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_第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_第2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_第3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_第4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试卷时限:60分钟 班级 姓名 成绩一、从标有A、B、C、D、E、F的6张英语卡片中任意抽出一张。1、抽到H的可能性是 。2、抽到C的可能性是 。3、任意摸出一张,有 种可能。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 。4、抽到A的可能性大,还是抽不到A的可能性大? 二、从卡片2、3、4、5、6中任意抽取一张。1、是数字2的可能性是多少?2、数字是双数的可能性是多少?3、数字是单数的的可能性是多少?三、小红和小明要去科技馆参观,但只有一张门票,要决定谁去,他俩决定采用掷硬币的方法。小明说:正面朝上我去,反面朝上,你去。1、 你觉得他们的方法公平吗?2、小红去的可能性是多少?3、假如

2、掷100次硬币一定会出现50次正面吗?四、设计游戏。正方体六个面上的数字对面一样。任意抛出小正方体,假设朝上的数字是3,那么甲获胜;假设朝上的数字不是3,那么乙获胜。他们的方法公平吗?假如不公平,你能重新设计一下吗?五、有5名男同学,4名女同学参加一个迎新年摸奖活动,他们从袋中摸出一张纸,其中只有一张纸有奖,男同学中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六.在一个口袋里放一些形状和大小都 一样的红球与白球,要使从袋中摸出一只红球的可能性为,袋子里可以放几个球,红球和白球各放几个?七、有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2,4,5。小明说:任意抽出两张,积是双数我就赢,积是单数算你赢。小红说:这样不公平!1、小红为什么说不公平

3、?积是单数的可能性是多少?2、把这三个数字换成3,4,5,你觉得公平吗?八、有5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为:3、5、8、10、11。这组数的中位数是多少?九、有5个数,它们分别是:14、8、22、15、28。小明说:因为22排在这五个数的中间,所以22是这组数的中位数。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十、分析说明两个城市一个星期内气温的平均程度。武汉气温情况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日均温度23221917202526长沙气温情况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日均温度262918151619221、分别求出两个城市一个星期日均气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分析每个城市的气温特点,用哪个数表示该城市气温平均程度更合适?九、下

4、面是第一小学五年级女子组,垒球比赛的成绩情况统计表。号 码46128739551166成绩米2718162529231 求出这组成级的平均数和中位数2 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成绩的平均数更适宜?3 哪一位同学的成绩大于中位数?他能进入前三名吗?十一、一个正方体小方木上写着16这6个数字。小芳和小明用掷方木的方法比输赢,规定大于3小芳赢,小于3小明赢。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

5、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 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

6、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2假如让你参加,有以下三种规那么决定输赢,你会选择哪一种?说明理由。A、单数赢;B、3的倍数赢C、合数赢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