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1页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2页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3页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4页
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博士培养方案窗体顶端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类别:208 工学博士学位壹级学科代码和名称:0814 土木工程二级学科代码和名称:081401 岩土工程081402 结构工程081403 市政工程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6 桥梁和隧道工程081420 消防工程081421 土木工程规划和管理081422 土木工程材料执行开始-终止年级:2007-2012制订二级单位:土木建筑学院壹、学科概况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下、地上或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

2、等技术活动。土木工程的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以人为本,为人们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环保、节能、经济、美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的要求。1953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等七所高校的土木工程系合且,于长沙市湖南大学原址组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我校土木工程学科即源于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桥梁和隧道工程系,后又历经湖南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等变迁,现属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1981 年、1986 年分别获桥梁和隧道工程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l987 年被评为铁道部重点学科。2000

3、 年获土木工程壹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桥梁和隧道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50 多年来,经过几代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土木工程学科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跻身国内同类学科先进行列的壹支教学、科研力量。本学科由三位工程院院士挂帅,率领壹支学历层次高、科研、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年轻学术队伍,拼搏在教学科研的第壹线。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 33 名。拥有总建筑面积达 13240m2、包括结构工程实验室、建筑材料科学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土木工程安全科学实验室、防灾减灾实验室等实验设施,配有较为完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以曾庆元院士为首的桥梁和隧道工程学术

4、梯队,创立了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横向振动分析理论,被铁道部专家会议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九江、芜湖长江大桥、提速和高速铁路线路上的 100多座桥梁横向刚度的分析问题;提出了桥梁结构局部和总体相关屈曲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桥梁内力塑性系数法,桥梁有限横截面框架单元法,解决了岳阳洞庭湖三塔斜拉桥等多座桥梁的极限承载力分析问题;创立了列车脱轨分析理论,解决了三座桥梁振幅超限的使用问题,分析成果被多家铁路局采用;建立了组合结构桥梁分析理论,解决了芜湖长江大桥、岳阳琵琶王立交桥等多座组合结构桥梁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大跨度桥梁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内力 UL 法,解决了西陵长江悬索桥等多座桥梁的非线性分析问题;在

5、我国首次实现了拉索风雨振的磁流变阻尼器控制,解决了洞庭湖斜拉桥拉索风振控制问题。岩土工程专家刘宝琛院士是随机介质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依据他创立的理论,解决了岩土开挖引起的岩(土)层移动和变形预计计算的难题,突破了国外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物下不能进行岩土开挖和矿产开采的限定,打破了外国专家划定的禁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率先提出了岩石断裂韧度测试新方法,被国际断裂韧度测试方法建议委员会采纳;以他为首的岩土工程学术梯队,解决了浅埋隧道施工对环境影响、桩基托换、既有桥梁基础承载力评估、深基坑支护等多项工程难题;主持编制了三部地方岩土工程建筑法规;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粘土固化浆液及固化

6、剂、网格式加筋土挡士墙,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且且在多项工程中获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刘院士指导的博士生杨小礼撰写的博士论文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评为 2005 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工程管理专家孙永福院士是原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多年来组织建设了京九、大秦、宝中、南昆铁路和衡广、兰新、浙赣铁路复线等多条铁路干线的建设,特别是在青藏铁路建设中,解决了高原冻土层施工、生态脆弱、高原缺氧下施工人员的健康保障等重大工程难题,作出了突出成绩。撰著有铁路建设管理论集,主编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以及衡广复线、京九铁路等工程总结,近期发表了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和实践、青藏铁

7、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和实践、运用系统原理建设京九铁路的成功实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铁路建设、对铁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运输体系等十多篇论文。近五年来,本学科共承担了 25 项国家重点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也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纵向课题和重大横向课题,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壹等奖 1 项(“大跨度低塔斜拉桥板桁组合结构建造技术”),二等奖 3 项(“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铁路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新技术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8 项。二、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

8、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能胜任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要求是: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铁路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献身科学的强烈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现代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方法;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掌握壹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壹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代码名称研究方向英文名称108142001 消防工程208140501

9、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308140601 桥梁和隧道工程408142201 土木工程材料508142101 土木工程规划和管理608140101 岩土工程708140201 结构工程808140301 市政工程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和培养要求1.博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即允许研究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年限为 3 年至 6 年。2.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制为 5 年。实行弹性学制,在校的最长年限为 8 年。3.培养方式:实行指导教师负责的指导小组培养工作制,导师个别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

10、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应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思想、业务、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4.学分博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 16 学分。包括:公共学位课 4 学分;专业学位课至少 4学分;培养环节 8 学分。对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尚须补修本学科硕士生阶段的专业基础课 2 门及之上,具体补修的课程由导师视情况指定。补修课计算学分,但不在应修满的规定学分之内。硕博连读研究生应该修满的总学分为 45 学分之上,其中:博士生阶段的学分至少为 16 学分,硕士生阶段的学分至少为 29 学分。5.课程类别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1)公共学位课(必修,4 学分);(2)专业学位

11、课;(限选,至少选满 4 学分);(3)选修课(任选);(4)培养环节(修满 8 学分);(5)补修课(根据需要补修硕士生阶段课程,计算学分,但不计入应修满的学分总数);(6).专题学术讲座(不计学分)。 6.课程设置查见课程设置7.课程成绩和课程免修研究生通过了所选课程的全部教学环节,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取得和该课程相应的学分。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课程应予重修。研究生英语水平达到出国人员要求者,凭考试成绩单原件可申请免修。8.形势和政策课形势和政策课的教学历程为 2 学年,考核合格后才准予毕业论文答辩,计 2 学分。 9.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要求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听取 20 次之上学术报告或专题介绍

12、;每学年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至少作壹次学术报告;至少参加壹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且宣读自己的论文;在申请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至少作壹次公开的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每次应有不少于 500 字的总结,且经导师签字后留存。达到要求后,按规定时间交土建院研究生办公室审核,且记载成绩。学术报告会的组织单位能够是学校有关部门、二级单位、学科或外单位。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学分要求总学分16公共学位课4公共选修课0学位课学分8必修壹组4限选壹组0限选课学分0必修二组限选二组任选课学分0必修三组限选三组培养环节学分8必修四组限选四组补修课学分0必修五组限选五组学分说明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号和名称学时学

13、分开课学期说明01 公共学位课010101102 现代科技革命和马克思主义322秋季01 公共学位课050201101 博士生综合英语642秋季11 必选壹组070101101 高等工程数学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203 连续介质力学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300 随机介质理论161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301 计算流体力学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302 防灾减灾科学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304 高等桥梁结构设计理论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305 高等消防工程科学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306 决策方法和模型32

14、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307 高级经济学(含城市经济学)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500 土木工程材料科学前沿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501 岩土工程进展专题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308 现 代 城 市 规 划 理 论 和 方 法城市和区域规划研究方法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205 高等结构设计理论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204 高等结构分析理论322秋季11 必选壹组081401309 复合材料选论322秋季40 任选050201102 日语(二外)1083秋季40 任选050201103 德语(二外)1083秋季40 任

15、选050201104 俄语(二外)1083秋季40 任选081401403 综合智能控制技术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4 车桥振动分析理论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5 桥梁抗风和抗震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6 高等隧道力学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7 高等组合结构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8 工程结构防火理论和方法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09 安全工程学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11 工程经济和项目评价理论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12 建筑市场经济和管理322秋季40 任选081401413 企业战略研究322春季

16、40 任选081401414 高级项目管理学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15 城市规划经济分析和评价322春季40 任选081401416 高等随机振动理论322春季40 任选000001801 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2秋季40 任选081401419 铁路建设专题161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1 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2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2 形势和政策2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3 博士生资格考试1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5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6 社会实践1秋季45 培养环节000001807 实践教学1秋季45

17、 培养环节00000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秋季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博士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学时应不少于 50 学时。博士生的实践教学工作能够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方式:讲授本学科本科生或硕士生有关课程的部分内容、协助指导硕士生、或参加“三下乡”活动0.5 个月之上等。七、学年总结和筛选考核每学年放假前,学院组织研究生对壹学年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业成绩、研究业绩等方面进行壹次全面的总结、评定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定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每学期对研究生进行筛选,达到退学规定的研究生根据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籍处理。八、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资格考试课程学习达到要求后,博士研

18、究生必须参加资格考试,资格考试通过后才能取得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资格。资格考试采用笔试(可开卷)、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部分的内容应有壹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包括下述内容:(1)政治思想品德、行为道德和科研态度方面;(2)个人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课程学习成绩;(3)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对本学科和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前沿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了解情况;(5)所具备的科研素质、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资格考试由土木工程壹级学科统壹组织,成立较稳定的考试小组。可安排在第二学期(硕博连读生第四学期)末或第三学期(硕博连读生第五学期)初,

19、应提前俩个月通知博士生。第壹次资格考试未通过者,可隔壹段时间再举行壹次,第二次考试仍未通过者,应予退学。九、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在第壹学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公开的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的文献资料应不少于 120 篇,其中外文资料应占三分之壹之上。学位论文选题应符合本学科学位的培养目标要求,且应立足于学科前沿,在理论或技术上能做出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或潜在价值。选题报告应在壹级或二级学科范围内公开举行,可结合学术报告会进行。在选题报告准备过程中和报告会上,导师和指导小组有责任帮助研究生审视论题的创新空间和在预定期限内完成论文的现

20、实可能性。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研究生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上填写网络版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且交土建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存档,且记载成绩。首次选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应在 1 年内补作。十、学位论文工作检查和考核每年 10 月中旬,对所有进入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进行论文进展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各系(所)应组成检查组,对论文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预期进度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解决研究生论文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综合能力较差,论文工作进展缓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的研究生提出警告,或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学籍处理。十壹、发表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在 SCI、EI、ISTP 等检索系统的刊物源上发表和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至少 3 篇,方可申请授予博士学位。发表的文章应以中南大学为第壹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壹作者或导师为第壹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未达要求者,可准予毕业,但必须达到之上要求以后,才能申请授予博士学位。对从 2008 年起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为:至少须在本学科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