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导学案(无答案)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导学案(无答案)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导学案(无答案)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导学案(无答案)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导学案(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多彩的光4.1光的反射一、学习目的1.理解光源、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理解光在一些物体外表可以发生反射。 3.认识光的反射及其规律、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认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二、预习题1.有以下物体:月亮萤火虫、太阳、钻石、电灯、电视屏幕、交通路牌,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一定不是光源的有_,可能是光源的是_。2.真空中的光速是_,空气中的光速_真空中光速,但我们一般认为与真空中的光速一样大,也取_m/s。3.光的反射定律: 在同一平面内,_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角等于 角4.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_反射,看到水中的倒影是_反射 三、导学题一光的传播1.我们把

2、_叫光源。月亮是不是光源?2.光在什么条件下是沿直线传播的? 影子的形成说明:_。可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_、_、_。3.模拟课本画一条光线和平行光束。4.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在玻璃中的速度_。练习:1.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_的缘故;丽丽在湖边树阴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太阳的像。二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外表,被_现象。任何物体的外表都会发生反射。2光的反射规律: 1认识根本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如图,O是_,AO是_光线,OB是_光线,ON是_线。入射角是

3、_和_的夹角,在图中是_,反射角是_和_的夹角,在图中是_。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完成课本55页的探究实验并考虑:如何探究“三线共面的问题?只做了一次实验就得出了规律,这样做有什么缺点?假如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看到光线被反射后沿_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 结论:_、_和_在同一个_;_、_分居在_的两侧;_等于_。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  的。练习:2.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假设光垂直射向平面镜,那么入射角是_,反射角是_。3.一束光线以30°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反射光线与入射

4、光线的夹角有多大? 三两种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观察课本56页“图4-8部分后阅读理解下面的概念1.你认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吗? 2.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反射,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反射。四、检测题1.天黑了,小明翻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这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同时,小丽玩起了手影游戏,墙壁上的“大雁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2.一束与镜面成4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那么入射角是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 3.关于光的反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

5、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束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那么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 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

6、,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是_6.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展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外表发生了_反射。7.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 。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第四章 多彩的光4.2平面镜成像一、学习目的1通过实验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会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解释简单的现象。2知道如何用实验来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知道平面镜的应用。二、预习题1.日常生活照镜子的经历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 _ “前面或“后面.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判断方法:

7、。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间隔 与 相等,像与物体对于平面镜是 的。二、导学题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猜测:_。进展实验、搜集数据:位置1位置2位置3物与像的大小关系分析与验证:由以上表格所记录的内容,你可以知道:_。交流与合作:1我们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来做实验,是为了: 。2实验中要选用两个一样的蜡烛,是为了: 。练习:1.一个1.6米高的同学,站在距平面镜2米远的地方,像高_。当他向平面镜靠近1米,这位同学的像高为_。2.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像与物到平面镜的间隔

8、如何?像与物的连线跟平面镜什么关系?进展实验、搜集数据并填入下表:实验次数123物到镜面的间隔 /cm像到镜面的间隔 /cm由以上数据我们知道,像到平面镜的间隔 与物体到平面镜的间隔 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垂直或“平行。交流与合作:1实验中,玻璃板平面镜假如不竖直放置,对实验有何影响?2以上实验都是搜集了3次数据,一次可不可以?简单的说说你的理由。练习:2.小文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米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她的像到镜子的间隔 为_米,当她向镜子走近1米时,像到她的间隔 _米。3.虚像试着做一做!如何用实验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结论:将平面镜成像特点写在下面,并把它

9、背下来。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参考教材p59页,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生活及消费理论中,请你列举中几个例子?想想玻璃幕墙从哪些方面产生污染?提出你的合理建议。四、检测题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 。假设小明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_m;像与他相距_m;假设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 。2.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间隔 变小 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间隔 不变。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间隔 变大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间隔 变小。3.以下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A.盛夏

10、树下的光斑 B.阳光下地面上有物体的影子C.平静的水面映出景物的倒影 D.投影仪投到屏幕上的字4.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如下图,假设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间隔 应是 A1m B2m C3m D4m5. 根据镜中挂钟的像说出实际的时间_。6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如图。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一样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发如今蜡烛A的另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_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成了一个了;小明挪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_的位置,这种实验方法我们叫

11、_法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他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选填“实或“虚像7.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第四章 多彩的光4.3光的折射一、学习目的:1.通过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实验,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知道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折射现象。二、预习题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还有一部分光进入水中,光线产生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这两个现象是同时发生的2.看到池水变浅,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 现象。三、导学题一认

12、识光的折射现象1.考虑: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内部时,传播方向是否改变?我的猜测:请在图中将猜测大致途径完成我的观察:通过实验观察验证猜测是否正确水或玻璃由观察到的现象可知,光由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认识几个根本名词类比光的反射AO是 光线,OB是 光线,ON是 。入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折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做一做: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总结光的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 ;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随之 。光从空

13、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 入射角选填 、。4.当光垂直射向玻璃时,传播方向_,此时折射角等于_度,入射角等于_度。5.假如让光逆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入玻璃中,光会不会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练习:1.如下图,MN为两种物质的界面。光线AO为 光线,光线OC为 光线。AOP是 角,从图中可知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2.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时,假如入射角为30O,那么折射角 。A等于30° B小于30° C大于30° D.无法确定3.一束

14、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那么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三光折射现象的解释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为什么?如图,水中筷子反射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会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 、, 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似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像点发出的,所成像是 像,比真实位置 。所以看到筷子向上弯折了。四、检测题1北湖公园为美丽的长春又增添了一处靓丽的风景人们游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白云 B阳光下游客的影子C水中游动的鱼 D垂柳在水中的倒影2

15、.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个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 向左挪动后静止 B. 向右挪动后静止C. 先向左挪动后向右挪动 D. 仍在原来位置3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像,此时鱼的像比它的实际位置要_,假如人在水下看岸上的景物,那么景物的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_;而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像。4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下图。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第5题5、如图,光线AB射向玻璃板,请作出光线在玻璃板左右界面处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第四章 多彩的

16、光4.4光的色散一、学习目的:1.知道光的色散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2.理解色光的混合,知道光的“三基色。3.知道物体呈现的颜色与物体吸收或反射的色光有关,能简单解释五彩的世界。二、预习题1.从实验中可以看到,经水折射后的太阳光照射到屏幕上,变成了一个彩色的光斑,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 。光的色散是一种 现象。2.太阳光是白光,白光可以分解为 七种颜色的光,可见,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 混合成的。3.彩虹是 现象。4.光的三基色是: 。三、导学题:一光的色散让一束太阳光或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最上面是_色,下面是_ 色

17、光的色散:_ ,叫做光的色散。太阳光可以分解为_、_、_、_、_、_、_七种着色的光。可见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练习:1.以下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B画面五彩缤纷的彩色电视机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二色光混合光的三基色实验研究说明,自然界中_、_、_ 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而其他颜色的光那么都可以通过_、_、_光的适当混合而得到。因此,_、_、_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观察课本图4-31理解色光的混合。练习:2.彩色电视机可以反映出画面的真实色彩,是因为其颜色 A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是由红、黄、蓝混合而

18、成的C是由色光的三基色混合而成的 D是屏幕反射而成的三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决定。它只透过与本身一样颜色的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色光,无色透明物体可以透过任何色光。红色的玻璃只能透过_光。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决定,它只反射与本身一样颜色的色光,其他颜色的色光被它吸收。白色物体能反射 ,黑色物体能 。练习:3.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_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它_了,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那么这朵花呈现_色。四、检测题1.在元旦晚会上,小明穿着白衬衣和绿裤子,手里拿一个红苹果到舞台上表演,在白色聚光灯下,衬衣是_色的,裤子是_的,苹果是_的;在红色的聚光灯下,衬衣是_

19、色的,裤子是_色的,苹果是_的;在黄色的聚光灯下,衬衣是_色的,裤子是_的,苹果是_的。2.以下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3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ABCD4以下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池水映明月 B彩虹舞山涧 C潭清疑水浅 D起舞弄清影5.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以下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阳光照射到帆船的白色船帆上,船帆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防止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

20、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第四章 多彩的光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学习目的1认识凸透镜,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2.能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方案和选择实验器材。3.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是影响凸透镜成像大小的主要因素。二、预习题1.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凸透镜,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是_、_及_等光学仪器的根本元件。中间 边缘 的透镜叫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又叫_。2.利用太阳光怎样测量凸透镜的焦距?3.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cm,透镜的焦距为15cm,那么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立_的_像 三、导学题

21、一凸透镜1.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_透镜。根据教材70页图4-37将图1中光路图完成,并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根据教材73页图4-42将图2光路图完成。 图2 2.三条特殊光线:二凸透镜成像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本7173页的实验。完成后考虑以下问题:考虑蜡烛放在1倍焦点处为什么不能成像?将凸透镜一半遮住,观察成像有何变化,做做看。将蜡烛从较远处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成像大小及像的位置有何变化。怎样区分凸透镜成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小结: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 ;2实像 倒或正虚像 倒或正;3物近像远像变_大或小。四、检测题1物体从距凸透镜12

2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假设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假设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挪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4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下图的“爱车小贴士

23、,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镜,使太阳光_在车身部分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5.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假设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_填“靠近或“远离鲜花。6如下图,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 是15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程度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如图乙所示,假设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明晰放大的实像,那么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

24、、b、c、d四个位置中的_位置。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明晰的画面。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第四章 多彩的光4.6神奇的眼睛一、学习目的:1.理解眼睛的构造及视物原理,知道眼睛成像的特点。2.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学会保护视力。3.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

25、。二、预习题1.阅读教材图4-46,理解眼睛的构造。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其中,眼睛中的 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 2.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射才能太强,成像在视网膜 。由图4-49近视眼应用 镜矫正。3.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射才能太弱,成像在视网膜 。由图4-50远视眼应用 镜矫正。4.说出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几种应用: , , , 等三、导学题一眼睛的视物原理1.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球中的_相当于凸透镜物体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生成_、_、_的像,再经

26、过神经系统传入大脑皮层,从而形成视觉二视力的矫正1.下面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2.以下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三透镜的应用阅读课本78-79页,将下面表格中的空填上。并理解显微镜、望远镜等根本光学元件的应用。 应用成像原理物距u像的特点倒正、放大缩小、实虚放大镜u<f正立、放大、虚像照相机投影仪、电影机四、检测题1.以下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凸面镜 C平面镜 D幻灯机2.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

27、.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间隔 应大于一倍焦距3.用照相机拍照时,假如要使人的像再大些,那么应 调节暗箱就是改变像距A.人向后退些,同时拉长暗箱 B.人向后退些,同时缩短暗箱 C.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拉长暗箱 D.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缩短暗箱4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晶状体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不正确用眼等原因都会导致患上近视眼,有近

28、视眼的人大多数是采用戴近视眼镜进展矫正,现取一块近视眼镜片研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镜片的中央比边缘薄 B对光有发散作用 C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是一块凹透镜 6.透过晶莹剔透的露珠观察到叶脉变粗,此时叶脉所成的像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一样。7近视眼是晶状体对光的偏折才能变_选填“强或“弱,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选填“前或“后8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间隔 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以下说法不正确

29、的选项是 y-com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间隔 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间隔 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第四章 多彩的光复习一、学习目的: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理解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和光的色散,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能解释简单光现象。3.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探究视力矫正的方法。二、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 “需要或“不需要介质。2应用及现象:激光准直、检查排队直队、小孔成

30、像、日食月食的形成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二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的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2分类: 反射和 反射,都 “遵守或“不遵守发射定律。3平面镜成像特点:1虚实:成的像为 ;2大小:像和物的大小 ;3间隔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间隔 ;4对称: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4.平面镜成像原理: 。5平面镜成像应用:水中的倒影;成像;潜望镜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三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规律:1 光线与 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光线 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