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3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_第1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3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_第2页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3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3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间/ 30分钟根底稳固1. 2022 三门峡二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 是A. 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B. 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利用2. 2022 大连双基模拟如图K31-1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局部 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向图 K31-1C. 图中过程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D. 乙与丙的存在,能够加快碳的物质循环3. 萤火虫

2、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 真菌孢子萌发的化合物,如将其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使休眠 孢子提前萌发,导致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表达了 哪一类信息的作用A.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B. 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D. 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4. 草原上,当青草返青时,“绿色为兔子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B. “绿色对于兔子来说属于物理信息C.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达,正

3、确的选项是 A.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B.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6.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 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 3个生态瓶如图K31-2所示。以下说法中错误 的选项是图 K31-2D. 假设想维持稳定性,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7. 2022 广东揭阳一模以下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 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因此农田不需施 加氮肥D.在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能力提升8. 对以下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玉米-人玉米-牛人B.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

4、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D.假设种植玉米的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那么中的人比 中的人重金属元素积累少9. 如图K31-3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图 K31-3A. 图中生产者、A 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 大力增强过程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 经过程的碳全部储存于 B体内的有机物中D. 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10信息的传递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作用,以下不属于信息传递的是A. 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兴奋B. 人体剧烈运动所需能量由ATP直接供应C. 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

5、细胞D. 萬苣种子接受730 nm以上波长光照萌发受到抑制11. 2022 山东淄博一模某森林生态系统在遭受火灾b点前后, 草本、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植物 的地上局部的总干重变化如图K31-4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图 K31-4A.图中曲线I最可能代表灌木的生物量C. bd段草本植物进化为灌木,灌木进化为乔木D. cf段物种的丰富度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提高12.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常常趋向于稳态。图 K31-5中甲表示 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 ),图中虚线表示维 持该生态系统的

6、稳定所需的最低生产者净生产量;图乙表示出生率、 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图 K31-5A. 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 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 从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 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13. 图K31-6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 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图 K31-6A. “t桑代表能量流动匾!B. 模式图中不应有“t池塘的箭头-分析答复:14. 2022 西安一模图K31-7中甲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 中A B、C、D是生

7、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 生理过程;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局部能量流动情况 ,请图 K31-7(1) 在图甲中,B属于,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填序号),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 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mo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发生瘟疫,D发生的变化过程在图乙的食物链中,/的值代表(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了调查兔的种群密度,捕获了 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 假设图甲中的C产生60 mol氧气,那么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 当于 是 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 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 兔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假

8、设重捕时误将局部未标记个体统计 为标记个体,那么调查结果 实际值。(4)生态系统除了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综合拓展15. 2022 山东枣庄一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月宫一号 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已经有三位志愿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生活了 105天。系统内栽培了粮食作物、蔬菜和水 果等植物,饲养了动物黄粉虫),还有微生物来降解废物。如图K31-8 是此生态系统的局部示意图,请分析作答:图 K31-8(1) 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根底是,模拟实现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该实验成功的标志。(2) 在这个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中,人与黄粉虫的种间关系是。3假定能量的

9、传递效率为10%在三人能量供应维持不变的情况下 如将人的膳食中黄粉虫所占比例由调整为,那么调整后植物的总消耗量仅为原来的填分数课时作业三十一1. C 解析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A错误;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B错误;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物的呼吸,进而加快生态系统 的物质循环,C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 错误。2. C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全球 性与循环性,所以题图所示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局部过程 ,A正 确;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往返于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 ,在生物群落内部碳元素以

10、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B正确;造成温室效应的 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而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C错误; 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正确。3. B 解析萤火虫发出的光属于物理信息,雄鸟扇动翅膀属于行为 信息,某种植物根系产生的化合物属于化学信息,B正确。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会相互制约,使两者数量保 持相对稳定,因此兔子和草之间存在负反响调节,D错误。5.D解析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不同的生 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一般抵抗力稳定性高的 生态系统,恢

11、复力稳定性低,C错误;负反响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4. D 解析由“青草返青时,绿色为兔子提供了可以米食的信 息可知,兔子和草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A正确;“绿色对于兔 子来说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根底,D正确。6. A 解析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小鱼数量过多,种内 斗争剧烈,A错误;乙瓶中动植物数量比例适中,所以生物存活的时间 相对较长,B正确;丙瓶中的分解者是细菌和真菌,主要存在于河水及 池泥中,C正确;假设想维持稳定性,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也应放在散 射光下,补充能量,D正确。7. C 解析土壤微生物也参与生态系

12、统的物质循环,A错误;在农田 生态系统中,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所以还要往农田 中不断施加氮肥,B错误;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 传递信息,C正确;在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 恢复的速度快,D错误。食常题隠属所以在黠链内驟存元!累相对较多养级越8. C 解析能量的传递效率是10%20%与营养级上下没有直接关 系;长期坚持素食,可减少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有利于缓解世界粮9. B 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表示消费者,C 表示分解者,它们不能构成食物链,因为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 者,A错误;表示光合作用,大力增强过程可吸收较多的二氧

13、化碳, 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温室效应,B正确;经流向B的碳大局部通过呼 吸作用以二氧化碳形式散失,少量的碳元素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C错误;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即植物根细胞的呼吸作 用,D错误。10. B 解析ATP是所有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B项不属于信息传递。11. D 解析图中曲线I最后出现,可能代表乔木的生物量,A错 误;b点的生物量小于g点的生物量,B错误;bd段为群落演替过程, 不是生物进化过程,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C错误;cf段物 种的丰富度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D正确。12. C 解析从图甲可知,B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降低,C点后 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

14、破坏,A正确;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会获得 较大的收获量,同时又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从图 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出生率二死亡率,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错误;从 图乙可知,F点表示到达种群最大数量,D正确。13. D 解析“T桑代表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该池塘水体中还有其他的生产者,模式图中应有“T池塘的箭头;图中显示鱼以 蚕粪为食,是分解者;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提高了 能量的利用率。能14. (1)分解者 2、3、4、5恢复力稳定性(2)2 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兔与狼之间 400小于(4) 信息传递解析(1)在图甲中,B属于分解者,图甲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

15、是 2、3、4、5,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 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2)假设图甲中 的C产生60 mol氧气,那么根据光合作用反响式可以计算出C合成了10 mol葡萄糖,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可知,C流入D的能量一 般不超过相当于2 mol葡萄糖的能量。图甲中A捕食D,如果A发生 瘟疫,D发生的变化过程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在图乙 的食物链中,表示兔的同化量,表示狼的同化量,那么/的值代 表兔与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 数X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宁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50X 40 5=400(个);假设重捕时误将咅局部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 体,那么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增多,那么调查结果小于实际 值。(4)生态系统除了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功能外,还具有信息 传递功能。15. (1)负反响调节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19捕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