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育人案例_第1页
班主任育人案例_第2页
班主任育人案例_第3页
班主任育人案例_第4页
班主任育人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班主任育人案例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一个学校, 一个班级, 学生总有好的差的。 就在我现接手的这个班级中差生还不 少,而且情况各不相同。 由于这些差生而严重影响了一个班级数学教育质量的提 高,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在关心“优生”的同时,如何来关心“差生”,从差生 入手来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 进步较为显著;但“差生”则不同,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 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 但他仍我行我素, 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 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 一点效 果也没有。但这

2、并不是说, 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 “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 也有进步的要求, 也有做人的自尊, 关键还是 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 我认为, 作为一个好教师, 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 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开始着手, 下面针对我 班的数学差生谈谈我的做法和想法:一、要抓住学生心理,及时督促 同学甲是班里的一位留级生, 开始对他没有了解, 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他长得比 一般三年级学生高, 觉得他应该比较懂事。 听办公室的一位老师说他非常调皮捣 蛋,而且又懒。相处了一段时间,发现他的确很懒,数学作业本交上来经常只做 了一半,而且字迹很潦草,

3、作业本又脏,可是我发现正确率却很高。后来在上课 时我经常观察他,发现他听课没有耐心,做作业也是,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但是 他却很乐意为班里做事, 有时让他倒倒垃圾, 或者拖拖地板他都很开心的。 于是 我找他谈话, 我并没有批评他没有完成作业, 也没有责备他上课不认真听讲, 反 而表扬他,我说:“你真好,经常帮助班里搞好卫生工作,使我们的班级变的很 干净。可是要是每次你只拖了一半的地板, 或者只扫了一半的地, 我们的教室就 不会这么干净了,对吗?老师希望你做作业能象你帮助班级搞卫生一样认真专心 完成,并能帮自己的作业本也搞搞卫生, 让它变得干干净净, 能做到吗?”他听 了笑笑,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我

4、知道他已经懂了。在以后的作业中,我能发现他 的进步,作业能够全部完成, 虽然字迹还不是很整洁, 可是比以前有了明显进步, 说明他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 在几次数学测验中他还得到了好几次 90 几分, 还有过 100 分呢! 我很高兴,我想要是当时我批评了他或责怪了他,就不会有这 种后果了。因为差生自卑感强,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 怒骂,同学的讽刺、 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 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 所以不能再给他任何的责备, 一定要抓住学生心里所想的, 随时注意他的行为和 表现,及时的去感化,去督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有理想的效果。二、要抓住时机,及时表扬

5、在我刚接手这个班时我就了解到班里有一位从来不做数学作业的乙同学, 在班中 每一位学生都知道。每次发作业本或者是考卷时同学们都会说:“不要发给他,他反正也不做的, 发了他也是浪费! ”但每次在发作业的时候我总能从他的眼中 看到一种渴望的眼神, 我知道他也很想和同学们一样完成每一次作业。 我也从前 任老师那里打听到他不做的原因是因为不会。在有一次换新本子做课堂作业时, (当然每次我都发给他本子, 不管他做不做。 )因为我要求在每次作业前要先写 练习几还有题目, 我意外的发现他正在一笔一划地抄写题目, 我轻轻抚摸一下他 的头,当堂表扬了他的字写得不错。 他脸红了,抄得更认真了, 但不敢抬头看我。 也

6、许他没有想到老师会在全班面前表扬他的字, 也许这是他第一次受到表扬, 也 许他只是心血来潮想做了。 但从这次以后他每次作业都不落下, 虽然他做的数学 题目错误较多,但是他还是认真的写好每一个字, 我觉得这对他来说已经不错了, 他已在原有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一次小小的鼓励, 可以成为差生转变成长 的契机。抓住时机进行表扬,会让孩子用及时的甘露在心底写下一份自信 !三、要降低要求,给学生信心 对待学生理应当一视同仁, 可是有时也应该灵活机动, 因材施教。 差生中比较突 出的就是基础差,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到差生的特殊情况。 如我班的同学丙, 他的特点就是基础较差, 能力有限, 平时看他比较

7、刻苦, 可是每次都达不到应有 的效果,作业虽然能够及时交, 但正确率却很低, 平时做作业时总看见他愁眉苦 脸。于是我开始给他布置一些仿照课本例题的题目,多让他做一些简单的题目, 从简单做起,让他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再慢慢的深入。这样不但给了他希望,也 让他有信心去完成作业。 看见他的脸上慢慢开始露出笑容的时候我很高兴。 对于 这样的差生, 我觉得要注意引导他们去发现解题规律, 从简单中掌握学习方法和 思维方法 因为数学题目千变万化, 但其规律和类型都是有限的 不要一下子给 他们难度,让他们失去信心,反而事半功倍,达不到改有的效果。 以上是我针对班里的数学差生总结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总之,我们在做

8、差生转化 工作之前, 首先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了解情况, 摸清他们后进的原因和关 键所在,以便对症下药。切忌那种不问青红皂白,武断的训斥批评差生做法,只 有这样,才能和他们推心置腹, 让他们向老师吐露思想深处的东西, 使老师有针 对性的教育他们。 我想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 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的地方, 只要我 们教师能够看到并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那么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是不可多得的 可塑之才。如何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园区八中 周根林 少年儿童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由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组 成的。其中, 学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最重要的社会组织, 而家庭是儿童成长

9、和 发展的重要场所, 单从文字上来看,两者似乎是毫无关系,但是在二者后面都加上教育两个字, 那不管是从文字, 还是从内涵, 两者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我是一名刚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 在这一年不到的工作时间中, 我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真的是很复杂, 也很微妙。 在我工作的这 短短的时间里, 在我身上就发生了许多关于这两者之间的问题, 其中大部分都是 因为处理不当而造成的。在此,我认为,这些事情当初处理的是否得当,那都已 过去,重要的是要从中学会处理的方法,要积累经验。但我们做教师的,首先地 明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毕竟, 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才能更好的一、

10、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 是家庭教育的引申, 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是家庭教 育的完善, 是连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枢纽, 而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链条中有 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 以前听说过“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的这一说法。 当学习了教育学 之 后,我不敢苟同这一说法了。 因为谁都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 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 家庭熏陶、 父母影响已经在孩子身上产 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而孩子走进学校,尤其是走进初中、高中,已经是在 一定教育基础上的继续教育了。 至于有人把“延续”理解为孩子放学回

11、家后家长 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检查督促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背诵默写等, 这种情 况我当了老师之后,发现几乎 80%的家长是这样认为的。我是教数学,因为是初 一 年级,作业量比较少,一般来说,平时在学校里学生就能把作业做完了,回 家作业是没有的。我觉得多余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做了也没有太大的帮助。 可是每天都会有家长问我“为什么数学不布置回家作业呢?学生回家后没事做 了。”甚至还有的家长认为“数学没有回家作业了, 学生不做作业, 成绩能提高 吗?”这恰恰是今天中国教育的可悲之处, 我认为是不应该的, 不正常的, 但对 今天来说,却又是无奈的。2、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引申 这是孩子必须接受学校教育

12、的理由之一。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它的教育方针, 教育理论, 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家庭所不具备的, 作为从教人员的老师也是 家长所不能替代的。 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为主, 家长通过言传身教, 更多的 是用自身行为来影响、 感染孩子。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成年人在生活的每 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时,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 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微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孩子都有意义。”而学校 教育则是以系统的理性教育为主, 无论是做人的道理, 还是众多学科的学习, 都 要引导学生既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真正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 提高他 们的思想素质、

13、 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 这种“引申”的功能必由学校担当。 这也 就是为什么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 而且是否是在学校里犯的错, 学校都要承担一 定的责任。其实,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 那么 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总之,家庭教育要与 学校教育相协调, 若脱离学校教育另搞一套, 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又会使学校 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败俱伤。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过程的两种主要的教育力 量,如果能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就会推动教育的步伐。二、如何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在 我们的家长学校

14、一文中就提 出了这样的观点: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 就是两个 教育者 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 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 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想念,始终从同一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 上还是手段上, 都不要发生分歧。 ”在这种协同理论的指导下, 他创办了家长学 校,取得了协同的成功。 这也是较早的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进行协调的成 功案例。家庭担负着养育下一代的责任, 家长要经常地、 主动地和教师取得联系, 了解教 育要求,自觉地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也就是说, 家庭教育应与学校教育保持 一致。这个道理说出来很容易,每个人都能听的懂,都能理解

15、,但真的要做到, 那就比较难了, 而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那我们又该如何去避免这些 问题,或者问题出来了又该如何去解决呢?以下介绍一些能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 教育之间的关系的方法:1、校访和家访 家长到学校了解孩子的情况, 与老师当面商讨教育对策, 访问时间可定时也可不 定时。老师到学生家访问,这是一种传统方法,但久用不衰。老师可看到学生的 家境、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人际关系,从而了解学生的心态,把握学生发展情 况的原因。 这类方法的优点是交流直接, 能加深情感和了解。 这种方法是很实用 的,低年级的学生家长每天都会接送子女, 他们不需要特地选时间来学校, 可以 在早上或者放学时直接找

16、老师了解情况。而老师也直接反馈学生一天的表现。 而弊端则是假如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告状, 那么会受到学生的反对。 其结果将造 成三方关系紧张,从而抵消效果。因此此类方法的成功度在于访的实质性内容。 记得一次, 早读课时,学生都很认真地在读书, 有一个家长直接推门进教室把学 生王某叫了出去, 对着王某大吼大叫: “你怎么可以打学生孙某呢?你知道吗? 你昨天把他打伤了, 害的他昨天晚饭没吃, 今天早饭也没吃, 现在我也把你打一 顿。”接着转过来, 对我说:“你们是怎么教育学生的, 怎么可以让学生打人呢? 而且还打伤了, 换作是你的孩子被打了, 你会不会心疼啊?”我当时并不明白情 况,问王某是怎么回事

17、,为什么要打孙某。但是王某就是不开口,眼睛看着我。 我先向那位家长了解情况, 但那位家长只强调王某打了孙某, 自己也不知道王为 什么打孙,我等家长气消的差不多时,把家长劝走了。之后,再问王某和孙某缘 由。孙某是组长,早上收本子时就差王某一人没交,正好看到从校门口进来,就 过去问他拿,王某说到教室再给孙某, 可孙某说不行, 一定要现在交, 一来二去, 就打起来了。至于晚饭和早饭不吃,是因为孙某平时就很挑食,不要吃,说肚子 痛。孙某家长这样不了解情况就在老师面前直接告状,又在学生面前大吼大叫, 显然使王某产生了抵触情绪。2、认真参加“家长学校”上课通过“家长学校”讲授的内容, 学习心理学、 教育学

18、知识,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了解学校的要求,孩子的情况,以克服教育中的盲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整个苏州市办了网上家长学校家校路路通, 班主任每天都在网上发信息 给家长,告知家长其子女每天在学校的表现、 学习等情况, 家长可以直接回复和 老师进行交谈。3、参与学校的活动凡是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 家长要必到, 有时夫妻两人可一起参加。 如出席 学校家长会,观看表演等。 家长可从活动中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更主要的 是了解学校的总体情况, 别的孩子的情况, 从而看出自己孩子所处的位置, 找出 适当的教育路子。 另外,还可参加一些学校管理工作。 如协助班主任走访后进生, 担任学科的辅导工作, 帮助联系社会实践地点和交通工具。 每当家长能为学校做 一些事时, 孩子一定很开心, 好象是他为集体作了贡献。 当然家长能为孩子们做 些服务工作一定也很开心,因为从中可以领略教育工作的艰苦和乐趣。方法有很多,如座谈会、家长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