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外段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外科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颅外段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外科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颅外段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外科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颅外段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外科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适用于颈内动脉狭窄超过原直径的50者。病人可表现为:(1)TIA发作者。(2) 完全性卒中。(3)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有上述临床表现者,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内动脉狭窄者可行此手术。双侧颈内动脉狭窄者应先做引起症状的一侧。【禁忌症】1、脑梗死急性期。2、造影证实颈内动脉完全阻塞。3、合并严重的糖尿病,心,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术前准备】1、颈动脉超声波检查,显示颈动脉狭窄时,应该行脑血管造影。2、脑血管造影应包括颈内动脉的起始部及全脑血管造影,了解侧枝循环。3、常规行CT及MRI检查,以了解脑梗死及脑萎缩的程度。4、可行放射性核素脑扫描

2、,以了解脑梗死病人的脑缺血区域。5、心,肺,肾功能的评价,控制高血压。6、血生化检查了解电解质及血脂。【操作方法】1、麻醉:全麻,保持血压稳定.2、体位:平卧,头转向健侧,牵拉头部充分暴露颈部,头可抬高床面15º20º.3、三种切口选择:直切口,沿胸锁乳突肌,上至甲状软骨,下至下颌角。横切口:以胸锁乳突肌为中心。“S”形切口:上至乳突,向前拐向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下至胸骨切迹上缘12指.4、暴露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注意面静脉结扎剪断,迷走神经的分离,颈动脉窦处注入局麻药以减少对心率及血压的影响.尽量向上暴露颈内动脉,注意舌下神经的分离保护,对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临时阻断,

3、闭塞颈内动脉前应给予5000U的肝素.甲状腺上动脉可用动脉瘤夹夹闭.此过程中应保持血压正常或偏高.5、插入分流管:纵行切开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切口应暴露出动脉硬化斑块并显示到正常颈内动脉.分流管近端先插入颈内动脉一侧,分流管远端应插入颈总动脉.动作要轻柔,防止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必要时可先将其取出.从插管至有血流经过分流管一般需要23分钟.6、显微镜下动脉硬化斑块取出及动脉内膜切除:从动脉内壁一侧剥下动脉硬化斑块,经分流管下方将其取出.颈外动脉口处的动脉斑块应该一并切除,直至见到正常动脉内膜.缝合颈内动脉时,为了防止狭窄可取一段大隐静脉修补颈动脉.缝合完毕前取出分流管.注意排出动脉内气泡,及依次颈总,颈外,颈内动脉解除阻断.逐层缝合.可用30g50g硫酸鱼精蛋白解除肝素化.【注意事项】1、 打开颈动脉鞘时进行分离,要注意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2、 颈内动脉暴露不宜过高,否则容易损伤面神经。3、 要熟悉迷走神经周围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先找到神经起源,由上至下小心分离,使用双极电凝可防止损伤迷走神经.迷走神经的喉上枝及喉返支也要注意保护.,以免造成术后声音嘶哑。4、 要保护好舌下神经,熟悉其走行,尽量减少对其的牵拉或者烧灼。5、 术后注意血压变化,及时处理高血压。6、 术后给予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或者小剂量肝素,防止术后脑血栓形成。7、 术后两周要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