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色散中的科希方程验证_第1页
正常色散中的科希方程验证_第2页
正常色散中的科希方程验证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常色散中的科希方程验证折射率是反映介质材料光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可以用不同物理 原理来测量折射率。例如,阿贝折射仪就是利用光学全反射的原理来测量折射率的。 本实验 采用测量最小偏向角方法来求得三棱镜折射率。【实验目的】1. 熟悉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2. 了解最小偏向角测量折射率的原理3. 测量三棱镜折射率4. 用线性回归法进行理论曲线拟合并计算色散 线中参数。【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平面镜、低压汞灯【实验原理】图1是一光束入射三棱镜 ABC的主截面的情形,光束以入射角i,投射到AB面上,经 过二次折射后由 AC面出射,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之间的夹角 3称为偏向角,3的大

2、小不仅 和入射角i有关,还与棱镜的顶角 A和棱镜折射率n有关。由折射定律可得sinh n si n 11nsin 2 sini2由图1各角度间的几何关系,可得i1 i2 A23利用1 2 3式,求ddi0 ,这时3随i的变化有极值,那么得到最小偏向角的条件为i1 i2;min代入1式,可得用最小偏向角求折射率的公式可见在最小偏向角的情形下,折射率可用测量偏向角和三棱镜顶角方法求得。1. 光的色散介绍在真空中,光以恒定速度传播, 它与光的频率无关。 但在任何介质中传播时, 光的传播 速度就会发生变化且与频率相关。我们定义某一种物质的折射率为真空中的光速与物质中的 光速之比即n=c/c 0,它与光

3、的频率无关。当白光通过棱镜或水晶物体时会发生色散现象,出射光不再是白光,而是呈带状分布的一系列单色光。这是因为光在通过该物体时,对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 从而使出射 光与入射光的夹角不同,谱线被分开了。2. 色散特点我们在研究各种物质的色散光谱时, 发现各种物质的色散没有简单的关系, 同一种物质 在不同波长区的角色散率也不同, 说明折射率与波长之间有着比拟复杂的关系。因此,研究色散就先得找出n=f入的函数形式或 dn/d入在各波长区的值。3. 正常色散区域中的色散曲线公式如果假设物质中有好几种带电粒子,它们的质量为 mi,电荷量为qi, (i=1,2,),它们n2(1 k2)1 (2都能

4、以各种固有频率 3 i (对应于波长入i)振动。那么由色散经典理论可以推出:22) g2 2(2 0 )24入 i ,g=Y i ,其中 k=c( a )1/2/nw , bi=Abi, g都是与入无关的常数。为了导出正常色散区域的色散曲线公式,2a为物质的吸收系数,A为Nq / & omi , 丫为阻尼系数,我们可以认为在吸收区以外入射光几乎不被吸收,即k 0, gi 0。当入 >> 入i时,由上式可展开为:bi2i2在这里,因为入i2<<入2,=bi入i2,那么得:我们略去了入i4/入4及以上各高次幕项。如果我们令M=1 + b及Nn (M N 2)1/21

5、/2MN1/242Mbca243/28M这就是本次实验所要验证的科希方程。【实验要求】1. 分光计的调节1.11.21.31.4翻开分光计电源;调节望远镜目镜,看清叉丝; 准直法调节物镜,将平面镜紧贴望远镜物镜, 镜使反射回来的亮十字最清晰。这时,望远镜已合接受平行光了聚焦于无穷远处,在以后的 中根本无须调节了。在平台上按图2实线位置a b、c分别是三 平螺钉位置放上平面镜,调节平台水平螺丝丨 使平台三个水平螺丝根本等高;调节望远镜俯 丝,使望远镜筒与平面镜外表根本垂直。来回转动平台,分别找到正反两面的亮十字反 如两个像不等高,可将一面亮十字调到和叉丝 方十字重合;再旋转平台,看到平面镜另一面

6、的亮 字像;如这时,亮十字与叉丝上十字高度差为h,用平台水平螺丝 b或c调节,使亮十字接近叉丝 十字1/2距离,再用望远镜俯仰螺丝将亮十字调至 叉丝上十字完全重合仅用平台水平螺丝调节会 何?;再旋转平台看反面亮十字,如不重合,按 面俯仰螺丝和水平螺丝各调 1/2方法继续调节,直 两面亮十字都与叉丝上十字等高。这时,望远镜与台的转轴完全垂直。改平面镜按图2虚线位置放到平台上, 转动平台, 到亮十字反射像,如不与叉丝上十字等高,调节水平螺丝 已根本水平。b用节经调个或仰个或仰图3c,射像。射像。上十那么上与如如刖至平a,使它们等高。这时,平台1.5将三棱镜放在平台上,使每个螺丝主要控制一个棱镜面,

7、可三个螺丝分别对应三个棱镜 面,也可每个面对着一个螺丝参考图3。转动平台通过望远镜分别找到棱镜两个面的 反射的亮十字像,然后,用望远镜依次对两个面的亮十字,调节相应的平台螺丝,使亮十字逐渐接近叉丝上十字;调节过程中注意不要将亮十字丧失,每个螺丝调节幅度不宜太大,最终到达两个面亮十字都与叉丝上十字重合。2. 测定三棱镜的顶角 A和最小偏向角2. 1测定棱镜顶角A转动望远镜,使分划线上十字与AB面反射回来的亮十字准确对齐,这时望远镜垂直于棱镜AB面,用游标盘上的两个游标依次读下1、 1'两个读数,再转动望远镜,使其准确地垂直于AC平面。图4用二个游标又依次读下 2和2,两个读数,重复三次,

8、 取平均值。望远镜转动的角度:(12)( 1' 2')2那么棱镜的顶角A=180 - a2. 2测定最小偏向角翻开汞灯,等待片刻,使其有一定亮度。移动分光计,将平行光管狭缝对准汞灯最亮处,调节平行光管焦距产生平行光看清狭缝,调节平行光管俯仰螺丝,使其与望远镜共轴水平叉丝中线平分狭缝像,叉丝竖线与狭缝像重合。调节狭缝的宽度,使其有足够亮度,但有较高分辨率。缝越宽,分辨率越低。转动载物台,使汞灯光线经平行光管后发出平行光,大约以50°角射在三棱镜 AB面上见图1,而眼睛在另一侧向 AC面观察,从AC面看到绿谱线后,转动载物台,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少方向转动, 直到载物台继续转

9、动, 而谱线突然反向,此转折点就是棱镜对绿谱线 的最小偏向角。再固定三棱镜载物台,转动望远镜使叉丝竖线对准绿谱线,再固定望远镜, 转动小平台,检查它是否正处在最小偏向角位置,不对的话再继续修正, 直至叉丝对准转折时的绿谱线,记下此时二个游标的角度读数,再保持三棱镜不动或下降少许,转动望远镜,使叉丝竖线和平行光管的狭缝像对准,记下此时二游标读数,从而可算出最小偏向角min。【实验内容】1. 折射率的测定既然已经确定n=f入的函数关系,利用“折射率测定的方法这一实验中的方法一最小偏向角法来测量三棱镜中对应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的折射率。A为三棱镜的顶角,3为对应单色光的最小偏向角。那么有 :sin(2那

10、么可计算出2 测出三棱镜的顶角, 再分别测出高压汞灯中各条谱线所对应的最小偏向角, 对应谱线的折射率,这样得到对应的n入值。【实验步骤】1 .开启汞灯电源;2目测望远镜、平行光管水平;3 以三棱镜垂直面作为反射面,用自准直方法调节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即看到反射像位于视场中心的对称位置上;4. 用反射法测量三棱镜的顶角A;5 测出高压汞灯中的各条谱线所对应的最小偏向角3并记录各条谱线的波长值;6利用公式计算不同谱线对应的棱镜折射率。数据处理的方法电脑辅助处理1 屡次测量3取平均值的方法以减少偶然误差;2 .用求偏导的方法来计算a、b、c之间的关系;3 .用最小二乘法来求出 n= a + b/入2+

11、 c/入4中的参数a、b、c值; 4利用电脑软件绘制 n=f入的函数关系。【思考题】1 .是否再设想一种测顶角 A的方法。2. 实验时用何方法来消除仪器的偏心差?3. 调节三棱镜光学面与仪器轴平行时,三棱镜的放置方法是否有一定要求两个变量的数据拟合y A BxA y Bx 1ny B-XinnXj yi2n xiXiyi(xj2相关系数:r: 二 2 二 2(x2 x )(y2 y )n XiyiXi%.n X2( xj2n y'( yi)2三个变量的数据拟合对于N组数据x1i , x2i , yii=1,2,3,N,用最小二乘原理来确定方程y=a+bx 1(yii 1abx1icx2

12、i)2+CX 2的全部系数。令N(a,b, c)(yi yji 1要使 a,b,c到达最小,将上式分别对a,b,c求偏微商,并令其等于零。有N2 (yi a bx1icx2i) 0a i 1N2(yi abx1icx2i )x1i0bi 1N2 (yi a bX1cx2i)x2i0ci 1化简整理后,得 a,b,c必须满足的方程组:L 11 b+ L 12 c= L 1y,L 21 b+ L 22 c= L a= y 一 b x1 c x2 ,其中L11N2X1 mm 1Nx1mm 1L12L21Nx1m x2mNX1 mm 1NX2mm 1L1yL222X2mm 1X2mm 1YmYmX1N

13、2 yym X2mm 1解以上方程组可求得系数a, b, c。x1m1Ymm 1NX2mm 1ym ,m 1次数e 1e 1'e 2e 2'a1159044'335o45'36o47'218o46'119o58'2159046'335o45'36o49'218o48'119o57'3159047'335o43'36o48'218o46'119o58'【实验数据处理】1.测定棱镜顶角A由1221' 2'计算出三次a'平均值为119058&

14、#39;'所以棱镜的顶角A=180 - a 60002'2.测出三棱镜的顶角,再分别测出高压汞灯中各条谱线所对应的最小偏向角,那么可计算出 对应谱线的折射率,这样得到对应的n入值。sin宁.Asin2算出颜色入nmee'n1/入*入初始位置206o49'25o33'红246o03'64o44'39o13'黄246o32'65o07'39o38'绿247o02'65o31'40o05'青247o30'65o57'40o33'蓝247o56'65o23&#

15、39;40o59'紫248o27'66o49'41 o27'n-1/ 入 *H1.5551.551.5451.541.5351.531.5251.52y = -2E+08* + 8574x + 1.5058DO C QCM Oy = 6686.5X + 1.5093R2= 0.9898*0.0000E+001.0000E-062.0000E-063.0000E-064.0000E-065.0000E-066.0000E-067.0000E-06由图中拟合可以看出:/ 入*入n=1.5058+8574/入 * 入-2 E+08/入 A4二次拟合:1.5421.522IIty = 6686.5X-2+ 1.5093R2= 0.98981.541.5381.5361.5341.5321.531.5281.5261.5241002003004005006007008001.5421.522n-阔A08x-4 + 8574x-2 + 1.50P9= H QQ19y = -2E+I581.541.5381.5361.5341.5321.531.5281.5261.524100200300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