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_第1页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_第2页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_第3页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_第4页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平衡常数及其计算训练题1. Q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Q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如下:反应 Q&+ O AH>0平衡常数为 K;反应 O + O 2( A H<0平衡常数为K;总反应:2Q的2 AH<0平衡常数为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总反应 K减小8. K= K + K2C.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D.压强增大,K2减小解析:选C 降温,总反应平衡向右移动,K增大,A项错误;K=c。2 I : UC 13C2仇C3也K=C面一* c 03 、K= c2仇 =

2、K K,B项错误;升局温度,反应平衡向右移动, 反应平衡向左移动,c(O)增大,可提高消毒效率,C项正确;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项错误。2.将一定量氨基甲酸俊(NH2COONH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NHCOONHs)公&(g) + C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一lg忖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该反应的 A H>0B. NH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 A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 K(A)的值为10一2.294D. 30 C时,B点对应状态的 vf<v逆解析:选B此题的关键是弄清一lg K越小,

3、K越大,由图中数据可知随温度的升高,lg K逐渐减小,说明随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项正确;由NHCOONHs)2MH3(g) + CO(g),可知氨气的体积分数始终为 2, B项错误;A点时,3lg K= 2.294, C项正确;由B点对应的数值可知此时 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v正<v逆,D项正确。3.工业上制备合成气的工艺主要是水蒸气重整甲烷:CH(g) +3(K)(g)+3H(g) AH>0,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H(g)和1 mol H2O(g),测得H2O(g)和H2(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CH4(g)的转化率为75%B. 010 min 内,v(CO) = 0.075 mol - L 1 - min 1C.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0.187 5D.当CH(g)的消耗速率与H2(g)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到达平衡解析:选C由图可知,10 min时反应到达平衡,平衡时水蒸气、氢气的浓度均为0.75-1 Imol - L ,则:CH(g) +HO(g)CO(g) + 3H(g)开始/(mol - L 1)11001、转化/(mol - L ) 0.25 0.25 0.25 0.75平衡/(mol - L 1) 0.75 0.75 0.25

5、0.75C C LIT 1,“一一 、 e, , , ,. 、,0.25 mol , L, 一.,、r,_ _平衡时甲烷转化率= 1;X 100%= 25% 故 A项错误;010 min内,v(CO)1 mol l,、,0.25 mol - L10 min1=0.025 mol L 1 min 1,故B项错误;平衡常数c * c3 112K- C OU |c 112.10.25 X 0.750.75 X 0.753-=0.187 5,故C项正确;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与其生成速率相等时,反应到达平衡,由方程式可知当CH4(g)的消耗速率与H2(g)的消耗速率为1 : 3时,反应到达平衡,故D项错误

6、。4. (2015 天津高考)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X(g)和2 mol Y(g) 发生反应:X(g)+mg):口: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30% 60% 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 1 mol 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A. m= 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 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 : 1 . . 1D.第二次平衡时, Z的浓度为0.4 mol - L解析:选D A项,根据再次加入 1 mol Z(g),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可 知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因

7、此 F 2。B项,由于温度没有变化,故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项,因为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充入的反应物,因此二者的平衡转化率相等。D项,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因此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反应前一样,都为4 mol ,而平衡后Z的体积分数为10%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 4molX10%= 0.4 mol ,容器体积为 2 L, Z 的浓度为 0.2 mol L 一。5. NQ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Q(U4NO2(g) +Q(g)AH>0, Ti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t /s05001 0001 500c(N2Q)/(mol L 1)5.003.52

8、2.50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500 s 内 NO分解速率为 2.96X10-3 mol - L 1 - s 1B.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 = 125,1 000 s 时NbQ的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Q的浓度为2.98 mol - L 1,则T1<T2D. 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K, 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若K1>® 则T1>T3解析: 选 C v(N2。)=幺- = 2.96 X 10 3 mol - L 1 , s 1, A正确; 500 s1 000 s后N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即达

9、到了化学平衡,列出三段式:2N2O(g)4NO(g) + Q(g)起始 / (mol - L )5.0000转化/(mol - L 1) 2.505.001.25平衡/(mol - L 1) 2.505.001.25c4 I c 025.00 4X 1.252.50 mol L 1则 K=. 21日= 125,a (N2Q) = -1-T-iX100%=50%cA2Q2.50''55.00 mol ' L”B正确;1 000 s时,T2温度下的N2O5浓度大于T1温度下的NkQ浓度,则改变温度使平衡逆 向移动了,逆向是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T2&

10、lt;T1, C错误;对于吸热反应来说,T越高,K越大,若K1>K,则T1>T3, D正确。6 . T1c时,向容器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A(g)和B(g),发生如下反应 A(g) + 2川:g)匚。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反应时间/minn(A)/moln(B)/mol01.001.20100.50300.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C) = 0.025 0 mol L 1 min 1B.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0 mol A(g)和0.60 mol B(g),达到平衡时n(C) < 0.25 molC.

11、其他条件不变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0 mol A ,与原平衡相比,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增大,A的体积分数增大D.温度为T2 C时(Ti>T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0,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解析:选D前10 min内消耗0.50 mol A,同时生成0.50 mol0.50 mol C,则有 v(C)=2LX10 min=0.025 0 mol - L 1 - min 1, A正确。10 min 时,反应的n(B) = 2n(A) =2X(1.00mol 0.50mol) =1.00 mol,则10 min时,B的物质的量为 0.20 mol,与30 min时B的物质的量相等

12、,则反应10 min时已达到平衡状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0 mol A(g)1 .和0.60 mol B(g),将容积缩小为原来的 2时与原平衡等效,达到平衡时n(C) = 0.25 mol ,但扩大容积,恢复到原体积,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达到平衡时n(C) < 0.25 mol, B正确。其他条件不变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0 mol A ,平衡正向移动,与原平衡相比,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增大,A的体积分数增大,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10 min时n(A) = 0.50 mol ,此时达到平衡状态, A B、C的浓度(mol L 一)分别为0.25、0

13、.10和0.25 , 则有K(T1)=-J J 口 二八二.2:” 100") =20,说明升高温度, 平衡正向移C A C j 0.10 X 0.25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错误。,一,一、,催化剂7 .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 +3H(g)高温、高压2NH(g),对其研究如下:(1)已知H H键的键能为436 kJ mol 1, Nl- H键的键能为 391 kJ mol 1, NN键的 键能是945.6 kJ - mol 1,则上述反应的 A H=。(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13 .若反应方程式改写为2N2(g) +2H也Ml3(g),在该温度下的平衡

14、常数K = (用K表木)。(3)在773 K时,分另1J将2 mol N 2和6 mol H 2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混合物中n(H2)、n(NH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 /min051015202530n(H2)/mol6.004.503.603.303.033.003.00n(NH3)/mol01.001.601.801.982.002.00该温度下,若向同容积的另一容器中投入的N2、H、NH的浓度分别为3 mol”一、3mol 1、3 mol - L 1,则此时v正(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v逆。由上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浓度一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表示C(N2)- t的曲线是 。在此温度下,若起始充入4 mol N 2和12 mol H 2,则反应刚达到平衡时,表示c(H2)- t的曲线上相应的点为),知 A H= 945.6 kJ mol第a>mmr.y解析:(1)根据AH=旦(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2 c K=l c .'.2Mbk=t c23I c2 1122c_ c 52M13ITT1 + 436 kJ mol 1X3 391 kJ mol 1X6=-92.4 kJ mol 1。(3)该温度下,25 min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平衡

16、时c(Nz) = 1 mol - L 一、c(H2)= 311-一 224, mol - L 、c(NHs) =2 mol - L ,则 K=4丁 = 27°在该温度下,右向同谷积的另一谷命中2 一 一c投入的Nb、H2和NH的浓度均为 3 mol - L 1,则 Q=-c _ 2321| c3II2=3X33=9< 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 v正大于v逆;起始充入 4 mol N2和12 mol H2,相当于将充入 2 mol3 mol - L 1V c(H2)(3)大于 N2和6 mol H2的两个容器“压缩”为一个容器,假设平衡不移动,则平衡时c(Hz) =6 mol

17、 - LT,而“压缩”后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故平衡时1<6 mol - L ,且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故对应的点为 R2-1一c答案:(1) 92.4 kJ - mol (2) K= c 卜乙 B8.甲烷在日常生活及有机合成中用途广泛,某研究小组研究甲烷在高温下气相裂解反 应的原理及其应用。(1)已知:CH(g) +2Q(g)=CQ(g) +2H2O(l)一 4 一 一一 1A H = 890.3 kJ mol一5 一一 一C2H2(g) + £Q(g)=2CQ(g) + H2O(l),1AH= 1 299.6 kJ mol2H2(g) +Q(g)=2H2O(l

18、)AH3= 571.6 kJ mol则甲烷气相裂解反应:2CH*)C2H(g) +3Mg)的AH=(2)该研究小组在研究过程中得出当甲烷分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与温度(C)的关系如图所示。5 431-1-3-51 725 1 225 A 725225 温度/TW上喜冷扁Ti C时,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0.3 mol CH 4只发生反应2CH(g)(:2Hk(g) +2H2(g),达到平衡时,测得 C(C2H0 = c(CH)。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H的转化率为 。对上述平衡状态,若改变温度至T2 C,经10 s后再次达到平衡,c(CH4) =2c(C2Ho ,则10 s内C2H

19、的平均反应速率 v(C2H4)=,上述变化过程中 Ti(填或“V”)T2,判断理由是。(3)若容器中发生反应 2CHC2H(g) +3H2(g),列式计算该反应在图中A点温度时的平衡常数K=(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若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则该条件是(填字母)。A.可能减小了 C2H的浓度8. 一定是升高了温度C.可能增大了反应体系的压强D.可能使用了催化剂解析:(1)将三个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X 23 八.i_X 2可得热化学万程式2CHg)L2H2(g) +3Mg)A H= + 376.4 kJmol 。(2)设达到平衡时,甲烷转化了 x

20、 mol IT1,根据“三段式”法进行计算:2CH4(g)QT(g) + 2Ha(g)起始/(mol - L 1)0.1500转化/(mol L 1) x 0.5 x x平衡/(mol - L 1) 0.15 x 0.5 x x则有 0.15x=0.5x,解得 x=0.1 ,故0.1 CH的转化率为TT77X100险66.7%。由图像 0.15判断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重新达到平衡后甲烷的浓度增大,故反应逆向移动,则T1 C-T2 c为降温过程,即 T1>T2o结合的计算结果,设重新达到平衡时,甲烷的浓度 变化了 y mol - L 1,根据“三段式”法进行计算:2CH(g)C2H(g)

21、 +2H2(g)起始/(mol - L )0.050.050.1转化/(mol L b y 0.5 y y平衡/(mol - L b 0.05 +y 0.05 - 0.5 y 0.1 -y则有 0.05 + y=2X(0.05 0.5 y),解得 y = 0.025 。则 v(C2H0 =0.5 X 0.025 mol - L 110 s_ 一 1一 10.001 25 mol - L s 。(3)由题图中数据可知,平衡时各物质分压如下:2CH(g)QH2(g) +3Ha(g)1X1031X10 1 1X104平衡常数K=l 9 10 T =1X105。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由题给图像可知该反

22、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可使化学平衡常数增大。答案:(1) +376.4 kJ - mol(2)66.7% 0.001 25 mol - L 1 - s 1> 从题给图像判断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对比Ti C和T2 c两种平衡状态,由Ti C到T2 C, CH浓度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T1>T2(3)1 X105 BN2与H2按体积比为1 : 3投料时,反应混合物其中一条是经过一定时间反应后的曲线,另一条是平衡时的曲线。(1)图甲中表示该反应的平衡曲线的是 (填"I”或"n” );由图甲中曲线变 化趋势可推知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3、2)图甲中a点,容器 内气体 n(N2): n(NH) = ,图甲中b点, v(正)v(逆)(填“>” “=”或 “V” )。n.以工业合成氨为原料,进一步合成尿素的反应原理为2NH(g) + CO (XHMI2) 2(l) +HO(g)。工业生产时,需要原料气带有水蒸气,图乙中曲线I、n、出表示在不同水碳比卜吉卜I时,CO的平衡转化率与氨碳比.|: $3 I之间的关系。(1) 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2)曲线I、 n、出对应的水碳比最大的是,判断依据是 测得B点氨气的平衡转化率为 40%则X1=解析:I .(1)曲线n表示随着反应的进行,NH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但反应达到平衡

24、状态后继续升温,氨气的体积分数减小,这表明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因合成氨为放热反应,故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H的体积分数会逐渐降低,故曲线I表示该反应平衡时的曲线。(2)设反应前N2、H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1 mol、3 mol, a点时消耗Nb的物质的量为x mol。N2+3H22NHn(初始)/mol 1 30n(变化)/molx 3 x 2 xn(平衡)/mol 1 -x 3 - 3x 2 x2x-2 .一,2x= 50% 斛得 x= 3,此时 n(Nz) - n(NH3)=1-1 ? A"。由图甲知,b点后NH的体积分数仍在增大,说明反应

25、仍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此时 v(正)>v(逆)。n.(2)当氨碳比一定时, 水碳比越大,说明原料气中含水蒸气越多,故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越小,则曲线I、n、出中对应的水碳比最大的是曲线出。(3) B点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为 60%氨气的平衡转化率是 40%设NH、CO的起始物1 x _质的重分别为 x mol、y mol ,则 x molX40%< 2= y molx60% 解得=3,即 x= 3。答案:I .(1) I 放热(2)1 : 4>一c 2n. K= c2 Mb Ic i:ii2(2) m 当氨碳比相同时,水碳比越大,CO的平衡转化率越小(3)310.甲醛又称二甲醛,

26、 简称DME熔点一141.5 C,沸点一24.9 C,与石油?化气(LPG) 相似,被誉为“ 21世纪的清洁燃料"。由合成气(CO H2)制备二甲醍的反应原理如下: CO(g)+ 2屋心;3 30H(g)1A H = 90.0 kJ mol 2CHP"ng)UOCWg) + H2O(g) AH回答下列问题:若由合成气(C。H2)制备1 mol CHOCH(g),且生成H2O(l),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一一 一 1、 ,_-_ 为 244 kJ ,则 AH2=kJ - mol 。已知:吨O(l)=H 2O(g)A H= + 44.0 kJmol1(2)有人模拟该制备原理,5

27、00 K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CO和6 mol H2,5 min达到平衡,平衡时 CO的转化率为60% c(CH3OCH)=0.2 mol - L 1,用Hb表示反应的速率 是 mol L 1 min 1,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在500 K时,测得容器中n(CHOCW =2n(CHOH),此时反应的 v正 v逆(填“V”或“=”)。(3)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如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值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平衡移动过程中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容器中CHOCH的体积分数增大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D.达到新平衡后体系的压强增大(4) 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投料比充入 CO(g)和H2(g)进行反应,平衡时CO(g)和H(g)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则a=(填数值)。t转化率n(I2)M(CO)1解析:(1)已知CO(g) + 2屋比;口 130H(g)AH = 90.0 kJ mol , 2CHOH(g)CH3OCH(g) + HkO(g)A H2, H 2O(l)=H 2O(g)AH = + 44.0 kJ mol 1。由合成气(C。H2)制备1 mol CHOCbfg),且生成H2O(l),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