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评估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评估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评估_第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评估_第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评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评估作者:蔡柏蔷作者单位:100730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我国最新的COPD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 40岁人群中COPD的发病率为8.2%1。但是COPD 的临床确诊率并不是相当理想,国外临床研究表明COPD 的漏诊和误诊率高达56% 86%2。我国医疗工作中肺功能仪应用相对较少,城市医院中诊断COPD 时使用肺功能仪的比例平均仅为34%3,最近文献报道只有6.5%的 COPD 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应用了肺功能仪1。 COPD 的正确诊断率可能相当不乐观。现在

2、COPD 的定义中特别指出COPD 是 "可以预防"、 "可以治疗 "。 应该认识到只有在正确诊断COPD 的前提下,COPD 才能"可以治疗 "4 。所以呼吸内科医师尤其要重视COPD 的正确诊断。1 COPD 的诊断诊断 COPD 时,首先应全面采集患者的临床病史,包括症状、既往史、接触史。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询问既往史时应注意:童年时有无哮喘、变态反应性疾病及呼吸系统感染病史,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COPD 急性加重和住院史,其他疾病病史,如心脏、外周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体质量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

3、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晨起头痛;有无危险因素(如有害颗粒吸入史和环境污染)接触史,尤其要注意吸烟史及职业史等。COPD 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疾病进展,可有以下肺 气肿的体征:两肺呼吸音可减低,呼气延长,可闻及干性啰音,两肺底有湿啰音;低氧血症者可出现黏膜及皮肤紫绀,伴右心衰时可见下肢水肿、肝脏增大5。COPD 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接触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临床上COPD 诊断的关键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危险因素接触史。现在对COPD 的症状特点有更为深入的见解,2006年 COPD全球倡议(GOLD)强调"每个 COPD 患者的临床病情取

4、决于症状(特别是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的降低 )严重程度、全身效应和患者患有的各种合并症——而并不是仅仅与气流受限程度相关"6 。从 COPD 定义出发,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 的必备条件,临床上凡是具有吸烟史,和(或 )环境职业污染接触史,和(或 )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尤其是运动后呼吸困难)的患者,均应进行肺功能检查。COPD 早期轻度气流受限时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所以肺功能检查在诊断COPD 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COPD 的诊断应该得到肺功能检查的证实。目前肺功能检查是诊断COPD 的金标准,对COPD 的诊断、

5、严重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效果等均有重要意义。检查肺功能时,判断患者有无气流受限是以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l)与用力肺活量(FVC)之比(FEVl/FVC) 的数据来确定的。肺功能检查时首先应吸入足够剂量的支气管舒张剂(如吸入400 g 的沙丁胺醇), 如果FEV1/FVC<70%, 表明有气流受限存在并且不可逆,可以诊断为COPD。 FEVl/FVC 是 COPD 的一项敏感指标,可检出轻度气流受限。FEVl 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是中、重度气流受限的良好指标,变异性小,重复性好,为COPD 肺功能检查的基本项目。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 的主要指标,也反映了病理改

6、变的严重度。由于FEVl 下降与气流受限有很好的相关性,故FEVl 的变化是严重度分级的主要依据。此外,还应考虑临床症状及合并症的程度。目前 COPD 的临床严重度分为4级 6,见表1。这里需指出,现行的COPD 肺功能诊断指标在老年患者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7:最新研究表明,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和 FVC 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并随着身高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这一比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而有可能过度将正常老年人诊断为轻度 COPD 患者。表1 COPD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关于鉴别诊断,当今国内外COPD 指南均强调COPD 应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结核等鉴别。认为:

7、虽然哮喘与COPD 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 临床表现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异。大多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显著的可逆性,是其不同于COPD 的一个关键特征;但是,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较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小,临床很难与COPD 相鉴别。 COPD 和哮喘可以发生于同一位患者;而且,由于二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这种概率并不低5。2 COPD 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估COPD 患者治疗时,如何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的效果已成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常用的COPD 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评测方法如下。2.1 肺通气功能指标最

8、常用的指标有FEV1 、 FVC 及FEV1/FVC, COPD 病情严重程度的肺功能指标见表1。同样,FEV1为评价支气管扩张药物疗效重要的指标,通常以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后, FEV1 改善的最大程度来显示支气管扩张剂的即时效应。深吸气 量 (inspiratory capacity, IC)也有一定临床价值。某些COPD 患者,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虽有明显效果,但FEV1 无显著改善,即所谓"容量反映者"。但由于功能残气量(FRC)下降,IC 可有显著改善。IC的检测相对比较容易,且IC 改善与患者呼吸困难的改善及活动耐力的提高显著相关。肺容积下降时,COPD 患者可在

9、更低、更舒适的肺容积基础状态下呼吸,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为更准确评估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应常规检测FEV1 及 IC8。其他肺功能检测,包括静态肺容积、气道阻力、传导率、弹性回缩力及弥散功能等,能在特定 环境下评价COPD 患者的呼吸功能,但因检查耗时,需要特殊设备及专业技术,故未广泛开展。2.2 呼吸困难评价由于劳力性呼吸困难是COPD 的主要临床症状,评价呼吸困难的程度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很有意义。COPD 患者的功能性呼吸困难分级可以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呼吸困难量表来评价:0 级:除非剧烈活动,无明显呼吸困难;1 级:当快走或上缓坡时有气短;2级: 由于呼吸困难比同龄人步行得慢,或者以

10、自己的速度在平地上行走时需要停下来呼吸;3级:在平地上步行100 m 或数分时间后需要停下来呼吸;4 级:明显的呼吸困难、不能离开住所或穿脱衣服时出现气短8。2.3 运动能力评价6 min 行走试验(6MWT)较为常用。6MWT 观测患者在6 min 内以最快速度平地行走的距离,健康男性与女性分别约为576 m 和 494 m, 而 COPD 患者平均为371 m(119 705m)。 6MWT 贴近日常活动能力,与最大氧摄取相关,在临床上6MWT有统计学意义改变的最小值为55 m9 。 COPD 患者本身的肌肉虚弱及其常见合并症(如关节炎、心力衰竭等)均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因而在实施这些检查

11、时应有充分的考虑。2.4 生活质量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量表最常用的是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10。 SGRQ对 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包含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3 个方面,以0 100 分来表示,得分越高表明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越大。某一单项评分和总分出现4 分的变化则具有临床意义,表示临床治疗有效。SGRQ能敏感地反映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广泛应用在评价COPD 患者的疗效、非药物治疗的疗效(如肺康复治疗、手术)、急性发作的影响以及随年龄增长病情的变化等。生活质量可作为一独

12、立指标或辅助性指标用于评价COPD患者的治疗反应。2.5 影像学检查胸部 CT可反映肺组织的实际状况,能定量显示早期的肺气肿并准确分级,CT 可先于肺通气功能检查发现肺解剖结构的异常,定量CT 检查与肺组织学检查的结果相关性很好,是替代肺组织学检查最好的方法。运用计算机自动分级方法,CT 评分与 COPD 患者肺通气容量相关性很好,但与气流检查及血气检查结果相关性较差。目前定量CT 常用于肺减容手术的评价,将来随着高分辨 CT 技术的发展,也许可定量检测气道的直/内径、气道壁的厚度。2.6 COPD 病情及预后的综合评估BODE 指数是 Celli 等11提出的COPD 病情和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13、。这是一种多维分级系统 (包括呼吸、感觉、全身状况和运动能力),采用4种因素综合判断和预测患者的病情和死亡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气流阻塞程度(O);呼吸困难(D);运动能力(E, 根据 6MWT 距离测定), 按照这些参数综合计算BODE 指数。 BODE 指数越高,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BODE 指数与 FEV1 相比, 与 COPD 患者预后相关性更强。这一评估方法在评价治疗反应、肺康复和COPD 患者的外科手术疗效方面有着相当的潜在价值。而且, BODE 指数容易计算,无需特殊设备,因此可以广泛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 Zhong N , Wang C,

14、Yao W,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a large, population based surve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 176(8):753760.2 何权瀛,赵倩,叶阮健,等. 我国部分省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肺功能测定情况初步调查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 26(1): 3940.3 Stang P, Lydick E, Silberman C,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COPD: us

15、ing smoking rates to estimate disease frequenc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Chest,2000, 117(5 Suppl 2):354S 359S.4 Sin DD , Tan WC. Breaking down the "Great Wall" of COPD care in China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8:) 732 733.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 年修订版 ) J.中华结核和

16、呼吸杂志,2007, 30(1): 716.6 Rabe KF, Hurd S, Anzueto A, et al.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OLD executive summar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6): 532555.7 Rabe KF, Beghe B, Luppi F,et al. Update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

17、ulmonary disease 2006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 175(12): 12221232.8 Celli BR , MacNee W. 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 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J. Eur Respir J, 2004, 23(6): 932946.9 Marin JM , Carrizo SJ, Gascon M, et al. Inspiratory capacity, dynamic hyperinflation, breathlessnes,s and exerciseperformance during the 6 minute walk test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163(6):1395 1399.10Curtis JR,Patrick DL. The assessment of health stat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