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四逆散方证解析_第1页
(学习笔记)四逆散方证解析_第2页
(学习笔记)四逆散方证解析_第3页
(学习笔记)四逆散方证解析_第4页
(学习笔记)四逆散方证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8.0106:50 阅读 481 原创 2016-07-30 黄煌 经方医学论坛【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四逆散作者:黄煌 编排: 胡廷峰【组成 用法】 柴胡 6 10g、 芍药6 30g、 炒枳实 6 10g、甘草 (炙)6 10g。 水煎, 分三次温服。【方证】1 柴胡证,或对疼痛敏感,经常手冷,对寒冷气温敏感,易紧张及肌肉痉挛的柴胡体质。2胸胁苦满疼痛、腹痛、腹胀、两胁下满实,胸膈挛急或积聚,腹直肌拘急,如棒状样紧张。3 脉弦,舌质坚老而暗,或舌有紫点。【现代应用】1 以痉挛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胃炎、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异型增生、顽固

2、性腹痛、过敏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痢疾、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胰腺炎、泌尿系结石、痛经等伴有手足冷、脉弦者。2以胃肠动力低下、腹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饮食积滞性腹痛、十二指肠壅积症等。3 以精神紧张或遇紧张则加重的疾病。如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心因性阳痿、神经官能症、冠心病,梅核气,情绪性腹泻、女性急迫性尿失禁、遗尿、 遗精、 更年期综合征等。4 以分泌物、代谢物排出不畅为特点的疾病。如鼻窦炎、急性乳腺炎、输卵管不通、阑尾周围脓肿、肝郁气滞的便秘或下利不爽等。5 其他方面,如月经不调、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腰腿痛 (注意! ) 、 神经性头痛(注意! ) 、 三叉神

3、经痛(注意! ) 、癫痫、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肝炎、过敏性鼻炎(注意!) 、皮炎、小儿高热肢厥、流行性出血热的低血压休克期等均有用四逆散的报道。【经验参考】本方的临床运用十分广泛,难以尽述,几乎各系统的疾病,均有使用的可能。据载,日本汉医和田家治杂病100 人,有 50 60 人用此方加减,足见应用之广。在此,编者介绍几则个人的临床治验以供读者参考。 1 曾治一周姓患者,新婚数日来诊,诉阳痿不举。观其面色无华,形体羸瘦,若按一般辨证,当属虚证,可能会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当时为观察四逆散之功效,投原方而未作加减,不料却有非常之效。2 治张某,八旬高龄,突发小便失禁半月,多方诊治不效,欲行手术探

4、查,患者及家属不从,转我院,邀余诊治,观其虽年事颇高,但无虚羸之象,非肺肾气虚之证,乃膀胱尿道功能失调所致,用四逆散加乌药,数剂而愈。3 治潘某,胃胀多年,餐后脘胀,每于下雨前数日尤胀甚,戏称自己可以作天气预报,中西药调治不效。询其脘胀连及两胁,拟四逆散合平胃散,数剂而安。4 田某,胃脘隐痛嘈杂多年,胃镜示重度糜烂性胃炎,吾曾屡以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效不甚理想,后思其人平素多愁善感,思绪不定,有柴胡证的表达,于是投四逆散合平胃散,疗效甚佳(本案用八味解郁汤也佳!) 。然此人并无四逆,冬令不甚畏寒。5 王某,脘腹疼痛3 天,急查B 超及血尿淀粉酶诊为急性胰腺炎,见其脘腹胀痛难忍,连及两胁,以左侧为

5、甚,伴恶心、干呕、呕出大量清涎、脉弦细、舌苔薄白,脉证均无热象,不宜用大柴胡汤或清胰汤等方。若收之住院恐他人用寒凉剂与病不利。因与患者关系至密,冒险投以四逆散合半夏干姜散,未予其他处理。次日矢气甚多,脘腹疼痛大减,连服六剂,诸症消失,以调理脾胃善后。( 1 胃脘胀痛难忍,连及两胁,脉弦细:四逆散证。2 恶心,干呕,呕出大量清稀胃液:半夏证、 干姜证。 ) 从以上治验可以看出,四逆散证的产生与气郁、气滞有相当大的关系。李克绍先生医案:某女,50 岁, 1974 年 5 月 27 日就诊。两腿疼痛,酸软无力,渐至不能行走已月余。患者于十一个月前,因恼怒出现脘腹串痛,叫轻时重,并觉两腿烦乱不适(焦虑

6、状态)。经针刺、服西药2 天,腹痛止但两膝关节阵痛,右侧较重并有凉感,两小腿烦乱不适,有时肌肉跳动,腿痛有时感到牵引两侧腰部;手足觉凉,背微恶风。近几天腿痛烦乱加重,竟至转侧困难,难以入睡,经常彻夜坐着,饮食锐减,面色萎黄。舌质略红、舌苔薄白,脉左寸弦、关弦滑、尺弱,右脉弦细。治宜疏肝解郁,宣散气血。方用四逆散加味:柴胡9g,白芍6g,炒枳实9g,甘草 9g;怀牛膝9。水煎服,1剂。 复诊: 昨晚服头煎后,当夜两腿烦乱的感觉消失,肌跳、疼痛均止,余症亦明显减轻,精神、食欲亦有好转。继服上方 3 剂调理而愈(伤寒解惑论1978 , 126 ) 。范中林老中医用本方加桔梗、茯苓治疗女性小便不畅十余

7、年,重则尿黄窘迫, 欲解不能。尿道灼痛,淋漓不尽,每昼夜小便数十次,量极少,有时仅数滴、涩痛,腰及小腹亦感觉疼痛(范中林医案整理小组,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 150 ) 。此证不仅仅是湿热,更与气滞有关(本案用四逆散+猪苓汤也佳!) 。 本方出自 伤寒论少阴病篇,原文明点“四逆”,说明临床确有四肢逆冷的情况。对此,一定要和四逆汤证作严格的鉴别。汪其浩治陈某,男,35 岁。开始发冷发热,头疼身痛,自以为感冒风寒,自服草药后,症状稍减,继则腹痛肢厥,嗜卧懒言,症状逐渐增剧,邀余诊治。诊脉微细欲绝,重按有点细数。但欲寐,四肢厥冷至膝,大便溏而色青,小便短赤,面赤;脐

8、腹疼痛,阵发发作,痛剧时满床打滚,痛停时闭目僵卧,呼之不应,如欲寐之状,每小时发作五六次,不欲衣被,不饮汤水。思考:四逆汤人阳气衰竭,对疾病的反应性大大降低,绝对不会有此表现,此正是四逆散证的表达。前医认为少阴寒证,投真武汤加川椒,服后无变化。余沉思良久,不敢下药,又重按病人脐部,见其面有痛苦状(四逆散证的表达),问之不答。综合以上脉证,诊为热邪内陷,热厥腹痛。拟四逆散倍芍加葱:柴胡9g,白芍18g,枳实 9g,甘草 4.5g,鲜葱头3 枚。水煎服。复诊:上方服后腹痛减轻,脉起肢温,面赤消, 便溏止, 小便通。 病人自述脐部仍胀痛,似有一物堵塞,脉细、重按有力,改用大柴胡汤,服后大便通,胀痛如

9、失。伤寒论方医案选编1981 , 260 ) 。就四逆程度而论,本方证虽四肢厥冷,但不过肘膝,四逆汤证肢冷过肘膝,且伴精神欲寐,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本方在具体运用时,不必完全拘泥于四逆,胸胁苦满等,但凡患者属柴胡体质,或病证与柴胡带有关者即可灵活选用。四逆散药仅四味,但组合严谨, 其中包含的方根有:柴胡、 甘草; 枳实、 芍药; 芍药、甘草;柴胡、枳实、芍药。柴胡、甘草乃小柴胡汤之雏形,小柴胡汤诸药均可减,唯柴胡、甘草始终不减,由此可知。普济本事方载柴胡散:柴胡四两、炙甘草一两。功能润心肺,止咳嗽,除壅热,解暑毒,推陈致新。治伤寒时疫,中暍伏暑,邪入经络,肌热体疲。金匮要略载枳实芍药散,专治

10、“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芍药甘草汤,功专解痉、缓急、止痛。柴胡、枳实、芍药,是大柴胡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方家和田东郭与浅田宗伯都认为四逆散是大柴胡汤的变方。此方药仅四味,却寓数方之功。其效介于大、小柴胡汤之间,其胸胁苦满之状亦介于大、小柴胡汤之间;其证之虚不及小柴胡,之实不及大柴胡。小柴胡因其虚弱,故人参、大枣、甘草并用;大柴胡因其实,故用大黄;四逆散介于其间,只用甘草而不用人参,亦不用大黄。总之,四逆散药性中正平和,寒热之性不明显,功用侧重于疏泄缓急,治邪气郁闭于内,气机失于条达,其肢冷似厥,却并非寒厥,亦非热厥,若强名之可称为气厥或郁厥。正如医宗金鉴曰: “今但四逆而尤诸寒热证, 是既

11、无可温之寒,又无可下之热,唯宜疏畅其阳,故用四逆散主之”。临床运用此方,不必拘泥于病证之寒热,关键是对柴胡体质及柴胡证的把握。四逆散似乎并没有明确的主证,更多的是或然证,其中腹痛是最关键的指征。这种腹痛部位多偏胸胁或两少腹部,疼痛为胀痛,或挛痛。姚廷周所著的新伤寒论校注(即桂林古本伤寒论)中的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即本方之汤剂)的条文可以作为参考。“少阴病,气上逆,令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主之”;“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口苦 呕逆, 腹胀,善太息,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主之”(第 535 条) 。在

12、临床运用时针对腹痛为主的病证可重用芍药30 60 克。但临床不可执着于疼痛证,很多病证并无疼痛,用本方亦可取效,如阳痿。至于四逆证,这类病人多半是体质使然,临床常见一部分人,平时并无甚病,但一到秋冬天凉,人未觉冷,而两手已先冰凉,这即是典型的柴胡体质。柴胡体质的人患病时易出现柴胡证,就临床所见,过于紧张和疼痛都可以出现四肢凉、手心汗多的表现。临床也可见部分患者并无四逆表现,而用此方获效者,尤其对于一些常规治疗尚无明显疗效的疾病,选用四逆散有时可收到意外惊喜。和田东郭翁用本方治一人患鼻渊(蓄脓症)已三年,诸医诊为肺虚,百治无效。其人两鼻流浊涕极多,与四逆散加吴茱萸、牡蛎,三剂鼻水止(蕉窗杂活) 。这则治验极其简单,既没有四逆证,也没有相关的腹证描述,留给人遐想的空间实在太多。鼻渊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鼻窦炎,以上颌窦蓄脓症为多见,枳实和芍药再加桔梗即是金匮要略中的“排脓散”。换句话说,含有枳实芍药的四逆散对鼻渊应当有一定的排脓作用,这可能是本方取效机制之一。本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