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样把句子写得生动教案比喻、拟人和排比在句子中的运用联盟山学校艳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把句子写生动。教学重、难点:学生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把句子写生动。教学时间:2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修辞方法?这些修辞方法用在句子里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把句子写生动。二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1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秋天,银杏树的叶子黄了。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2提问:你喜欢这一段话吗?这一段话主要运用
2、哪种修辞方法?一阵风吹来,柳絮不停地飞舞着。它挂在小树上,像给小树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纱裙;它浮在小河上,像许多小虫在蠕动;它落在草地上,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小花;它飞到田野上,给辛勤的农民伯伯跳起了欢乐的舞;它来到幼儿园,抚摸着孩子的脸蛋(补充:柳絮是什么?柳絮是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3小结:要想把句子写生动,就要多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同学们还要记得多发挥你想象!三想一想,练一练:A改写拟人句。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2、小草发芽了。3、太阳慢慢地从升起来了。B改写比喻句。1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2夜空中布满了星星。C照例写排比句。例:公园里的花,红的
3、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天上的云,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0四总结:同学们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首先要能写出生动的句子,要想把句子写生动,就要多发挥你们想象,多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火烧云教学设计联盟山学校艳学习目标: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一一变化一一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3、学会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4、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5、背诵课文第4一一7节。学习重难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学习方法:情景学习法,导读法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导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多美的火烧云啊,它让人入迷,让人醉。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现代作家萧红一起到天空遨游,领略大自然的壮观,感受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颜色变化多、快)A、颜色变化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B、火烧云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葡萄灰,,出示各种不同的图片,让
5、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火烧云的美,并让学生读出这种美。2、火烧云的颜色可真多呀,那么我们试着把这些颜色用比喻的形式说一说。(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3、天空中这么多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么美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4、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运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5、这五颜六色的火烧云真让人想多看一眼,这优美的文字真想美美地读一读,在读之前老师想问一下,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惊奇、高兴、赞美)三、
6、感悟形状变化1、欣赏了火烧云的五彩缤纷,同学们想不想继续欣赏火烧云的形状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5、6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感卜吾到的?(1)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小组合作,A、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B、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C、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吗?(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2)火烧云一会像马,一会像狗,一会像狮子,多有趣啊,请从4、5、6段中选择你认为最有趣的一段读一读吧。(3)学生读,展示互评,教师评相结合。2、写作方法的指导A、师:亲爱的孩子们,作者在写马的时候特别生
7、动形象。出示PPT(描写马的段落)问天空出现了什么一一火烧云的样子一一火烧云的变化、消失来提问。作者在写其他两段时采用了相似的手法,由此看出写作顺序是出现一一样子一一变化、消失”。B、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火烧云的图片(龙、鱼儿、群山)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按“出现一一样子一一变化、消失”的顺序写几句话。G、学生练笔完成后展示汇报。四、小结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欣赏了火烧云,相信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和作者优美的文字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里,这个世界一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美好的心灵不断地去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五、布置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颜
8、色火烧云变化快、多形状细节描写在习作中的运用联盟山学校习作专题辅导艳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明确细节描写的涵。初步了解细节描写的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以及作用。2、能运用细节描写写作文片断过程与方法:由浅入深,练习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细节描写。学生训练、感悟为主体,教师讲析、点拨为主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指引学生用细心的态度作文,在文章中感受细节的妙处。2、培养学生关注生护中的细节,在平凡与简单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教学重点:初识细节描并且能运用细节描写进行作文片断的习练。教学难点:细节描写恰当有效的运用。教学媒介:幻灯。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播放生活中一些不被人关注的生活细节图片,
9、课前渲染气氛。一、课堂导入:(1分钟)一学生看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冻得通红的脸布满冻疮的手紧握着铅笔破旧的单薄的线衣专注的眼神)评一评:谁说得最好?为什么?(抓住了细节)师:生活中我们往往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大事,那些微乎其微的小事却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其实在这些不被我们关注的细节中蕴藏着无限的美丽。由于这种生活态度的影响同学们在写作文中也常常忽视作文中的细枝末节,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作文是否有神韵,是真挚细腻的要素,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节作文课,共同来认识细节描写。二、打出本节课标题下面的副标题一一让细节描写丰富你的文章三、理解涵:(学生回顾: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
10、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中。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景物描写:环境(动物、静物)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四、探究细节描写的方法之一对比阅读:说一说哪段文字更感人?为什么?例1:只见他很艰难地爬过铁道,买来几个桔子,我的眼泪流下来了,爸爸对我真是太好了。看着爸爸离开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
11、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学生说这段描写感人之处在哪里?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原句运用白描手法写的句子同扩充之后的句子比较,总结这样写的妙处。教师小结: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和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达。例2: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人拼命往前挤,挤也挤不进去,就抓住人打听,以为是杀人的告示。妇女们也抱着孩子们,远远围成一片。又有许多人支了自行车,站在后架上伸脖子看,人群一挤,连着倒,喊成一团。半大的孩子们钻来钻去,被大人们用腿拱出去。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
12、着闷雷。运用恰当的词语、修辞,渲染了热闹的气氛。学生活动:你自己再列举一段细节描写的例子,读给大家听。(提示:课文猫、斯科特、登上地球之巅)总结:如何让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1)细致观察感悟;(2)精心锤炼词语;(3)巧妙运用修辞。五、讨论:如何写好细节1、教师实验演示:“小银元落地”,学生认真观察,口头进行描写2、对比分析:例句: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2.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问题:1 .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2 .第2旬比第1旬增加了一些容,说说第2句增补了哪些容?小结: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上面追问的实际情况如何?可以
13、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到,但在写作时,你不可能凡事都能亲自演示一番,实际状态只能联想和想像,使其合情合理,这个过程我们又给它取名为想像延伸法写人时,要使文章具体形象,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是不够全面的,比如,描写人物肖像时,还得对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描绘,我们又把这种方法叫做局部细写法六、再显身手下面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试用上面的“细写公式”把它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1 .步步追问“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得有多差?2 .想像延伸、局部描写(略)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
14、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冰心小橘灯)七、能力迁移他看着重拾进篮子的梨,对我充满了感激。这个句子叙述简明,但不具体,要使它具体形象,需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人”是个什么身份、年龄的人?(2)“这样一个人”得到帮助时会有什么反应?(3)“这个人”表示感激时是什么模样的?(4) “这样的人”一般以什么方式表达感激?(5) 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怎样面对别人的感激之情?讨论交流,把上述句子扩写,要求描写具体形象、生动感人。提示同学: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好,也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原则:必须符合生活真实。必须表现人物个性。必须要能烘托主题。八、实战演练根据你平时测验时的观察(或
15、体验),把下面一段话改成具体描写的文段,100字左右。昨天测验英语,我几次想拿出书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一次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一一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室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八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节描写,知道了细节描写的作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文的时候不要忽视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当然更不
16、要忽视生活中平凡而细小的事情。作文因为细节而充满神韵,生活因细心而异常美丽。让我们时时刻刻拥有一双细心发现美丽的眼睛。修辞手法巧运用教案修辞手法专题辅导联盟山学校艳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之一:比喻、比拟考查容及要求:考试大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并且,明确了“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能力层级为E级。其中“反复”是新课改后(2007年)增加的考查容,对此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它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手法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考查方式:1、指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2、分析运用修辞手法作用3、通过仿写、扩写、变换句
17、式等形式考查4、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考查5、通过作文考查手法讲解:一、比喻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
18、时光。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二)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4、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博喻。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5、比喻的作用具体、形象、生动。如:柳妈的打破的脸也笑了起来,使
19、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浅显易懂。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一一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表达感情。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6、比喻要贴切(指出下列句子所用比喻有何不妥)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轻快。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7.准确理解比喻句(1)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2)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不太好的阴影。(岑参白
20、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杜牧赠别)(白望庐山瀑布)(3)从下面诗句中选出以物喻人的一项(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C.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要问我的意思,我说,文言文可以念点儿,可是念多少还值得研究。似乎应该先研究一下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教学大纲提出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按现在课本里的文言文数量和一般的讲解方法,能否达到这个目的,还得打个问号。如果说现在的几篇课文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加大分量怎么样?加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这就牵涉到会不会妨碍学生学好现代文的
21、问题。会不会搞得不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此人发言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将比喻指出来,并说明它所说的是与学文言文有关的什么问题。比喻句:比喻所谈的是的问题。(5)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文中画线句中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二、比拟(一)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
22、把甲物乙物化”。例: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一一把运用于“人”的动词、形容词直接描写物。例:我不愿说,你只是一块矿石,因为你有理想,因为你要飞翔,为了创造祖国有声有色的明天,你恨不得生出一千副手掌,一千双翅膀一一用人称代词来指代物。例: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一一把物当人来呼唤。例:莲农们精心培植,把绵绵情意栽种在每一口莲塘里。(把惯用于描写莲耦的“栽”用来描写“绵绵情意”)(二)比拟的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练习)
23、(1)对诗句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题)A.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城。”一一“气蒸”、“波撼”是夸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C.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一“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一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2)读诗歌后做题。渡送别白渡远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2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分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之二(借代、夸、对偶、排比)一、借代(一)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2、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4、形象代本体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6、结果代原因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7、原料代本体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二)作用: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
25、”,一个“西装”。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三)辨析:1、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旬的一项A.寄言纨绮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遮背着北风而行。D.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对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成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这句话的含义是:(四)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6、:1、相同点: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2、不同点: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二、夸(一)种类1、扩大夸: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二:夸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三)运用夸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1、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2、他跑起来速度像宇宙飞船,肯定能拿冠军。3、稻田禾苗密又密,卫星掉下来也要把它弹
27、到半空中。第二,夸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苦干一个月,胜过两个月。这句夸因表述不明确,很难说是夸还是事实。第三,夸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以免歪曲事实。练习:选出下列没有运用夸的一项A.下了一天雪,到深夜还没有止,屋外一切静极了,静到要听出静的声音来。B.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犹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旬了。C.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D.强不知以为知,见骆驼就说马月中背,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说这些昏话!三、对偶(一)对偶的种类1、正对a墙上产苇,
28、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流水c.才饮水,又食武昌鱼。(二)考查方式1、配对式例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旬,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旬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A.柳絮池塘淡淡风C.带水芙渠点点雨练习:(1)给下面成语配对B.榆荚临窗片片雪D.丁香初绽悠悠云雪中送炭一一非驴非马化险为夷一一下笔成文长道短下株待兔一旗开得胜一一五湖四海粗制滥造一一山穷水尽春山一路鸟空啼落春晖又红万朵花古今春回千峰秀2、组合式(2)上联和下联配对(注意顺序)日暖神州万木荣锦江春色来天地芳树无人花自老梅到时自然红芳草春来依旧绿玉垒浮云变冬
29、雪欲白千里草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红雨树边,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3、修改式:下面各对偶旬,有一项不大好,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改。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B.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D.回春处处春光好,东风报喜家家喜盈门。4、改写式把下面划线句子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
30、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5、对句式1、门前碧水环绕,2,笑看风拂红花3、海到无边天作岸,4发愤识遍天下字,(三)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四、排比(一)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二)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分旬排比:即一个复旬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31、,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肢下踩。(4)复旬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三)作用: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四)考查方式:(1)填充式: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一组排比旬生活中,我们需要
32、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可能是一首交响乐,让你领悟激越;,;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和纯粹。(2)改写式:下面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排比旬。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挂的天幕,黄色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虎门销烟教学设计联盟山学校艳教材简析:虎门销烟是S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文章
33、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全过程,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共6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第一自然段虎门销烟的时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体叙述了虎门销烟的全过程,并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销烟场面;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理念:新课程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投身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读书、感悟、交流、练习中学习语文,学会做人,习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虎门销烟的历史
34、意义。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准备:投影、鸦片对人的危害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容1、导语:同学们,在一百七十多年前,发生了一件长中国人民志气,灭洋人威风的历史事件,那就是一一虎门销烟。(板书课题)2、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回答可能是一些点位上的答案,如百姓十分兴奋,对销烟很拥护;销烟的步骤;销烟的意义等。)3、再让学生将这些点位上的知识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容。(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近两万箱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
35、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二、直奔主题,提纲挈领1、课文对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是怎么评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句话,并勾画出来。2、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勾画。3、生读,出示“这一壮举,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4、质疑:同学们真会读书!针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称这是“壮举”?为什么说“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过渡:问题提得真好!这个问题就是本课的重点。三、细读品味,探究问题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壮举”?1、请孩子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在文中去勾画语句,寻找问题答案。(学习小组交流)。2、自读自悟,小组交流3、汇报交流。刚
36、才孩子们读得认真,说得精彩。为什么说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是“壮举”呢?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壮举”?我们来交流大家的学习成果。要求:生先读相关语句,再谈体会。(1)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第一、二、三自然段。)A、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此时,城很热闹,人很多,人们的心情很高兴、很喜悦)B、可是,当时的城为什么会那么热闹,人们心情为什么又那么喜悦呢?(学生交流,随机出示布告,读一读)C、你对布告中提到的鸦片有什么了解?(抽生答,学生谈粗略的了解)请大家读课后的“学习”,看看鸦片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我们再看屏幕。(播放当时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的画面补充资料)D、孩子们,看到这些触目
37、惊心的画面,你想说什么?(鸦片你蚕食了多少人的生命啊!赶快消失吧;可恶的外国侵略者才是罪魁祸首,我们要把你们赶出中国去!吸食鸦片的人们啊,你们醒醒吧!等等)E、是啊,鸦片毒害中国人的身体,削弱中国人的斗志,现在要当众销毁鸦片,百姓怎能不欢欣鼓舞?怎能不拍手称快谁能读读这段话。(指导朗读,理解体会“赞口不绝”“洋鬼子”,读好老人的笑呵呵,青年人的兴奋,孩子们的叫喊)F、让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人们的激动心情。(读1-3段)(2)销烟过程的壮观。五自然段虎门销烟是谁亲自督战的?(出示林则徐像)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林则徐?(根据收集的资料或预习谈)让我们亲自去感受林则徐督战的销烟场面。请同学们看插图,你看到了些什么?说说你眼中的销烟场面。(注意引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人们光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有的正扛着装鸦片的箱子走向池边;有的正将箱子里的鸦片往池子里倒;有的手持长竿使劲将鸦片往下按,白色的烟雾四处弥漫,他们个个脸上都是笑意盈盈,销毁了鸦片,他们心里多高兴啊!)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场面吗?(热火朝天、兴高采烈、挥汗如雨、群情振奋、烟雾缭绕、惊心动魄等)大家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广告设计师调研技巧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考试时尚与广告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关于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基本卫生法规试题及答案
- 服装导购考试题及答案
- 提高纺织品检验员考试通过率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考试品牌差异化策略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电赛试题及答案
- 童年小学生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需掌握的核心概念试题及答案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
- 服务消费券发放的精细化实施方案
- 2025年国家电力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团结协作青春展新姿
- 给幼儿园讲医疗知识
- 2024年共青团入团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BIM技术介绍》课件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 人教版八年级下《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
-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