 1X0.02L X4=0.002mol ,则样品气中 CO的体积分数为:0.002mol X 22.4L/mol + 0.5L X 100%=8.96%考点: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化学

42、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判断和计算、体积分数的计算。22. (1) CHOH(l) + O2(g) CO (g) + 2HO(g) ?H= -354. 8 kJ/mol (2 分)(2) 0 . 04 mol/L S ( 2 分)Z 1 . 92(2分)D 29 . 4 kJ(1分)b d(1分)(3) CH30H(1分) O2+ 4e-+ 4H+2H2O ( 1 分)【解析】试题分析:(1) CHOH不完全燃烧生成 CO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用(-)+2即得,所以答案是 CHOH(l) + O2(g)CO (g) + 2H2O(g) ?H= -354. 8 kJ/mol ;(2)达平衡时,

43、B容器的热效应是吸收19 . 6 kJ热量,即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少19 . 6/49=0 . 4mol,浓度减少0. 4mol/L ,所以容器B中CHO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 4mol/L/10s=0 . 04 mol/L - SB容器中平衡时 c(CH3OH)=1-0. 4=0. 6mol/L=c(H 2O), c(CO2)=0 .4 mol/L ,c(H 2)=1 . 2 mol/L, 所以 B 容器的化学平衡常数 K= c(CO2)c(H 2) 3/ c(CH 3OH) c(H 2O)=1. 92a容器的化学平衡常数是1/1 . 92,设平衡时甲醇的浓度为 x,则1/1 . 92=x2/(

44、1-x)(3-3x)3,解得 x=0. 6mol/L ,所以 a =0. 6mol/L X1LX49 kJ/mol =29 .4 kJ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甲醇产率减少,错误;b、将水蒸气从体系分离,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甲醇产率增大,正确;c、使用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错误;d、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甲醇产率增大,正确,答案选bdo(3)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电池右侧为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Q+ 4e-+ 4H+2H2O,所以电池左侧为负极,b 口应通CHOH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的

45、移动,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23.(1)放热 0 . 025 mol/(L s) (各 2 分,共 4 分)(2)见图(在T1S1下方,起点不变、终点在虚线后即可,合理均可)(2分)(3) 5000 L/mol (2 分) 2.41% (2 分)(4) B D (共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5) CH(g)+N2Q(g) N 2(g)+CO2(g)+2H 20(g) H898. 1kJ/mol (2 分)【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的原则,可知:TiT2,而在T1条件下可知,二氧化碳的含量反而低,可知,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因此正向是放热的。化学反应速率等于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

46、者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因此可以确定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就为:0.050 mol/(L - s),再依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用氮气表 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就为:0.025 mol/(L s)。增大表面积,只是增大反应速率,并不影响 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只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延长,并不影响二氧化碳的量。 2NO(g) + 2CO(g)加热32CO2+N起始浓度:103mol/L3.6X10 3mol/L00转化浓度:9.0 X 10 4mol/L 9.0X 10 4mol/L9.0x 10 4mol/L平衡浓度:104mol/L2.7x 10 3mol/L9.0x 10 4mol/L催化剂2_ -44.5 X10 mol/L- -44.5X10 mol/L因此平衡常数:= 5000L/molNO的体积分数为:(4.5 IOoI/L)(9.0 10“mol/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