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问答题(下)_第1页
生化问答题(下)_第2页
生化问答题(下)_第3页
生化问答题(下)_第4页
生化问答题(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 核苷酸代谢1嘧啶核苷酸分子中各原子的来源及合成特点怎样?2嘌呤核苷酸分子中各原子的来源及合成特点怎样?3嘌呤和嘧啶碱基是真核生物的主要能源吗,为什么?4用两组人作一个实验,一组人的饮食主要是肉食,另一组人主要是米饭。哪一组人发生痛风病的可能性大?为什么?5为什么一种嘌呤和嘧啶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往往可以用作抗癌药和/ 或抗病毒药?6不同种类的生物分解嘌呤的能力不同,为什么?参考答案四、问答题1 .答:(1)各原子的来源:N1、C4、C5 C6-天冬氨酸;C2-二氧化碳;N3-氨;核糖-磷酸戊糖途径的5'磷酸核糖。(2)合成特点:氨甲酰磷酸 +天冬氨酸 -乳清酸乳清酸+ PRPP -乳

2、清酸核昔-5 '-磷酸-尿普酸2 .答:(1)各原子的来源:N1-天冬氨酸;C2和C8-甲酸盐;N7、C4和C5-甘氨酸;C6-二氧化碳;N3和N9-谷氨酰胺;核 糖-磷酸戊糖途径的5'磷酸核糖(2)合成特点:5'磷酸核糖开始-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 -5'磷酸核糖胺(N9)-甘氨酰胺核昔酸(C4、C5、N7)-甲酰甘氨酰胺核昔酸(C8) -5'氨基咪座核昔酸(C3) -5'氨基咪座-4-竣酸核昔酸(C6) 5'氨基咪座甲酰胺核昔酸 (N1)-次黄嗯吟核昔酸(C2)。3 .答:在真核生物中,嗯吟和嗑咤不是主要的能源。脂肪酸和

3、糖中碳原子能够被氧化产生ATP,相比较而言含氮的嗯吟和嗑啶没有合适的产能途径。通常核苷酸降解可释放出碱基,但碱基又能通过补救途径重新生成核苷酸,碱基不能完全被降解。另外无论是在嗯吟降解成尿酸或氨的过程还是嗑咤降解的过程中都没有通过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产生ATR碱基中的低的 C:N比使得它们是比较贫瘠的能源。然而在次黄嗯吟转变为尿酸的过程中生成的NAD他许能够通过氧化磷酸化间接产生ATR4 . 答 : 痛风是由于尿酸的非正常代谢引起的,尿酸是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由于氨基酸是嘌呤和嘧啶合成的前体,所以食用富含蛋白质饮食有可能会导致过量尿酸的生成,引起痛风病。5 . 答:因为许多癌细胞的特点是快

4、速生长,需要供给大量的核苷酸。一旦嘌呤和嘧啶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就受到限制。所以抑制嘌呤和嘧啶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可能就是一种抗癌药。由于病毒复制速度非常快,所以也会受到同样抑制剂的影响。答:各种生物体分解嘌呤都是从嘌呤环上氧化脱氨开始的,腺嘌呤与鸟嘌呤通过脱氨产生黄嘌呤,黄嘌呤氧化形成尿酸。黄嘌呤、尿酸是各类生物嘌呤分解的共同中间物。人类及灵长类动物、鸟类、昆虫无分解尿酸的酶,尿酸即为这些动物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除人类及灵长类动物外的其它哺乳动物体内存在尿酸氧化酶,可将尿酸氧化成尿囊素;某些硬骨鱼存在尿囊素酶,可将尿囊素进一步氧化成尿囊酸;多数鱼类、两栖类动物还存在尿囊酸酶,可将尿囊酸

5、氧化分解成尿素与乙醛酸;甲壳类、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还有尿酶,可将尿素分解成氨与二氧化碳。11 DNA 的合成与修复四、问答题1 .简述DNA1制的过程。2 . DNA复制复合体需要一系列的蛋白分子以便使复制叉移动,如果大肠杆菌在体外进行DNAM制至少需要哪些组分?3简述中心法则。4.某细菌的染色体是环状的双链DNA分子,有5.2 X 106个碱基对。(a) 复制叉的移动速度是每秒1000 个核苷酸,计算复制染色体所需的时间。(b)在最适条件下,细菌繁殖一代仅需25分钟。如果DNA1制最快速度是每秒 1000个核基酸,且染色体只含有一个复制起始点,解释为什么细胞能分裂得这么快。5. 一条DNA有

6、105个核昔酸残基,它的碱基组成为:A 21%, G 29%, C 29%,及T 21%,经DNA聚合酶复制得互补链。生成的双螺旋DNAJ RNA聚合酶的模板,转录后得到有相同数目残基的新RNA链。(a)试确定新合成的 RNA的碱基组成。(b)若RNA聚合酶从DN项链仅转录2000碱基便停止。那么所得到的新的RNA勺碱基组成如何?6紫外线照射后暴露于可见光中的细胞,其复活率为什么比紫外线照射后置于黑暗中的细胞高得多?7.与RNA分子相比,为什么 DNA分子更适合用于贮存遗传信息? 简述dnaM制的基本规律。9、何为半保留复制?有何实验依据证明?1.答:DNA复制从特定位点开始,可以单向或双向进

7、行,但是以双向复制为主。由于 DNA 双链的合成延伸均为 5' -3'的方向,因此复制是以半不连续的方式进行,可以概括为: 双链的解开;RNA引物的合成;DNA链的延长;切除RN阑物,填补缺口,连接相 邻的DNAt段。(1)双链的解开在DNA的复制原点,双股螺旋解开,成单链状态,形成复制叉,分别作为模板,各自合成其互补链。在复制叉上结合着各种各样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辅助因子。(2) RNA引物的合成 引发体在复制叉上移动,识别合成的起始点,引发RNA引物的合成。移动和引发均需要由 ATP提供能量。以DNA为模板按5' -3'的方向,合成一段引物 RNA1。引物长度名

8、为几个至 10个核昔酸。在引物的 5 '端含3个 磷酸残基,3'端为游离的羟基。(3) DNA链的延长 当RNA引物合成之后,在 DNA聚合酶W的催化下,以四种脱氧核糖核昔5'-三磷酸为底物,在 RNA引物的3'端以磷酸二酯键连接上脱氧核糖核昔酸并释放出PPio DNA链的合成是以两条亲代 DNA链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复制的。亲代 DNA的双股链呈反向平行,一条链是5' -3'方向,另一条链是 3' -5'方向。在一个复制叉内两条链的复制方向不同,所以新合成的二条子链极性也正好相反。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DNA聚合酶能按

9、3' -5'方向延伸,因此子链中有一条链沿着亲代DNA单链的3' -5'方向(亦即新合成的 DNA沿5' -3'方向)不断延长。(4)切除引物,填补缺口,连接修复当新形成的冈崎片段延长至一定长度,其3' -OH端与前面一条老片断的 5'断接近时,在DN课合酶I的作用下,在引物 RNA与DNA片段的连接处切去 RNA引物后留下的空隙,由 DNA聚合酶I催化合成一段 DNA填补上;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相邻的DNA链;修复掺入DNA链的错配碱基。这样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就形成了两个DNA双股螺旋分子。每个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

10、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2 .答:至少需要 DNA聚合酶III、解旋酶、SSB和引发酶。在体内需要拓扑异构酶。3 .答: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DNA的复制把遗传信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子代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由 DNA传递到RNA最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在RNAW毒中RNAM有自我复制的能力,并同时作为mRNA指导病毒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致癌RNAW毒中,RNA还以逆转录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DNA分子。4 . 答: (a) 在复制原点形成两个复制叉,复制叉以相反的方向移动直到它们在原点对面的某一点相遇为止,因而每个复制体复制基因组的一半(2.6 X 106碱基对),在每一个复制叉上,

11、以 1000个核音酸/秒的速率合成两条新链 (前导链和滞后 链)(2000个核昔酸/秒等于1000个碱基对/秒)o所以复制全部的染色体需要 2.6 X 106/1000 =2600秒=43分20秒。(b)尽管仅仅只有一个原点(Q,但在前一个复制叉到达终点位置之前复制可以反复起始。因而在每一个双链DNA分子上存在着 2 个以上的复制叉。虽然复制一个染色体仍旧需要大约43 分钟,但是由于起始的速率加快,完全复制一个染色体显得间隔更短了。5 . 答: ( a) A, 21 ;U, 21 ;C, 29;G, 29(b)新链组成和原链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6 .答:紫外线可以通过引起 T残基的二聚化而破坏

12、 DNA修复T二聚体的一中机制是由酶催化的光反应,该反应由光复活 酶催化的,该酶利用来自可见光的能量切断该二聚体并且修复该DNA所以细胞在紫外照射后暴露于可见光下比细胞保持在黑暗状态下更容易修复DNA。7 .答:因为DNA整个都是双链结构,但 RNA或是单核昔酸链,或是具有局部双螺旋的单核昔酸链。双链结构使得生物体通 过两条互补、反向平行的链精确地进行DNA复制。而RNA的结构做不到这一点。8 答: ( 1)复制过程是半保留的。(2)细菌或病毒DNA的复制通常是由特定的复制起始位点开始,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复制则可以在多个不同部位起始。( 3)复制可以是单向的或是双向的,以双向复制较为常见,两

13、个方向复制的速度不一定相同。(4)两条DNA链合成的方向均是从 5-3'进行的。( 5)复制的大部分都是半不连续的,即其中前导链是相对连续的,滞后链则是不连续的。(6)各短片段在开始复制时,先形成短片段RNA作为DNA合成的引物,这一 RNA片段以后被切除 DNA聚合酶I ,并用 DNA聚合酶I填补因切除引物 RNA产生的缺口,并由DNA连接酶连接切口。9答:DNA复制时,以亲代 DNA双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方式合成子代DNA ,这样新形成的子代 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 DNA ,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的证明:1958 年, Meselson

14、和 Stahl 将同位素15N 标记的 15NH4Cl 加入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很多代,使大肠杆菌的 DNAtB带上15N的标记;然后将该大肠杆菌转入14N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分离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等DNA ,再进行氯化葩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显示, 0代的DNAir部含15N的DN砌子,子一代的 DNA是含15N14N的较轻 的DN砌子,子二代的 DNA一半含15N 14N的较轻的DNA分子,另一半是只含 14N的最轻的DNA分子,子三代的 DNA是 四分之一含15N14N的较轻的DNA分子,四分之三是含 14N的最轻的DNA分子,该现象表明 DNA复制是半保留方式进行的。 12 RNA

15、的合成与加工 四、问答题1 .简述RNA转录的过程.2 .简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 RNA聚合酶有何不同?3 .为什么RNAM被碱水解,而 DNA容易被碱水解?4 .下歹U是 DNA的一段碱基序歹U。 AGCTTGCAACGTTGCATTAG(a)写出DNA聚合酶以上面的DNA片段为模板,复制出的 DNAg基序列。(b)以(a)中复制出的DNA碱基序列为模板,在 RNA聚合酶催化下,转录出的 mRNA勺碱基序列。5 . 3"-脱氧腺昔-5三磷酸是ATP的类似物,假设它相似到不能被RNA聚合酶识别。如果在 RNA转录时细胞中存在少量的该物质,会有什么现象?6 .自我拼接反应和 RNA作

16、为催化剂的反应之间的区别是什么?7 .真核细胞mRNAm工过程包括哪四步?8逆转录酶的发现和利用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革命,其重要意义体现在?9 .与DNA聚合酶不同,RN课合酶没有校正活性,试解释为什么缺少校正功能对细胞并无害处。10 .比较DNA勺复制和转录有什么不同?11 .比较四种核酸聚合酶(DNAM制酶、RNA聚合酶、RNAM制酶、逆转录酶)的性质和作用的异同。12 .简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 mRN底结构上的主要区别。13 .由RN课合酶II合成的初始转录物(mRNAftf体)需经过哪些加工过程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参考答案 四、问答题1.答:RNA转录过程为起始位点的识别、起始、延伸

17、、终止。(1)起始位点的识别 RNA聚合酶先与DNA模板上的特殊启动子部位结合,b因子起着识别 DNA分子上的起始信号的作用。在b亚基作用下帮助全酶迅速找到启动子,并与之结合生成较松弛的封闭型启动子复合物。这时酶与DNA外部结合,识别部位大约在启动子的-35位点处。接着是 DNA构象改变活化,得到开放型的启动子复合物,此时酶与启动子紧密结合,在 -10 位点处解开DNA双链,识别其中的模板链。由于该部位富含 A-T碱基对,故有利于 DNAW链。开放型复合物一旦形成,DNA就继续解链,酶移动到起始位点。(2)起始留在起始位点的全酶结合第一个核昔三磷酸。第一个核昔三磷酸常是GTP或ATR形成的启动

18、子、全酶和核昔三磷酸复合物称为三元起始复合物,第一个核昔酸掺入的位置称为转录起始点。这时b亚基被释放脱离核心酶。(3)延伸 从起始到延伸的转变过程,包括b因子由缔合向解离的转变。DNA分子和酶分子发生构象的变化,核心酶与DNA的结合松弛,核心酶可沿模板移动,并按模板序列选择下一个核甘酸,将核甘三磷酸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 -OH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转录延伸方向是沿 DNA模板链的3' -5'方向按碱基酸对原则生成 5' -3'的RNA产物。RNA链延伸时, RNA聚合酶继续解开一段 DNA双链,长度约17个碱基对,使模板链暴露出来。新合成的 RNA

19、链与模板形成RNA-DNA勺杂交 区,当新生的RNA1离开模板DNA后,两条DNA1则重新形成双股螺旋结构。(4)终止 在DN砌子上有终止转录的特殊碱基顺序称为终止子,它具有使RNA聚合酶停止合成 RN所口释放RNA链的作用。这些终止信号有的能被 RNA聚合酶自身识别,而有的则需要有p因子的帮助。p因子是一个四聚体蛋白质,它能与RNA聚合酶结合但不是酶的组分。它的作用是阻RNA聚合酶向前移动,于是转录终止,并释放出已转录完成的RNA链。对于不依赖于P因子的终止子序列的分析,发现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在DNA上有一个1520个核昔酸的二重对称区,位于 RNA链结束之前,形成富含 G-C的发夹结构。

20、接着有一串大约 6个A的碱基序列它们转录的 RNA链的末端为一连串的 U。寡聚U可能提 供信号使RNA1合酶脱离模板。在真核细胞内,RNA的合成要比原核细胞中的复杂得多。2 .答:(1)原核细胞大肠杆菌的 RNA聚合酶研究的较深入。这个酶的全酶由5种亚基(“20 0' S3)组成,还含有2个Zn原子。在RNA合成起始之后,S因子便与全酶分离。不含 S因子的酶仍有催化活性,称为核心酶。S亚基具有与启动子结合的功能,0亚基催化效率很低,而且可以利用别的DNA的任何部位作模板合成 RNA加入S因子后,则具有了选择起始部位的作用,S因子可能与核心酶结合,改变其构象,从而使它能特异地识别DNA模

21、板链上的起始信号。(2)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有 RNA聚合酶I、II和III ,通常由46种亚基组成,并含有 Zn2+o RNA聚合酶I存在于核仁中, 主要催化rRNA前体的转录。RNA聚合酶口和W存在于核质中,分别催化mRNAT体和小分子量 RNA的转录。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RNA聚合酶,其特性类似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3 .答:因为RNA含有的2"-OH起到分子内催化剂作用,水解能形成中间产物2, ,3 '-环状中间产物,而 DNA不含2 "-OH。4 .答:(a) 5 "-CTAATGCAACGTTGCAAGCT-3(b) 5, -AGCUUGC

22、AACGUUGCAUUAG-35.答:如果3'-脱氧腺昔-5 '-三磷酸被RNA聚合酶错当成 ATP,它将会进入到生长中的 RNA链,然而因为3,-脱氧腺昔- 5,-三磷酸缺少一个 3,-羟基基团,在聚合反应中它不能与下一个核甘三磷酸反应,因而在转录过程中将3,-脱氧腺昔-5-三磷酸引入将会导致提前链终止 ,同时如果该药品大量存在时细胞将死亡。6 .答:四膜虫的rRNA的初始转录产物经过一个自剪切反应失去了它的间插序列。因为在这一反应中转录本是被永久地修饰 了,因此它不是一个真正的催化剂。核糖核酸酶P的RNA组分能向切除tRNA前体分子,并且在反应结束时仍旧保持不变,因而它称得

23、上是一个真正的催化剂。7 .答:(1) 5 /加帽、3 /聚腺普酸化、RN颐接和转运出核。5 /加帽和3/聚腺普酸化在剪接和转运之前。8 .答: 导致了 cDNA克隆生物技术的诞生。能够由克隆的cDNA表达蛋白。9 .答:RNA聚合酶缺少校正活性,从而使转录错误率远远高于DNA复制的错误率,但是错误的 RNA分子将不可能影响细胞的生存,因为从一个基因合成的RNA的绝大多数拷贝是正常的。就mRN册子来说,按照含有错误的 mRNA专录本合成的错误的蛋白质的数量只占所合成蛋白质总数的百分比很小,另一方面,在转录过程中生成的错误可以很快去除,因为大多数的 mRN粉子的半衰期很短。10 .答:(1) D

24、NA复制是为了保留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是整个分子都复制;而转录只是转录DNA分子中的一个片段(称为转录单位或操纵子 operon),哪个基因被转录与特定的时间、空间、生理状态有关。(2)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具有转录活性,称之为模板链(或反义链),无转录活性的链称为有义链(或编码链);(3)转录不需引物,而 DNA的复制需要一小段 RNA作为引物;(4) RNA聚合酶无校对功能,转录的错误率高;(5)复制时双链DNA在复制过程中需要逐步但全部解链,而转录时只需DNA双链局部解链,当 RNA聚合酶移开时DNA双螺旋很快恢复。复制的产物无需加工就有活性,而转录产物必需经过加工才具有活性。11.

25、答:(1) DNA聚合酶(DDDP片勺性质:以四种脱氧核昔三磷酸dNTP为底物;合成反应需要模板,模板可以是双链DNA ,也可以是单链 DNA合成产物与模板互补;需要引物:以一小段RNA为引物,引物必须含 3' -OH,并与模板的5'-端互补;合成方向:5 'T 3 该酶具有5' T 3 '聚合酶功能;还具有 3'T 5'核酸外切酶活性:对双链无作用,在正常聚合条件下,此活性不能作用于正常的生长链,只作用于生长中不配对的单链,校对功能;5' t 3'外切酶活性,对双链有效,可用于合成过程中 RNA的切除。B、RNA聚合酶(

26、DDRP冏催化性质:四种核昔三磷酸( ATP、GTP CTP UTP为底物;以DNA为模板,模板可以是单链 DNA 双链DNA但双链DNA状态下活性最大;合成方向: 53 无校对功能即3' -5'核酸外切酶功能,也无 5' -3'核 酸外切酶功能;合成无需引物。C: RNA复制酶(RDRP)的催化性质:以四种 NTP为底物,合成方向:53 ;具有模板选择性,专一性地选择病毒RNA为模板;按5' -3'的方向合成病毒 RNA无任何外切酶活性,即无校对功能,复制的RNA错误率高,易变异;合成无需引物。D:逆转录酶(RDDP层多功能酶,兼有 3种酶的活

27、性:RNA旨导的DNA聚合酶活性;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核糖核酸 酶H的活性,专一水解 RNA- DNA杂交分子中的RNA可沿5' t3'方向起核酸外切酶的作用;无 3 ' t 5'核酸外切酶 活性即无校对功能,错误率高,易产生变异;以四种脱氧核昔三磷酸dNTP为底物,合成方向:53二反应需要RNA莫板与引物。12 .答:真核生物 mRN底5'端有一帽子结构,(由7甲基鸟昔酸三磷酸组成);在3'端有一多聚腺昔酸poly(A)的尾部结构,由20300腺昔酸组成;所有真核生物的mRN份子都是只含一个结构基因。而原核生物的mRNAT以由几个结构

28、基因组成;原核生物的起始信号有 SD序列,两末端有不编码的重复序列。13 .答:5'一端加帽形成“帽子结构” 7 甲基鸟昔酸三磷酸;3'一端切断并加多聚腺昔酸尾巴(polyA尾);剪接除去内含子;部分核昔酸甲基化。13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四、问答题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质)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有何主要区别?2. 简述tRNA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是如何起作用的?3. tRNA在蛋白合成过程中被称为"适配器"分子,原因是什么?4. mRN髓传密码排列顺序翻译成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保证准确翻译的关键是什么?5. AUG和UAG是蛋白合成中特定的起始和终止密码

29、,如下所示的mRN肝什么样的开放阅读框才能编码一个短肽?写出该短肽的氨基酸序列。5 " -UUAUGAAUGUACCGUGGUAGUU-36 .细菌的基因组通常含有多个rRNA基因拷贝,它们能迅速地转录以生产大量rRNA装配成核糖体。相对比而言,编码核糖体蛋白的基因只有一份拷贝,试解释rRNA基因和核糖体蛋白基因数量的差别。7 .为什么m7GTPf旨够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但不抑制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相反人工合成的SD序列能够抑制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但不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8、遗传密码有何基本特性?这些特性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四、问答题答:1.主要区别有:(1)原

30、核生物翻译与转录是偶联的,而真核生物不存在这种偶联关系。(2)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经历甲酰化反应,形成甲酰甲硫氨酸 -tRNA,真核生物则不。(3)采取完全不同的机制识别起始密码子,原核生物依赖于SD序列,真核生物依赖于帽子结构。(4)原核生物的mRNAW核糖体小亚基的结合先于起始 tRNA与小亚基的结合,而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与核糖体小亚基的结合先于mRNAf小亚基的结合。(5)在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阶段不需要消耗ATP但真核生物需要消耗 ATR( 6)参与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的起始因子比原核复杂,释放因子则相对简单。( 7)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密码子的偏爱性上有所不同。2 .

31、答:在蛋白质合成中,tRNA起着运载氨基酸的作用,将氨基酸按照mRNA链上的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顺序搬运到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一一核糖体的特定部位。tRNA是多肽链和mRNAl间的重要转换器。其 3 /端接受活化的氨基酸,形成氨酰-tRNADtRNA上反密码子识别 mRNA1上的密码子 合成多肽链时,多肽链通过 tRNA暂时结合在核糖体的正确位置上,直 至合成终止后多肽链才从核糖体上脱下。3 .答:tRNA具有将mRN碌列翻译成相应的蛋白序列的作用。tRNA既能与mRNA吉合,也能与氨基酸结合。4答: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关键有二:一是氨基酸与tRNA 的特异结合,依靠氨酰- tRNA 合成酶的特异识别

32、作用实现;二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特异结合,依靠互补配对结合实现,也有赖于核蛋白体的构象正常而实现正常的装配功能。5答:只有阅读框3(从第3 个核苷酸开始读码)才能编码一个短肽。Met-Asn-Val-Pro-Trp6 .答:每一个rRNA基因的转录本是一个rRNA分子,它被组装入核糖体中,因而需要。多考贝的rRNA基因来装配细胞所需要的大量的核糖体。相反每一个核糖体蛋白质基因的转录本是一个mRNAS可以被翻译许多次,因为从 RNA到蛋白质的这种放大作用,所以用于合成核糖体蛋白质的基因的需求比对rRNA基因的需求少。7 .答:m7GTPl所以能够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是因为它是真核细胞mRNA

33、勺5/帽子结构的类似物,能够竞争性的结合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所必需的帽子结合蛋白(一种特殊的起始因子)原核细胞mRNA勺5/端没有帽子结构,因此 m7GT杯会影响到它翻译的起始。SD序列是存在于原核细胞 mRNA勺5 /端非编码区的一段富含嗯吟碱基的序列,它能够与核糖体小亚基上的16SrRNA的3 /端的反SD序列通过互补结合,这种结合对原核细胞翻译过程中起始密码子的识别非常重要,将人工合成的SD序列加到翻译体系中,必然会干扰到mRNA所固有的SD序 列与16SrRNA的反SD序列的相互作用,从而竞争性抑制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起始。8 .答:mRNA分子上的核昔酸顺序与蛋白质多肽链上氨基

34、酸顺序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遗传密码,mRNAk每3个相邻的核音酸编成一个密码子。其特点有:方向性:编码方向是5"-3"无标点性:密码子连续排列,既无间隔又无重叠;简并性:除了 Met和Trp各只有一个密码子之外,其余每种氨基酸都有26个密码子;通用性与变异性:不同生物共用一套密码;有少数线粒体的密码发生变异;变偶性与摆动性: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相互识别的过程中密码子的第一个、第 二个核苷酸起决定性作用,而第三个核苷酸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动。这些特性的意义在于:兼并性有利于减少有害突变,而变偶性与摆动性既减少有害突变,也平衡了翻译速度与翻译准确性的 要求。14 物质代谢的调控四

35、、问答题1简述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简述蛋白质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3简述糖代谢与脂类代谢的相互关系。4简述酶合成调节的主要内容。5以乳糖操纵子为例说明酶诱导合成的调控过程。6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有何不同?7 . IPTG诱导0半乳糖普酶活性导致什么结果?8 .在araBAD转录过程中,阿拉伯糖的作用是什么?9色氨酸操纵子的衰减作用导致什么结果? 10转录因子二聚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转录调节的组合机制的贡献是什么?30 分钟分裂一次。定性地描述在下11 E.coli 生长在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介质中,突然加入色氨酸,细胞继续生长,每列条件下细胞内的色氨酸合成酶的活性的量上

36、如何变化? (a) i装trp mRNA稳定。(b)该trp mRNA快速降解,但色氨酸合成酶稳定。(c)该trp mRNA和色氨酸合成酶都降解,而且比正常条件下快。12 E.coli 细胞能在不同的碳源上生长,当细菌在以下物质存在条件下生长时,lac 操纵子的转录速率如何?(a)乳糖和葡萄糖(b)葡萄糖(c)乳糖参考答案四、问答题1.答:(1)糖是蛋白质合成的碳源和能源:糖分解代谢产生的丙酮酸、a-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4- 磷酸赤藓糖等是合成氨基酸的碳架。糖分解产生的 能量被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2)蛋白质分解产物进入糖代谢: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生成能量,或经糖异

37、生作用生成糖。2. 答: ( 1 )脂肪转变为蛋白质: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进一步转变成丙酮酸、- -酮酸,a-酮酸进入糖代谢可进一步氧化放出a -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等,再经过转氨基作用生成氨基酸。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进入三羧酸循环,能产生谷氨酸族和天冬氨酸族氨基酸。( 2)蛋白质转变为脂肪:在蛋白质氨基酸中,生糖氨基酸通过丙酮酸转变成甘油,也可以氧化脱竣后转变成乙酰辅酶A,用于脂肪酸合成。生酮氨基酸在代谢反应中能生成乙酰乙酸,由乙酰乙酸缩合成脂肪酸。丝氨酸脱羧后形成胆氨,胆氨甲基化后变成胆碱,后者是合成磷脂的组成成分。3. 答: ( 1 )糖转变为脂肪:糖酵解所产生的磷酸二羟

38、丙同酮还原后形成甘油,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 是脂肪酸合成的原料,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 2)脂肪转变为糖: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可沿不同的途径转变成糖。甘油经磷酸化作用转变成磷酸二羟丙酮,再异构化变成3-磷酸甘油醛,后者沿糖酵解逆反应生成糖;脂肪酸氧化产生乙酰辅酶A,在植物或微生物体内可经乙醛酸循环和糖异生作用生成糖,也可经糖代谢彻底氧化放出能量。(3)能量相互利用: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接用于脂肪酸的合成,脂肪分解产生的能量也可用于糖的合成。4答:( 1)转录水平的调节:负调控作用(酶合成的诱导和阻遏);正调控作用(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衰减作用(衰减子)。(2)转录后的的调节:转录后 mRNA勺力口工,mRNAj细胞核向细胞质的运输,mRNA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