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小乘佛教及六度_第1页
第五章大小乘佛教及六度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大小乘佛教及六度大乘: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 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 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行的,如果将 它列入发心住内,贝U只有四十二阶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 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才是修行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行。小乘: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 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 方便有七,得果有四及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缘觉乘修十二因

2、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 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阶位可言。净土宗: 又名莲宗,或念佛宗,以普贤菩萨为初祖,主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 界。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密宗度:1.与渡同义,如舟子渡人过海的意思。2.出或离的意思,出是出离世俗, 离是脱离生死。也即波罗密多,至V此岸。行者乘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 岸,度到涅槃安乐的此岸,叫做到此岸。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此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假设。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 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假设

3、能度愚痴。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作布施;法施是说法度他;无畏施是 以无畏施于人,救人之厄难。持戒:一、摄律仪戒: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不得故悭不施前人即外人也; 不得嗔心打骂众生;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二、摄善法戒;所行之行,能行一切善法。修十善业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 三、不邪淫而贞良守礼 四、不妄语而老实无欺 五、 不两舌而无争是非 六、不恶口而出言慈和 七、不绮语而言说有礼 八、不悭贪 而慈心舍施九、不嗔恚而慈忍积福 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三、摄众生戒:能摄受一切众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慈名爱 念,能与众生乐故;悲名怜愍,能拔众生苦故;喜名庆喜,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故。摄受: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忍辱:生忍,即安忍有情之嗔骂捶打或优遇;法忍,即安忍一切寒热、风雨、饥 渴、老病等之非情祸患;无生法忍:是对于圣教所说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真 理,能坚心信仰而不著相。精进:断精进,是勤断一切恶;修精进,是勤修一切善;求化精进,是努力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禅定:静能生 定,虑能生 慧。身定,反观自身,使不犯过;口定,寂然静 默,不谈是非;意定,摄心正念,清净无染。般假设:梵语,即智慧,由于正心、修身、行善、断恶,内心发出来的觉照智慧。生空智,观一切众生,都无实在的体性;法空智,观一切法,都从因缘生; 切智智,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