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节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12课 型 】 新授课【 学习目标】1. 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指出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重点)2. 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难点)3. 说出极地地区的特有动物。【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 时】 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师出示地球仪,提出问题:同学们, 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往北走最终会分别到达什么地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讨论辨别: 地球最南端、地球最北端;南极、北极;南极洲、北冰洋。学生观察地球仪

2、,分析、探讨,提出自己的回答:一直往北走会走到北 极,一直往南走会走到南极。生欣赏图片师出示几张南极、北极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就是神秘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今天我们进入到这两个特殊地区,去解开它们神秘的面纱。(板书)刺激学生感 官, 调动学习兴趣, 对陌生 的学习区域 有个初步的 感性认识。第五节极地地区第 1 课时独特的自然环境展示学习目标师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指出重难点:1. 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 和范围,指出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重点)2. 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难点)3. 说出极地地区的特有动物。生记录思考学习目标要求, 明确重难点。有的放矢

3、,让学生明确本 节课学习重点讨论交流 学习内容师假设提问:同学们,假如我们要随科学家到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有关问题呢?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列举并展示交流。师评价概括大家的意见:首先,需要知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其次,需要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第三,需要确定去两极地区考察的时间。第四,需要了解科学家考察的原因所在。第五,需要考虑人类考察的最终目的。第六,需要了解在科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小组探究(板书)探究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师出示南极地区图,生读图分析完成思考题:(1) . 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2) . 图中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

4、线?(3) . 图中的每一条纬线是如何分布的?(4) 图中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5) 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学生结合相关资料自主学习,交流、互动、欣赏、归纳结论、分析原因。学生代表逐个边指图、边汇报,其他同学分别边补充,教师边点拨,进行全班交流研讨。(1)南极点;(2)经线;(3)以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同心圆圈表示的是纬线,且越向中心,其纬度越高;(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极地区是内南外北,顺东逆西;(5)呈顺时针方向;(6)面向南,0°经线的右侧为西经度,左侧为东经度;温故而 知新,且把知识落实到图, 提高学生从 图中获取信 息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 到地理

5、知识 是有趣又有 用的。 来(6) . 东西经度是如何确定的?(7) . 在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哪里?(8) . 找出南极圈,说明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9) . 指出南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经度范围?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10) . 说出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的名称,与哪三大洲隔海相望。师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有的放矢的点拔、指导。( 7)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 8)南极地区指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圈(66.5 °S)以南,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的广大区域;( 9)跨越了360 个经度,位于东、西两个半球;(11) 10) 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大洋洲、南

6、美洲和非洲。学以致用学生代表逐个边指图、边汇报,其他同学分别边补充, 教师边点拨,进行全班交流研讨。( 1)北极点;( 2)经线;( 3)以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同心圆圈表示的是纬线,师据生归纳总结的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出示“北极地区”图,引导学生运用刚才的方法指图讲解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1) 图的中心点是什么地方?(2) 图中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线?(3) 图中的每一条纬线是如何分布的?(4) 图中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5) 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图中应如何标注?(6) 东西经度是如何确定的?(7) 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 哪里?(8) 找出北极圈,说明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9) 指出

7、北 ( 极地区跨越了多大的 经度范围?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10) 说出北极地区中心大洋的名且越向中心,其纬度越高;( 4)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北极地区是内北外南,顺西逆东;( 5)呈逆时针方向;( 6) 面向南,0°经线的右侧为东经度,左侧为西经度;( 7)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 8)北极地区:位于地球最北端、北极圈(66.5 ° N)以北,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洲的陆地和岛屿的广大地区;( 9)跨越了360 个经度,位于东、西两个半球;( 10) 北冰洋; 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学以致用,通过总结学习 方法, 让学生推而广

8、之,学会读图学习 北极地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称,其周围有哪几个大洲。过渡衔接从以上对两极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分析中可知,两极 地区分别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 北端,其纬度最高,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特点,必然对两极地区的气候、生物 等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小组探究(板书) 探究二独特的自然环境师投影显示两极地区的图片,引让学生从思 考中学习,从生活知识迁 移到理论知 识。取长补短,相互欣赏, 答案归一, 培养学习方法。导学生阅读课文、读图, 完成思考题:1. 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以什么颜色为永恒的基色?与其他地区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2. 学校所在地冬季的最低气温大约为多少度?南极的最低气温是

9、多少?南极地区为何如此寒冷呢?3. 北极地区的气温与南极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要冷得多?4. 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是什么?5. 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 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有生命存在吗?你能否说说两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什么?师根据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有生读相关资料、图, 自主学习。生交流、互动、 欣赏、 归纳结论、 分析原因,余生倾听、感悟、理解。小组代表指图讲解:1. 白色 ;冰雪覆盖;2. 枣庄所在地最低气温是15 摄氏度,而南极的最低气温是 88.3 摄氏度。南极地区的气温低的原因是:纬度高, 太阳高度很小,阳光微弱;海拔高; 表面被冰雪覆盖,

10、反射了部分太阳辐射。3. 北极地区是常年寒冷,但冷的程度比南极低。南极以陆地为主,北极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和冷却,降温幅度比海洋大;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高;南极地区一年内的日照时间比北极短。4. 酷寒、干燥、烈风。5. 都有生命存在,北极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小结1. 你学了什么?2. 你的体验是什么?3. 你掌握了什么?强 增强 知识的系板书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位置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南极地区:南极大 范围北极地区:陆及其周边海洋以北冰洋为核心,包括周边沿岸陆地酷寒冰雪高原两极地区干燥白色沙漠络式的板 设计可使 识条理清 ,层次分 重难点突 使学生对识

11、的掌握自然环境气候烈风风库北极地区:温度很低,降水比南极多南 极地区:企鹅特有动物北极地区:北极熊1 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南乔治王岛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们所经 过的大洋顺序依次为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2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A亚洲B 非洲C 大洋洲3 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南美洲 B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A北极地区是指北纬90°的地区C北冰洋的小部分属北极地区D 北极地区大部分是被冰雪覆盖的陆地4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在 A北极地区B 蒙古、西伯利亚C 南极地区D 青藏高原5关于南极洲气候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处于高纬度,一年中接受太阳光热少 B巨厚的冰层将太阳的光热大量反射回空中 C处于强大的低压中心,使得降水少风力大 D是海拔最高的一洲,地势高,气温低 二、综合题 1. 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洋; B 洋; C 洋; D 洲; E 洲。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F , G在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 读北极地区地图并完成以下各项:( 1 )将代表以下海洋的数字填入图中.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 2)将代表以下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填入图中。 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格陵兰(丹) ( 3)将代表以下大洲的数字填入图中。 亚洲 北美洲( 4)以下字母所代标的地理事物是:A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