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其中 为参数)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 )写出直线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点坐标为,直线 交曲线 于 两点,求的值【答案】 ( 1 ),; ( 2)2)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得到【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参普互化和极值互化的公式得到标准方程;关于 t 的二次,再由韦达定理得到( 2)其代入得,则所以2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建立极坐标系,设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 )求曲线和直线 的普通方程;
2、( 2)设为曲线 上任意一点,求点到直线 的距离的最值【答案】 ( 1 ),; ( 2)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1 )根据参数方程和极坐标化普通方程化法即易得结论的普通方程为;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 2)求点到线距离问题可借助参数方程,利用三角函数最值法求解即可故设2)由于为曲线 上任意一点,设,到直线 的距离为,即,故点 到直线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是( 为参数,) ,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是, 等边的顶点都在上, 且点 , 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的极坐标为( 1 )求点 , 的直角坐标;2)设为 上任意一点,
3、求点到直线距离的取值范围( 1 )见解析;( 2)1 )由题意可得点的直角坐标, 点的极坐标为,直角坐标为, 点的极坐标为,直角坐标为 %网2) 由 题 意 可 得 直 线 的 方 程 为, 利 用 点 到 直 线 距 离 公 式 可 得 点 到 直 线 距 离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得( 2)直线的方程为,设点,则点 到直线距离,),因为,所以,所以,所以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 )写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与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2)已知与直线平行的直线过点,且与曲线交于两点,试求( 1 )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4、,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 2)【解析】试题分析:( 1 ) 先利用加减消元法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再利用,得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最后根据,将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先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以及弦长公式求试题解析:( 1)将,代入直线方程得,由可得,的直角坐标方程为5 在直角坐标系中, 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 )求曲线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与 交于两点,点的极坐标为,求的值【答案】 ( 1 ),; ( 2)【解析】试题分析:(
5、1 )消去参数把曲线的参数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进一步把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 把曲线把曲线的参数方程为参数) , 代入 得,设 是 对应的参数,进一步利用根和系数的关系求出结果6选修 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其中 为参数,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点的极坐标为,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1 )求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与曲线的普通方程;( 2)若 是曲线 上的动点,为线段的中点求点到直线 的距离的最大值( 1 ) ( 2)1 )首先利用关系式把极坐标转化成直角坐标,进一步把极坐标方程转化成直角坐标方程2)先把直角
6、坐标方程转化成参数方程,进一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最值求出结果试题解析:( 1)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即,可得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将曲线 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得曲线的普通方程为7 选修 4 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xt,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 (其中 t 为参数) ,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2y4 t2C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1 )写出直线l 普通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B 两点,求AB 2)过点M 1, 0 且与直线l 平行的直线l 交 C 于 A,(1) 见解析 ;(2)14 试题分析:( 1) 先根据加减消元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再根据 2
7、x2 y2,xcos ,y sin将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 先求直线l 参数方程标准形式,再代入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根据参数几何意义得ABt1 t2 ,最后利用韦达定理代入求值2xt,2试题解析:( 1)由 2 消去参数t ,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y 4 0 y 4 )求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判断曲线C 是什么曲线; 2)设直线l 与曲线 C 相交与 M , N 两点,当PM PN 2,求 的值( ) 曲线 是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t2又由 4cos 得 2 4 cos ,所以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 y2 4x 0x122t, 2t.
8、22)过点 M 1, 0 且与直线l 平行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将其代入x2y24x 0得 t2 2t 3 0,t1t23 ,所以 AB t1 tt1 t24t1t2148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过点 P 1,2 ,且倾斜角为,0,2O 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2 3 sin212 ( 1 )由题易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1 tcos, ( t 为参数) ,y2 tsin0, ;曲,222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1 ,椭圆;432222)将直线代入椭圆得到3cos24sin2t26cos 16sin t 7 0 ,所以 PM PN
9、 t1 t2223cos 4sin2 ,解得。49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以极点为坐标原点,以极轴为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 ,点(1) 求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的普通方程;(2) 设曲线与曲线相交于 , 两点,求的值【答案】 (),; ()【解析】 试题分析:( 1 ) 由题意, 将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两边同时乘于极径, 由,即将其转化为普通方程;由曲线的参数方程经过消参,即可求得曲线的普通方程( 2)由(1)易知曲线 为圆,为直线,利用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将问题转化为的值,由此可联立直线参数方程与圆的方程消去,由韦达定理,从而问题可得解试题解
10、析:(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得:的普通方程为,的几何意义可得: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以 为极点,以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直线 交曲线 于 两点, 是直线 上的点,且最大时,求点的坐标(),曲线 :; ()或()将直线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可得普通方程,利用转化公式可将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根据直线的参数方程中参数t 的几何意义求解,并结合三角函数的知识可得当的坐标时, 最大,此时最大然后利用参数方程可得点()设直线上的三点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将代入,整理得, 则,11 【选修 4-4:
11、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 直 角 坐 标 系 中 , 以 原 点 为 极 点 , x 轴 的 正 半 轴 为 极 轴 建 立 极 坐 标 系 , 已 知 曲 线C:sin2 2acos (a 0),过点 P 2, 4 的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x 22t22t( t 为参数 ) ,直线y4l 与曲线 C分别交于M、 N两点(1) 写出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2) 若 | PM| , | MN| , | PN| 成等比数列,求a 的值【答案】(1) y x 2;(2)a 1 【解析】试题分析:1 由sin22acos (a 0) 得: sin 2 2a cos ,即可求得曲线C
12、的直角坐标方程,消去参数t得直线 l 的普通方程2 将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代入到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中可得关于t 的二次方程,由PM , PN , MN 成等比数列,可得PM PN | MN |2 ,变形后代入韦达定理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出即可得到答案22解析: (1) 由 sin 2acos (a 0) 得: sin 2a cos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2 2ax ( a > 0)2x2 t2 消去参数t 得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y x 2y 42t212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 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点 A的极坐标为4x 2c
13、os ,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4a , 且 l 过点 A , 曲线C1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 y 3sin ,( )求曲线C1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 )过点B 1,1 与直线 l 平行的直线l1与曲线C1 交于M ,N 两点,求BM BN 的值14 2 2102; ( ) 7xcos1 )由直角坐标与极坐标互换公式 ysin,可得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2xyx y 2 0, 再 由 点 到 直 线 的 距 离 公 式 及 辅 助 角 公 式 可 求 得 最 值 。 ( 2) 直 线 l1 的 参 数 方 程 为3x 1 tcos ,224( t 为参数) ,代
14、入曲线C1 的普通方程为x y 1 由参数t 的几何意义可得343y 1 tsin ,4BMBN t1t27试题解析:( ) 由直线 l 过点 A 可得 2cos44a ,故 a 2 ,则易得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2 0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方程可得曲线C1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2cosa 3sina 2,sin 2 7,cos 21 ,dmax7 214 2 213 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22t22( t 为参数) ,以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2y 2t极轴,以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acos(a
15、 0) 4到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l 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P 2,0 ,直线 l 与曲线 C 交于 M , N 两点,若MN2MP NP ,求 a的值() cos sin 2 0,x2 y2 2ax 2ay 0a325()消去参数,即可得到直线的普通方程,在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即可得l 的参数方程与C 的直角坐标方程联立,求得t1t2, t1 t2,进而得到t1 t2 ,再由题设MN 2 MP NP,即可求解a的值l 的参数方程与C 的直角坐标方程联立并整理得t 2 2 2t 4 2 2a 0 ,设点 M , N 分别对应参数t1 ,t2 ,则t1 ,
16、t2 恰为上述方程的根,220 可得2 24 4 2 2a 0 ,得 a 2 2则 t1 t2 2 2 0 , t1t2 4 2 2a,所以t1 t22t1t24t1t28 2a 8 ,MN2MP NP ,得t1 t22t1t2 ,即 8 2a 8 4 2 2a ,解得322a 或 a (舍去) 53故a32 514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x m 2t x m , ( t 为参数)y 2t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4 ,且直线l 经过曲线C 的左焦点F 1sin2( 1 )求m 的值及直线l 的普通方程;( 2)设曲线C
17、的内接矩形的周长为L ,求 L 的最大值【答案】 ( 1 )见解析( 2) 4 6 22【解析】试题分析:( 1)将 2 x2 y2 , sin y代入上式并化简得x y 1 ,所以 F 2,0 ,42又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x y m , 将焦点代入得得m 2 , 所以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y 20 ;( 2)设 椭 圆 C 的 内 接 矩 形 在 第 一 象 限 的 顶 点 为 2cos , 2sin , 所 以 椭 圆 C 的 内 接 矩 形 的 周 长 为L 2 4cos 2 2sin 4 6sin (其中 tan 2 ) ,此时椭圆C 的内接矩形的周长取得最大值 4 6( 2)设椭
18、圆C 的内接矩形在第一象限的顶点为2cos , 2sin ( 0) ,所以椭圆C 的内接矩形的周长为L 2 4cos 2 2sin 4 6sin (其中 tan 2 ) ,此时椭圆C 的内接矩形的周长取得最大值4 6 x cos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1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曲线C2 的参数方程为y 3sinx 2t2t 为参数) y 12t2I )求曲线C1 和 C2 的普通方程;II )设 P 0,1 ,若曲线C1 和 C2交于A, B 两点,求PA PB 及 AB( I )曲线C1 的普通方程为2 2y x31 ;曲线C2的普通方程为x y 1 0; ( II ) AB
19、3 22I )由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可得曲线C1 和 C2 的普通方程( II )结合(I )中的结论,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2xt2II )将 2( t 为参数)代入x2y 1 整理得23y1 t22t2 2t 2 0,设A、B 对应参数分别为t1 ,t2 ,2, t1t22则 t1t2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16 已知曲线C1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 以极点为坐标原点,x 3 1t2系,曲线C2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 ) ,点 A 3,0y23t( 1 )求出曲线C1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C2的普通方程;( 2)设曲线C1 与曲线C2相交于P , Q两点,求AP AQ 的值【答案】
20、 ( 1 ) x2 y2 4x,y 3 x 3 ( 2) 3y 将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解析】试题分析:( 1 )利用 2 x2 y2 cos x, sin消去参数t 可得普通方程;AP AQ t1,t2 求解即可( 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C1 的直角坐标方程得t2 t 3 0,利用C2 的普通方程为y 3 x 3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 O: x2 y2 1,把圆O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曲线C ,且倾斜角为,经过点Q 1, 3 的直线 l 与曲线 C 交于 A, B 两点1 )当4 时,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与直线l 的参数方程;2)求点Q到 A
21、, B 两点的距离之积的最小值29t 是参数) (2) 9 42x1 t(1) C 的方程为x y2 1 , l 的参数方程是242y3 t21 由圆 O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曲线C ,代入点坐标求出普通方程,将时代入,求直线的参数方程(2) 将参数方程代入利用公式求出Q 到 A, B 两点4解析: ( 1)设圆 O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x0, y0 ,曲线 C 上一点的坐标为x, yx 2x x 见解析 ;(2) x根据题意,得,即 02y y0y0 y又点x0, y0 在圆O : x2y2 1 上,所以 1 x 2y2 1 ,2即曲线 C 的方程为xy21 ,4
22、由题知,Q 1, 3 ,,4x 12t所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2( t是参数) 2y3 t218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x 2cost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x cos , ( t为参数) ,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y sint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3 sin 6 0 1 )求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及曲线C 的普通方程;2)设M 是曲线 C 上的一动点,求M 到直线 l 的距离的最小值6 1013010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1 )消去参数,即可到曲线的普通方程,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即可把2)设M
23、 2cost,sint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表示出点M 到直线 l 的距离 d ,即求解距离的最值试题解析:2x 2cost ,x221 )由 得y21 ,y sint42故曲线 C 的普通方程为x y2 1 4由 cos 3 sin 0 ,及 x cos , y sin ,得 x 3y 6 0故直线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3y 6 0 19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x tcost 为参数,0) , 以坐标原点O 为2 2cos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C1 的参数方程为y 1 tsin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C2 的极坐标方程为C2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指出其图
24、形的形状;C1 与 C2相交于不同两点A, B ,线段 AB 中点为 M ,点 N 0, 1 ,若 MN 2,求 C1 参数方程中sin 的值3()见解析;() sin 或 sin 1 cosx()由可将C2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由方程可知为圆;sinyx tcos将y 1 tsin2222,试题解析:t1t22 ,利用韦达定理求解即可代入 x 1 y 12 整理得t22cos 4sin t 3 0 , 由 MN2 2cos 得2cos 2sin ,所以 2 2 cos 2 sincos x2222将 代 入 得 x2 y2 2x 2y , 即 x 1 y 12 , 所 以 C2 的
25、 直 角 坐 标 方 程 为sin yx 1 2 y 1 2 2 ,表示以1,1 为圆心、2 为半径的圆20选修4 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x 22t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 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2( t为参数) , 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2y1 t2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 2acos( a 5 ) 46( 1 )分别写出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点P 2, 1 ,直线 l 与曲线 C 相交于 M , N 两点,若| MN |2 6 PM ?PN ,求 a的值222【答案】 ( 1 ) y x 3 , x a y a 2a ( 2) a
26、1【解析】试题分析:(1) 将 直 线 的 参 数 方 程 消 去 参 数 可 得 普 通 方 程 ; 先 将 曲 线 C的 极 坐 标 方 程 变 形 , 然 后 将2x2 y2, cos x, sin y代入可得直角坐标方程( 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结合参数方程中参数t 的几何意义求解2x2 t代入x2 y2 2ax 2ay 0 中,2)将2y 12t2整理得 t2 2t 5 6a 0,设 M , N 两点对应参数分别为t1,t2,则 t1 t22 ,t1t2 5 6a2|MN |2 6PM PN ,2t1 t26t1t2 ,5又a ,6t1
27、t20,2t1t26t1t2 ,t1 t2 2 2t1t2 0,即2 2 2 5 6a 0 ,解得 a 1 ,符合题意a 121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x 1 tcos x cos , ( t 为参数) ,以原点O 为极点,x轴的y 2 tsin正半轴为极轴,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圆M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6sin 1 )求圆 M 的直角坐标方程,并写出圆心和半径;2)若直线l 与圆 M 交于 A, B 两点,求AB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 见解析 ;(2)AB 的最大值为2 13,最小值为2 11 ( 1 )根据 cos x
28、, siny,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进而得22到圆心和半径;( 2) 把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M 的标准方程,得 1 tcos 22 tsin 313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AB ,从而得到最值( 2)把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圆M 的标准方程,22得1 tcos 22 tsin313,整理得 t2 2cos2sin t 11 0,22cos 2sin 44 0 ,设 A, B 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 ,则t1t22sin2cos,t1t211 所以ABt1 t2 t1t22 4t1t22cos 2sin 2 411 4sin2 48 因为 sin2 1,1 , 所
29、以 AB 2 11,2 13 ,即 AB 的最大值为2 13 ,最小值为2 11 22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且两个坐标系取相等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 的x 2t,参数方程为2( t为参数 ) ,曲线C1 的参数方程为 x 2 3cosa, ( a为参数),曲线C2的21y 2sina2y2 t2极坐标方程为60, 21 )求曲线C1 和C2 的公共点的极坐标;2)若P 为曲线C1 上的一个动点,求P 到直线 l 的距离的最大值【解析】试题分析:( 1 )第(1)问,先把曲线C1 化成直角坐标方程,再解方程组得到两曲线交点的坐标,再把
30、交点直角坐标化成极坐标(2) 第(2)问,利用参数方程设点P 2 3cosa, 2sina ,再求出P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后利用三角函数求它的最大值所以其极坐标分别为3445,474x tcos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为直线的倾斜角,且y 2 tsin2 ) ,以原点O 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1 )若直线l 经过圆 C 的圆心,求直线l 的倾斜角;2)若直线3l 与圆 C 交于 A , B 两点,且35,点 P 0,2 ,求 PA PB 的取值范围6(1)34 (2)2 3 2,1 )由题知,直线l
31、经过定点0,2 ,且直线过圆心2,0 ,由斜率公式可得直线l 的斜率为k 1 ,则倾斜角为34( 2)联立直线的参数方程与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可得t2 4t sin cos 4 0,设 A, B 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 ,t2 ,由韦达定理结合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可得PA PB t1 t2t1 t24 2 sin,结合角的范围和三角函数的性质可得PA PB 的取值范围为2 3 2, 4 2 试题解析:( 1 )由题知,直线l 经过定点0,2 ,22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2 4 ,圆心为2,0 ,直线 l 的斜率为k 1 ,3故直线 l 的倾斜角为3 4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32、 的方程为3x y 2 3 0 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1 cos? (1) 写出直线l 的一个参数方程与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 已知直线l 与曲线 C 交于A, B 两点,试求AB 中点 N 的坐标xt2 273( 1) ,y2 2x; ( 2)7, 3 y 3t3 3(1) 由直线的方程3 x 2 y令 x t 2,y 3t 可得直线的一个参数方程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1 cos? , 则21 cos22 cos , 由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即可得到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x t 2,(2) 将 代入y2 2x
33、得 3t2 2t 4 0y 3t.2设 A, B 对应的参数为t1 ,t2 , t1 t2由此可求AB 中点 N 的坐标3试题解析:(1) 直线的方程3x y 2 3 0 ,3 x 2 y令 x t 2,y 3tx t 2,直线方程3x y 2 3 0 的一个参数方程为(t 参数 )y 3t.21 cos22 cos ,即2sin22 cos ,得曲线 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2 2x25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x 1 tcos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 t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以x轴正y tsin212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2
34、24sin 3cos1 )写出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 已知点 P 的直角坐标为1,1 , 直线 l 与曲线 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求 PA PB 的取值范围22(1) x y 1;(2)4312( 1 )由 cos x, sin y ,可把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22 转4sin 3cos化为4y2 3x2 12,化成标准形式即可;( 2)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与椭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联立,得3 1 tcos 2 4 1 tsin22212 ,整理得3 sin t 4sin +6cos t 8 0 ,PA PB 8 ,结合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即可得到PA PB 的取值范围3 si
35、n226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x' 2x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1 :x2 y2 1 经过伸缩变换后得到曲线C2 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y' y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3的极坐标方程为2sin C2 、C3 的参数方程;P 、 Q 分别是曲线C2 、 C3 上的动点,求PQx 2cos1) y sinx cosy 1 sin2)433()由题意,根据伸缩公式可求得曲线C2 的普通方程,再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换公式进行转换,从而求出曲线C2的参数方程,同理可根据互换公式,将曲线C3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参数方程() 由 () 知曲线C3 是以点0, 1 为圆心
36、, 半径 r 1 的圆, 则可任取曲线C2 上的点P 2cos , sin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点P 到圆心的距离d ,从而求出PQ max d r ,从而问题可得解P 2cos ,sin ,则 P 到曲线C3的圆心0, 1 的距离d4cos2sin 1 23sin22sin 513 sin32 16,34331sin 1,1 ,当 sin 时, dmax3PQ max dmax r4343 3127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x 2cos椭圆 C 的参数方程为 x cos ( 为参数) ,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y sin10标中,直线l 的方程为102cos
37、 sin1 )求出直角坐标系中l 的方程和椭圆C 的普通方程;2)椭圆C 上有一个动点M ,求 M 到 l 的最小距离及此时M 的坐标(1) 见解析 ;(2)2 5- 85 , M8 1717 17 , 17方关系,把椭圆的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 1 )根据 cosx,sin y,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根据平2)利用点到直线公式得d10 17sin55利用正弦型函数的有界性求最值即可28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4sin 以极点为平而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x tcosl 的参数方程是( 为参数)y 1 tsinC 的极坐标
38、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l 与曲线 C 相交于 A 、 B 两点,且AB15 ,求直线l 的倾斜角的值222【答案】 ( 1 ) x2y 24( 2)或 33【解析】试题分析:( 1 )由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得2 4 sin ,根据x2 y22,x cos ,y sin , 即 可 求 出 曲 线 C 的 直 角 坐 标 方 程 ; ( 2) 将 直 线 l 的 参 数 方 程 代 入 到 圆 的 方 程 , 得 t2 2tsi n 3 0,结合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即可求出直线l 的倾斜角的值试题解析:( 1)由4sin 得 2 4 sinx2y22 , x cos , y sin ,曲线 C 的
39、直角坐标方程为x2 y2 4y 0,即x2y 2 2 4( 2)将 x tcos 代入圆的方程,化简得t 2 2tsin 3 0 y 1 tsint1 t2 2sin ,设 A, B 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 、 t2 ,则 12t1t23. AB t1 t2t1 t2 2 4t1t24sin21215 4sin 230,32 sin ,即或 P的极坐标为2)用参数形式2332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 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C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1) 写出点 P 的直角坐标及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 若 Q为曲线C上的动点,求PQ中点M到直线l :
40、cos 2 sin 1 0 距离的最小值(1)见解析 ;(2)( 1)根据参数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的公式得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表示出点Q的坐标,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写出表达式,由化一公式求得最值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在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2) 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x 2y1 0,C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 ,设Q(2cos , 2sin ) ,则故点M到直线l 的距离d1M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 )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普通方程;2)若直线与曲线 相交于 , 两点,求的面积( 1 )
41、,; ( 2)( 1 )根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即得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即可得到直线的普通方程;2)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的方程,得到,利用弦长公式,得到的长,再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的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求解三角形的面积2)由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得( 为参数) ,代入,得,设 , 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所以,因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31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 直线 l : 3x y 9 0 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且两个坐标系取相同单位长度,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 3cos ,, 32( 1 )
42、求曲线C 的参数方程;( 2)求曲线C 上一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的最小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答案】(1) x 3 3cos ( 为参数且,2) ; (2) 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 把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进而转化为曲线C 的参数方程;(2) 设P 3 3cos , 3sin ,利用点到直线距离表示目标函数,结合正弦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得最小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2)设P 3 3cos , 3sin ,,233 3cos 3sin 92 3sin 36则 P 到 l 的距离 d3222又,2,当7 时,点 P 的坐标为3 362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3 32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l 过点 P 1,0 ,且倾斜角为,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112 cos23PAPB 31 )求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及直线l 的参数方程;2)设直线l 与圆 C 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 , B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京津冀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新闻类)真题模拟解析试题
- 2025年南京市建邺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试卷
- 2025年天津市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试卷真题模拟模拟及解析
- 呼市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 衡水美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河南郑州中考试卷及答案
- 新解读《GB-T 39345 - 2020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高级在轨系统空间数据链路协议》
- 2025年中国无溶剂硅树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国考安徽计算机专业科目易错点
- 2025国考大连市侦查办案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库附答案
- 流延膜设备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专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 医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放射诊疗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平安网格测试题库及答案
- 重症胰腺炎课件教学
- 3.2营造清朗空间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烫伤急救课件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光的反射定律》听评课记录2
- 2025广东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