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第 7 课月夜同步练习、基础知识及运用1 1 本诗的作者是 _,它是我国伟大的 _ 诗人。答案:杜甫| |现实主义解析:第一空容易填答,第二空注意不有填“唐朝”, 根据“伟大”一词可知是对诗人的评 价,所以要填“现实主义”。点评:“现实主义”主要是写诗歌的内容多以写实为主,而“浪漫主义”则表面为多于想像。2 2、理解诗中词语。厶鬟:清辉:_ 。虚幌:_ 。双照:_ 。答案:妇女的鬓发 I I 指月光 I I 薄而透明的帷帐 I I 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解答即可, 注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比如“双照”的“双”要根据诗歌内容来理解。点评:理解古诗人,首

2、先要把握诗歌中字词的含义。3 3、 全诗的领句是 _ ,领词是 _答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独看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不难了解诗的第一句交代观月的时间即是领句。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诗歌内容即可解答。4 4、 诗人写说妻子见月而思己的诗句是 _ ,具体表现妻子思己之苦情形的诗句是 答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闺中”一词是指女子的志趣起居室,所以指诗人妻 子,“独”字暗含了思念之意。“云鬟”“玉臂”都与女子有关,所以是写诗人妻子,“湿”“寒”二字表现了妻子思念的苦情。点评:理解诗歌中诗句表达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关键

3、性字词来理解。5 5、 诗人身在 _,妻子身在_,诗人思念妻子儿女,却反写 _,这表现了诗人写法的独特。答案:长安| |鄜州| |妻子思念自己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第一题根据所学了解的写作背景即可填答,第二空根据首句的内容理解即可填答。点评:本诗写法巧妙,写妻思己,实则写自己思妻,学习时要注意体会。6 6、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句使用了 _ 方法,写儿女不了解(因为年幼)母亲忆长安之意,实写_答案:衬托| |妻之孤独凄然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未解” 一词了解“小儿女”的心态,与 诗人妻“忆长安”相联系即可了解衬托的方法。点评:衬托,是古诗中常用的方法

4、,学习时要注意体会理解。7 7、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表示了诗人 _的愿望。答案:与家人团聚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双照”一词来理解,“双照”,指月光 照着诗人和妻子,与“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点评:理解诗句含义,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二、问题理解8 8、 根据诗句,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人的妻子独自望月的情形。答案:月儿,静默在鄜州的夜空。 妻子独自一人倚靠栏杆, 久久出神地望着它。 初秋的薄雾, 不经意间润湿了她如云的髻鬟, 而她的心里,只惦记着安危未卜的夫君,洁白的手臂在清辉 中渐渐冰凉,一颗晶莹的泪珠,从如玉的脸颊悄然滑落解析:根据所学所记,

5、回顾诗歌内容,找出诗中写“独自望月的情形”内容,抓住诗中描写 的内容,发挥想像,具体描绘诗的中情境。点评:本题属于对诗歌内容的扩写,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来写作,突出诗中情境特点。9 9、 诗中的“独看”与“双照”相对成趣,你能体会到此中的妙处么?请谈谈你的体会。答案:“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 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解析:首先要根据诗歌的内容理解两词的含义,再结合诗歌的意境从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愿望来分析两词的关系。点评:理解诗歌内容,要注意分析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1010、 诗人既然有“小儿女”和妻

6、子在一起,为什么却说闺中“只独看”呢?答案:“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妻子看月,实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母亲心中的思念,正反衬、突出了妻子是“独看”,即独忆。解析:理解诗句的内容,从“小儿女未解”即可了解孩子不理解母亲“忆长安”的心思,所以妻子只能“独看”,表现妻子的孤独。点评:理解诗歌内容,要注意分析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1111、颈联是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恋自己,请品味“湿”“寒”的表达效果。答案:突出了妻子忧心忡忡,长久思念,夜深不寐。解析:分析诗句中词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句中“云鬟”“玉臂”与女子有关, 指诗人妻子,根据诗中的“忆长安” “独看”等词即可

7、理解“湿”“寒”是来表现妻子思念3丈夫的苦情的。点评:理解诗歌内容,要注意分析一些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1212、此诗中实有三种月夜境界:答案:一是诗人所在之长安月夜,诗中未着一字;二是家室所在之鄜州月夜,诗中拟想而写到的;三是将来与家人团圆的月夜,诗中对之而寄托希望的。突出了妻子忧心忡忡,长久思念,夜深不寐。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全诗内容,从诗人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愿意两个方面来结合诗歌 内容分析。点评:本题有难度,学习在学习时对诗歌内容分析不会如此细致。1313、比较三单元三首咏月诗的异同。答案:内容上都表现了孤独寂寞感。李白二首更侧重对人生的思考;杜甫月夜是思乡、思亲,同时也反映了天下乱离

8、,寄托了对社会安定的期望。语言风格上,李白两首想象大胆丰富,富于浪漫情调;月夜运用了独特的“对面”手法。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三首诗内容,从内容即描写的景物表达的思想情感、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等等方面来比较异同。点评: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能强化学生对作品内容的认识,学习中要多加练习。三、拓展阅读1414、阅读下面古诗文田舍【宋】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注释】田舍:农家。筑圃:修筑打谷场。菁:水草。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1 1 )全诗洋溢着一种“”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答案:“乐”

9、或“乐哉” “忙”(2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 2 分)答案: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解析:第一题,仔细阅读诗歌内容,了解诗中描写的场景,选取诗中的词语填答;第二题,根据诗句中的内容,抓住每个字词,用描写的方法来绘出场景的画面。点评:学习古诗,要善于发挥想像,领略诗中所写的情景。1515、阅读下面古诗遣兴清 袁枚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注释爱好(h h a o 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初笄(j j i)女:刚成年的女子。( 1 1)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诗?答案: 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2 2)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答案: 这里的“阿婆”喻指自己的诗作,还没有修改润色好,就像“头未梳成”的“初笄女”, 是不肯让人欣赏的。也可喻指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