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对痰湿体质的认识, 始于内经,其中的一些相关表述, 是后世痰湿体质提出和 分类的基础。内经将体形肥胖的人称为“肥人、脂人、膏人、肉人” 或 ,称为肥贵人、肥美之人以及太阴人、土形人等 , 并对形体肥胖、丰满这一痰湿体质表现特征和性格特点进行了表述 ,是后世痰湿体质理论形成的源头,后世 “肥人多痰湿 ”理论正源于此,并对其特征进行了表述。痰湿体质的基本概念是指由于津液运化失司, 脾不散精, 精微物质运行输布障碍与转化失调, 痰湿凝聚、互蕴 , 迁延日久而逐渐形成的以黏滞重浊为主的偏颇体质状态? 。 痰湿泛于肌肤, 则见其形体特征为体形肥胖, 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有面部皮肤油脂较多、面色黄
2、胖而黯、眼胞微浮、多汗且黏。“肺为贮痰之器” 痰浊停肺 ,肺失宣降 ,则胸闷、痰多。 “ 脾,为生痰之源? . 故痰湿者多喜食肥甘痰湿困脾,阻滞气机,困遏清阳,则容易困倦、身重不爽。痰浊上泛于口,则口黏腻或甜; 脾湿内阻 ,运化失健则大便不实,小便微混;水湿不运, 则小便不多。舌体胖大, 舌苔白腻, 脉滑 , 为痰湿内阻之象痰湿内盛, 阳气内困 , 不易升发,故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 ,多善于忍耐; 痰湿内阻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 ; 痰湿内盛,同气相求,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湿证。禀赋遗传是痰湿体质形成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饮食、劳逸、情志、环境、气候是产生痰湿体质的外
3、界条件。其中,遗传是关键, 饮食、劳逸与情志失调等生活习惯则是痰湿体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在现代生活中,营养失衡、运动不足、情绪紧张为痰湿体质的产生创造了充分的社会背景, 在多因素的复合作用下, 共同构成了痰湿体质的形成基础。王琦教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影响痰湿体质的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列是:患有生活习惯疾病、不太运动、肥胖、嗜烟、血压偏高、早睡晚起、喜油腻、混合嘴养和人工喷养、睡眠不规律等。 研究结果显示血压特别是舒张压偏高、患有生活习惯疾病与痰湿体质有显著相关, 饮食 起居失常也是痰湿体质后天形成的重要因素, 肥胖与痰湿体质显著相关, 与中医传统理论和近年的研究结果一致。肥胖是遗传、饮食、代
4、谢、运动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痰湿体质者体内出现的“痰湿 ”停滞 ,既是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也是一种致病因子或 病理产物。痰湿在体内形成之后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若痰湿较轻, 但并未消除,长期潜伏于体内,对生理机能产生影响,逐渐形成特殊的机体状态,即痰湿体质 ; 若痰湿较重, 痰湿雍盛或在内因外因的刺激下发病则会形成痰湿证,就转变为一种病理状态。这就提示, 痰湿体质可以作为以痰湿证为主要表现的相关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的易发体质, 影响这些疾病的发病和病机从化,从而表现出相应的证型。素问 ? 通评虚实论指出: “消瘴、仆击、偏枯、痪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 疾也。 ”临床调査表明,痰湿
5、体质者,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的发生率高于非痰湿体质,通过化痰祛湿法对体质进行调理,可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因此, 临床 实践中从体质入手就可预见疾病发展的信息,从而做到尽早发现及时调理,逆转病程。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旨,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原因、状态、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的预防 , 是传统理论在现代人体状况评估中应用的典范。体质的形成离不开先天享赋,更需要后天生活的调养。根据体质,可以选 择养生之宜忌, 可以权衡补泻之轻重。如新兴的体质食疗学, 就是立足于体质特性的个体化养生保健理论, 它可以改变人们盲口食补的旧饮食习惯, 按个人
6、体质特征选择合理饮食。中 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巨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以 气、血、津、精为基本物质,以经络为气血津液的运T 于途径。而且中医体质学说早在伤寒 、内经等经典著作就有论述, 历代医家有关体质学说的论述也散见于各书之中, 体质 学说认为 , 体质不仅可以决定能否发病和对某种致病凤险因素的易感性, 还可以决定疾病的种类以及疾病的预后情况。因此,对体质状况的观察、辨识、分型以及调理,不仅有助于积极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具有广泛的价值。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高脂血症的提前预防及生活调控。寻找出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中医体制
7、学说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新思路,某些特殊体质类型是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辨体论治预测疾病发展趋势。改善体质将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新途後,对早期预防. 提高疗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均有重要意义。中医的“治未病 ”理论是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体, 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实行多样的个体化干预手段,预 防措施比西医更为积极,在血脂异常的防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中医 体质学说是临床用于指导血脂异常防治的有效武器,尤其是在其预防中。中医健康管理以中医体质学说为“切入点 ” 运用中医 , “治未病 ”理论来指导生活调养 ,将对疾病的预防和传变的改善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资料表
8、明, 高血脂症是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还可导致脂肪肝、胰腺炎、眼底出血、周围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而当血脂升高幅度不大时 ,病人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但它却是众多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提高警惕。食物中的成分对血液组分的影响很大, 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会随着动物性脂肪的摄入而升高; 而摄入植物性脂肪, 伴随了膳 t 纤维、 植物蛋白等物质, 则可使血脂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植物性食物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相对高一些,适当的食用会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也不是绝对的认为植物性脂肪
9、就会好于动物性脂肪;营养学专家比较一致的认为,两种脂肪混合食用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时会更好。因此合理控制脂肪的摄入比例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对人体最健康的。高血脂症患者调整饮食非常重要,特别要控制高脂肋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 内脏 等。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决定脂肪酸的作用,饱和脂肪酸会导致胆固醇升高,而不饱和脂肪酸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胆固醇。洛杉矶的一项实验研究 ,给人膳食中增加植物脂肪的合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发现甘油三 脂和总胆固醇水平都下降。随访8. 5年以后,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总数明显下降。可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对血脂和脂蛋白的含量会产生较大影响
10、,也会密切影响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提升自我保健意识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在预防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上起到重要作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是高脂血症的原因。摄入过多外源肥甘厚味之品 ,会导致湿困脾胃 ,脾胃消谷运化功能失调,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气血, 反为浊膏,转化为痰湿. 再由痰湿内滞,浸淫脉管,血行受阻而致血瘀为病。这同样说明中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饮食在高脂血症中所起的作用,与现代医学观点相符。3. 4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的关系韩丽菩等选择100例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 判定其中医体质并检测血脂指标, 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
11、湿热质患者TC 、 LDL-C 在各体质类型中最高。陶亮” 等对 ”85例血脂异常患者和85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探讨中医体质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认为痰湿质、血疲质、阳虚质可能是判断血脂异常发病的另一危险因素。王智玉选择高脂血症的患者 342例作为观察组, 与正常对照组279 例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平和质、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4种体质所占的比例与对照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气虚质、痰湿质与高脂血症的患病呈正相关(P<0. 05。推导出气虚质与痰湿质最有可能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赵文霞等通过调査116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I 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及血脂等
12、相关项目的体检,结果表明NAFLD 患者痰湿质较气虚质更易出现血脂异常。2013年 11 月 6日 ,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并指出 ,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随着社 会人口的不断老龄化, 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 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不断提升的老年性痴呆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属中医学 “善忘 ” 、“健忘 ” 、 “呆病 ” 、 “痴呆 ”等范畴。该病发展呈慢性进展性 , 具有不可逆的特点, 最终导致的高致残率将给家庭和社会
13、带来巨大的负担, 如何防治老年性痴呆成为医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 关系到每家每户的重大社会问题。提前预防及生活调控、寻找出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西医治疗的局限性,使得更多的目光投注到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医学期望通过辨别体质达到“治未病 ”的目的。中医体制学说为我们带提供了新思路 , 某些特殊体质类型是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辨体论治预测疾病发展趋势。 体质因素影响着老年人对痴呆的易感性、疾病发展的倾向性、证候的类型个体对治疗的差异等 ,因此,临床应重视对老年人体质的研究,改善体质对老年性痴呆早期预防. 提高疗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
14、率,均有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因虽多,但基本上不外乎虚实两类, 虚实夹杂 , 以虚为主。属虚者 , 多因气血亏虚 , 髓海不足 , 脾肾两虚。属实者 ,多缘于痰浊内蕴,瘀血阻络,上蒙清窍所致。1 老年人的体质特点(1 脏腑日虚。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脏腑功能逐渐衰退,真元之 气日渐不足,阴阳气血耗损。(2易生痰湿。老年人随着脏腑日渐虚衰,水液代谢功能失常, 脾不健运,则为生痰之源;肾主水,气化功能失司,导致水湿泛滥而成为痰湿体质。近年来饮食中动物蛋白和脂肪等肥甘厚腻之品大量摄食则易聚湿生痰, 形成痰湿体质。当代老年人中肥胖者远比过去为多 ,提示以 “痰湿 ”为体质特点的老年人数亦增加。
15、痰是津液代谢失衡的病理产物, 且一旦形成以后则又可变生为其他疾病的继发性致病因素。所以说痰不仅是衰老的病理产物。也是导致衰老的重要因素。2 体质因素和老年性痴呆的易感性相关。阳虚、气虚、痰湿,瘀血体质是老年性痴呆的易感体质。阳虚体质者主要表现为肾阳虚,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虚则五脏六腑亦虚,继而脏腑功能低下,气血 紊乱 ,致痰致瘀 ,变生诸病。老年性痴呆和五脏虚损都有关系,但与 肾关系最为密切, 肾虚为其基本病机。阳虚体质者平时即表现为代谢低下 ,怕冷喜热,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以智能减退为核 心的各种老化征象, 故易发展为痴呆。气虚体质者平素气短懒言、神疲乏
16、力、健忘、头晕、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怕事。随着年龄的增长, 性格上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故而越发的孤僻少动而发展为痴呆。痰湿体质中, 痰湿阻碍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 影响经脉血液的周流灌注。痰浊上蒙清窍使人心神不明,神识不清 ,发为呆病。此外, 辨证录“呆病门 ”, 详明了肝郁乘脾 ,胃衰痰生 ,积于胸中 ,弥 漫心窍 ,使神明受累,髓减脑消而发呆病。若老年人身体衰弱的同时又遭遇一些心理一社会因素,如人际关系、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变等,必然加重其孤独、寂寞、无助之感,忧愁思虑而影响气机而使脾失健运,间接引起老年痴呆。老年人瘀血体质的产生与脏腑的虚损有关, 多为气滞致癖或气虚致癖。瘀血体质易患中
17、风、胸痹、出血等病,这些疾病的存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人一旦发生中风、胸痹,瘀血深匿于脑络或心而致神明累往往发生痴呆3 老年性痴呆易患体质的机体调理。在中医体质学中,对偏颇体质的调整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食疗、方药、养生保健等方法,达到“治未病 ”的效果。根据老年性痴呆易患的体质特点, 通过对机体体质调理从而影响老年性痴呆的转归、延 缓病情,故对易患老年性痴呆体质提出以下建议病前调体。老年人虚损、痰湿、瘀血的体质形成后,可能不是立刻发病,常有一个潜伏状态,即潜伏期。该期内多是无病可言,即使 无病 ,也要及时调理,改善了其体质,就可减少老年人性痴呆发生的可能性。因老年体质虚损为主, 多以食
18、养为先。阳虚者食羊肉、鸡肉、 核桃、 栗子、 韭菜等以温阳壮阳, 少食生冷粘腻之品, 勿过食寒凉 ; 气虚者食小米、粳米、糯米、扁豆、牛肉、鸡肉、鸡蛋等以健脾益气,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痰湿者,饮食宜清淡,食赤小豆、扁豆、萝卜、洋葱等以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瘀血体质,应选酌情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山楂、醋、玫瑰花等。如果没有饮酒禁忌,可以适量饮用葡萄酒,以促进血液循环。“要三低 ” :低糖、低盐、低脂,防止动脉硬化;“要 软忌硬 ” 老年人齿松牙掉,: 消化功能下降, 要避免生硬的食物。“戒 烟限酒 ” :酗酒能助湿生痰,吸烟损伤血管,导致动脉硬化。
19、此外,可多吃含胆碱食物,可增强记忆,预防痴呆,金属离子铝对脑有明显损害作用,故应避免使用铝制品餐具,避免高铝食品。如油条。做到起居有常,避免过劳、过逸。病后调体。老年性痴呆患者,由于体质的不同,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或传变,相反随着机体体质的改善,病情有可能发展缓慢,或趋向于稳定。如阳虚、气虚等体质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本身正气不足则易感受外邪,进而内伤脏腑,如若并发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褥疮等感染性疾病,则可能致病情加重,甚则危及生命。痰湿、瘀血体质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可能具有血液粘稠度高、血脂高等病理基础,往 往进一步加重大脑灌注不足,从而影响大脑供血而加重病情。此时调体质以中药为主配以药膳食疗为辅
20、。对阳虚质者用熟地、山药、山英肉、 构祀、 冤丝子、 杜仲等药物及金匿肾气丸、右归丸等予补肾温阳; 气虚质者用党参、白术、获荃、甘草、黄蔑、大枣等药物及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予培补元气,补气健脾 ;痰湿质者用党参、白术、获荃、山药、扁豆、慧茵仁、白芥子等药物及参菩白术散、三子养亲汤等予健脾利湿,化痰泻浊。瘀血体质可用通络化瘀汤(全蝎、娱蛤、僵蚕、威灵仙、桑枝、姜黄,亦可温阳化瘀,方用地黄饮子加桂枝、川芎。还可用益气化瘀,滋阴化瘀等等。 同时,在未病前和病后,可适当运动调理体质,注意活动幅度勿过大,时间不宜过久,活动量据各人身体状况而定,劳逸结合。对于阳虚者可依靠锻炼以振奋、提升阳气,如做“五禽
21、戏”的虎戏以益肾阳,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补肾助阳,改善阳虚质。因其畏寒易受风寒侵袭,运动时要注意保暖避寒,可选择暖和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不宜在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锻炼,运动量勿过大,勿大量出汗 ; 气虚质者可选用较柔缓的健身方法如气功、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痰湿者可选取散步、慢跑等运动方式。瘀血体质者要避免受寒冷的刺激。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动静结合,不可贪图安逸,加重气血瘀滞,多采用一些有益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坚持经常性锻炼,如五禽戏、导引、按摩、太极拳、太极剑、各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等,达到改善瘀血体质的目的。 老年性痴呆发病一般起病都很隐匿,无确切时间和起病症状,早
22、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生,即呈不可逆的缓慢进展。老年人形成的虚衰耗损、痰湿蕴生的体质特点,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密切关系,而老年体质又具有可调性,针对老年人易病体质给予相应的调理,通过改善相关体质,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及时治疗,对避免或延缓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人们一贯认为老年人“老糊涂”、 “健忘 ”是正常的衰老现象,老年性痴呆远远没有受 到足够的重视,因此识别老年性痴呆早期症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肾虚体质,(1)饮食调养:肾虚体质者,尤其是老年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肾虚食疗方法,可供选择的为枸杞子、栗子、松子、黑豆、黑米、黑芝麻等富含优质蛋白 质、不饱和脂肪酸、多种游离
23、氨基酸、亚油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2)起居方面:戒烟限酒、避免浓茶、咖啡、葱蒜辛辣等刺激性物品。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文娱活动,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每天自我按摩腰部或者搓脚底涌泉穴,都能起到一定的改善肾虚体质的作用。(3)运动保健:体育运动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积极措施。锻炼可使呼吸、循环系统等呈现出良好的机能反应,故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和耐受力。可坚持练习太极拳,打太极拳时间最好是清晨,地点在空气清新的公园内、水边、树下进行。 对于气虚体质,(1)饮食调养: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食用。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泥鳅、鸡肉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由于气虚者多脾胃虚弱,因此饮食不可过于滋腻,以碍脾胃运化,应选择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品,也可选用补气药膳调养身体。(2)起居方面:气虚质者往往卫阳不足,易于感受外邪,故应注意保暖,不可劳汗当风,防止外邪侵袭。脾主肌肉四肢,故可微微活动四肢,流通气血,以助脾胃运化,改善气虚体质。劳则气耗,气虚质者尤其应该注意不应过于劳作,以免更伤正气。(3)运动保健:气虚体质者可选用一些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每个月工作总结
- 2025年大企口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金融风险评估合同
- 空气污染物PM10介导慢性鼻窦炎复发机制的初步研究
- 游戏充值及虚拟货币服务合同
- 校园安全课课件
- 金融公司贷款合同及风险管理协议
- 智能汽车服务系统技术支持合同
- 智能数据备份与恢复服务合同
- 钢筋笼采购合同
- ABAQUS官方培训资料PPTlecture1-introducing-abaqus-cae
- 趣味英语课件完整版
- 大学武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 夯实基础总结反思课件高三学习主题班会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五防系统调试报告
- 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 单词表
- 在建项目雨季施工(防汛)安全隐患排查表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模板
- GB/T 7715-2014工业用乙烯
- GB/T 40848-2021饲料原料压片玉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