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注释_第1页
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注释_第2页
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注释_第3页
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注释_第4页
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注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注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是为您带 来的是满江红原文及翻译注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满江红作品介绍满江红暮雨初收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被选入宋词 三百首。词的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傍晚雨后萧瑟之情,后半段 写渔人归家之景,反抒词人归思之情;下片写桐江一带的奇山异水, 引发词人倦于游宦的心绪及渴望归隐的愿望。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游 宦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满江红原文满江红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 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 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

2、,鹭飞鱼 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11)。归去来、一曲仲宣吟(12), 从军乐(13)。满江红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为上江虹,后改今名。柳永始填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此词为仄韵,为正体。乐章集注 仙吕调”高栻词注 南吕调”。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 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长川静:长河一片平静。川,指江河。征帆:远行船上之帆。蓼烟:笼罩着蓼草的烟雾。蓼,水蓼,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苇风:吹拂芦苇的风。萧索:象声词,形容风声。元稹酬乐 天雪中见寄: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几许:有几个。短艇:轻快的小艇。遣:使,令。行

3、客:词人自谓。回程:回家的路程。桐江:在今浙江桐庐县北,即钱塘江中游自严州至桐庐一段的 别称。又名富春江。漠漠:弥漫的样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 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严陵滩:又名严滩、严陵瀨。在桐江畔。游宦: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谓之游宦,后泛指为当官而到处飘荡。底事:何事,为了什么事呢(11) 云泉约:与美丽的景色相约,引申为归隐山林之意。云泉,泛 指美丽的景色。(12) 归去来:赶紧回去吧。陶潜著归去来兮辞以抒归隐之志, 故后用 归去来”为归隐之典。仲宣:三国时王粲的字,王粲初依荆州 刘表,未被重用,作登楼赋,以抒归土怀乡之情。后为曹操所重, 从曹操西征

4、张鲁。(13) 从军乐:即从军行。王粲曾作从军行五首,主要抒发 行役之苦和思妇之情。满江红原文翻译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 停泊。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 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却只见船上的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 对此令我 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厌倦而忧伤的情绪。桐江景色美丽,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 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 无成,何况早就有归隐云山泉石的心愿。回归吧,羡慕渊明的躬耕田 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苦。创作背景词上片言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点明为六七月之

5、景。词下片写 严陵滩”景色,说明此词作于柳永赴睦州任官途经严陵滩之 时,或者在睦州任上,时间应为景佑元年至二年(1034-1035)之间。 词中有念回程”句,应为思念汴京之意,若如此,则此词应作于景佑 二年赴余杭县上任时,至睦州已满一年,又移任余杭,仕途蹭蹬,故 而思念汴京。满江红赏析柳永仕途蹭蹬,年届五十,方才及第,游宦已倦,由此产生了归 隐思想。这首词就是归隐思想的流露,抒发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 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词一开始,暮雨”三句,雨歇川静,日暮舟泊,即以凄清的气氛 笼罩全篇。水蓼和芦苇都是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 临岛屿”二句,写船傍

6、岛而停,岸上 蓼苇,清烟疏淡,秋风瑟瑟。景色的凄凉与词人心境的凄凉是统一的, 含有无限哀情。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至几许”以下,词人笔调突然一扬,由静态变为动态,写渔人飞艇,灯火归林, 一幅动态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日暮归家,温暖、动人的生机腾然而起。 这里以动景反衬上面的静景,反使词人所处的环境显得更加静寂。一 个 飞”字和一个 尽”字,把渔人归家的喜悦表现得极具神韵,又同时 从反面引出 遣行客”、伤漂泊”二句,渔人双桨如飞,回家团聚,而 词人却远行在外,单栖独宿,触动归思。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 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词的上片明确点出了 伤漂泊”的感情

7、基调,下片则具体的写出了 伤漂泊”的具体内涵。换头再以景起,上片是夜泊,下片是早行。桐 江好”六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一气呵成,先写江山 之美。美好的河山扫尽了昨夜的忧愁,桐江上空,晨雾浓密,碧波似 染,峰峦如削,白鹭飞翔,鱼虾跳跃,生动美丽的景色使词人心情欢 娱。从感情线索上看,这里又是一扬。但因为词人情绪总的基调是愁 苦的,欢娱极为短暂,又很快进入低谷,严陵滩”三字已埋下伏笔,这里以乐景写哀,江山美好,鱼鸟自由,渔人团聚,而词人一年到头 都是四海为家,宦游成羁旅,于是 游宦区区成底事”之叹自然从肺腑 流出,词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值得,不如及早归隐,享受大自然和家庭 的天伦之乐。云泉

8、约”三字收缴上文,同时也启发下文,具有开合之 力,所以结语痛快地说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用王粲从 军乐曲意,表明自己再不想忍受行役之苦了。柳永的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 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 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 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这首词当时在睦州民间广为流传,深受百姓喜爱。据北宋僧人文 莹的湘山野录记载 范文正公谪睦州,过严陵祠下。会吴俗岁祀, 里巫迎神,但歌满江红,有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之句。公曰:吾不善音律,撰一绝送神。' 曰: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 似钓台高吴俗至今歌之。”可见这首词当时在睦州民间广为流传, 深受百姓喜爱。名家点评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换头数语最工。”满江红作者介绍柳永,宋代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 人。公元1034年(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 世称柳七或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善为乐章,长于慢词。 其词多描绘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