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技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方案科技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方案2021年是全市科技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全国科技“三会和自治区、南宁市创新驱动开展大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科技创新工作开拓新局面、实现新突破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市科技战线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迎接十九大、学习十九大、贯彻十九大为动力,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开展的大局,增强谋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拓创新,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1年,南宁市自治区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将突破400家;新增自治区重点实验室4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央13家、新建市级工程
2、技术研究中央6家;新增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增自治区级众创空间3个;1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8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443项;1-10月,全市专利申请量12481件,每万人口创造专利拥有量7.99件,同比增长23.96%,比上年增长18.86%,全市创造专利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区前列;第二届南宁创新创业大赛再创佳绩,9家企业进入广西区前十强,19家优秀企业成功晋级全国行业赛.一、2021年全市科技主要工作及成效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创新持续发展市科技局党组高度重视十九大的学习宣传贯彻,及时做出工作部署,通过采取集中学
3、习、自学、专题培训、微信工作群、QQ匚作群等多种方式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三会一课制度,采取讲党课、谈体会等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学习活动,真正把十九大报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真正做到学深悟透;同时,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科技体制改革、干部队伍建设、科技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把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的正确思路和推动科技工作的强大动力.二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一是推进科技创新配套政策健全完善.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扎实
4、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出台实施了?南宁市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工程贴息和补助资金治理办法?、?南宁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治理方法?、?南宁市科技方案工程结题治理方法?、?南宁市技术先进型效劳企业认定治理方法?、?南宁市众创空间备案认定治理方法?、?南宁市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建设实施细那么?等配套政策举措,研究完成了?南宁市本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方法?讨论稿、?南宁市专利资助奖励方法?修订稿等政策,大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完善建设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环境,强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开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二是推进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治理改革.选择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南宁市蔬菜研究所、南宁学院
5、、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国土测绘地理信息中央等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治理试点改革单位,研究出台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改革的具体方案.目前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等单位已出台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三是推进科技方案工程管理改革.出台了?深化南宁市本级财政科技方案和科技工程治理改革的实施方案?,制定了?南宁市财政科技方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发布了?2021-2021年度南宁市科技方案工程申报指南?,科技方案项目治理改革实现了“三大突破:南宁市科技工程申报系统常年开放接受工程申报,工程申报实现了常态制申报;驻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南宁市企业开展的产学研工程且实施地点在
6、南宁市的,可以作为第一申报单位;降低申报门槛,鼓励创新创业,取消了工程申报负责人年龄限制和职称限制,放宽申报限项.三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提升产业开展水平一是精心组织科技方案工程实施.2021年共组织下达三个批次的科技工程,其中,本级重大科技专项13项,总投资10046万元,科技财政拨款860万元;本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方案工程119项,总投资44405万元,科技拨款7288万元;本级科技工程经费后补助24项,总投资38820万元,科技拨款880万元;南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工程94项,总投资19889万元,科技拨款1395万元.通过科技方案工程的实施,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7、一批企业不断壮大,开展迅猛.如,南南铝业股份承当完成的重大科技工程“新型铝镁合金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解决了5005系列铝镁合金的熔炼铸造、烧损限制、挤压成型等生产技术,成功开发了美国双反倾销法案规定以外的高技术新产品,有效提升了我市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工程申请创造专利5件,销售收入1.71亿元,利税1917万元.二是着力培育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方案,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力度,推行“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的工作机制,鼓励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共组织230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截至11月底首批通
8、过认定52家,并已获公示166家,预计今年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同比增长超20%数量有望突破400家;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2021-2021年度市本级科技方案工程中设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补助专项,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一次性给予资助金额5万元,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水平;继续推进科技保险试点工作,2021年共受理8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申请,投保额61.69亿元,保费185.05万元,财政补贴预算金额62.7万元,比2021年增长保费补贴53.19万元.三是聚焦重点产业组织科技攻关.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重点产业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9、13项,开展石墨烯增效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化示范等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引进申龙汽车投资30亿元,建设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工程;上海明匠智能系统公司与南南铝合作,建成厢车柔性智能焊装线及设备群等多条智能生产线.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二次创业,实施以蔗糖为原料提炼异麦芽酮糖等工程,推进糖业产业链向深加工和循环经济方向延伸.推进源正全铝车身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用高性能耐蚀铝合金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工程,打造高端铝合金智能制造产业链.今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工业科技创新工程91项,其中实施工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工程5项,围绕三大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0、等实施普通科技工程和后补助类工程86项,科技财政经费投入3030万元,带动全社会投入科研经费6.18亿元.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增强区域创新水平一是整合科技资源,重点支持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加大对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科技效劳,设立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创新水平提升专项,在基地水平提升、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组织下达科技经费225万元,工程总投资1372万元,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开展的科技中央、示范中心和效劳中央;通过科技工程扶持引导,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成效凸显,入驻行业重点企业达33家、入孵企业37家,实现产值2.3
11、5亿元,初步形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产业等4个产业微集群,成为区域协同创新开展的集聚区和展示窗口,以南宁中关村为核心的南宁高新区双创示范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二是持续精准发力,推动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上台阶.以创立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总抓手,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通过科技工程立项支持的形式,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央、企业技术中央、企业研究中央等企业创新平台,重点扶持一批创新水平好的市级研发中央开展升级建设,力争获得自治区级或国家级研发中央认定.2021年南宁市新增自治区重点实验室4家,其中2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南南铝加工、田园
12、生化等企业建设运行,实现了我市企业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止匕外,我市本年新增组建13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央,其中包括华蓝设计集团等7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央,新建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央,有效提升了我市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三是营造良好环境,推动群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优惠鼓励政策举措,加快建设一批水平突出、效劳设施完备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对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次性给予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补助资金,对通过各级备案的众创空间一次性给予30万元、20万元、15万元补助资金,鼓励各类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孵化效劳水平,推动双创工作开展.2021年
13、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增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新增中关村信息谷雨林空间等自治区级众创空间3个,全市新增入孵企业89家,创业团队31个,创业人数478人.支持广西联讯U谷、梦工谷等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推荐南宁创客城等3个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备案.成功举办第二届南宁市创新创业大赛,共有249家企业报名参赛,报名数量同比增长超70%59家企业晋级广西区复赛,5家初创组企业和4家成长组企业分别进入了广西区前十强,19家优秀企业成功晋级全国行业赛,进一步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四是创立自主创新示范区,引导创新资源集聚.2021年4月南宁自治区
14、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建设,我市将以南宁高新区为依托,发挥南宁作为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优势,把南宁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开展创新合作及提升区域影响力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并积极配合自治区政府创立南柳桂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着力推进南宁高新科技创新园等一批科技效劳业特色聚集区的建设,促进科技效劳和创新资源区域聚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央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南宁研祥智谷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引入建设猪八戒网广西总部孵化器,一期工程落地运营.加快富士康东盟硅谷科技园建设,并已建成三创加速中央和富士康南宁研发检测认证中央,初步实现富士康产品由“广西制造向“广西创造转变.引入清华启迪集团落户中
15、国-东盟信息港产业园集聚区,建设南宁启迪东盟科技城,工程总投资约44.29亿元.五拓展科技合作交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推进高层次产学研合作.促成南宁企业和单位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泰国孔敬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10余家重点高校和国家科研院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重点围绕碳酸钙产品开发、木材深加工与检测、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实验室等高层次研发创新平台5家;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在南宁设立国家大学科技园南宁基地,定位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客空间.深化与驻邕区属单位科技合作,首次允许驻邕高校、科研机构以第一承当单位申请市级科技
16、工程,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市校科技合作协议,引进全球语音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一一科大讯飞公司与南宁学院开展战略合作.二是组织科技资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和创新枢纽作用,引导基地入驻企业“走出去,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开展.如,广西明匠获东盟亿元订单,特飞动力产品已出口泰国等10多个国家,哈工大机器人与美国NCP宓司签订无人机技术合作协议等,南宁市面向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同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2021年以来,共举办或组织参与科技合作对接活动14场,签约工程137项,金额2.3亿元人民币
17、,成功引进建设中国一以色列科技成果南宁交流转化中心;目前,全市共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7家其中,国家级10家,自治区级8家,市级9家.区域科技合作日益密切,利用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桂陕生物技术对接会、广西创新驱动开展成就展等展览展会平台,与南昌、长沙、新乡、东莞等地科技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搭建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以科技重大专项拉动科技成果转化等举措,促进成果快速转化,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南宁市共有38项科技成果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同比增长25%其中一等奖1项;57项科技成果被授予2021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博世科公司“轻工过程高
18、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关键设备及工程化技术集成创新工程荣获科学技术重大奉献奖,打破国际垄断;南南铝公司“高强高韧耐蚀航空铝合金大规格中厚板制备技术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相关产品入列入国防战略需要.成功举办广西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就共建联盟达成共识.截止2021年11月,南宁市拥有自治区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5家其中国家级5家,获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465项同比增长30%,实施“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60项.六实施科技惠民富民工程,促进民生科技开展一是聚焦脱贫攻坚,持续加大科技扶贫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全市扶贫产业规划,将超过50浓业科技经费投入到贫困县区、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开展中,形
19、成了以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专项和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转型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专项为抓手,以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为引领,以扶贫产业科技研发推广为重点,推动扶贫产业科学可持续开展.今年以来,建设了上林县生态循环肉牛产业化基地、隆安砂仁低产改造技术研究示范基地、马山乔利果蔬扶贫产业开发基地、邕宁红星村柑桔产业基地等8个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同时,继续加大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共选派296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到全市421个贫困村效劳,根据“产业组团、县区组队、定点到村、统筹调度的方式组建了水稻、牛羊等21个产业科技效劳团.2021年共下达科技扶贫工程28项,投入财政资金664万元,工程支持18个农民专业
20、合作社;通过科技扶贫工程培训农民170场次、1.39万人次,受益农户数达1951户,其中贫困农户1033户.二是聚焦现代农业开展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市农业科技资源及人材优势,组织开展影响我市农业产业开展技术瓶颈科技攻关,在抗耐香蕉枯萎病新品种选育及枯萎病综合防控、春橙新品种的选育、果蔬复配保鲜剂的研发等技术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技术突破.如:针对我市香蕉枯萎病多发并大面积传染的严峻趋势,近五年来加大对抗耐香蕉枯萎病品种选育和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投入专项科技财政经费215万元,引导支持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课题研究,2021年9月已成功选育出了我区首个抗耐枯萎病
21、香蕉新品种“桂蕉9号,经多地四年中试种植监测,“桂蕉9号发病率由5.01%W至0.23%,而常规品种“桂蕉6号发病率在30%实现了我市在抗耐香蕉枯萎病新品种选育及枯萎病综合防控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技术突破.三是积极创立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水平和水平.继续积极推进西乡塘区“美丽南方农业科技园区和隆安香蕉农业科技园区等两个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目前,西乡塘区农业科技园区根本完成建设,隆安农业科技园区已完成建设目标任务的93.0%.大力组织引导东盟经开区、青秀区、江南区、武鸣区申报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创立工作,11月已顺利接受自治区的评审认定.积极推进“星创天地创立,在全市
22、范围内广泛筛选孵化功能明显、带动性强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平台,将其打造为“星创天地,鼓励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深入农村“群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全市共有8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获批建设,上林县山水牛畜牧业的山水牛养殖星创天地和广西金诚双丰农牧科技的特种养殖星创天地获国家科技部备案.四是以人为本,增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社会问题,组织实施涉及医疗卫生、防灾减灾、艾滋病防治等各领域民生工程.2021年社会民生科技工程共立项77项,科技经费1263万元,总投资13000万元,年增产值19900万元,年增利税3897万元,其中立项支持医疗卫生技术创新研究3
23、8项,科技经费368万元,重点支持医学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创新团队培育建设,市属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关键技术及诊疗标准研究与应用示范等;立项支持社会民生科技44项,科技经费940万元,其中重大科技专项3项,科技经费160万元,重点研发工程41项,科技经费780万元.七落实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知识产权投入力度.对专利资助奖励政策进行了修订完善,增加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贯标企业的资助奖励力度,中国专利奖获奖的奖励金额分别由10万、5万提升到50万和10万;出台?南宁市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工程贴息和补助资金治理方法?,1-9月全市专利申请资助奖励5252件,投入经费达3
24、19.26万元;专利质押融资贴息科技工程8项,总贷款12025万元,专利质押3240万元,财政科技拨款贴息195.79万元,有效解决了局部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二是提升创造专利数量质量.继续围绕创立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工作重点,以创造专利双倍增为主要抓手,努力推进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落实,各类专利数量质量提升速度加快.1-10月,全市专利申请量12481件,同比增长2.90%,其中创造专利8209件,完成目标任务110.19%;有效创造专利5579件,比上年增长20.11%;每万人口创造专利拥有量达7.99件,同比增长23.96%,比上年增长18.86%,全市创造专利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区
25、前列,南宁市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三是增强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5家,全市已通过?企业知识产权治理标准?企业14家,通过国家或自治区备案的专利代理机构达31家.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8次,检查商品3000多件,共立案涉嫌假冒专利47件,处理专利侵权案件6件,增强了社会公众尊重知识产权、抵抗侵权假冒行为的意识.我市两家企业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八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和普及力度,营造创新良好气氛以全国科技活动周、“十月科技大行动及“科技效劳春耕生产活动等全市性的大型活动为契机,以南
26、宁市科普联席会议、南宁科技网、南宁科技官方微信为平台,联合高等院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科研机构及局部科技型企业等,大力开展科技政策、“宜居乡村科普宣传、产业富民技术培训和惠民科普系列效劳,提升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的知晓率以及民众科技创新意识,保证科技改革政策落到实处.据统计,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全市累计开展科普活动105场次,展出科普展板650多块,发放农业实用栽培技术书籍2200册、科普宣传小册子1.2万册、宣传单2万份,直接受益群众达16万多人次.尽管2021年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企业重生产投入,轻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活动开展不多,专利、技术等技术创新成果不多,产学研结合
27、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完善,创新环境和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效劳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治理体制机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增强有力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二、2021年工作方案2021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落实“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部署和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八大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工业、农业、民生等领域科技创新,为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排头兵提供强
28、有力的科技支撑.主要目标:力争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新增70家以上;提升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央创新水平20家;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创客空间3个、新增入孵企业和团队50个;建设和提升8个农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组织实施10项重大科技方案工程,200项南宁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方案工程,80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每万人口创造专利拥有量达9件.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上下功夫.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专题学习、专家辅导、集体研讨、集中轮训、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和方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并通过网站专栏、微信、报刊专题、简
29、报资料和主题展览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营造浓厚学习气氛,推动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提升广阔干部职工新时代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再突破.切实抓好中央、自治区、南宁市出台的各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政策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专利权质押融资等有关政策的实施;继续制定出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和创新券补助科技创新效劳购置政策,推进南宁市科技方案工程治理深化改革,完善科技工程治理系统、科技方案工程库和评审治理制度,探索开展第三方专业机构治理科技工程试点.三是着力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上创佳绩.以宣传和落实国家、自治区对高新技术企业与创新型企业政策为主线,通过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肌腱损伤基因治疗-洞察及研究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4-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莆田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13.1热量 比热容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 部门员工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避孕药具管理培训课件
- 边沟施工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触觉反馈人机工效-洞察及研究
- 基于微米级精度的制造工艺如何重构农业机械管路系统的标准化流程
-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 GB/T 17188-1997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 2022年资阳市雁江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课件
- 【高考英语精品专题】必修1 Unit 1 Life Choices-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备考方略课件PPT(新教材北师大版)
-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1章
-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概论(刘行芳)-课件
- SLZ 549-2012 用水审计技术导则(试行)
- 颈内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2010年版)
- 水泵房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方案
- Symantec-Ghost-Solution-Suite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