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 24编号:编号:CNCACNCA02C02C023023:20012001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汽车产品汽车产品 2 / 24 2001-12-072001-12-07 发布发布2002-05-012002-05-01 实施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2 / 24目录目录1 1 适用围适用围.3 32 2 术语术语.3 33 3 认证模式认证模式.3 34 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3 34.1 认证申请 .34.2 型式试验.34.3 初始工厂审查.4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5
2、4.5 获证后监督.65 5 认证证书认证证书.7 75.1 认证证书的有效性 .75.2 认证的变更 .75.3 认证的暂停、注销和撤销 .76 6 认证标志的使用规定认证标志的使用规定.7 76.1 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76.2 标志加施.87 7 认证收费认证收费.8 8 附件附件 1 1 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所需资料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所需资料.9 9附件附件 2 2 送样清单送样清单.1313附件附件 3 3 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1515附件附件 4 4 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2525 3 / 241 1 适用围适用围本规则
3、适用于在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上行驶的 M 类汽车、N 类汽车和O 类挂车。2 2 术语术语车辆的定义见 GB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和定义车辆类型 ;车辆的分类见 GB/T 150892001机动车分类 。3 3 认证模式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4 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 认证申请4.1.1 申请单元划分4.1.1.1 不同生产厂的车辆不能划在同一单元。4.1.1.2 不是同一类型的车辆不能划在同一单元。4.1.1.3 不同系列的车辆不能划在同一单元。4.1.1.4 发动机布置(前置、中置、后置)不同不能划在同一单元。4.1.1.5 此外应
4、考虑车轴数与布置型式、车身(驾驶室)型式、发动机型式等因素。4.1.2 申请资料认证申请所需资料见附件 1。4.2 型式试验4.2.1 送样原则应从认证申请单元中选取代表性样品送样进行型式试验。新申请产品所采用的关键件与已获证的产品所采用的关键件一致,可不要求另行提供关键件。4.2.2 送样4.2.2.1 型式试验的样品由申请人送样。4.2.2.2 送样清单见附件 2。4.2.2.3 特殊情况由申请人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到生产厂进行现场检测。4.2.2.4 型式试验样品与相关资料的处置型式试验后,应以适当方式处置已经确认合格的样品和/或相关资料。4.2.3 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检测项目
5、和检测依据见附件 3。4.2.4 已获得国家强制性认证的零部件和系统,当零部件和系统的结构、检测标准、检测项目不变的情况下,在汽车整车认证时不再进行检测。4.3 初始工厂审查4.3.1 审查容 4 / 244.3.1.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初始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的基本要求见附件 4。4.3.1.2 产品一致性检查 1) 认证产品的标识; 2) 认证产品的结构与参数;3) 产品抽样检测。4.3.1.3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审查应覆盖申请认证产品的加工场所,产品一致性检查应覆盖申请认证产品。4.3.2 初始工厂审查时间一般情况下,型式试验合格后,再进行初始工厂审查。根据需要,型式试验和工厂审查也可
6、以同时进行。工厂审查时间根据所申请认证产品的单元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每个工厂为 6-8 人日。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型式试验结果的评价由检测机构做出;初始工厂审查的评价结果由工厂审查组做出;认证批准由认证机构做出。4.4.1 型式试验结果的评价当所有的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标准要求时,方可认为型式试验结果合格。若有个别检测项目不合格,但易于改进的,可允许重新送样进行检测,重新检测时再出现任何一项不合格,即认为型式试验结果不合格。4.4.2 初始工厂审查的评价4.4.2.1 如果整个审查过程中未发现不符合项,则审查结论为合格;4.4.2.2 如果发现轻微的不符合项,不危
7、与到认证产品符合安全标准时,工厂应在规定的时间采取纠正措施,报审查组确认其措施有效后,则审查结论为合格;4.4.2.3 如果发现严重不符合项,或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不具备生产满足认证要求的产品时,则可终止审查,申请人 3 个月后方可重新申请认证。4.4.3 认证批准认证机构对型式试验、工厂审查进行综合评价,型式试验和工厂审查均符合要求,经认证机构评定后,颁发认证证书(每一个申请单元颁发一个认证证书)。认证证书的使用应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4.4.4 认证时限认证时限是指自受理认证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时止所实际发生的工作日,包括型式试验时间、提交工厂审查报告时间、认证结论评定和批准 5
8、 / 24时间、证书制作时间。型式试验时间为 40 个工作日。提交工厂审查报告时间一般为 5 个工作日认证结论评定、批准时间以与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 5 个工作日。4.5 获证后监督4.5.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4.5.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 12 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4.5.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安全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的;2)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3)有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4.5.2 监
9、督的容4.5.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从获证起的 4 年,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围应覆盖附件 4 的全部容。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通常为 1-2 个人日。获证后的第 5 年,应按附件 4 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一样。4.5.2.2 产品一致性检查从获证起,按本规则 4.3.1.2 与 4.5.1.1 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查。4.5.2.3 需要时,抽查产品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4.5.3 认证后监督结果的评价监督检查合格后,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资格、使用认证标志。如果存在不符合项,则应在 3 个月进行整改。逾期将停止使用认证证书和标志,并对外公布。5 5 认
10、证证书认证证书5.1 认证证书的有效性证书的有效性依赖认证机构定期的监督获得保持.5.2 认证的变更认证证书持有者需要变更与已经获得认证产品为同一系列的产品认证围时,应从认证申请开始办理手续,认证机构应核查变更产品与原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确认原认证结果对变更产品的有效性,针对差异做补充检测或审查,合格后颁发认证证书或换发认证证书。5.3 认证的暂停、注销和撤销认证的暂停、注销和撤销按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 6 / 246 66 6 认证标志的使用规定认证标志的使用规定证书持有者必须遵守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6.1 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6.2 标志加施获得认证证书的汽车,
11、应在汽车前风窗玻璃的右上角(按汽车前进方向)加贴规定的认证标志。7 7 认证收费认证收费认证收费由认证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收取。 7 / 24附件 1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所需资料汽车产品强制性认证所需资料1 有关国家标准与企业技术条件2 产品结构与技术参数说明2.1 汽车一般结构特征2.1.1 外观照片和外廓尺寸简图2.1.2 车辆类型2.1.3 车身(驾驶室)型式2.1.4 车轴数和布置与驱动方式2.1.5 轮胎规格2.1.6 发动机型式与布置2.2 尺寸与质量2.2.l 车辆长、宽、高、轴距(半挂车牵引销至半挂车第一轴轴线距离) 、轮距、前悬、后悬2.2.2 空载、满载状态下整车与各轴质量
12、(客车为载客人数)2.3 发动机2.3.1 外形图2.3.2 制造厂名2.3.3 型号2.3.4 型式(强制点火式、压燃式等)和循环方式2.3.5 汽缸数、缸径、行程与排量2.3.6 额定功率与相应转速2.3.7 最大扭矩与相应转速2.3.8 燃油型号2.3.9 燃油箱位置2.3.10 备用燃料箱位置2.3.11 供油系统2.3.12 点火系统2.3.13 电气系统2.3.14 冷却系统2.3.15 排气污染物控制装置(如氧传感器、控制单元、喷油器、喷油泵、增压器、调速器、微粒捕捉器等型号与生产厂)2.3.16 曲轴箱污染物控制装置(如 PVC 等型号与生产厂)2.3.17 燃油蒸发控制装置(
13、如碳罐、活性碳等型号与生产厂)2.4 传动装置2.4.1 传动型式 8 / 242.4.2 离合器的型式2.4.3 变速器型式、操纵方式、各档速比2.4.4 驱动桥型式与速比2.4.6 最高车速2.5 悬架结构与型式2.6 转向机构2.6.1 转向机构型式与助力方式2.6.2 在撞击时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保护方式2.6.3 最小转弯直径2.7 制动系统2.7.1 工作示意图与管路布置图2.7.2 行车制动系型式与结构2.7.3 驻车制动系型式与结构2.7.4 应急制动系型式与结构2.7.5 辅助制动系型式与结构2.7.6 挂车自动制动系型式与结构2.8 车身结构2.8.1 车门数量与开启方向2.
14、8.2 风窗刮水器型式2.8.3 风窗洗涤器型式2.8.4 除霜器与除雾器型式2.8.5 后视镜配置2.8.6 座椅型式和配置与 R 点坐标2.8.7 安全带的型式与配置2.8.8 操纵件、指示器、信号装置的图形标志2.9 照明与信号装置2.9.1 灯具的安装(汽车外形简图,并标出所有灯具在配光性能测试时的安装定位尺寸与灯具在车上的安装位置,灯光颜色,数量)2.9.2 反射器配置2.10 制造厂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特殊说明3 产品认证检测项目涉与的技术标准目录4 认证检测项目的检测报告5 生产企业概况:5.1 生产情况(所申请的产品年生产能力与生产历史)5.2 关键外购件登记表(包括:名称、型号
15、、规格、供货单位、进厂检验项目)5.3 生产企业的主要检测仪器设备登记表(包括: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精度、检定周期) 9 / 245.4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与机构框图(或表)6 产品使用说明书与用户使用维修手册(包括磨合、保养规)7 通过产品认证部件的有关资料8 其它资料 10 / 24附件附件 2 2送样清单送样清单序号名 称数 量1汽车1 辆液压制动软管8 根/种气压制动软管9 根/种2制动软管真空制动软管2 根/种外后视镜2 个(左右各 1)3后视镜后视镜2 个4前照灯(带灯泡)2 只或 4 只(四灯制时) (左右各 1 套)5前、后、侧转向灯(带灯泡)各 2 只(左右各 1)6前
16、、后、侧位置灯(带灯泡)各 2 只(左右各 1)7侧标志灯(带灯泡)2 只/种8前雾灯(带灯泡)2 只(左右各 1)9后雾灯(带灯泡)2 只(左右各 1)10示廓灯(带灯泡)2 只(左右各 1)11制动灯(带灯泡)2 只(左右各 1)12倒车灯(带灯泡)2 只(左右各 1)13前、侧、后回复反射器2 只(左右各 1)/种14风窗玻璃洗涤器1 套15门锁4 套/种16门铰链2 付/种17饰材料(地板、顶棚、座椅面料与门侧护板)5 块/种(规格为 356 mm100mm) 11 / 24序号名 称数 量载货汽车轮胎2 套/种轻型载货汽车轮胎3 套/种有胎的轿车轮胎3 套/种18 *轮胎无胎的轿车轮
17、胎4 套/种夹层玻璃4 块/种19 *门窗玻璃钢化玻璃3 块/种20 *安全带总成:3 套/种; 织带:20m21白车身1 台22前排座椅与座椅头枕(包括安装连接件与地板)3 套/种23包括前排座椅区域在的前半截车身1 套24*转向操作机构与连接件2 套25汽油车供油系统1 套26发动机总成(包括影响排放的所有另配件)1 台 注:注:* 如已获认证,则不需提供样品。 * 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在白车身上 12 / 24附件 3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1 标记汽车和挂车的标记应符合 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3.1 条要求,其中车架上的整车型号和出厂编号可由 VIN
18、替代。2 尺寸2.1 外廓尺寸汽车和挂车的外廓尺寸应符合 GB 15891989汽车外廓尺寸限界的要求,其中双层客车的高度应符合 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 3.2 条要求;当车辆满载且外后视镜底边的离地高度小于等于 1800mm 时,外后视镜的外伸量应符合 GB150841994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的要求。2.2 后悬汽车和挂车的后悬应符合 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 3.3条要求。3 侧倾稳定角汽车和挂车的侧倾稳定角应符合 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 3.7.1 条要求。4 转向装置汽车的转向装置应符合 GB 17675
19、1999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的要求,其中 3.5、3.11-3.13 条暂不做检验。5 制动装置汽车和挂车的制动装置应符合 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的要求,检测项目、要求、方法见表 1。表 1 制动装置检测项目与检测依据 应急制动系型式检 测 项 目标 准 要 求试 验 方 法行车制动系 O 型试验第 5.2.1.1 条第 6.6.2.1a)、6.6.2.2a)条行车制动系 I 型试验第 5.2.3 条第 6.9 条应急制动系试验第 5.2.6 条第 6.8.3.2 条行车制动系统剩余制动性能第 5.2.2 条第 6.8.5.1、6.8.5.3 条独立驻车制动系静
20、态性能第 5.2.7.15.2.7.4条第 6.14.1 条与行车制动系相结合行车制动系 O 型试验第 5.2.1.1 条第 6.6.2.1a)、6.6.2.2a)条 13 / 24行车制动系 I 型试验第 5.2.3 条第 6.9 条行车制动系统部分失效制动性能第 5.2.6 条第 6.8.4.1、6.8.4.3 条驻车制动系动态性能第 5.2.7.6 条第 6.14.2 条驻车制动系静态性能第 5.2.7.15.2.7.4条第 6.14.1 条行车制动系 O 型试验第 5.2.1.1 条第 6.6.2.1a)、6.6.2.2a)条行车制动系 I 型试验第 5.2.3 条第 6.9 条驻车制
21、动系动态性能第 5.2.7.6 条第 6.14.2 条行车制动系统剩余制动性能第 5.2.2 条第 6.8.5.1、6.8.5.3 条与驻车制动系相结合驻车制动系静态性能第 5.2.7.15.2.7.4条第 6.14.1 条6 制动软管6.1 液压制动软管汽车和挂车的液压制动软管应符合 GB 168971997制动软管的5.2.1、5.2.2、5.2.3、5.2.6 条的要求。6.2 气压制动软管汽车和挂车的气压制动软管应符合 GB 168971997制动软管的6.2.1-6.2.5 条的要求。6.3 真空制动软管汽车真空制动软管应符合 GB 168971997制动软管的 7.1.1-7.1.
22、3 条的要求。7 驾驶员前方视野M1 类汽车的驾驶员前方视野应符合 GB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与测量方法的要求。8 后视镜和下视镜8.1 后视镜汽车的后视镜应符合 GB 150841994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的要求。8.2 下视镜车长大于 6 米的平头汽车的下视镜应符合 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 11.2.1-11.2.3 条要求。9 风窗玻璃除霜装置各类汽车均应装备风窗玻璃除霜装置,其中 M1 类汽车应符合 GB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的要求。10 风窗玻璃除雾装置各类汽车均应装备风窗玻璃除雾装置,其中 M1 类
23、汽车应符合 GB11555 14 / 24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的要求。11 风窗玻璃刮水器各类汽车均应装备风窗玻璃刮水器,其中 M1 类汽车应符合 GB150851994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的要求。12 风窗玻璃洗涤器各类汽车均应装备风窗玻璃洗涤器,其中 M1 类汽车应符合 GB150851994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的要求。13 照明与信号装置汽车和挂车的照明与信号装置安装应符合 GB 47851998汽车与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的要求。14 前照灯14.1 光束照射位置与发光强度汽车的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
24、与发光强度应符合 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 7.4.1、7.4.2、7.4.5、7.5 条要求。14.2 配光性能汽车的前照灯配光性能应符合 GB 45991994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的要求。15 转向信号灯汽车和挂车的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应符合 GB 175091998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的要求。16 位置灯、示廓灯和制动灯汽车和挂车的位置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应符合 GB 59201999汽车与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的要求。17 倒车灯汽车和挂车的倒车灯配光性能应符合 GB 152351994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的要求。18 雾灯汽车的前雾灯
25、配光性能应符合 GB 46601994汽车前雾灯配光性能的要求;汽车和挂车的后雾灯配光性能应符合 GB 115541998汽车与挂车后雾灯配光性能的要求。19 侧标志灯汽车和挂车的侧标志灯配光性能应符合 GB 180992000汽车与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能的要求。20 回复反射器汽车和挂车的回复反射器应符合 GB 115641999机动车回复反射器的第 4.3、4.4 条要求。21 车速表汽车的车速表应符合 GB 150821999汽车用车速表的要求。 15 / 2422 喇叭汽车的喇叭应符合 GB 157422001机动车用喇叭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的 4.1 条要求。23 操纵件、指示器和信号
26、装置的图形标志汽车上所用的操纵件、指示器和信号装置的图形标志应符合 GB 40941999汽车操纵件、指示器与信号装置的标志的要求。24 车门锁M1 类汽车的车门锁应符合 GB150861994汽车门锁与门铰链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的要求(注:第 3.1.4 条暂不要求)。25 车门铰链M1 类汽车的车门铰链应符合 GB150861994汽车门锁与门铰链的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的要求。26 座椅系统强度M 类汽车和车速大于 100km/h 的 N 类汽车的前排座椅应符合 GB 150831994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的要求。27 座椅头枕M1 类汽车的前排外侧座椅应装有头枕,且应符合 GB1
27、15501995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要求。28 饰材料汽车的饰材料应符合 GB 84101994汽车饰材料的燃烧特性的要求。29 轮胎29.1 载重汽车轮胎载重汽车轮胎应符合 GB 97441997载重汽车轮胎 、GB/T 29771997载重汽车轮胎系列的要求,检测方法按 GB/T63271996载重汽车轮胎强度试验方法 、GB/T 45011998载重汽车轮胎耐久性试验方法(转鼓法) 、GB/T70351998轻型载重汽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执行。29.2 轿车轮胎轿车轮胎应符合 GB 97431997轿车轮胎 、GB/T29781997轿车轮胎系列的要求,检测方法按 GB/T
28、 45031996轿车轮胎强度试验方法 、GB/T45021998轿车轮胎耐久性试验方法 、GB/T 70341998轿车轮胎高速性能试验方法 、GB/T45041998轿车无胎轮胎脱圈阻力试验方法执行。30 玻璃汽车用安全玻璃应符合 GB 9656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的要求,检测方法按 GB/T 5137.1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5137.2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光学性能试验方法 、GB/T5137.31996汽车用安全玻璃耐辐照、高温、潮湿、燃烧和人工模拟气候试验方法执行。31 安全带 16 / 24座位数小于等于 20(含驾驶员)或车长小于等于 6 米的 M
29、 类汽车、最大设计车速大于 100km/h 的 N 类汽车的前排座椅以与长途客车、旅游客车的驾驶员座椅和前面没有座椅或护栏的乘客座椅(侧向座椅和设置在通道上的靠背和座垫均可折叠的座椅除外)应安装安全带。汽车安全带应符合 GB141661993汽车安全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84101994汽车饰材料的燃烧特性的要求。32 安全带固定点座位数小于等于 20(含驾驶员)或车长小于等于 6 米的 M 类汽车、最大设计车速大于 100km/h 的 N1 类汽车的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应符合 GB141671993汽车用安全带安装固定点的要求。33 燃油系统与排气管汽车的燃油系统与排气管应符合 GB
30、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第 11.7.1、11.7.2、11.7.4、11.7.5、11.7.6、11.8 条要求。34 护轮板M1 类汽车的护轮板应符合 GB70631994汽车护轮板的要求。35 外部凸出物M1 类汽车的外部突出物应符合 GB115661995轿车外部凸出物的要求。36 防护装置汽车和挂车的侧面与后下部防护装置应符合 GB 115671994汽车和挂车的侧面与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的要求。37 号牌板汽车和挂车的号牌板应符合 GB 157411995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与其位置的要求。38 客车结构车长大于 7m 的客车结构应符合 GB 13094-1997客
31、车结构安全要求的要求(注:第 4.1-4.3 条暂不要求) 。39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M1、N1 类汽车的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应符合 ECER5101 的限值要求;其它类型汽车的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应符合 ECE R5100 的限值要求,检验方法按ECER5101 执行。40 无线电骚扰特性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的无线电骚扰特性应符合 GB 140232000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的要求(注:暂缓进行窄带测量) 。41 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M1 类汽车的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应符合 GB115571998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的要求。 17
32、/ 2442 正面碰撞乘员保护M1 类汽车的正面碰撞乘员保护应符合 ECER94-00 的要求(注:碰撞障碍壁垂直于汽车行驶直线方向) 。43 整车排气污染物43.1 总质量小于等于 3.5t 的汽车排气污染物、曲轴箱污染物、蒸发污染物应符合 GB 18352.1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 的要求。43.2 总质量大于 3.5t 的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曲轴箱污染物、蒸发污染物应分别符合 GB14761.51993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761.41993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761.31993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检测方法分别按 GB/
33、T 38451993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 怠速法 、GB 113401989汽车曲轴箱排放物测量方法与限值 、GB/T147631993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测量 收集法执行。44 汽油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汽油发动机排气污染物应符合 GB 14761.21993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检测方法按 GB/T14762-1993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试验方法执行。45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应符合 GB 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的要求。46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可见污染物压燃式发动机排气可见污染物应符合 GB 38471999压燃式发动机
34、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与测试方法的要求。47 空调制冷剂汽车的空调应有使用非氟制冷剂的标识或相应的证明文件。 18 / 24附件 4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工厂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 职责和资源1.1 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与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
35、要求;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1.2 资源工厂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 19 / 24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2.文件和记录2.1 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与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与有关
36、资源的规定,以与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 、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产品设计标准或规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2.2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a)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2.3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 3.采购和进货检验3.1 供应商的控制工厂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 20 / 24求的能力。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3.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与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工厂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与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与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借款抵押合同范例
- 2025年行政管理自考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资源配置效率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与试题及答案
-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竞争优势的获取与保持试题及答案
- 建筑现场安全措施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合作机制探索试题及答案
- 入股饭店合同范例
- 公司对外合同范例
-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河南版
- 劳务合同完整版(2025年版)
- 低空经济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霍山石斛市场调查报告
- 2025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药品注册与生产作业指导书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课内文言文主题阅读训练主题二:治国劝谏篇(解析版)
- 计算机毕设管理系统答辩
- 2025年边境检查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视频号内容生态发展白皮书
- 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