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_第1页
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_第2页
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_第3页
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_第4页
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9年平安工程师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七案例一:氧气胶管冲落,将水暖工眼球击裂失明1. 事故经过某厂气焊工甲与水暖工乙进行上、下水管大修工作。乙开启减压器上的氧气阀门,氧气突然冲击,将接在减压器出气嘴上的氧气胶管冲落,正好打在乙的左眼上,将眼球击裂失明。2.主要原因分析1瓶内氧气压力较高,开启阀门过大,使氧气猛烈冲击。2氧气胶管与减压器的连接部位扎得不牢.3水暖工乙不懂气焊平安操作知识,开启阀门过猛,且又站在氧气出口方向,属违章作业,酿成事故。3.主要预防措施1非气焊工不得操作气焊设备及工具。2开启氧气阀门不要过猛、过大;操作者应站在气体出口方向的侧面。3减压器出气嘴上的氧气胶管应插紧扎牢。案例

2、二:电梯事故的分析和预防1门系统事故11999年7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光熙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在运行时开门走梯,致使三层楼住户祖孙二人在上电梯时被剪切,造成一死一伤。1998年9月24日,山东某银行的电梯,也出现了一起开门走梯的事故。那天,一位乘客进入轿厢选好层,站在门口等人一同乘梯。就在这时电梯开着门却以正常速度向下运行,将这位乘客的头与下颌分别由轿厢上沿和地坎形成挤压,造成重伤。2门系统事故21995年9月13日,山东某服装厂,发生了一起恶性电梯死亡事故。该电梯为客货电梯,6层6站,XPJ型,额定速度 0.5m/s,额定载荷1000kg,门锁为GS75-11型。因该电梯制造较早,各部件

3、的型号已趋于老化,因三角碰块与勾子锁频繁碰撞,使三角碰块已磨成倒圆弧状,加之弹簧老化,啮合深度只有3mm,只要在层门外,用手一扒层门那么很容易就翻开。针对这一情况,维修人员已向单位领导汇报三次,均答复为企业效益不好,资金紧张,先用着等以后再说。9月13日下午5:30车间下班,因高某系车间一班组长,下班后晚走一会儿,大约在5:40左右,从车间出来车间在四层,发现电梯正要关门,高某离电梯15m左右,便急匆匆地跑过去,此时电梯已启动,正快速驶向六楼,高某用手扒开层门迈进去,一步踏空,跌入底坑,当场死亡。这是一起典型的管理者及使用者不重视平安而引发的事故。3 冲顶或蹲底事故北京市某房管所一幢24层楼的

4、MBDS电梯,由于维修工在作业时忘记了拔出开闸扳手,随着电梯运行的震颤,扳手越插越紧,最终导致了抱闸无法闭合。这时电梯回到一层,维修工正欲从轿里撤出,却发现电梯自动上行,正犹豫间只见电梯移动越来越快。他打下轿顶急停开关,但无济于事,维修工无计可施。电梯失控了,加速直冲24层,吼叫冲顶,维修工立即将身体收拢、蜷伏在轿顶的最低处。轰隆一声巨响,轿厢;中项震动了整个大楼。维修工的性命保住了,但轿顶复绕轮被楼板击碎,机房顶面拱起一个大大的鼓包。4其他事故1999年8月25日,东北某学院新装了两部电梯,李、高二人对电梯厅门与轿厢门刀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当他们正在调整螺栓时,有人按动了呼梯按钮,电梯快速上行

5、,李某被挤入轿厢与6层厅门侧井道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1.电梯事故的种类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2.电梯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平安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条件具备其一,那么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那么电梯事故一定发生。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1维

6、保单位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局部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不是执行"平安为主,预检预修,方案保养"的原那么,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有方案地进行预防性维修,而是待出现故障停梯后,才进行抢修,既误时又误事,局部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甚至是敷衍了事,置电梯平安于不顾。管理者或维修保养人员,应加强有关法规的学习,做到有法必依。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不断完善法规建设。2电梯自身的平安隐患及预防措施门系统事故之所以发生率最高,是由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造成的。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

7、作不可靠。假设维修更换不及时,电梯带隐患运行,那么很容易发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一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无平安保障,后果将不堪设想。要有效地防范冲顶事故的发生,除加强标准的完善外,必须加强制动器的检查、保养和维修。其他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是个别装置失效或不可靠所造成的。事故经过2002年4月6日,在江苏某建设集团下属公司承接的某高层5号房工地上,工程部安排瓦工薛某、唐某撤除西单元楼内电梯井隔离防护。由于木工在支设12层电梯井时少预留西北角一个销轴洞,因而在设置十二层防护隔离时,西北角的搁置点采用一根48钢管从

8、11层支撑至12层作为补救措施。由于薛某、唐某在作业时,均未按要求使用平安带操作,而且颠倒撤除程序,先撤除1l层隔离薛某将用于补救措施的钢管亦一起拆掉,后撤除12层隔离。上午10时30分,薛某在进入电梯井西北角撤除防护隔离板时,三个搁置点的钢管框架发生倾翻,人随防护隔离一起从12层32米处高空坠落至电梯:井底。事故发生后,工地负责人立即派人将薛某急送至医院,但因薛某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2时30分死亡。事故原因分析1平安防护隔离设施在设置时有缺陷,规定四根固定销轴只设三根,而补救钢管已先予撤除,是造本钱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造本钱次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三点:1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不力,未能

9、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2劳动组织不合理,安排瓦工撤除电梯井防护隔离设施。3平安教育不力,造成职工平安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差。3工程负责人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先上后下的撤除作业程序,自我保护意识差,高空作业未系平安带,加之平安防护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本钱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事故责任者采取的处理意见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根据事故调查小组的意见,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责任者进行了相应的处理。1工程经理,催促管理不严,制度不够健全,职责不够明确,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责任,应给予行政处分,并处以罚款。2办公室主任,对本次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应写出书面检查,并处以罚款。3现场负责人,违章安排瓦工撤除电梯井隔离

10、防护,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应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并处以罚款。4瓦工班长,对施工人员检查不够,对本次事故负有一定责任,应给予经济处分。5瓦工唐某,违章操作,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应给予经济处分。6瓦工薛某,违章操作,对本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但鉴于薛某已死亡,故不予追究。采取的整改措施1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召开事故现场会,举一反三进行系统的平安生产教育,增强平安意识及自我保护的根本能力,杜绝违章作业。2组织架子工对施工现场脚手架、电梯井隔离设施、临边防护栏杆、通道防护棚等平安防护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按三定原那么进行整改。3预留洞口安排木工,加盖并固定。4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平安教育,提高

11、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严格遵守各项平安生产的法律法规,杜绝违章指挥。5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学习,确定专职监督人员。从思想上、管理上提高平安生产意识和水平,确保平安施工。问题1.建筑施工的特点有哪些?2.撤除工程的平安措施中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1.建筑施工的特点是:1产品固定,人员流动;2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3建筑施工变化大,规那么性差,不平安因素随形象进度变化而改变。2.撤除工程的平安措施中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1定现场平安监护人员名单及职责。2有工程作业区周边的平安围挡及警示标牌调协要求。3切断原给排水、电、暖、燃气等源头和撤除各种管道、线网的平安要求。撤除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水、电应另行设计专用的临时配电线路、供水管道。4根据采用的撤除方法人工撤除或机械撤除、爆破撤除制定有针对性的平安作业措施。5高处撤除作业应设计搭设专用的脚手架或作业平台。假设作业人员站在包括电焊机、氧气瓶等设备拟撤除的建筑物结构、局部上操作,必须确定其结构是稳固的。6撤除建构筑物,应自上而下对称顺序进行,先撤除非承重结构后再撤除承重的局部。不得数层同时撤除。当撤除一局部时,另与。之相关连的其他部位应采取临时加固稳定措施,防止发生坍塌。承重结构件要等待它所承当的全部结构和荷重撤除后再进行撤除。7撤除作业要设置溜放槽,将拆下的散碎材料顺槽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