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种氨基酸需求前景2009-10-2313:08:52来源:本站原创评论:0点击:230名称需求前景1谷氨酸l-谷氨酸是生产味精的中间体,市场巨大。近来国外发现D-谷氨酸具有抗癫痫的生理活性;它的盐酸盐可充当胃酸的增强剂,其澳化氢镁盐具有消解焦虑症的功能。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郁症患者与日俱增,社会上对于D-谷氨酸的潜在需求也与日俱增。2赖氨酸越南、泰国在内的国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饲养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有关部门认为,东南业地区的赖氨酸年需求量达8万10万吨;且该地区并无赖氨酸生产国,全部赖氨酸均依赖进口。我国广西等省与东南亚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近,故对东南亚出口赖氨酸拥有价格和地域优势。预
2、计东南亚将成为我国最大的赖氨酸出口市场。3甘氨酸由于甘氨酸在农药、饲料、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方面广泛的用途以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拓展与延伸,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市场需求更是增长较快。仅从农药需求来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草甘瞬总产量约32万吨左右,也就意味着近23万吨草甘瞬采用甘氨酸生产路线。预计2010年,甘氨酸消费量大约为49万吨。甘氨酸产业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黄金时代。4色氨酸L-色氨酸是含有呻喙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国家外经贸委把色氨酸项目列
3、入鼓励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希望加速该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一直支持实现L-色氨酸国产化,并把其作为我国生化制药界共同的目标。5丙氨酸一丙氨酸属精细化工产品,在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开发生产L一丙氨酸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前景广阔。6缎氨酸L-缴氨酸作为支链氨基酸之一,系人体必须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主要用以配制复合氨基酸输液、合成多肽药物和食品抗氧化剂等,尤其是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它在血脑屏障、肝昏迷、慢性肝硬化以及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膳食治疗,败血症及术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加快外科创伤愈合,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应用
4、广泛。随着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L-缴氨酸的生产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7亮氨酸均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L-亮氨酸是其中之一,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评价一种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看这种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营养学中的完全蛋白,L一亮氨酸所占份额最高,所以说L一亮氨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调味剂、动物饲料及化妆品的制造等许多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保健产业的发展,L-亮氨酸前景广阔。8异亮氨酸哺乳动物体本身不能合成L-异亮氨酸,所以,作为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成年人每天需要从外界摄取20mg/kg(体重)的L-异凫
5、氨酸。L-异凫氨酸是合成人体激素、酶类的原料,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抑制其分解的效果,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食品和医药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及商业价值。9丝氨酸L-丝氨酸广泛用于配置第三代复方氨基酸输液和营养增补剂,并用于合成多种丝氨基酸衍生物,如抗癌、爱滋病新药及基因工程用保护氨基酸等。因L-丝氨酸在微生囱体内处于中间代谢,获取L-丝氨酸非常困难,因此是市场最昂贵的氨基酸之一。如能研究开发L-丝氨酸的其它生产方法,降低成本,应有较好的前景和效益。-10苏氨酸我国苏氨酸生产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08年国内苏氨酸总产量为3.2万吨左右。预测2010年我国苏氨酸市场需求量将达10万吨
6、,故市场缺口较大。11半胱氨基酸在今后几年内,我国利用传统工艺生产的胱氨酸原料药出U前景将继续看好。加上丹麦学者的重要科学新发现,有望大大促进半胱氨酸产品原料的销售和胱氨酸原料药出口增长。今明两年,我国胱氨酸对欧美出口数量将大踏步增长,最大出口量有望突破5000吨。12蛋氨酸预计今后国内外市场对蛋氨酸的需求仍将以较大比例上升。特别是饲料用蛋氨酸,钊2010年,全世界蛋氨酸市场需求将达到150万吨,我国蛋氨酸需求量也将达到15万吨。13天冬酰胺天冬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主要用于合成抗癌药物及抗癌药物的中间体,或饲掰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等。近年来,国外,特别是美、日、德等国对DL一天冬酰胺的需求日
7、益增加。14谷氨酰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几年谷氨酰胺用于医疗和保健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谷氨酰胺的用量呈急剧上升的趋势15天冬氨酸L-天门冬氨酸盐类作为食品、饲料新型添加剂和医药化工中间体产品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品之一。16精氨酸2007年我国制剂药用L-精氨酸产量1585t(包括发酵法和水解法生产的),预计2008年达到1900t,2012年将达到3300t,如此巨大增长的需求量主要依靠发酵法生产来满足。从国际上看,2007年美国、日本、欧洲L-精氨酸Arg总产量1.4万吨,由于国外强调非动物来源,加上我国发酵法生产L-精氨酸有质优价廉的优势,所以国内发酵法生产L-精氨酸虽说是
8、刚刚起步,但发展潜力巨大。17苯丙氨酸我国甜味剂消费市场旺盛,且L-苯丙氨酸的生产与应用才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每年约消耗760万t蔗糖,若其中的5%以阿斯巴甜来代替,则需L-苯药氨酸约1300t。据专家预计,未来5年我国L-苯丙氨酸的年需求量将超过7000t,大力开发和完善L-苯丙氨酸的发酵生产技术和工艺,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对促进我国阿斯巴甜的生产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8酪氨酸L-酪氨酸是构成蛋白质必不可少的氨基酸,可以用作营养药物食品的成分,用于补充体内氨基酸和肠道营养。有报告称L-酪氨酸可以减轻压力症状,所以它又可以用作膳食补充品和健康食品的成分。此外,L-酪氨酸还有
9、望应用在药物中间体和其它健康相关产品等领域。19组氨酸L-组氨酸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对于婴幼儿及动物的成长尤其重要。可作为生化试剂和药剂,还可用于生产治疗心脏病、贫血、风湿关节炎和消化道溃疡等的药物。目前市场需求很大,价格较高,前景较好。20脯氨酸L-脯氨酸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之一,是氨基酸输液的重要原料,也是合成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一线降压药物的主要中间体,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与医药工业。氨基酸的生产方法2009-08-3016:16:46来源:本站原创评论:0点击:204目前世界上氨基酸的生产技术主要有四种方法: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酶法和蛋白质水解提取法。(1)发酵法发酵法
10、生产氨基酸是利用微生物具有的能够合成其自身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能力,通过对菌株的诱变等处理,选育出各种缺陷型及抗性的变异菌株,以解除代谢节中的反馈与阻遏,达到以过量合成某种氨基酸为目的的一种氨基酸生产方法。应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产量最大的是谷氨酸,基次是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缴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脯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另外,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等也可由发酵法获得,但因生产水平低,尚不具备实用价值。生产菌株一般是各种营养缺陷型的黄色短杆菌。微生物细胞内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都是利用能量代谢过程中衍生的一些中间代谢产物为起点,经过一系列伴随着自由能损失的不可逆反应,来保证各种氨基酸的不断供
11、应。(2)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借助于有机合成及化学工程相结合的技术生产氨基酸的一种方法。虽然化学合成法可以生产目前已知的所有氨基酸,但多数不具备工业价值,原因是应用化学生产的氨基酸含有D和L两种旋光异构体(手性异构体),其中的D-异构体不能被大多数动物所利用。因此,用化学合成法生产氨基酸时除考虑合成工艺条件外,还要考虑异构体属性问题和D-异构体的消旋利用,三者缺一都影响氨基酸的利用。在氨基酸工业中应用化学合成法批量生产的氨基酸仅限于甘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其中,甘氨酸是应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最理想的品种,因为甘氨酸没有旋光异构体。DL混合型蛋氨酸及色氨酸能为畜禽利用,因此也具有一定价值。(3)化
12、学合成-酶法此法生产氨基酸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合成法制得的廉价中间体,借助酶的生物崔化作用,使许多本来用发酵法或化学合成法生产的光学活性(具有不同旋光异构体)氨基酸具有工业生产的可能。应用此法批量生产的氨基酸有赖氨酸、L-胱氨酸。(4)蛋白质水解法蛋白质水解法生产氨基酸是传统的氨基酸生产方法。但由于上述三种生产方法的迅速发展,使这一传统的氨基酸生产方法受到极大的冲击。目前应用这一方法生产的氨基酸品种虽然有限,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许多品种的氨基酸还是采用这种方法生产。氨基酸发酵生产工艺2008-04-1921:05:43来源:本站原创评论:0点击:6621.概述氨基酸在药品、食品、饲料、化工等行业中
13、有重要应用。氨基酸的制造始于1820年,蛋白质酸水解生产氨基酸,1850年化学合成氨基酸,1956年分离到谷氨酸棒状杆菌,日本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谷氨酸成功,1957年生产谷氨酸钠(味精)商业化,从此推动了氨基酸生产的大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应用发酵法或酶法生产,极少数为天然提取或化学合成法生产。主要菌种有谷氨酸棒杆菌、黄色短杆菌、乳糖发酵短杆菌、短芽抱杆菌、粘质赛式杆菌等,往往是生物素缺陷型,也有些是氨基酸缺陷型。还有采用基因工程菌进行生产的。氨基酸的世界市场中,谷氨酸钠约占氨基酸总量的75%,其次为赖氨酸,占产量10%,其他约占15%。国外谷氨酸采用甘蔗糖蜜或淀粉水解糖为原料的强制发酵工
14、艺,产酸率13-15%,糖酸转化率50-60%;国内采用淀粉水解糖或甜菜糖蜜为原料生物素亚适量发酵工艺,产酸率10%,转化率60%。菌种改良和新工艺开发,促进了中国氨基酸产业发展,应用于输液的18种氨基酸原料只有丝氨酸和色氨酸不能工业化生产仍需进口外,其余16种均已投产,国产化80%以上。2002年,全国氨基酸原料产品7.4万吨,医药用总产量超过4200吨。2002年氨基酸制剂近1亿支(片/瓶)。氨基酸原料生产企业约20多家,制剂生产企业30多家。甘氨酸3000多吨,赖氨酸及其盐酸盐约1000吨,天门冬氨酸、缴氨酸、谷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等几百吨。谷氨酸钠的生产规模最大,居世界首位。2氨基酸生
15、产工艺2.1 培养基制备水解淀粉、糖蜜、醋酸、乙醇、烷煌等可作为碳源,取决于菌种和氨基酸种类和操作方式,常采用水解淀粉糖、糖蜜。氨盐、尿素、氨水等作为无机氮源,有机氮源有玉米浆、秋皮水解液、豆饼等。有机氮源还可提供生物素等微生物生长因子的来源。碳氮比对于氨基酸发酵非常重要,调节适宜的碳氮比。无机盐是发酵必需的,磷有很重要的影响。2.2 主要发酵参数控制三级发酵进行生产,主要参数控制如下。pH:流加尿素和氨水控制,常用尿素,根据pH变化、菌体生长、残糖等调节,少量多次。如果用氨水,采用流加连续方式调节pH。PH的范围6.5-7.5之间。温度:最适温度因菌种和氨基酸种类而不同,菌体生长和氨基酸生产
16、的温度也不同。对于温度敏感突变株,可采用分段调节控制策略。溶解氧:供氧充足时,产率最高的氨基酸有谷氨酸、谷氨酰氨、脯氨酸和精氨酸等,它们对氧有高依赖性,氧分压应该在0.01X105Pa以上,才能获得高产。低氧分压下,生产受阻。适当缺氧时,产率最高的氨基酸有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缴氨酸等,菌体呼吸在受阻时,氧分压接近零,有利于发酵。供氧不足对生产影响不大的氨基酸发酵包括赖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等。泡沫:加入天然豆油、玉米油或泡敌等进行消泡,控制泡沫的产生。2.3 主要提炼工艺过程过滤:用板框式压滤机过滤发酵液。沉淀:根据氨基酸的等电点,采用等电沉淀、离子交换,提取氨基酸。脱色:加入活性炭脱除色素。精
17、制:离子交换、重结晶等进行精制。中国氨基酸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007-07-0222:32:55来源:饲料广角评论:0点击:299中国氨基酸工业只有短短的40年发展历程。1965年发酵法生产味精的成功,带动了氨基酸的研究开发。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年消费量约140万t左右。以谷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为主。1蛋氨酸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蛋氨酸的需求逐年强劲增长,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氨基酸品种之一1993年,全世界蛋氨酸产量为26万t,1999年达45万t,2002年为55万t。目前,全球的年产能约为100万t,年产量约为70万t。预计全球总产能会达到110万t/年左右,但产量不会超过
18、70万t市场仍将明显供过于求。蛋氨酸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安迪苏、德固赛和诺伟司,约占世界产量的90%。1.1 中国市场概况在中国市场,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蛋氨酸,现已成为中国化学原料药进口的大宗产品,2003年进口量高达7万t,进口额过1亿美元。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蛋氨酸需求将达到90万t,中国的需求量也将超过10万t。近年中国对蛋氨酸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但一定时期内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中国是世界第2大饲料生产国,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7%8%,蛋氨酸基本依靠进口。在中国市场,日本公司占据了43%份额、德固赛为21%、诺伟司10%、安迪苏为21%,其他占5%。由于中国蛋氨酸市场快速扩张
19、且竞争日趋激烈,国外蛋氨酸生产厂商均加大了在中国的销售力度。目前,中国生产蛋氨酸在工艺技术、原料、设备、成本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火爆的市场已对企业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已有企业着手蛋氨酸规模生产的研发、设计和规划。山东天易科技公司建设蛋氨酸中试装置,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预计2007年6月建成投产,设计规模为年产能力3万t。本溪化工集团、辛集化工等公司的蛋氨酸项目也进入准备阶段。据了解,德固赛并未忽视蛋氨酸医药保健用途的开发。2004年12月德固赛在广西南宁武鸣投资的安力泰美诗药业公司的L-(左旋)蛋氨酸新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本次新建的这条L-蛋氨酸生产线是该企业的
20、二期工程,产能为400t,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食品、药品级蛋氨酸生产线,可满足全球50%的需求。1.2 产品品种目前,市场销售的蛋氨酸有4个品种,分别为固体蛋氨酸、液态羟基蛋氨酸(MHA)、液体蛋氨酸钠盐和固体羟基蛋氨酸钙盐。其中固体蛋氨酸和MHA分别占据世界市场的前两位。在美国蛋氨酸市场主导产品是MHA,固体产品占次要地位。而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不过液体产品也逐渐被市场认识并接受,市场份额不断提高。1.3 市场需求趋势全2006年蛋氨酸需求量为60万70万t,据预测今后蛋氨酸市场年均增长率为3%4%,其中欧洲、日本和韩国市场趋于饱和,而东欧、亚洲(日本除外)和南美市场正在发展,特别是中国,由
21、于生活标准提高,对肉类的需求增加,中国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约为7%8%,远远高于全球年均增长水平,因此,中国将是世界各大蛋氨酸生产商的主攻市场。2赖氨酸及其盐L-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是世界上仅次于味精的第2大氨基酸品种。截至2006年,全球对饲料级赖氨酸的需求约为100万t/年,中国的需求约为24万t/年。2.1 主要品种在过去赖氨酸发展历程中,比较成熟的产品有赖氨酸盐酸盐、蛋白赖氨酸、液体赖氨酸等。赖氨酸盐酸盐特点是纯度高,颗粒均匀,抗潮性能优越,该产品在世界范围已被广泛接受。该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能源与水的成本费用较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缺点。蛋白赖氨酸以及赖氨酸盐酸盐在数年前就已经
22、研制,但真正用于大量生产时间不长。此产品充分克服了赖氨酸盐酸盐能耗与水耗大的缺点,生产成本具有相当高的竞争优势。缺点是易吸潮,产品稳定性较差。随着赖氨酸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又开发了液体赖氨酸,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但由于是液体,运输困难而限制了该产品的流通半径。2003年以前,中国市场以98.5%赖氨酸盐酸盐为主,品种单一。大成生化公司于2003年研发生产的65%赖氨酸硫酸盐,是继德固赛后,世界第2个生产赖氨酸硫酸盐的制造商,具有相当大竞争优势。2.2 中国发展近况中国赖氨酸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10多年来,用赖氨酸的市场需求急速增长拉动了生产,使产量有了飞速发展。2000年,大成集团1
23、.5万t赖氨酸厂建成投产,到2006年,仅大成集团的赖氨酸产量已超过25万t,其中国内销售量约为20万t。2006年中国赖氨酸进口量比2005年减少40%,一些国外的产品逐渐退出中国市场。近几年,国产赖氨酸的消费量已经超过进口(图1)。中国发酵在线jUQI3mW1口一内进?*0ffit19992moa年怵内棘缸榴佻应如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赖氨酸市场发生的很大变化,市场总量为32.46万t,比1999年4.87万t平均增长速度为3.94万t/年,平均增长率为79%。国产赖氨酸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由1999年的18.48%至2005年的83.18%。平均每年增长比例28.74%。进
24、口赖氨酸量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由1999年的81.25%降到2003年的54.51%。平均每年递减比例20.08%赖氨酸及其盐类进口量自2003年起开始减少。2006年中国累计进口赖氨酸2.49万t,比上年同期减少54.43%。赖氨酸及其盐类出口逐年增加,至2005年出口量开始大于进口量。2006年中国累计出口赖氨酸4.29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121.27%,主要从吉林出口,占中国赖氨酸出口总量的80.49%。2.3 市场展望及对策首先,饲用将大量增加。预计到2010年,中国对饲用赖氨酸的需求将达到几十万吨。其次是医药及其他领域用量需求量大。氨基酸大输液一直是临床用量很大的品种,赖氨酸是其主要成
25、分之一。此外,近年来多种氨基酸饮料正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流行,今后将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扩展。氨基酸在化妆品特别是中高档化妆品中的用量也在增加。虽然赖氨酸市场今后长期看好,但近几年中国赖氨酸的供应量会远大于需求量,企业间成本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企业切不可掉以轻心,应不断努力,在做大的同时还力争做强。3苏氨酸截至2006年,全球饲料中苏氨酸的需求量约为8万t/年,中国的需求量约为2万t/年。目前,在苏氨酸领域研究开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是日本味之素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苏氨酸生产公司,总产能达到2.9万t/年,大约占全球市场份额40%,其发酵法生产的苏氨酸产酸率8%左右。前苏联用基因重组法改造的基因
26、工程菌,其产酸率在7%左右。大成集团2005年产量为8000t,主要生产指标中,产酸率为8%,转化率为40%,成品收率为75%,技术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赖氨酸和苏氨酸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重点鼓励投资的产业,赖氨酸和苏氨酸的生产对提高中国饲料品质、降低蛋白质原料消耗、减少此类产品进口量以及节约外汇有重要义。4谷氨酸钠谷氨酸是目前生产量最大的氨基酸品种,主要以谷氨酸钠(商品名味精)的形式作为食品增鲜剂,少量用于医药行业。噬19652003年味精产胃的变化(,中国)2006年,中国的味精产量已达到136万t,成为占世界产量66%左右的第1生产大国。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大缩短与国
27、外先进水平的差距。1965-2005年的40年间,中国味精的最高年产量(商品量)为136万t(2005年数据,占全球总产量的66%),年均增长率17.0%。2005年的产量为1965年的339倍(图2)。5L-苯丙氨酸中国L-苯丙氨酸产业化之路尚在起步阶段,2005年,中国国内市场对L-苯丙氨酸的需求在3000t左右。国家一直十分重视L-苯丙氨酸的制备研究,曾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等重大科研攻关计划,但因成本过高等原因一直没有投入工业化生产,极大地限制了中国L-苯丙氨酸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需求主要从美国或日本进口,由于价格太贵,市场供应数量有限,限制了阿斯巴甜在中国的
28、应用。随着南京化工大学的海因酶法合成L-苯丙氨酸技术的日趋成熟,为中国发展L-苯丙氨酸和阿斯巴甜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目前L-苯丙氨酸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酶法。其中,化学合成法路线长,副产物多,且产物为光学消旋体,需进行光学拆分,成本高。6聚合氨基酸类自20世纪90年代,开发绿色化学产品”是世界工业的一大新趋向。聚合氨基酸系列产品已在绿色化学产品”中崭露头角。日本是世界上最大氨基酸生产国与输出国。日本科学家在聚合氨基酸的研究开发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6.1 聚谷氨酸除日本Ajinomoto公司已成功开发并投产外,2003年,台湾味丹公司也已开发出了聚谷氨酸。我国聚谷氨酸目前还没有
29、工业化生产,有许多研究机构正在研究和小试中。6.2 聚赖氨酸该产品发酵周期较长,大约在7d,目前,我国各大院校有所研究,但还没有工业化生产的企业。6.3 聚精氨酸据悉,德国拜耳公司已达成年产2000t级PAA实验工厂,产品主要为PAA高吸水性树脂。由于PAA具有生物降解性,即使用过后丢弃也绝不像丙烯酸树脂那样造成严重环境污染。6.4 聚天门冬氨酸(PASA)聚天门冬氨酸具有氨基的聚竣酸,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合氨基酸是一前途无限广阔的工业、农业与食品业的新颖原料,它在中国的21世纪里也必将大放异彩。7其他氨基酸7.1 色氨酸色氨酸是重要的氨基酸之一,L-色氨酸为蛋氨酸、赖氨酸之后的第3饲用氨基酸
30、,目前世界色氨酸年产约1000多t,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色氨酸量有数百t。世界上主要生产厂家是日本的昭和电工、协和发酵和三进化学公司,它们主要用发酵法生产色氨酸,德国的德固赛公司则兼用发酵法和合成法生产色氨酸。中国主要有上海、武汉、北京等地小规模生产,用于药品。但尚无厂家生产饲用色氨酸。7.2 肽类7.2.1 乳链菌肽目前,国内市场以银象公司为主要生产企业,红梅集团也于2004年开始生产同类产品,行业中成品效价约在1000IU/mg左右,发酵水平可达60007000IU/dl,成本约在500600元/kg。多数应用于乳制品和肉食品的保鲜。7.2.2谷胱甘肽谷胱甘肽(glutathione,简称GSH)是一种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三肽。病,药物和重金属中毒的治疗,并可与抗癌药合用。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8中国饲料用氨基酸发展建议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配合饲料普及率仍比较低较大的比重,目前,中国人均年配合饲料占有量仅为中国配合饲料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8.1扩大单套装置的生产规模,提高供应能力首先是赖氨酸,尽管中国已具备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国际设备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物流公司司机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标准店面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短视频内容分发收益合同协议
- 2025年短视频内容分成协议
- 2025企业车辆租赁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短视频内容创作合同协议(独家授权)
- 2025年短视频电商合作协议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简化版)
- 2025临时建筑买卖合同范例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1套)
- 粉色卡通多巴胺风格创意活动策划PPT模板
- GB/T 7739.8-2022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8部分:硫量的测定
- 台湾大学欧丽娟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讲义
- 突发环境事件预案演练脚本及总结
- 苏教版小学英语单词汇总译林版级完整版
- Q-CR 783.1-2021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 纺织商务英语课件
- YY/T 0308-2015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
- 华北理工大学材料力学刘文增第五版第5章 弯曲应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