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倒V型图像的识别_第1页
V型倒V型图像的识别_第2页
V型倒V型图像的识别_第3页
V型倒V型图像的识别_第4页
V型倒V型图像的识别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的识别( )1取五等份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H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重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试验结果相符的是( )2如图()表示反应:mA(g)+nB(g) pC(g)+qD(g);H。在不同温度下经过肯定时间混合气体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关系。图()表示在肯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t时刻转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平衡的反应过程。由此可推断该反应中 A、m+np+q, H0 B、m+np+q, H0C、m

2、+np+q, H0 D、m+np+q, H0( )3化学小组争辩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转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A2(g)3B2(g) 2AB3(g) 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右图所示的曲线 (图中T表示温度,n表 示物质的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在T2和n(A2)不变时达到平衡,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B.若T2>T1,则正反应肯定是放热反应C.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D.若T2>T1,达到平衡时b、d点的反应速率为Vd >Vb( )4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2NO(g)2CO(g)

3、2CO2(g)N2(g)H<0,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 b Bc d Ca b d Db d ( )5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肯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右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派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6二氧化碳是一种贵重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反应:2NH3(g)+CO2(g

4、)NH2CO2NH4(s)H1=a kJmol-1反应:NH2CO2NH4(s)CO(NH2)2(s)+H2O(g)H2=+72.49kJmol-1总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H3=-86.98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1=_kJmol-1(用具体数据表示)(2)反应的S_(填或)0,一般在_状况下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3)下面是反应中影响CO2转化率的探究 当氨碳比=4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A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      

5、0;      B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CO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图2为某特定条件下,不同水碳比和温度影响CO2平衡转化率变化的趋势曲线其他条件相同时,为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生产中可以实行的措施是_ _(填提高或降低)水碳比;当温度高于190后,CO2平衡转化率消灭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缘由是_ _(4)假如起始温度相同,反应由在恒温容器进行

6、改为在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K1将_ _(填增大、削减、不变)(5)某争辩小组为探究反应中影响c(CO2)的因素,在恒温下将0.4mol NH3和0.2mol CO2放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t1时达到平衡过程中c(CO2)随时间t变化趋势曲线如图3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t1时将容器体积压缩到1L,请画出t1后c(CO2)随时间t变化趋势曲线(t2达到新的平衡)(6)尿素在土壤中会发生反应CO(NH2)2+2H2O (NH4)2CO3下列物质中与尿素有类似性质的是_ _ ANH2COONH4  BH2NOCCH2CH2CONH2 CHOCH2CH2OH

7、0;        DHOCH2CH2NH27某试验小组在一个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0.20molCH3OH和0.22molCO气体,发生反应CH3OH(g)+CO(g) CH3COOH(l),均经过5min时测得的甲醇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已知在T2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刚好为2L.已知:CO(g)+O2(g)2CO2(g) H -566KJ·mol12CH3OH(g)+3O22CO2(g)+4H2O(l) H -1529KJ·mol1CH3COOH(l)+2O2(g) 2CO2(g)+2H2O(

8、l) H -874KJ·mol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制乙酸反应:CH3OH(g)+CO(g) CH3COOH(l) H KJ·mol1(2)在温度为T2时,从反应开头至5min时,用单位时间内质的量变化表示的乙酸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min1(3)曲线在T1T2阶段,甲醇转化率随温度变化上升的缘由是 (3)在温度为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4)在温度为T2时,往上述已达到平衡的恒压容器中,再在瞬间通入0.12molCH3OH和0.06molCO混合气体,平衡的移动方向为 ,理由是 。(5)在温度为T1时,乙酸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下图所

9、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体系温度快速上升到T3并维持该温度,请在图中画出ti时刻后乙酸物质的量的变化总趋势曲线8近年来全国各地长期被雾霾掩盖,雾霾颗粒中汽车尾气占20以上。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超细颗粒(PM2.5)等有害物质。目前,已争辩出了多种消退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 (1)工业上可接受CO和H2合成甲醇,发生反应为 CO(g)2H2(g) CH3OH(g) H<0 在恒容密闭容器里按体积比为12充入一氧化碳和氢气,肯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转变反应的某一个条件后,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肯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正反应速领先增大后减小 B. 逆反应速领

10、先增大后减小 C. 化学平衡常数K值增大 D. 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 E. 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F. 氢气的转化率减小 (2)将NO和CO以肯定的流速通过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反应2NO(g)+2CO(g) N2(g)+2CO2(g) H<0,经过相同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的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种催化剂比第种催化剂脱氮率高 B两种催化剂分别适宜于55和75左右脱氮 C曲线、最高点表示此时平衡转化率最高 D相同条件下,转变压强对脱氮率没有影响(3)在某温度下,2 L密闭容器中充入NO、CO各0.4 mol进行反应(),

11、测得NO物质的量变化如图3所示,5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第6分钟连续加入0.2 mol NO、0.2 mol CO、0.2 mol CO2和0.3 mol N2,请在图3中画出到9分钟末反应达到平衡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9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看到溶液变蓝,试验结果如图。

12、据图分析,(1)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Vb Vc(2)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 mol·L-1·s-1(3) NaHSO3被过量KIO3氧化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0(1)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TiO2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2N2(g)+6H2O(l)4NH3 (g)+3O2(g) H=+1530.4 kJ·mol-1,上述反应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试验数据如下表:实组1234温度 T/K303313323353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反时间/h3333容器体积/L2222依据表中数据,在303K时,在3h内用氨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推断组别4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定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2)在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H0,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时间/浓度c(N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