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_第1页
大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大连市 2012 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语文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初中毕业升学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 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中阶段语文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 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语文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 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20052 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 准、20052005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

2、考试命题指导语文、大连市 2012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 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二、命题原则1.1.命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水 平。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业水 平,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2 2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 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 合性。语文学业考试注重

3、考查语文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 容中。3.3.语文试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 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 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4.4. 命题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经验水平,选择文质兼美、体现中华传 统文化的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 控制难度及篇幅,处理好教材直接涉及的教学内容与课外

4、语言材料的关系。5.5. 作文命题力求富有新意, 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的试题, 有利于学生 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26 6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选择恰当的测试方式,合理确定试卷结构,灵活地设置题目, 不断完善测试题型,分散试卷难点,以更好地测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 素养。杜绝偏题、怪题、错题。7 7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三、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参照大连市初中语文

5、学业质量标准 考虑全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一)积累与运用1 1 识字、写字。识字与写字的考查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和写字三方面的内容。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 在考查学生认读和拼写的能力;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 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写字的考查,要求学生能根据汉字的间架结 构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学生应能够正确识记、使用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要求掌握的 35003500 个常用字及人教 版语文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语。2 2 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与运用。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及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要求,主要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古今优秀诗 文

6、的能力,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恰当运用古今优秀诗文进行合理表达的能力。3.3. 语言运用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考查语言的运用情况。如能够辨识、修改病句,会对对联,会造句,会 仿写,能提炼概括信息,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 复、设问、反问)等。4.4. 文学常识的积累。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考查学生对散文、诗 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的了解情况。5.5. 名著阅读的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课程标准及人教版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的阅读情况。要求学生 整体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

7、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进行概述并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二)古诗文阅读1 1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3常见文言实词:安、卑、被、本、比、鄙、毕、别、兵、病、策、曾、尝、长、朝、诚、出、初、辞、从、达、旦、当、道、得、独、度、对、尔、发、伐、方、奉、复、负、故、顾、固、观、归、国、恨、会、或、极、及、疾、即、计、既、假、间、见、将、尽、就、居、举、绝、类、良、怜、临、略、名、莫、期、奇、起、虫遣、穷、求、去、若、塞、善、稍、少、舍、胜、师、识、食、使、始、是、视、适、书、孰、数、属、戍、说、素、遂、所、汤、徒、亡、

8、微、文、闻、鲜、相、信、兴、修、许、寻、 宜、遗、已、易、意、益、诣、阴、引、余、语、狱、欲、喻、再、彰、知、止、致、置、治、逐、走、卒、坐。2 2 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然、为、焉、以、因、于、与、贝叽者、之、诸。3.3.能够正确断句。4 4 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语意重要或句式特殊的句子。5.5. 分析、把握作者在诗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归纳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6.6. 赏析作品形象。7 7 .品味语言表达技巧。文言文阅读两个选段,一段取材于人教版语文教材,另一段取材于课外。课外文言文的 难度略低于教材,考点在课内。古诗词赏析取材于课外。(三)

9、现代文阅读1.1. 阅读文章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理解主要内容,理清 思路。2.2.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3.3.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并能分析其作用。4.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 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5.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6.6.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

10、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 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现代文阅读两个语段,均取材于课外,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四)写作1 1.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2 2写作感情真挚,努力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43.3. 能通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尽可能有创意地 表达。4.4. 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 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5.5.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 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6.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 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的方式等,进行改写。7.7. 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8.8. 能书写规范的汉字,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四、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