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提纲_第1页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提纲_第2页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提纲_第3页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提纲_第4页
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提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提纲兽医传染病学复习提纲一2021-12-2610:12:38来源:执业兽医资格测试网浏览:507次第一节动物传染病与感染一、但凡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二、传染病的特征:L特异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2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 .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响;4 .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5 .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6 .具有明显的流行规律;周期性、季节性三、传染病的开展阶段传染病的病程:1 .潜伏期;2.前驱期;3.明显发病期;4.转归期灰复期四、一类疫病:是指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需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预防、限制和扑灭举措的

2、疾病.五、一类疫病包括: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14种.二类疫病:是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限制、扑灭措施的疾病.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限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六、感染的类型:2 .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3 .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4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5 .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6 .典型感染和非黄型感染;7 .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8 .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第二节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根本环节一、传染病流

3、行过程的三个根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畜群的易感性.二、传染源:是指有某种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活的动物机体.三、传染源包括:患病动物、病原携带者.四、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染动物所经历的路径称为传播途径五、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六、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七、直接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外界条件因素的参与而引起的传播方式.八、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

4、传播.九、间接接触传播包括:经空气传播、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污染的土壤、经活的传播媒介传播.十、垂直传播:即从亲代到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包括:胎盘传播、经卵传播、产道传播.十一、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包括传染源、被污染的物体、房舍、牧地、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疑心有被传染的可疑动物群和储存宿主等.通常十二、根据疫源地范围大小,可分别将其称为疫点或疫区假设干个疫将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源地连成片且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十三、自然疫源地: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方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需要人或家畜能完成世代更替的传染病叫.十

5、四、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爆发、大流行.十五、流行过程的季节性:某些动物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显著上升的现象.十六、季节发生的原因:1.季节以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2.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的影响;3.季节对动物活动和反抗力的影响.十七、流行过程的周期性:某些传染病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还可以再度流行,这种现象称为传染病的周期性.十八、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饲养治理因素.第三节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一、发病率:是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临床症状的动物数占发病动物群体总动物数的百分比.二、死亡率:是指发

6、病动物九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总动物数的百分比.三、病死率:是指发病动物群体中,在一定时间内,发病死亡的动物数占该群体中发病动物总数的百分比.四、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内容:1.疾病流行情况;2.疫情来源的调查;3.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调查;4.当地状况.第四节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一、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包括:1.临床综合诊断;2.实验室诊断;二、临床综合诊断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诊断;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学诊断.三、实验室诊断包括:病理组织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四、微生物学诊断包括:病料的采集;病料涂片、镜检;别离培养和鉴定;动物接种试验.五、免疫学

7、诊断包括:血清学试验;变态反响.六、血清学诊断包括:凝集反响、中和反响、沉淀反响、补体结合反应、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免疫酶技术等.七、分子生物学诊断包括:PC敬术、核酸探针技术、DNAK片技术等.第五节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疫举措一、防疫工作的原那么是:1.建立、健全各级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兽医防疫举措的贯彻落实;2.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兽医法规;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二、防疫工作根本内容:1.平时的预防举措;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举措.三、平时的预防举措包括:1.增强饲养治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家畜机体的抗病水平.贯彻自繁自养的原那么;2.拟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方案;3.定期进

8、行杀虫、灭鼠、防鸟,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4.作好检疫工作;5.增强联防工作.四、发生疫病时的扑灭举措: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并通知邻近单位做好预防工作;2.迅速隔离病畜,污染的地方进行紧急消毒.假设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应采取封锁等综合举措;3.实行紧急免疫接种,并对病畜进行及时和合理的治疗;4.严格处理死畜和淘汰的病畜.五、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疫举措包括在:1.疫情报告和诊断;2.检疫;3.隔离和封锁;4.消毒、杀虫、灭鼠、防鸟.六、当发现重要的法定性传染病时,一定要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通知邻近单位及有关部门注意预防工作.七、当动物忽然死亡或疑心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通知兽医人员.

9、在兽医人员未到场或尚未作出诊断之前,应采取以下举措:将疑似传染病病畜进行隔离,派专人治理;对病畜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完整保存病畜尸体;不得随便急宰,不许食用病畜的皮、肉、内脏.八、检疫:是指利用各种诊断和检测方法对动物及其相关产品和物品进行疫病或病原体或抗体检查.目的是查出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预防疫病传播.九、隔离:病畜、可疑感染家畜、假定健康家畜.十、可疑感染家畜:未发现任何病症,但与病畜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明显的接触.假定健康家畜:除病畜和可疑感染家畜外,疫区内其他易感家畜.十一、我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当确诊为一类疫病或当地新发现的家畜传染病时,应进行封锁.执行封锁时应掌

10、握早、快、严、小的原那么.十二、根据消毒的目的,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临时消毒、终末消毒.消毒的方法包括机械性去除、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生物热消毒法.十三、常用的化学消毒药有:氢氧化钠、石灰乳、漂白粉、二氯异象尿酸钠、过氧乙酸、来苏儿、克辽林、新洁尔灭、洗泌泰、消毒净、度米芬、双链季镂盐、环氧乙烷、福尔马林、菌毒敌等.十四、常用的杀虫方法有:物理杀虫法、生物杀虫法、和药物杀虫法.十五、目前常用的杀虫剂有: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敌敌畏、倍硫磷、马拉硫磷、双硫磷、辛硫磷等.特点是用量较小、毒杀作用迅速、多数在环境中易分解.但毒性较大,并有残留现象,对人畜有一定危害.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胺菊酯

11、等,特点是广普、高效、击倒快、残效短、毒性低、用量小等特点,对抗药性昆虫有效.昆虫生长调节剂:保幼激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等.特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害.驱壁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避蚊胺等.十六、药物预防:是为了限制某些疫病而在畜群的饲料、饮水中参加某种平安的药物进行集体化预防.十七、药物预防的原那么和方法:选择适宜的药物.一般选用常规药物即常用的一线药物,预防疾病的目标很明确时可选用特定药物.严格掌握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用法.掌握好用药时间和时机,做到定期、间断和灵活用药.穿梭用药,定期更换.一种药物连续使用一年左右即可考虑更换.注意经料给药应将药物搅拌均匀,特别是小型饲养场手工拦料更要注意,采

12、取由少到多、逐级混合的搅拌方法比拟可靠.经水给药那么应注意让药物充分溶解.十八、传染病的治疗原那么:早期治疗,标本兼治,特异和非特异性结合,药物治疗与综合举措相配合.十九、治疗用药原那么: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合理使用,有的放矢;掌握剂量,既要做到用药足量保证疗效,又要预防用药过量引起中毒;疗程要足,预防一天一换药,否那么药物在血液中达不到有效浓度,难以取得应有疗效;对于抗菌药物应定期限更换,穿梭用药,不宜长期使用一种药物,以免产生耐药菌株;既要注意联合用药,又要预防药物种类过多造成浪费或药物中毒,或药物间发生颉顽作用二十、传染病治疗方法包括:L针对病原体的疗法:特异性疗法;抗生素疗法;化学疗法;

13、抗病毒药疗法;2 .针对动物机体的疗法:增强护理;对症疗法;针对群体疗法.二十一、预防接种: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经常受到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或威胁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时有方案地给代健康畜群进行的疫苗免疫接种,称为预防接种.二十二、免疫程序:根据一定地区、养殖场或特定动物群体内传染病的汉行状况、动物健康状况和不同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群制定的接种方案,包括接种疫苗的类型、顺序、时间、次数、方法、时间间隔等规程和次序.二十三、紧急免疫: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限制和扑灭疫情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家畜进行的应急性方案外免疫接种.二十四、被动免疫:是指将

14、免疫血清或自然发病后康复动物的血清人工输入未免疫的动物,使其获得对某种病原的反抗力.二十五、免疫接种的方法:皮下、皮内、肌内注射或皮肤刺种、点眼、滴鼻、喷雾、口服等不同的接种方法.二十六、免疫接种考前须知:L预防接种应有周密的方案;3 .应注意预防接种的反响;4 .几种疫苗的联合使用;5 .合理的免疫程序.二十七、制定免疫程序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及严重程度;2 .母源抗体的水平;3 .上一次免疫接种引起的剩余抗体水平;4 .家畜的免疫应答水平;5 .疫苗的种类和性质;6 .免疫接种方法和途径;7 .各种疫苗的配合;8 .对动物健康及生产水平的影响.二十八、预防接种后的反响:1 .正常反响:是指由于制品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