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雪》四人谈教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雪》四人谈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雪四人谈任务分析本课由四篇文章组成, 适宜进行整体教学,因为这样便于进行比较, 便于整体阅读理解。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四篇评论文章,按浏览一一把握观点一一精读比较与辨微一一集中讨论问题一一总结归纳“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内涵一一写简单的文学评论这样的过程展 开教学。教学目标学生能较为准确把握每篇文章的基本观点,并能对观点进行比较、辨微。在了解文学评论一般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学会评论文章。教学重点能找出相关观点并能区分其认识角度的异同。课刖学习扫除阅读中的文字障碍, 结合每篇文章的课后练习理解文章。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作好标记。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读文章,找观点,比较鉴别,谈体会。第一课时教学

2、设计初读-领会文章大意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读四篇评论文章。 要求:大体领会每篇文章的意思,有疑问的地方划下来及时问老师或同学。精读-摘录论点论据把每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摘录下来。(观点应该是简洁的,比较长的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组织出来)思考一一比较、辨微观点的异同把刚才所找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下表:文早观点角度不同点相同点2读雪需要联想鲁迅的内心世 界深刻体现了 时代和社会的矛盾鲁迅的内心世界具有时代特征时代特征文如其人灵魂的柔软和坚硬这种内心世界 是鲁迅灵魂的 “柔软和坚硬”的体现鲁迅的内心世界是鲁迅的性格特征人性特征间洁精纯的雪江南的雪表现了鲁迅的欢快 情绪;朔方的雪表达了鲁迅悲 壮的心理语言角

3、度对两种雪都赞美一切景语皆情语雪的独特之处鲁迅抒发了渴望暖春,渴求光 明、憎恶严冬、憎恨黑暗的思 想感情艺术魅力、艺术成就对南方的雪是赞美的,对北方的雪是憎恶的结论这四位作家对雪的理解和鉴赏,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有许多共冋认识。冋中有异,异中存冋。说明:此表较为详细,只要求教师掌握,学生只要能答出其中一两点就可以了。讨论一一提出、分析并集中解决共性问题教师指导语:刚才在浏览文章的时候,老师要求同学们就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作上记 号,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拿出来,放在学习小组里讨论解决。要求:边讨论边做好记录, 各小组组长把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写在投影纸上。(老师也可提出

4、问题)1、小组讨论,并作好记录。教师巡回并参与到同学讨论中来。2、集中几个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3如:A江南的雪,作者采用了工笔彩绘写法,朔方的雪,作者采用写意泼墨法,这样 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有什么好处?B:学了这四篇评论文章后,你如何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C:在这四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文章?(要能说出有独到的见解)D:你对鲁迅的雪有没有不同于作者的体会和认识?讲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全班讨论后明确:A:写江南的雪,或形容,或比喻;或写色彩,或状形态,或暗示香 气;或写静态,或写动态;或写实,或虚写,总之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是运用工笔手法 所致。在写朔方的雪时,采用写意手法,运用粗线条集中

5、勾画“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特点和“蓬勃奋飞” “旋转升腾”的动态。这样工笔和写意相结合,构成了迷人的艺术境 界。B:说的是读文章、评价文章的一种方法,即所取角度不同,所见各异。每个人的个性、 阅读经历、 生活经历、人生经历、学识等都存在差异。所以人们对同一篇文章必然会有不同 的看法。C:略,鼓励有创意表达。D:此题为后面做文学评论作一个铺垫。归纳一一引导学生探究写好文学评论的一般方法学习了鲁迅的雪 和后面四篇评论文章,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你认为要想写好一 篇文学评论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及时总结和归纳如下要点。基本要点:1.认真研读作品,占有丰富的材料。(

6、前提、基础)2.有真知灼见。 (避免人云亦云,肤浅平淡)3.确定恰当适宜的角度。 (防止大而空)4.重视写作技巧,讲究语言。(不能抽象干瘪的说教)5.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忌语言拖沓)6.结构要明快。 (不可勉强、画蛇添足)7.要有文学评论味。 (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附录: 如何写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的定义文学评论是以文学理论为指导, 对各种文学现象 (包括文学创作、 文学欣赏以及文学理 论批评)进行分析、 评价的文章。 文学评论的中心任务是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判断和评价。 文学评论是一种科研, 是4学术论文中的一种专业论文, 是一个融合了艺术思维的抽象思维过 程。写作文学评论的任务

7、文学评论的任务, 一是指引读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领会和把握作品的阶段, 二是帮 助读者,三是用新材料、新观点充实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文学评论的发展中国古代可以说是 “三国演义” :重视政治教化作用的儒家文艺理论 (代表文心雕龙 , 代表作三国演义,崇尚自然的道家文艺理论代表文章诗品 ,代表作西游记 ,提倡 个性自由的市民文艺观(代表文章童心说 ,代表作品红楼梦 )。专门文学评论始于钟 嵘的诗品 。文学理论集大成者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特有形式是评点和诗话,如脂妍 斋评点红楼梦 、六一诗话和随园诗话等,特点是抓住直觉,亲切形象,缺点是没有 深入剖析,有思辩而无实证逻辑,缺乏体系。近代文学评论借鉴

8、西方,加强了科学性、系统 性,始自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和梁启超的文学评论。在现当代文学史上,马克思主义文学 评论占据着主导地位。鲁迅、茅盾、郭沫若和瞿秋白开创于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周扬和胡 风等系统建设于四五十年代。 先向西欧再向苏联借鉴, 搬来俄罗斯三大民主主义文学评论家 别林斯基、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留波斯基的理论作为文学评论的先导。 文学评论作为政治 斗争工具的性质被突现。 进入八十年代, 文学评论空前繁荣, 大量介绍和借鉴西方现代派文 学理论,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科学化、民主化两个方面辨证统一地发展。怎样才能写好文学评论呢?一、认真研读作品, 占有丰富的材料。这是写好评伦的基础。

9、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丰富深 广,并寓于形象之中,必须认真反复地研读作品,才能占有丰富的材料。应先通读作品,获 得一个完整的总体印象。然后对作品进行“分解式”的细致研究,研读中抓住重点,思索难 点,把握特点,最后再回到总体,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行科学的综合归纳,走马观花,粗枝 大叶的阅读,必然一知半解,很难写出好的文学评论。占有丰富的材料,还包括有关作家的 生活经历、思想观点、写作动机、有关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别人对该作品的评价等。二、要有真知灼见。文学评论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应力求入木三分, “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否则,对作品没有深刻独特的见解或感受,必然是人云

10、亦云,肤浅平淡。三、确定恰当适宜的角度。初学写作文学评论角度不宜过大,应抓住作品的某一方面,深入挖掘开去。如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形象,某个情节,散文中的某种特定的情感等。角度过大,往往空泛而不切实际,什么都评析了,什么也没有评析好。四、重视写作技巧,讲究语言。文学评论不但讲究科学性,还讲究一定的艺术性。清晰的层次,生动的语言,醒目的标题,引人的开头等,都属于文学评论文章的“艺术性”。文5学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往往采用以议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

11、过分析而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作的总的看法。复述古事情节或概括全段, 文字要简明精炼,并显示强调之处,使之与后面的评伦相照应,相配合;节录、摘引应截取精当,不宜过长,过多。结论文字要 慎重敲定,使用要有分寸感。观点应鲜明,不能模棱两可。文学评论的语言应具有色彩美、 声音美和气势美,使评论达到文理结合,而不是抽象的干瘪的说教。以上几点只是写好评论的基础,至于怎样写,采取什么方式,还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五、行文时笔墨要集中,语言要简洁。我们知道,对作品的评论是论点,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则是用论据论证论点。如果笔墨分散,语言拖沓,势必无法用极其有限的篇幅比较深入 地评

12、析作品,论证论点。六、要有文学评论味,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评价和分析作品,把观点渗透到富有魅力、给人以美感的文字之中,同时恰倒好处地使用一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增强文学评论气息。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反过来内容也需要依靠形式来表现, 所以, 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时, 万不可弃思想内容而不顾,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时, 也可以适当提 及表现手法。当然,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板书设计见前面的表格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运用学到的文学评论的技巧,简单评论课外的文章。教学设计写作一一我也来当一回小评论家教师指导语: 本节课老师想检验一下同学们写的水平怎么样。 请大家运用上节课我们师 生共同讨论明确的写

13、好文学评论的基本技巧去为郭沫若的 杜鹃 或石墨的杜鹃鸟写一 篇文学评论。杜鹃郭沫若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6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 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 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

14、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 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 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 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 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 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1936年春杜鹃

15、鸟石默杜鹃鸟,灰黑色的毛羽并不美,可是文人对它的礼遇和尊重,恐怕任何鸟也不及。单凭它的身世,就显赫不凡。相传它是望帝杜宇的化身。在 蜀志 中这样记截:望帝 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望帝修 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惨”。感情富有的诗人便从杜鹃的哀鸣中听出了“声声啼血”,激发了无数文人的情怀。李 商隐就有“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有人比它为忧心报国的志士,康 有为在戌戊变法失败后悲愤地写下了“小臣东海泪,望帝杜鹃红”。也有人喻它是哀情哽 咽的佳人,“林间有竹湘妃泪,窗外禽多杜宇魂”就是动人的描写。更有人说它声是满腹

16、乡思,血是遍山踯躅。“蜀客春城闻鹃鸟,思归声引未归心”流露了无边的思乡情。琵琶 行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笔墨更沧桑,凄惋。杜鹃在文人的心目中成了一种爱的象征,可怜,哀惋,纯洁,至诚。我想也许这世间的事情,有的以丑而广为人知,有的则以美而著称,还有一种并非是 美丑的简单划分,只7因其间涵纳着一种让人感动的莫名力量。我不是文人,所以听到杜鹃声声鸣啭,没有那种哀怨、凄凉、思归的感觉。小时在农 村的那些年,每逢春时农忙,听到杜鹃“快快布谷”的叫声,总觉得像生产队长催人赶快 上工的叫喊声。可村民们却对它有极好的印象,满怀欢喜地聆听它的啼啭,说谷穗和福祉 都会随着杜鹃的叫声一同到来。看来对杜鹃

17、的感情不仅在文人中漫延,甚至连民间也受到 感染,而且更实际,更具体,更鼓舞。感召力是积极的,上进的,是正面的。然而,当我偶尔涉及鸟类的知识时,发现这实在是名不符实的最大例证。 杜鹃是一种残忍、专横的鸟。杜鹃是寄育性的。即不营巢,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把蛋产在柳莺等多种鸟 的巢中,这个自私笨拙的母亲,就象那些该咒的弃婴者一样,迅速的隐匿起来。那一对对 柳莺们忙碌着,沉浸在即将做父母的喜悦之中。杜鹃在养父母辛辛的孵卵下破壳而出后, 便把雏莺一个个挤出剿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自已却独霸着母莺的哺育。一个杜鹃的孽 子成长起来了,柳莺们所有的亲生骨肉却被残害。雏鹃将犯罪的遗传基因全部继承下来, 并

18、暴露端倪,而莺受鹃欺却不自知,含辛茹苦地哺育着杀害了自己孩子的仇人,甚至这个 怪异的孩子比自己还大,它们竟丝毫没有引起怀疑。莺的善良与无知拉开了这一悲剧的帷 幕,鹃的罪行才可以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渠道。这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使人愤懑的事。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善良与无知都会酿成悲剧。慈爱的本性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 盲区。如果莺们留下善良而控摈弃无知,那么鹃的恶就只能停留在恶念和恶意的范围,而 不能形成杀害生灵的罪行。善良而无知的莺们年复一年的捐献了自己的孩子,来充当杜鹃 的养父养母,可从来没有听说有一只莺觉悟后复仇。没有,一只也没有。杜鹃破坏了生命 中最本的道德,其卑鄙和冷酷无所辩驳。而犯罪无需偿付任何代价,这竟然也是大自然的 法则。面对这些事实,杜鹃却赢得了好名誉。没有人追究以往的血案,人们从它的啼鸣中唤 起不同的情感,是因为它使用了适当的声音,选择了适当的时间,荣誉便归于它了。这使 我看到奸雄得势的捷径和狡诈,更觉得杜鹃这种鸟简直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当 然,对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是杜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