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技术规程_第1页
秸秆还田技术规程_第2页
秸秆还田技术规程_第3页
秸秆还田技术规程_第4页
秸秆还田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秸秆还田技术规范中国农科院等六单位在研究了秸秆还田增产机理和秸秆还田的适宜有效条件后,根据我国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游区、江苏水旱轮作区、浙江三熟制种植区的气候、土壤、种植制度和秸秆还田方式等实际情况,各地区在多年深入研究和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下面六个秸秆还田技术规程,可供各地参照执行。(一)华北地区麦秸还田技术规程华北地区地处北纬36°40°及东经114°30'119°,主要包括晋、冀、鲁、豫和京、津二市。自然条件优越,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180220天,光照充足,降水量适中,主要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5%。属

2、暖温带半润湿季风气候。小麦是本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本地区的主要种植制度,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45%,产量约占全国的54%,在我国的小麦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丰富的小麦秸秆资源和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使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成为改土培肥,增产粮棉的主要措施。当前麦秸直接还田的主要方式有粉碎翻压还田,覆盖还田,和高留茬还田。各种还田方式可参照下列各项规定值。1.麦秸还田各项技术指标规定值(表3-24)表3-24麦秸还田技术规程各项指标规定值项目规定值编号翻压覆盖高留茬高肥力2503502003002003001麦秸数量(公斤/亩)中、低肥力200300200300150200土壤水分(

3、)1822182218222土壤水分浇水时间(天)麦收前37麦收前37麦收前37浇水量(立方米/次)304030403040翻压深度(厘米)20覆盖玉米行间覆盖玉米行间3农业机械粉碎程度(厘米)10152040氮(N)肥用量底肥510510灭茬后一次追4(公斤/亩)追肥5510155(P2O5)肥用量底肥(公斤/亩)585858收割后翻压,不6月下旬7月7月上、中旬6翻压、覆盖时间迟于6月中旬中旬灭茬7防治病虫使用无严重传播病虫害的秸秆8防除杂草播后苗前用除草剂阿特拉津或乙草胺喷一次有机械和灌北方干旱和半有一定的机械9适应性溉条件干旱地区和灌溉条件10还田周期每年至少将麦秸或玉米秸任选一季还田

4、注:(1)4、5两项可结合各地的配方施肥要求,灵活掌握。(2)7、8两项依各地不同年份发生的病虫杂草为害情况,采取相应的生物,药剂防治措施,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用药浓度参照农药使用说明。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应用生物方法防治病虫杂草。禁用化学药剂和除草剂2.麦秸还田程序机械粉碎翻压还田程序:麦熟期如遇天旱应在收割前37天浇水造埔,每亩浇水3040立方米,收割时估算秸秆产量,麦秸产量约相当于小麦籽粒产量干重的11.2倍。例如,小麦籽粒产量为250公斤/亩,则麦秸产量(干重计)约相当于250300公斤/亩。采用机械收割小麦,一般将本田秸秆还田,还田量不要超过400公斤/亩。将麦秸均匀铺撒于地表,如果

5、麦秸太长,可用旋耕机切碎。每亩撒施N510公20厘米。然后耙平、播种。播后68片叶时追施N5公斤/亩。保持37天浇水造埔。麦收后,每亩斤、P2O558公斤,用拖拉机翻压,深度不少于苗前,喷施除草剂阿特拉津或乙草胺一次。玉米土壤湿润,以利麦秸腐烂。覆盖还田程序:为了下茬玉米出苗,麦收前撒施510公斤N素,58公斤P2O5,及时耕翻整地播种,播后苗前喷施除草剂阿特拉津或乙草胺一次。7月中旬每亩追施5公斤N素,然后在玉米行间覆盖麦秸200300公斤/亩。棉田覆盖麦秸可在6月中下旬进行。如遇天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麦秸腐烂。高留茬还田程序:麦收前37天浇水造埔。采用机械收割小麦,留高茬20厘

6、米40厘米。收割后铁茬播种玉米,播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阿特拉津或乙草胺一次。玉米5片6片叶时,每亩一次追施1015公斤N素,58公斤P2O5,及时用耘锄定苗,灭茬,如遇天旱及时浇水,以利麦秸腐烂。(二)华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规程玉米是华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秸秆还田的方式主要有粉碎直接还田、整株直接还田、粉碎覆盖还田和整株覆盖还田等。粉碎直接还田多在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制地区采用。近年来、在一年一熟制地区正逐渐推广整株直接还田。在冬春多风地区,多采用整株秸秆覆盖或半覆盖方式。上述各种还田方式可参照下列各项规定值。1.玉米秸秆还田各项技术指标规定值(表3-25)表3-25玉米秸秆还田各项技

7、术指标规定值规定值编号项目翻压覆盖粉碎整株1 .还田数量(公斤/亩)3004003004005007002 .还田时间9月下旬10月上旬3 .粉碎程度(厘米)101518002300180023004 .翻压深度(厘米)V202025地表5 .土壤水分()182218226 .氮用量底肥(公斤/亩)6868当地配方施肥追肥(公斤/亩)3.55.53.55.57 .磷用量(公斤/亩)67.567.58 .机械化轻型、重型9 .防治病虫生物、化学措施10 .防治杂草防草剂11 .适应性大部分地区半湿润、旱地2 .玉米秸秆还田程序(1)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程序在一年一作地区,首先选择好还田地块,然后

8、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玉米穗,接着采用重型或轻型拖拉机牵引粉碎抛撒机进行粉碎抛撒,其粉碎程度约10厘米15厘米,还田数量则是一亩地的秸秆还田一亩。粉碎抛撒后,最好采用旋耕机纵横二次,达到灭茬和切断未粉碎秸秆的目的,最后采用重型拖拉机深翻20厘米以上,再用重耙耙磨,有条件地区进行冬灌。秸秆粉碎后,最好撒施农家肥(亩施2500公斤以上)和化肥(氮素68公斤/亩,磷素67.5公斤/亩)再耕翻,翌年春天播种前应采取顶凌耙地,播前镇压等措施进行保埔,但不得二次深耕。一年二作地区,在玉米收获前,依据天时可提前710天轻灌一次水,以保证下茬作物有充足的底埔水,适埔时依次采用以下工艺:还田机粉碎秸秆一旋耕机或灭茬

9、机碎茬一施底肥一重型拖拉机深翻20厘米以上一耙糖整地一机播下种。其施肥可依据当地配方施肥实施。(2)玉米秸秆整株翻压还田程序玉米收获后,采用重型拖拉机直接深翻25厘米左右入土。其保埔、施肥,还田数量、还田时间等同粉碎翻压还田。(3)玉米秸秆覆盖还田程序半耕整秆半覆盖:玉米成熟后立秆人工收获玉米穗一一边割秆一边硬茬顺行覆盖(盖70厘米、留70厘米,下一排根压住上排梢)一来年早春在70厘米未盖行内亩施碳俊、磷肥各50公斤或硝酸磷肥40公斤,随即人工或畜耕翻整平一用单行半精量播种机在未盖行内紧靠秸秆两边种两行玉米一未盖行内中耕除草两次一收获玉米一整秆盖在未盖行内(已盖行留作来年种玉米)。全耕整秆半覆

10、盖:玉米成熟后收获玉米穗一将玉米秆楼在地边一翻耕一顺行铺整玉米秸(盖70厘米、留70厘米,下一排根压往上排梢)一来年早春在未盖行内每亩施碳酸氢俊、磷肥各50公斤后,人或畜耕整平或用单行半精量播种机每亩施硝酸磷肥40公斤一播种、定苗、中耕除草同半耕覆盖一收获。免耕整秆半覆盖:秋收后不耕翻,不灭茬,将玉米秆顺城割倒或压倒,均匀铺在地表面,形成全覆盖。翌年春播前按行距宽窄,将播种行内的秸秆搂(扒)到城背上形成半覆盖。覆盖量一般每亩.5001000公斤为宜。施肥以常规施肥量为基础,再增施15%20%,播种时一次施入。病虫防治,采用“包衣种子除草剂的喷施一般在播后苗前,持续干旱时一般不喷。(三)西南地区

11、稻草还田技术规程(表3-26)西南地区稻田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面积约6000万亩,是我国主要水稻产区之一。本区主要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稻-小麦或油菜)和一年三熟(稻-稻)(晚稻或再生稻)-小麦或油菜)。稻草主要还田方式有冬水田稻草翻压还田,麦田免耕稻草覆盖和油菜免耕稻草覆盖。各种还田方式可参照下列各项规定值。3 .西南地区稻草还田各项技术指标规定值表3-26西南地区稻草还田各项技术指标规定值规定值编号项目冬水田翻压还田麦田免耕覆盖油菜田免耕覆盖11还田数量(公斤/亩)300400300400300400播种后,约在10月中旬-2还田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后,约在9月中下旬11月

12、上旬整草还田或留高茬40厘3粉碎程度整草或侧成约20厘米整草或侧成约20厘米米50厘米4翻压深度>15厘米均匀覆盖地表均匀覆盖地表盖后跑一次水,保持稻草盖后跑一次水,保持稻草湿5土壤水分泡水过冬湿润润6氮(N)肥用量(公斤/亩)4656567磷(P2O5)肥用量(公斤/亩)5746568防治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的稻草不宜还田同左9还田杂草春季深翻犁消灭杂草覆盖好可减少杂草10还田周期1年还田1次1年还田1次1年还田1次11适应性适于西南各地冬水田适于西南挑水好,土质不粘重的水旱轮作田与旱坡地4 .稻草还田程序冬水田稻草还田程序:水稻收获时,将脱粒后的稻草(整草或留高桩40厘米

13、50厘米)均匀撒布于田面,数量约300400公斤/亩,及时翻压入土中,如劳力紧缺,也可将稻草泡水过冬,至来年结合春耕施肥,把半腐熟的稻草耕翻压入田中,施入人畜粪尿300400公斤/亩,氮(N)素化肥46公斤/亩,基追肥各半,磷素(P2O5)57公斤/亩,犁耙均匀后插秧。再生稻收割时,只割取穗部,全部稻草与稻桩还田,泡水过冬,第二年春天翻压,其施肥情况与前者同。麦田免耕稻草覆盖程序:水稻收割前排出田面水,收割后立即开沟排除耕层土壤水,免耕除草(亦可用除草剂)播种前跑一次水,施N素56公斤/亩(以1/22/3作追肥),P2O546公斤/亩,作基肥。播种后即可盖草300400公斤/亩,可盖整草或侧成

14、约20厘米的短草均匀覆盖于地表,做到不成堆、不露土,盖后跑一次水,施一次清粪水(1000公斤/亩)作种肥,小麦生长期间按当地推荐施肥量施用。钾肥可酌情少施,保护稻草湿润,至麦收时节,草已腐烂,翻入田中作第二年水稻基肥,配合施N素46公斤/亩,耙面肥与追肥各半,磷肥(P2O5)57公斤/亩作底肥。油菜田免耕稻草覆盖程序:水稻收后排尽田中积水,免耕除草施足底肥,准备播种,与麦田的措施相同。播种时将油菜种子按规格播于稻桩内,播后覆盖稻草300400公斤/亩,以均匀不露土为宜。保持土壤湿润,盖草后施一次清粪水作种肥。按当地油菜推荐施肥量用肥。油菜收后,稻草已经腐烂,翻压入土中作第二年水稻基肥,并推荐施

15、用氮素46公斤/亩,面施与追肥各半,磷(P2O5)肥57公斤/亩作底肥。(四)长江中游区秸秆还田技术规程本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全部及河南南部,属温暖湿润亚热带气候(北部属南温带),中稻-小麦、棉-麦,双季稻是本区主要栽培制度,优良的水热条件和作物的高产量产生了丰富的秸秆资源,大面积红壤质地粘重,有机质含量低,加上常年伏旱秋旱频繁出现,这些客观条件为秸秆还田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现将小麦、棉花、水稻上的秸秆还田技术规程分述如下。1 .小麦覆盖时期,播种到四叶期均可,但以播种后覆盖和分篥初期(冬至)覆盖较好,盖草量以150250公斤为宜,但以200公斤风干草(水分15%)最经济有效。盖草前应

16、整平厢面,细碎土壤,施足底肥,种子撒播或条播,覆土盖籽,如果要用除草剂,应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施,播麦后三天内每亩用100克60%丁草胺乳油对水75公斤,土面喷雾,趁埔覆盖秸秆,秸秆可整草撒铺或切断撒铺,力求均匀,做到"草不成团,地不露白”,有风时,可结合清理厢沟,撒碎土压草。稻麦两熟制,晚稻收割后,灌跑马水浸泡-昼夜排掉,然后起板、施肥、整地、播种、盖草。小麦盖草对中稻有后效、故每年还田一茬作物即可。秸秆覆盖应结合平衡施肥,每亩推荐施氮1012公斤,磷(P2O5)5公斤,钾(K2O)35公斤,覆盖200公斤秸秆约含钾3公斤、其肥效相当氯化钾5公斤,可酌情节施钾肥。秸秆翻压,翻压应利用前

17、作物秸秆,收获后立即进行,秸秆应切断长20厘米25厘米,匀铺地面,如播期临近,可结合碳酸氢钱撒施草面一并翻入做底肥,每百公斤秸秆需补充氮量,玉米秸1.72.0公斤,稻麦秸1.01.5公斤。旱地秸秆翻压一月内不宜复耕,以免将未腐烂的秸秆秒起来影响整地质量。麦地留高茬,翻耕前选用园盘耙将茎茬横直耙倒,或用园盘耙切断茎茬后再翻耕。2 .棉花棉田盖草适宜时间为六月中旬至下旬,延到七月随时间推移覆盖效果明显下降。每亩盖风干草200公斤,盖草量在50250公斤范围内,盖草量与棉花产量呈正相关,但以200公斤最经济有效。秸秆种类可因地制宜选用,以稻草为好,麦草腐解慢,应把握覆盖期,控制盖草量,盖草晚腐解不良

18、影响后作整地质量,油菜秆,豆秆腐解快肥效高,但保墉调温抑草效果较差。盖草前应完成中耕除草,追施蕾肥和培土等管理措施,将秸秆均匀铺撒在棉株行间,约2厘米厚,草不成团,地不裸露,厢沟中不必盖草,以便灌排水,盖草后一般不中耕,可采用条施或穴施追施花铃肥。长江中下游麦棉两熟地区,秸秆覆盖在那一季作物上实施较好,视当地气候情况,以最能发挥覆盖效果的季节为佳,两季作物都盖的效果和盖一季的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一年内盖一季即可,也可采用在麦、棉两季作物上隔年交叉覆盖的措施。高留麦茬还田,灭茬操作困难,不宜在麦棉连作制下实行。地膜秸秆双层覆盖法:地膜覆盖是一项有效增产措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初夏以后,气温上升

19、,膜内高温高湿既不利根系生长,也易诱发根际病害,而且地膜破裂后,覆盖效应相应丧失。双覆盖是在复地膜前先覆盖一层切碎的秸秆,这样加强了覆盖的效果,地膜破后可继续发挥秸秆的覆盖效应。3 .水稻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采用早稻草原位直接还田,早稻收获后,保留本田鲜草350公斤(相当风干草200公斤),侧断(切一刀或两刀)均匀撒开翻压。高留稻桩还田节省劳力,留桩高度以35厘米为宜,翻压后应用踩滚镇压,将露出土面的稻茬压入泥中,以利分解。稻草还田结合平衡施肥,施足氮磷肥,酌情补充钾肥,翻耕时以1/3氮肥配合深层施肥,1/3氮肥做秒面肥,1/3氮肥做分篥肥。稻田水分管理要浅灌勤灌适时烤田,在分篥初期及盛期各耘

20、田一次,以便增加土壤通透性,排除稻草腐解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秸秆氨(碱)化处理后还田,有利秸秆腐烂,并促进稻(麦)草中有机态硅的有效化,方法是碳钱10公斤加水1012公斤泼浇于100公斤稻(麦)草上,在20C以上薄膜封存15天即可达到氨化效果。或结合碳酸氢钱深施,每亩将200公斤稻草匀铺田面,于其上撒施40公斤碳钱,随即耕翻耙,保持浅水不过田,23天后耙碎整平插秧。氨化秸秆适合于缺硅的酸性砂质稻田应用。在病虫害暴发区的感病携虫稻(麦)草不宜直接还田,将稻(麦)草烧灰后还田,是这种情况下的特殊还田形式。(五)江苏稻麦轮作地区秸秆盖田技术规程江苏省的徐州、淮阴、连云港等地的砂姜黑土面积约400万亩

21、。此类土壤有机质缺乏、质地粘重、膨胀收缩明显。种植水稻后,土壤板结,耕性不良,适耕期短,为抢季节,少免耕的条播种麦方式在当地被广泛采用,因此秸秆覆盖常与少免耕方式相结合。用稻草覆盖麦田和用麦草覆盖稻田是当地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稻麦轮作一年两熟地区秸秆还田可参照此项规程。4 .麦田还田方式。采用稻草覆盖还田方式较好,稻茬免耕或耕翻种麦的田块,在施足基肥,按正常播种量均匀播种,施用除草剂后盖草,再用埔沟泥均匀撒盖;套播的麦田,在小麦播后10天左右收稻,收稻当日即可施基肥(化学肥料)和除草剂,炼苗3,5天再施有机肥、盖草,麦苗三叶一心时开麦田沟,并用沟泥均匀撒在稻秸上。盖草量。每亩150200公斤,

22、稻草侧23刀后均匀撒盖在麦田上,不留天窗,不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稻草盖田,并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秸秆碳氮比大,分解初期有一个氮素固定过程,特别是在速效氮含量较低的土壤上,会产生明显的与苗争氮现象,每盖草100公斤,可增施纯氮1.5公斤,以防小麦前期脱氮。套播麦田的基肥避免施用过多的碳酸氢俊,防灼伤幼嫩麦苗。2.稻田还田方式。采用麦草覆盖还田方式较好,在麦收后耕地、施肥、灌浅水耘地、施面肥后盖草,浅层水可使麦草湿润而不易漂浮、栽秧时再灌适量水分以便栽插秧苗。盖草量。每亩盖稻草150200公斤,侧23刀后均匀撒盖在田面,不留天窗,不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麦草盖田。稻田盖草应注意整地质量和水浆管理,秧

23、苗返青后要干干湿湿,浅水勤灌,适时烤田,防止还原性有害物质过多的积累,促进根系发育。与稻草还田一样,麦草盖田亦需增施一定量速效氮肥,每盖草100公斤,可增施纯氮1.52.0公斤,以调节秸秆C/N比值,有利麦秸腐解,缓解与苗争氮的矛盾。(六)浙江三熟制稻田秸秆田技术规程浙江省人多地少,气候温和,以连作稻为主体的三熟制是主要的种植制度。因为复种指数高,年收获量大,消耗养分多,所以必须经常施用足够的有机肥,才能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基本稳定。近年来绿肥减少,粪肥不足,秸秆还田的重要意义日益为人们所认识。秸秆还田方式以早稻草还晚稻田为主,晚稻草覆盖冬作物为次。早稻草还田方式的习惯做法是将稻草切碎翻埋,近

24、年来部分地区采用机械翻埋,工效大大提高。而且随着晚稻免耕技术的推广应用,整草面施还田的面积,也在迅速扩大。各种秸秆还田方式,可参照下列的规定值进行操作。1 .浙江三熟制稻田秸秆还田各项技术指标规定值(表3-27)表3-27浙江三熟制稻田秸秆还田技术指标规定值规定值编号项目早稻草还晚稻田晚稻草还冬作田免耕还田翻埋还田麦田免耕盖草冬绿肥田盖草1还田数量(公斤/亩)幅度较宽1603402003001002002还田时间七月中、下旬七月中、下旬11月11月3粉碎程度整草2025厘米整草或碎草以碎草为好4翻压深度覆盖表面810厘米覆盖表面覆盖表面5土壤水分保持浅水田面无水保持潮湿保持潮湿6氮(N)肥用量(公斤/亩)454547磷(P2O5)肥用量(公斤/亩)2222稻瘟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8防治病虫害稻草不宜稻草不宜插秧前清除田展插秧前清除田展播种前喷施绿麦9防除杂草杂草杂草隆等除草剂10还田周期(年)111111适应性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