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项部分 古诗文村 居【清】 高 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5散学:放学。 6纸鸢:风筝。 【诗意】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活力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降临的喜悦和赞美。 【作者介绍】 高鼎清,
2、生卒年不详,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交融在一起的、充满活力、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好似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
3、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摆,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二句写的是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妙的春光平添了几分活力和希望。 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1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2子规:杜鹃鸟。3才了:才料理完。.4山原:原野和山陵5蚕桑:种桑养蚕。【诗意】?乡村四月?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作者介绍】翁卷生卒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
4、,南宋诗人,宋柳川今柳市区人,中年以后迁居永嘉县城。其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淳祐三年公元1243领乡荐,在越、江淮边帅府中度过一段幕僚生活。后从事教学生涯,落拓江湖,以布衣终。 毕生擅长诗歌,多尖新刻画之作。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形成我国诗歌开展史上的“永嘉四灵流派。他们冲击“江西派那种拼积典故,僵硬拗捩的诗风,锻炼字句,刻意为工,反对用典,着意白描。其诗作虽多吟山咏水、唱和应酬之作,然不乏关心时事和民生疾苦佳作, ?东阳路旁蚕妇?、?乡村四月?、?赠张亦?等,都为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的名作。叶适评其诗“自吐性情,靡所依旁。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
5、: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风光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如今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织,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覆盖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风光,眼界是广阔的,
6、笔触是细腻的,色彩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似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如今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繁忙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那么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繁忙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成心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
7、紧张之中保持一种沉着恬静的气度,而这沉着恬静与前两句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彩是和谐统一的。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 1鹳雀楼:原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到达极点。 6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7更:再。 【诗意】 ?登鹳雀楼?这首诗写了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渐渐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想看得更远,看到
8、目力所能到达的地方,就要站得更高些。表现出诗人非凡的胸襟抱负。【作者介绍】王之涣 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擅长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非常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非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风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粗浅的语言,既高度
9、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阔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后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交融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假设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唯一的方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
10、“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番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非常自然、非常严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义深远,耐人探究。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寻 隐 者 不 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
11、释】1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2不遇:没有见到。3言:答复说。4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诗意】?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诗人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小弟子答复说师父采药材去了。隐者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作者介绍】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汉族。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
12、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终究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缺乏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擅长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那么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意切。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冬眠疗法考试题及答案
- 电子直播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232-2023 《饲用燕麦复种苜蓿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承诺书(3篇)
- 护理专业订单式考试题库及答案
- 湖南护理学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商务合同谈判记录与合同评审表
- 大学宪法考试题及答案
- 调味品购销协议
- 行政办公文档格式及排版标准
-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合集7篇)
- 社区工作-徐永祥-高教出版社-全要点课件
- 肉制品工艺学-香肠类制品-课件
- 敬畏规则行有所止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 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医护理方案
- 中小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 GB/T 9728-2007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 GB/T 2992.1-201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 (含答案)
- 教学课件-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