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_第1页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_第2页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_第3页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_第4页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摘要 建筑行业受其自身的生产特点影响,是一个危险性高、极易发生事故的行业, 在全世界来说都属于事故多发行业。建筑业的安全事故带来的灾难,促使了人们 对建筑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和对事故控制理论分析的重视,也是我国安全生产专 项治理的重点行业之一。 本文在调查研究和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多发 及严重事故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首 先由我国目前工程事故控制的现状出发,总结建筑施工过程中多发及严重事故的 原因;然后以降低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目的,对六项分部工程的 主要施工安全事故的调查与案例分析,通过对生产要素具体的状态控制,使生产

2、 要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尽量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为工程事故;最终通过研究提 出,安全教育与培训是我国建设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目前最需进行也最容易被忽 视的环节。 通过分析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及规律,对安全事故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控 制,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这将为以后施工安全管理提 供可操作性的方法,从而规范建筑行业开展具体安全管理工作,对其行业发展有 进一步的促进与有益探索。 关键词:建筑工程;事故控制;项目管理;防控措施;安全教育 郑州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Becauseof featuresin civil construction special eng

3、ineering processes, riskofaccident in for constructionisof and the industryhigh casualtyChina,even construction fieldof countriesSo,the isthefocused developed industry government and accidentsand inthe of safetymonitoringcontrollingThe casualty process to constructionthebirthof scienceand bring safe

4、ty technology Basedonliterature andfield commonandserious referencinginvestigation,the accidentsinconstructionare the ofaccident processessummarized,then,forpurpose control,some countermeasuresare forwardtoeliminatethefactors corresponding put of constructionisdividedintosix hazardFirstly,thetypical

5、 procedure phases,such aspitexcavation,highpositionworks,contemporaryelectricity,scaffoldworks, worksandSO measuresare weightlifting,explosiveonSecondly,thecorresponding setforthedetail ofeachconstructionordertoeliminatethe procedures phases,in actionsand cutthechainsactionof is dangerous states,and

6、 accidentsFinally,it thatthe educationandexercisesarethe measures suggestedsafety usuallyneglected inthe arethemost andefficientthe important way practicalprojects,however,they the ofconstruction improvesafety industry Thecommonfactorsofaccidentsinconstructionare the outlined,and industry onthemaini

7、deasofthe chainsofdisasterarelistedBased generalevolving paper, inaconstruction takesomeactionstoeliminate thedecision-makers enterprisemay riskcontrolframeworkshouldbeset and theaccidents:the up,the checking daily shouldbe modificationshouldbe the educationandexercises done,and steps safety out car

8、ried periodically civil controland Keywordsengineering,accident educationandexercise measures,safety management,safety 郑州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原创性声明1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1 摘要II AbstractIII 第一章 引言6 1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6 12我国建筑安全事故控制及安全管理现状8 13建筑施:1:的特点9 l。4建筑施工易发和多发事故的类别10 15施工事故主要原因12 151直接原因12 152间接原因12 16本文工作14 第二章事故报告

9、和调查处理15 21事故的基本概念15 22事故分类15 23事故致因理论。16 231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发生。17 232物的状态与事故的发生18 24事故与安全的关系18 25事故调查分析19 第三章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及控制措施20 31土方工程20 311土方工程安全事故。20 312土方工程事故原因及防控措施22 32高处作业上程25 321高处作业安全事故25 322高处作业事故产生的原因26 323高处作业事故防控技术措施28 33临时用电工程29 331临时用电安全事故29 332临时用电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30 333临时用电事故案例分析30 334临时用电安全事故防控技术措施33

10、34脚手架工程34 341脚手架工程安全事故35 342脚手架事故原因35 343脚手架事故案例分析。40 344脚手架事故防控技术措施42 郑州大学_【程硕上学位论文 35起重机械工程44 351起重机械安全事故44 352起重事故原因45 353起重事故案例分析46 354起重事故防控技术措施47 36爆破工程47 361爆破工程安全事故。47 362爆破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控技术措施48 第四章安全教育与培训55 41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目的和对象55 411安全教育现状和目的55 412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对象56 42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56 421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56 422安全

11、教育和培训的形式58 43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检查59 44安全教育培训的措施59 441强化安全培训教育的组织领导59 442强化管理,确保培训质量60 443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齐抓共管的合力60 444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60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61 51主要结论61 52展望62 参考文献63 致 谢66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引言 随着技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新 的灾难。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经历的灾害事故更为严重,甚至可能从根本上危及人 类的生存。事故灾害的产生,使人们对安全问题日益重视。这其中建筑行业受其自身的生 产特点影响,不安

12、全因素多,危险性大,在全世界来说都属于事故多发行业。以我国建筑 业为例,建筑施工事故在各行业事故中仅次于交通、矿山,居第三位,属高风险生产经营 行业。建筑业的安全事故带来的灾难,促使了人们对建筑安全问题的普遍关注和对事故控 制理论的重视。研究和分析建筑工程多发性伤亡事故的成因,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对建 筑企业施工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建筑施工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 要的意义。 1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经济安全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关注安全就是关注生命,关注安全就是关注我们自己,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11。搞好安 全生产,我们

13、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 代价,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筑业与其他行业不同,一是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 性,建筑施工的流动性决定了建筑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即人、材料、机械设备围绕建筑产 品进行野外露天作业,交叉环节多,施工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如刮风、下雨、雷电、冰雹等 影响大。二是目前建筑业3800多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就占了70以上。他们文化素质低, 安全意识差,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由于上述这些原因,使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 部门中事故多发行业之一。由图11及图12数据显

14、示2006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见,经过多年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方面的改革与完善,在事故控制上取得了很大成绩的同时, 我国安全生产、事故控制的现状也不容忽视,安全事故控制的局势仍不乐观。 图11 20042007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及伤亡人数统计 图12 20042007年全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及伤亡人数统计 目前对建筑业安全概念有两种认识:一种是狭义的认识,把安全与技术,生产相脱节, 认为建筑安全工作就是工人作业时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为防止人员和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物体从高处坠落架设好安全网,做好临边洞口的防护。这种认识危害极大,导致建筑企业 领导忽视安全生

15、产,弱化企业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致使一些老、弱、病、残和文化低 的人员走上安全管理的工作岗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随意简化,事故隐患不断增加。另一 种是广义的认识,即安全与技术、生产相结合,安全贯穿施工全过程中,实际上安全工作 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从管理角度讲包括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监督管理, 文明施工,事故的处理和安全教育培训;从专业角度讲包括拆除施工,爆破施工,塔吊等 大型器械的拆装,脚手架的搭设,模板工程,基坑支护,物料吊装及外用电梯,施工机具 和施工用电等。这些都是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范畴,忽略那一方面都将影响人的安全。【安 全问题非常重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全面贯彻国家、

16、行业和地方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 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控制施工伤亡事故的发生。 12我国建筑安全事故控制及安全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程建设安全事故控制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在完善安全管理 j 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开始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事故控制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设部1991年颁布了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明确了在全 国建设系统建立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开展建筑安全生产的行业管理工作。目前全 国大部份县市都成立了相应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 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建筑安全生产监督

17、检查力度的加大,强化了建筑企业的安全 j 生产意识,使事故控制工作的成效进一步加强。 同时,创建文明工地活动的开展,把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推向新的水平,降低了事故发 生的几率。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建筑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尽快发展。按照建 筑法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和“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要求,从1998年开始,我国大部份地区借鉴国外保险制度的经验, 都开展了这项工作,把意外伤害保险与事故控制相结合,激励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安全 生产条件,消除事故隐患,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促进了建筑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发展。 10年来,该措施的推动维护了建筑业从业

18、人员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护了农民工权益、 转移了企业风险,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对事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促进了建筑业的安全生产, 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取费,河南省2008新定额专门增加了“意 外伤害保险"项目,体现差异化,全面发挥保险的预防事故灾害的作用。参考国内外经验 发现统一基准费率,以该险种的正常运作为基础确定。为方便浮动费率机制的建立,统一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费率不宜划分太细,区别应体现在安全生产业绩的浮动上。同时考虑各省市之间经济发展 不平衡,省内各个县市发展也不平衡,将浮动幅度进行控制。 我国建筑企业在安全事故控制方面的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企业在安全管

19、理的实践 中发现和总结规律,探索事故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如危险点控制法、安全标准化管理等方 法,在实际安全事故控制的应用中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3】。在执行各项标准、规范的同时, 努力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思路,使标准、规范和实际应用与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安全事故控 制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就占了70以上,这些人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差, 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致使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倒塌等事故 屡屡出现。这些都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和控制埋下了隐患。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制度 不落实。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企业安全管理与行业安全监督的模式尚欠统一和正规,省 市行业主管

20、部门除部分设立专职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外,大部分地区未设立,县区级基本上 未设专职安全机构,由工程科或建管站兼管,无专职人员。企业安全机构撤并、削减现象 严重,有的企业把安全、保卫等合并到一起,严重脱离生产部门。管理人员不到位,把专 业技术人员调离到其他部门,而安排一些老弱病残等非专业人员搞安全。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到行动和现场,管理徒有形式,安全工作处于被弱化状态14J。 13建筑施工的特点 1 建设施工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任何一种建筑物、构造物等一经 选定了地址,破土动工兴建后就固定不动了,但施工生产人员要围绕着它上上下下地进行 生产活动。建筑产品体积大、生产周期

21、长,有的持续几个月或一年,有的甚至需要七、八 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集中了大量的操作人员、施工机具、建 筑材料等进行作业,这与其他产业的人员固定、产品流动的生产特点截然不同。 建筑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不仅体现在一项工程中,当一座厂房、一栋楼房完成后,施 工队伍就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去建设新的厂房或住房。这些新的工程可能在同一街区,也可 能在不同的街区,甚至在另一个城市内,施工队伍就要相应在街区、城市内地区间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 他们不但要随工程流动,而且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 农忙、农闲 进行流动,给安全管理 带来

22、很大的困难。 2 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建筑工程绝大数为露天作业,建筑物从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占整个工程的70左右。建筑物以民 用住宅每层高29米计算,两层就是58米,当前建筑物一般都是七层以上,甚至是十几 层或几十层,绝大部分施工人员都在十几米、几十米甚至是上百米的高空从事露天作业。 工作条件差,并且受到气候条件多变的影响。 图13正在施工的某建筑工地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至今大多数工种仍然没有改变,如抹灰工、 架子工、混凝土工、瓦工、木工等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加上作业 环境恶劣,如光线、雷电、

23、风霜、雨雪等影响,导致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违章操作的 现象时有发生。 3 建筑施工技术变化快,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随形象进度的变化而变化。每栋建 筑物由于用途不同,结构不同。因此施工方法不同等,危害因素不同;同样的建筑物,因 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危险因素也都不同;每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到装修,每道工序不 同,即使同一工序由于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不同,生产过程也不同。因此,建筑施工技术 变化快,规则性差。而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变 化。 近年来,建筑任务已由工业为主向民用建筑为主转变,建筑物由低层向高层发展,施 工现场的吊装工作量增多。随着流水施工技术和网络施工

24、技术的运用,交叉作业也随之大 量增加。因施工条件变化,伤亡类别也逐年增多。 在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形象进度的发展,及时调整和补充各项防护设施,才能消除 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14建筑施工易发和多发事故的类别 从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及建筑施工的特点,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随着从基础到主体再到 -lO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屋面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要从地面到地下,再回到地面,再上到高空。经常处在露天、高 处和交叉的作业环境中。建筑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使用 电气工具以及基础工程作业中。导致伤亡事故的主要作业类别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触电和机械伤害,这四类事故被称为建设施工中的四

25、大伤害。近年来,由于高层及超高层 建筑物的增多而不断增加,地下室亦从地下一层到多层,同时城市拆除工程增多,土方坍 塌事故也呈增加趋势,因此,在四大伤害的基础上增加了坍塌事故,建筑施工也从四大伤 害变成了五大伤害,这五类事故占每年因工死亡总数的90左右。据统计,对2007年全 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坍塌和高处坠落事故共发生1257起,死亡1574人,分别 占总量的54和58。,其中高处坠落占40,触电占9,物体打击占13,机械伤害 占11,坍塌占14,以下简要介绍这五种伤亡事故类别。 图14 2007年建筑业安全事故类型划分不意图 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主要是在

26、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 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 在主体结构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的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 均应作为高处作业来对待,并加以防护。如脚手架、模板安装与拆除、各类起重吊装作业 等,均应按高处作业的要求进行防护,避免作业人员从高处坠落。 2 触电事故:电是施工现场各种作业的主要的动力来源,各种机械、工具等主要 依靠电来驱动,即使不使用机械设备,也还要使用各种照明。近年来触电事故也呈上升趋 势,主要是由于设备机械、工具等漏电、违章使用电气用具、对在施工现场周围的外电线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路不采取防护措施等原因引

27、起的。 3 物体打击: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物体从上面落下来,击中下面或旁边的 作业人员即产生物体打击事故。凡在施工现场作业的人,都有可能被击中,特别是在一个 垂直平面下的上下交叉作业,最容易发生此类事故。 4 机械伤害:主要指施工现场使用的木工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电焊机、搅拌机、 等电动工具等在使用中,因缺少防护和保险装置对操作者造成的伤害。 5 坍塌事故:主要是指在土方开挖中或深基坑施工中,造成土石方坍塌;拆除工 程、在建工程及临时设施等的部分或整体坍塌。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大土方开挖遇降 大雨时最易发生塌方。 15施工事故主要原因 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种不

28、同性质的原因对事故的产 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现详述如下。 151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在时间上最接近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直接引起事故发生的各种不安全行为 和不安全状态。 案例1:2005年4月23日,在由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承建的河南大学新校区生命科学院 及阶梯教室工程中,开封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专业分包塔吊安装作业,在进行塔吊顶升安 装标准节作业时发生意外,造成四人死亡,二人受伤,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 塔吊失稳倾倒。 案例2: 2006年3月16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明辉建筑装饰公司施工的明源工业城工程 发生意外伤亡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烧伤。直接原因是由于钢管脚手架立杆固定不牢。 该公司

29、被停止参加招投标一年,企业资质降为暂定三级。 152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多层次来自事故本源的基础原因,可分为以下五类。 1 人员因素 主要指建筑人员的素质。 工人的教育因素。我国目前的建筑业队伍有近4000万人,其中2700万来自农村,文 化水平较低。建筑施工企业对工人的安全知识教育认识不足,培训不够,工人普遍缺乏安 全意识。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工人的身体状况。操作者身体有缺陷,视力或听力有障碍,或者由于长期缺乏睡眠 导致的焦躁、紧张、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 2 技术因素 包括勘测、设计、施工和使用等环节。 勘测有误,地基处理不当。如盲目套用邻区资料,钻孔布置不足,个别隐患未能查 出;饱和土用强

30、夯法;打桩未打到持力层,深基坑支护不当,地基土受干扰又未重新夯实 左岔 守o 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设计时间紧,为设计失误留下了隐患。如套用已有资料而又未结 合具体情况;计算中漏算;设计方案未考虑施工过程会遇到的意外情况。同时,设计任务 的繁重导致设计人员缺少培训学习的机会,这样就加大了设计失误的可能性;盲目依靠电 算等。 施工质量差,不达标。施工组织设计有问题;施工马虎,偷工减料;技术人员不熟 悉设计意图,擅自修改设计;施工不遵守规程,不能达到质量要求;不合格材料进场控制 l 不严等。 装修、改建及使用不当。装修改建中随意破坏结构,留下严重隐患:使用过程中随 意加大荷载,改变结构用途。如阳台当库房

31、用,一般民用住房改为娱乐场所等。 3 监理因素 监理是政府提倡的监督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工程监理机构 k 已有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但同施工队伍和迅速发展的建设市场相比,仍然不能满 足需要。同时,监理队伍中也存在着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监理队伍跟不 上建设需要,许多地区甚至大量聘用退休人员和兼职人员。 4 管理因素 这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无证设计、施工,有章不依,违章不纠,或者是纠 正不力;违反基建程序,赶进度;工程发包非法肢解分包,监督不到位;申报手续不全, 施工前未取得许可证,边设计边施工;从业人员资质、施工机具不够,或者借用资质;安 全

32、生产管理制度执行松懈或不为施工人员办理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5 社会因素 目前,建筑企业组织多样化,劳动用工形式也随之多样化,但是有关工程质量责任主 体和从业人员的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目前的建筑工程中,绝大多数都是政府投资 建设的,相应地也就产生了一些干扰正常施工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基础建设中的腐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败问题及招投标的不规范问题。 16本文工作 由我国目前工程事故控制的现状出发,总结建筑施工过程中多发及严重事故的原因, 以降低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目的,对建筑工程中的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进 行研究。对此,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概括性总结事故类型、导致事故的

33、可能因素,论述事故与安全间的关系,从而找到 事故分析的目标和内容。 2对我国近年来的建筑伤亡事故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六项易发事故分部工程进行防控 技术措施研究。 3对六项分部工程的主要施工安全事故进行综述,分析相关建筑事故案例,根据相关 调查数据总结事故产生根源,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 4安全教育是事故控制、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关键环节,而此环节多因资金等因素被,:, 建筑单位所忽视,文章将从事故与人的因素关系角度入手,论述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第二章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21事故的基本概念 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 引起

34、的、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财产损失, 生产中断,人员伤亡。 建筑安全事故的认定是指对建筑安全事故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的鉴定,确定事故的性 质。 事故是否构成建筑事故,用以下标准衡量: 一、建筑事故认定的心理标准是当事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 二、建筑事故认定的行为标准是当事人的作为是否导致建筑事故的发生; 三、建筑事故认定的结果标准是事故的损失是否严重,是否达到建筑事故的标准,构 成哪一级建筑事故; 四、建筑事故认定的技术标准是从技术上来判断是否存在技术上的缺陷,是否构成建 筑事故。 22事故分类 事故的分类主要是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伤亡事故分类原则是

35、:适合国情,统 一口径,提高可比性,有利于科学分析和积累资料,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伤亡事故的分类,从不同方面描述了事故的特点。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目 前比较广泛的事故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伤害程度分类 指事故发生后,按受伤害者造成损伤以致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类。 的失能伤害; 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作日; 3 死亡:其损失工作日定为6000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死 亡年龄计算的。 此种分类是按伤亡事故造成损失工作日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损失工作日是指受伤害者 15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丧失劳动能力 简称失能 的工作日。各种伤害情况的损失工作日数,可

36、按标准企业职 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中的有关规定计算或选取。 2按严重程度分类 指发生事故后,按照职工所受伤害程度和伤亡人数分类。 1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人的事故; 5 特大伤亡事故:指次死亡lO人以上 含10人 的事故。 3按发生的原因分类 1 直接原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见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 644186 附录AA6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 2 间接原因: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 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对事

37、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4重大事故的分级 建设部对工程建设中发生的事故,按照程度不同,把重大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建设部 1989年3号令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第三条规定: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为一级重大事故:1 死亡30人以上;2 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为二级重大事故:1 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2 直接经济损 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为三级重大事故:1 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2 重伤20人以上; 3 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以下;3 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23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致因理论:

38、是对各种事故以及人、物、环境、管理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 究,认清事故起因、发展、形成全过程的内在关系,找到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 事故控制的方法和对策的理论。不同的理论主要介绍如下61。 1 人的失误论:该理论对我国影响较大,认为一切事故是由于人的失误造成的, 如工人操作失误,领导决策失误等。我国受这种理论的影响较深,在对工程建设上过分强 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调人的作用。实际上,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物、环境及管理因素,无法很 好的控制事故的发生。 2 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是把事故的形成过程按照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联成多 米诺骨牌链,认为事故的发生如多米诺骨牌倒下的原理一样

39、,是一种各种因素相互依存、 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但只要引起事故形成的连锁系列中断,事故就不会发生。对 实际的工程建设事故来说,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尽量中断建设过程中事故形成的“链",控 制事故的发生。 3 综合论。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 原因和基础原因。事故乃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 造成的结果。该理论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这些物质的、环境 的以及人的因素构成的生产中的危险因素。间接原因,是指管理缺陷、管理因素和管理责 任。造成间接原因的因素称为基础原因,包括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惯、社会历 史、法律等。偶然事件触发,是指由于引起物和肇事人的作用造成一定类型的事故和伤害 的过程。该理论综合考虑了各种事故现象和因素,有利于各种事故的分析、预防和处理, 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的理论【们。 231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发生 人的不安全行为,不一定会发生事故,就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 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是不 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即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 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