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自我认知:认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问主要考察应聘者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职业素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是否有责任心,面试官应根据应聘者回答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所应聘的工作岗位。这个问题通常是我们对应聘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面试过程的中间环节提出的。应聘者面对这个问题,通常都会表现得比较纠结,因为他不知道是实说还是虚说,说多还是说少。自我认知。面试官可将应聘者回答的内容与自己分析的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应聘者所说的缺点与自己分析出的大体相符,那么就说明应聘者较为诚实,对其自己有较为客观的认识。职业素养。一个人能否勇敢地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阐述出来,取决于其是否具备诚实正直这一重要
2、的品格。通过分析应聘者回答内容的可信度,可以对应聘者的职业素养给出一个初步的评价。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1.应聘者的缺点与所应聘的岗位要求有明显冲突应聘者回答的自己的缺点与工作岗位说明书有很明显的冲突。比如应聘者回答:“我不太善于交际,尤其是和陌生人打交道会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招聘岗位正好是营销类的工作,即使这名应聘者其他能力不错,面试官仍应该谨慎选择。不过,缺点和优点往往都是相互的,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应聘者的优点,比如交友比较慎重。若有其他适合职位,面试官可对其重新进行定位。2、应聘者说自己没有缺点应聘者面对此问题,在犹豫了好
3、长一段时间之后,告诉面试官自己好像没有缺点,比如:“我个人觉得我没有缺点,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这份工作。”人无完人,没有缺点其实就是最大的缺点,这种回答肯定存在问题。给出这种答案的人一般分为两类:(1.)应聘者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认识,往往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很少关注自己的缺点。(2.)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不敢去面对,为了取得面试高分,对缺点避而不谈。假设我们从简历中看到这位应聘者在一年内换了三份工作,就可以发现其工作没有耐心、不够认真等缺点。但他仍说自己没有缺点显然是自欺欺人。3、应聘者强词夺理,狡辩自己的缺点明明是缺点却说成是优点,当面试官对其进行指正时,应聘者却予以反驳。这类人缺少一定的职业素养,责任感不强,且不懂得变通,而且工作态度也有一定的问题。这类人在工作中可能也是一个很难管控的员工。面试官对这类应聘者应谨慎对待。4、应聘者明谈缺点,实论优点很多应聘者在介绍自己的缺点时,将自己的缺点巧妙地转换成了自己的优点,比如:“我的缺点就是太过于追求完美,以致给很多的同事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极力改正”等。这类“缺点”太过于虚假,但面试官还是可以了解到应聘者喜欢耍小聪明,但往往聪明过头,且自我意识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汽车技术与环境保护考试题及答案
- 糯米糍测试题及答案
-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技巧总结2025年商务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测验及答案
- 数量与数字试题及答案一览
- 2025物流管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环保型汽车拆解项目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 新西兰马尔堡产区葡萄酒品牌国际化策略报告2025
- 2025护士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百鸟朝凤英文版
- GB/T 37573-2019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年度评价技术规范
- GB/T 119.1-2000圆柱销不淬硬钢和奥氏体不锈钢
-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课件
- 小学奥数:乘法原理之染色法.专项练习及答案解析
- 西藏林芝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入团志愿书样本(空白)
- 老年人烫伤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