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是高还是低_第1页
我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是高还是低_第2页
我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是高还是低_第3页
我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是高还是低_第4页
我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是高还是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是高还是低 1. 宏观税负宏观税负的概念: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税负总水平,通常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NI)的比例来表示。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职能的范围和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等是决定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的主要因素。宏观税负问题始终是政府税收政策的核心,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要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6个因素): 决定中国宏观税负形成的因素既有各国宏观税负形成的一般因素,也有现阶段中国的特殊因素。抽象出这些基本因素,了解中国宏观税负的形成机理,对

2、于宏观税负状况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一定时期的税收收入量是以财政支出因素为基本前提的。1.一定时期内政府的职责。政府的职责是决定政府支出总规模的基础,因而也是研究宏观税负的逻辑起点。2.公共商品的提供。一是公共商品供给范围的大小直接决定一定时期的宏观税负水平。二是公共商品的提供方式,也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宏观税负的高低。即提供方式不同,提供成本不同,则所费价格不同。三是公共商品的提供效率。公共商品的供应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为提供公共商品,政府需要配备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并配置足以使机构和人员运转的资源。3.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的发展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公共需求的增长、税收

3、收入的增加都与一定时期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有着很强的相关性。4.非标准化税制实施的范围。是指各种税收的优惠政策,其目的是放弃一部分收入,以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5. 政府收入结构。政府收入=财政收入(税收)+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其中只有财政收入属于预算内收入,其余的三项都是预算外的收费。6. 税务管理能力。税务管理的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税收制度所能形成的实际税收负担及其效应,而且将直接影响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多少,从而在较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宏观税负的高低。宏观税负测算的主要方法(3种方法):1.小口径宏观税负。等于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中口径的宏观税负。是财政收入

4、占GDP的比重。这里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少量的其他收入(如国有企业收入、变卖公产收入以及规费收入等);3.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是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这里的“政府收入”,不仅包括财政收入,而且包括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向企业和个人收取的大量的不纳入财政预算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费(基金)收入,以及没有纳入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这里有着费负属不属于税负的争论)2.争论起因在2005年7月,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发表了“2005税负痛苦指数调查报告”,在全球52各国家及地区中,中国内地的“税负指数”位居第二;2007年的结果显示,中国仅次于法国与比利时,位居世界第三;2009年,福布斯调查显示

5、中国税负世界第二,仅次于法国。但国家税务总局称:中国宏观税负目前仍处世界较低水平, 所谓中国税负水平位居全球第二或第三位的结论,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是违背事实的。而且目前我国的财政部专家声称:我国的宏观税负实际偏低。IMF出版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8)对2007年全部有数据的53个国家的宏观税负做了计算。这53个国家的宏观税负平均为39.9%,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29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5%,按相同的口径计算,2007年到2009年,我国的宏观税负分别为24%,24.7%,25.4%,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财政部最

6、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全国的财政收入为43349.79亿元,同比增长27.6%,远远高于同期的GDP的增长,而税收占了快财政收入的90%,财政的增长无疑是税收在其中做了巨大的贡献。财政收入超过GDP的增长是不是因为税收的大幅增长?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到底是低还是高?针对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这个问题,我搜集了一些资料,来谈谈我自己理解。3. 我的观点:我国的宏观税负是偏高的别让简单的数据对比遮蔽了税负之争上述的情况到底哪个比较有理呢,中国的宏观税负到底是高还是低呢?其实他们的立场都很鲜明,所以站在我们普通的纳税人的角度来看,这两者都是失之偏颇的。 首先,那些西方媒体说了肯定不对,他们一向只会戴

7、着有色眼镜对中国横挑鼻子竖挑眼,其关心的也只是在华投资的外企能否在税收方面享受超国民待遇。其次,国家税务总局说了也不能完全接受。其作为征税机关,关注的往往是能否按每年的财政预算完成既定的税收任务。例如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给出的答案却与财政部官员的说法大相径庭。报告显示,按全口径计算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07年至2009年分别达到了31.5%、30.9%和32.2%。其中,2009年虽然税收收入只有6.3万亿元,但政府收入已超过了10万亿元。究其原因,归结于统计口径不一致。财政部宣称税负低的统计口径其实是狭义的统计口径,因为I

8、MF的统计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而言,税收收入占到了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而中国的情况就复杂得多。2009年政府收入超过10万亿,但是纯税收收入只占到6成左右,还有相当部分的非税收入,比如种种预算外的收费、土地出让金收入、社保基金收入等等,均数额不菲,而它们都没有被财政部纳入计算的标准之内,所以造成了这两种统计数据的“打架场面”。统计我国的宏观税负应该用大口径的方法国际上通常使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税负水平,这是由于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收入基本上只有税收这一块,而我国有税收占比、财政收入占比以及政府收入占比这三个依次递增的统计口径。从科学性和真实性而言,既然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的收入都

9、属于政府的实际收入,那么用大口径计算宏观税负才能真正反应政府对财富的占有水平。并且作为纳税义务人除了要定期定量的缴纳国家规定的税收外,也是政府收入中其余的收入的承担者,用大口径的方法更能体现我国人民的税负负担。(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或者负税人,因国家征税而承受的福利损失或经济利益的牺牲。定义是税收价值对某一经济总量价值的相对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 1994年以来我国不同口径的税负情况(亿元 %)年份 税收收入 财政收入 政府收入  GDP 小口径税负 中口径税负 大口径税负1994 5126.88 5218.10 7691.1 46759.4 10.96  

10、; 11.16 16.451995 6038.04 6242.20 9666.2 58478.1 10.33 10.67 16.531996 6909.82 7407.99 13128.0 67884.6 10.18 10.91 19.341997 8225.04 8651.14 15645.1 74462.6 11.06 11.62 21.011998 9262.80 9875.95 17599.0 78345.2 11.82 12.61 22.461999 10682.58 11444.08 19784.9 82067.5 13.02 13.94 24.112000 12581.51 13

11、395.23 22460.0 89468.1 14.07 14.98 25.112001 15301.43 16386.04 24686.1  97314.8 15.72 17.08 25.732002 17636.49 18903.64 27203.6 104790.0 16.81 18.46 26.572003 21164.00 21715.00  29991.0  117252.0 18.05 18.59 25.71小口径的税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宏观税负,目前是呈上升趋势,中口径的税负指标与小口径的指标相差不大,2003年接近19%,而大口径的税负指标为26%

12、,则处于高位,并且也是呈现不断的上涨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大口径的税负与小口径的税负相差是十分巨大的,而在2003年就已经达到25.7%,那么现在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中的数据32%也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了,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偏高的。而且,用大口径的方法,不是更能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吗: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自然在这个方面就要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待我国的宏观税负,从而才可以从中找到问题,为人民解决问题。若是站在财政部的角度来说,国家宏观税负偏低,还有待涨的趋势,不知道又有多少的人站出来维护自身权益了。人们会根据自身的税负压力来考虑宏观税

13、负的高低,而不仅仅是接受统计出来的关于税负偏低的数据了。4.大小口径之间的差距-税收体制问题大小口径带来的宏观税负的统计之间的差异,它反映的是我国税收体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之所以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来分析得到的是国税局的税偏低与纳税人的税偏高,其纠结的根本不应该是到底用哪种口径的问题,而是应该对此进行反思,找出差距的原因。1. 我国税费总负担相当重国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费占了政府收入的一部分,税收最后都能收归国库,而各种名目的收费或罚款往往形成了收费部门的部门利益或者地方政府的非税财政收入,成了老百姓的隐性税负。2. 税收结构不尽合理我国的税收中以消费税等间接税为主,这些税收并不区别每个消费者的实际

14、收入状况和负担能力,而这些税收大多来自中低收入者购买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时缴纳的税收。这样不但起不到税收本应有的劫富济贫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进一步加重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实际税负。3. 我国目前主要税种的税率偏高 “生产型”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如果换算成国外可比口径,即换算成“消费型”的增值税,则税率高达23%,这高于西方国家的水平(大多在20%以下);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33%,而OECD30个国家的平均税率为31.4%,其中,德国为25%,澳大利亚为21%,英国、日本、印度为30%,美国实行15%、18%、25%、33%的四级超额累进税率,明显我国企业的税收负担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为45%,而发达国家的英国是40%,日本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