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怎样听到声音1. 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下图,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A. 振动B. 一直向左运动C. 一直向右运动D. 静止不动【答案】A【解析】解:当喇叭振动会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泡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泡产生振动,因此又会发出声音;应选A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此题结合人耳听到声音的实例,考察利用声学知识解释问题的才能,要学以致用2. 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同学们听没有什么意外,自己听总感到别扭,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主要原
2、因是()A. 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声音录制后失真B. 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C. 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D. 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答案】D【解析】解:听到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是通过气体传播的;自己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骨传导的效果比空气传导的效果好些,所以听起来会感到不像自己的声音应选D我们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主要是由颅骨把声带的振动传到内耳后,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形成听觉的;而听自己的录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骨传导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理解不同介质在传播声音上的效果是不同的3. 以下有关声
3、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区分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 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C. 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D. 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答案】A【解析】解:A、不同人的声带构造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孩子们很容易区分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其中固体传声最快.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
4、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故B正确;C、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故C正确;D、树木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因此植树种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故D正确应选A(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来区分发声体;(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固体传声最快;(3)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4)树木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此题以声现象为内容,结合详细实例考察了多个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4.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
5、就能听到声音B.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C. 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答案】C【解析】解;A、人耳朵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所以物体振动时,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故C正确;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响度要小一些.故D错误应选C;A、人耳朵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B、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
6、响度.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D、物理学中把声音的上下称为音调;此题综合性较强,考察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等知识;结合声音产生、传播的条件,区分好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5. 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只要物体振动,人都能听到声音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 高速公路两旁建的隔音墙是为了减弱噪声对道路附近居民的影响D. 新型的超声波牙刷可实现全方位的清洁牙齿,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假如产生的声是次声波或者超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耳就听不到
7、声音,故A错误;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零,故B错误;C、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为了减弱噪声对道路附近居民的影响,故C正确;D、用超声波牙刷可实现全方位的清洁牙齿,是利用超声波具有能量,故D错误应选C(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物体发生振动;介质向外传声;良好的听觉器官;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此题考察了声音的传播、声的利用以及噪声的防治,属于声学根底知识的考察,
8、比较简单6.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人耳能听到任何频率的声音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C. 能区分不同乐器声,是因为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D.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答案】D【解析】解:A、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故B错误;C、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能区分不同乐器声,是因为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正确应选D (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2)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
9、关;(3)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波能传递能量的例子有: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等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多,有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三个特性和声音的利用等,题目难度不大,属于中考常见题型7.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 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 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
10、狗是无法感知的D. 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答案】B【解析】解:A、大象的声音频率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狗的听觉范围在15Hz50000Hz,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因此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狗能感觉到,该选项说法正确;C、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人说话的声音狗是可以听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大象的听觉范围是1Hz20000Hz,而狗的发声范围是452Hz1800Hz,因此大象是可以听到狗的叫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应选B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19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
11、z的是次声波;从“狗和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得到相关的信息即可解题此题考察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从题干信息中搜寻有用的信息,考察学生根据信息总结结论的才能8. 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关于“声,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 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更快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D【解析】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说法错误B、超声波、次声波也是声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说法错误C、物
12、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出声,但不是所有的声我们都能听见,声音响度很小或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说法错误D、每个人说话声带都会振动发出声音,但由于声带构造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说法正确应选D(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构造有关;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此题考察了声音的产生条件与传播、声音的特性,是一道根底题9.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
13、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 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 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 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 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知,蜜蜂振动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能感知到蜜蜂飞过;蝴蝶振动频率是56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能听到飞舞的声音,故感知不到蝴蝶飞过应选B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和高于20190Hz的声波是听不到的,根据蜜蜂和蝴蝶的振动频率判断是否能听到声音,从而判断能否感知到记住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10. 以下四个图都
14、是我们物理书上的,与它们对应的相关知识不正确的选项是()A. 用牙齿接触振动的音叉可以听到声音B. 声音的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C. 这是一个有效减弱噪声的装置D. 声音可以发生反射【答案】C【解析】解:A、用牙齿接触振动的音叉,声音可以通过牙齿、颌骨传给听觉神经,也可以听到声音,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声的措施,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进展工作的,它可以发射超声波,然后收测回波进展计算间隔 ,适用于探测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鱼群、水雷和关闭了发动机的隐
15、蔽的潜艇,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应选C(1)声音可通过头骨、颌骨等骨骼传播到听觉神经,然后由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此种听到声音的方式被称作骨传导;(2)音调指声音的上下,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3)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4)声呐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的进展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此题主要考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音调、防治噪声途径以及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属于根底知识1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
16、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答案】B【解析】解:听到声音不仅声源要发声,还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固体传声最快,其次是液体和气体,故B正确、D不正确;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无法直接口语交谈,故C不符合题意应选B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
17、和速度进展分析解答12.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D.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解: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敲锣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声音的频率要在2020000Hz范围内,响度到达0dB,且有传声的介质,故物体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该选项
18、说法正确应选D(1)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2)音调指声音的上下,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3)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声音的频率要在2020000Hz范围内,响度到达0dB,且有传声的介质;(4)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此题考察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属于根底知识的考察13. 如下图,人和动物都有不同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如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在651100赫左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20000赫左右.频率超过20190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图表所列的人或
19、动物中,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的有_;不能发出超声波的有_,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的有_【答案】海豚和蝙蝠;人、狗、猫;蚱蜢【解析】解:由图可知海豚和蝙蝠的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发声频率高于20190Hz的是超声波,人、狗、猫的发出声音的频率都低于20190赫兹,所以不能放出超声波;蚱蜢可以发出超声波,但是不能听到超声波,所以蚱蜢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故答案为:海豚和蝙蝠;人、狗、猫;蚱蜢(1)根据图中给出的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分析哪种动物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2)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190Hz的是超
20、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3)分析各种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找出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的动物此题考察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要会区分;从题干信息中搜寻有用的信息,考察学生根据信息总结结论的才能14. 下面各种情形都无法听到声音,其原因有:A.振动频率过低;B.没有介质传播;C.能量太小.请将代号填入以下空格中:太阳外表的宏大的太阳风声_ ;远处的朋友的悄悄话_ ;振动的手_ 【答案】B;C;A【解析】解:太阳周围是真空,虽然太阳风声很大,但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故我们听不到;在远处说悄悄话,声的能量很小,无法传递到我们耳中,故听不到;振动的手虽然能发出声音,但振动频率太低,
21、低于人耳听觉频率,属于次声,故我们听不到故答案是:B;C;A(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振动频率高于20190Hz是超声,低于20Hz的是次声,人耳都无法听到;(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能传递能量,并且随间隔 的增加,声传递的能量逐渐减小该题考察了声音传播的条件、次声及声传播能量等知识,属于根底知识,难度不大15.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假如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那么人类_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答案】能【解析】解: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那么f=3500次10s=350Hz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
22、围是20Hz20000Hz,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故答案为:能(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10s内振动了3500次,可以求出频率(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能记住并应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判断声音能否听到,是一道根底题16. 我们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不管从哪个方向发出的声音,用双耳聆听比用单耳聆听能更准确的判断出声源的方位,这是由于双耳效应的作用.在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究与发现B厅“声音之韵展区,有一个展品叫“耳听为实,它是由一组音箱与操作台组成的,如图甲所示,地面上设有脚印位置.在离地面2米高的墙壁上设置了等
23、距的8个音箱(编号依次为18),中央设置了一个圆形操作台,操作台上有9个按钮,中间的按钮是开场按钮,其余8个按钮可以记录听者所听到的发声音箱的序号,如图乙所示.请你写出用这个展品证明用双耳聆听比用单耳聆听能更准确判断声源方位的操作方法【答案】答:用双耳聆听比用单耳聆听能更准确判断声源方位的操作方法是:听者站在脚印位置,堵住一只耳朵,按下开场按钮,听到音箱发出的声音后按下所听到对应音箱的序号;听者不堵耳朵,按下开场按钮,听到音箱发出的声音后按下所听到对应音箱序号的按钮;通过比较发现用双耳聆听对发声音箱序号的判断比用单耳聆听对发声音箱序号的判断更准确【解析】双耳效应是指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
24、以及其他特征不同,人就能区分出声源的位置此题考察学生对双耳效应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一道应用性很强的题目17. 阅读以下材料并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自行车的尾灯在夜间发出的红光,能有效地提示后面的车辆,防止了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我们的平安.但是,自行车尾灯是靠什么发出红光的呢?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发出红光的.在夜间,路灯、探照灯、霓虹灯以及各种车辆的灯光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就发生反射现象,从而我们就看到了光,并以为光好似是从尾灯内发出的.又因为尾灯自身的颜色是红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一样的光,所以,无论外界有多少种颜色的光射到尾灯上,它只反射红光,我们看到的光就是红色的了
25、材料二: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间隔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1)根据材料一答复:尾灯内_(选填“有或“没有)有灯泡自行车尾灯是靠_发出红光的;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2)根据材料二答复:人耳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反射_(选填“能或“不能)进展太空测距,原因是因为_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答案】没有;反射红光;不能;不能;真空不能传声【解析】解:(1)尾灯内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将射来的光按照原来的方向再次反射回去,进入自行车后面人的眼睛;因为自行车的尾灯是
26、由互相垂直的红色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因此自行车尾灯是靠反射红光发出红光的;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当平面镜互相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如右图所示:(2)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之间,超声波指频率在20190Hz以上的声音,因为超出了人的听觉上限,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进展太空测距;超声波从发出传到海底的时间t=12×4s=2s,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1530m/s,由v=st可得,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s=vt=1530m/s×2s=3060
27、m故答案为:(1)没有;反射红光;见上图;(2)不能;不能;真空不能传声;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是3060m(1)自行车的尾灯是由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反射光线由反射物体的颜色决定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以作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两个平面镜互相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2)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之间,能否听到超声波,根据超声波的频率是否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判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承受的时间,利用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尾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这是中考时常见的一个题型.此题第(2)题中的属于易错题,出错的
28、原因是误把4s当成声音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18. 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展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的进展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可以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假如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的,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的的间隔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的假如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假如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的正向声呐靠拢;假如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的远离声呐请答复以下问题:(1)人耳可以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行业面试常见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应用讲解课件
- 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和方法试题(含答案)
- 福建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模拟题真题(附答案)
- 初级保安员证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复习题与答案
- 2025-2030家庭垃圾分类处理服务市场化运作可行性报告
- 2025-2030声学材料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拓展分析报告
- 2025-2030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历史建筑酒店化改造价值报告
- 心梗后发胸痛护理课件
- KET教学课件新版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件
- 头位难产识别和处理
- (完整版)文献调研报告模板
- 《透视灵魂看人生》-曾仕强
- 三级口腔专科医院基本标准
- 煤矸石加工科研报告
- 中国水务行业蓝皮书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点清单
- 汽车金融服务复习题
- 统计过程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