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教案)_第1页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教案)_第2页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教案)_第3页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教案)_第4页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语音基础知识【人体口腔的结构】1上唇;2上齿;3上齿背;4上齿龈;5硬腭;6软腭;7悬雍垂;8鼻腔;9咽部;10声带;11下唇;12舌尖;13舌前;14 口腔15舌中;16舌后【声带】不同狀态下的声门开闭情况正常年畀jE呼崛 桜再規谨 正常说话西帝闭合【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通行于中国大陆、香港、及海外华人华侨间的共通语言。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 是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 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

2、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一).语音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 肺和气管2. 喉头和声带3. 口腔和鼻腔(二)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1音高 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声波每秒振动 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汉语的声调,主 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2音强 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振幅大,声音就强; 振幅小,声音就弱。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并且,声音的 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

3、的“道”,分别读为轻声 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3音长 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时间长,音 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在语句感情的表达 上有一定作用。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是有差别的,“月亮”里的“亮”音长较短。4音色 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它是每个声音的本 质,所以也叫音质。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 成音色的不同。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三)语音单位A b去1、曰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的。音节就是由

4、音素构成的。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a”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zhuang ”就包括zh u an g四个音素。在汉语拼音方案 中,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如ao e p d ;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表示: zh ch sh n ger.(1)音素分元音、辅音两类。元音 也叫母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a o e ei u uer -(前)-i (后)。辅音 也叫子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 音。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b p m f d t n I k gh j q x zh c

5、h sh r z c s n g(2)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一般归纳为 4点。a、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 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b、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 4 -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C、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d、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 带颤动,声音响亮的叫做浊音, ,如 m、n、l 、r ;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声音 不响亮叫做清音。如 b、 t 、 z、 C,2、音节 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

6、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 素组成。如“飘(pi oo)”,是一个音节,而“皮袄(pi a)”,虽与“飘”的音 素完全相同,但发音时中间有短暂间隔,因而是两个音节。普通话除儿化韵的词“花儿” 、“球儿”等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外,一 般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这也是汉语普通话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汉语音节】按照汉语传统的分析方法,总是把一个音节分解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 部分。1、声母指汉语音节中开头的辅音。22个辅音中除“ ng”不能当声母外(只能用在 韵尾,如:zh a g chu a g )其余的都可以作声母,也就是说普通话共有 21个 辅音声母: b p m f d t n

7、 l g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有的音节开头的音素不是辅音, 就是说音节的声母为零, 语音学上称为“零 声母”,这样的音节称为“零声母音节”,如“藕创”、“昂mg”等。汉语拼音里 的w和y两个字母,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的开头,如“衣 yi ”“汪wag ”等, 但 w y 是“头母”,而不是声母。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使音节界限清楚。【声母的分类】辅音声母的主要发音特征是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时会受到相关发音器官 的阻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发音部位;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 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叫发音方法。声母的不同就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 法决定的。以下从两个方

8、面对普通话声母进行分类。(一)发音部位按照不同的发音部位,普通话声母可分为如下七类 :1、双唇音b p m 是由上唇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2、唇齿音f 是由上齿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3、 舌尖前音 z c s又叫平舌音,是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发出 的音。4、 舌尖中音d t n I是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5、 舌尖后音zh ch sh r又叫翘舌音,是由舌尖与硬腭前部构成阻 碍而发出的音。6、 舌面音j q x是由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7、 舌根音g k h是由舌根与软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二)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构成阻碍与消除阻碍的方式、声带是

9、否颤动、送气不 送气等三个方面,由此又可以将声母分为不同类型。根据构成阻碍与消除阻碍方式的不同,声母可分为五类:1. 塞音b p d t g k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构成阻碍,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塞音又叫“爆发音”或“破裂音”。2.擦音 f h x sh r 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有一条窄缝,气流由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3. 塞擦音j q zh ch z c发音时,发音部位先是完全闭塞,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再由窄缝中挤出,磨擦成声。可见这类声母兼 有塞音与擦音的特点,前半部分像塞音,后半部分像擦音,前后发音过程紧密 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辅音。4. 鼻音m n发

10、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降,声带振动,气流从鼻腔通过。5. 边音I 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根据声带是否颤动,可以把声母分为两类:1. 清音b p f d t g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发音时声带不颤动,又叫不带音。2. 浊音m n l r发音时声带颤动,又叫带音。根据送气不送气,可以把声母中的塞音与塞擦音分为两类:1、 送气音p t k q ch c发音时口腔中呼出较强的气流。2、 不送气音b d g j zh z发音时口腔中呼出较弱的气流。综合上述分类,列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如下: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塞曰塞擦音擦音鼻曰边音

11、清音清音清音浊音浊音浊音不送气送气不送气送气双唇音bPmr 卜 & 唇齿曰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2、韵母指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由单元音或复元音组成,普通话韵母共有39个。其中单韵母有10个:ao e i u u-(前)-i(后)eer ;复韵母 有13个,二合韵母9个:ai ei co ou i aie uauo ie;三合韵母4个:i a iou ua uei ;鼻韵母16个,又分前鼻音尾韵母 8个:an en i an u a u a in uen tn, 后鼻音尾韵母 8 个:angi mgu an gen gin guen gon gion g韵母内部按传统的分析方法,又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母 中开口度最大、声音最响亮的元音为韵腹,韵腹前面的元音为韵头,后面的音 素为韵尾。汉语并非每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都有头、腹、尾三部分。有的音节没 韵头,有的没韵尾。但是绝不能没有韵腹。韵腹是音节中的主干,是不可缺少 的主要组成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