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毕业设计的外文资料翻译_第1页
立式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毕业设计的外文资料翻译_第2页
立式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毕业设计的外文资料翻译_第3页
立式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毕业设计的外文资料翻译_第4页
立式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毕业设计的外文资料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毕业 设计外 文资料 翻译题 目 立式 组合机 床动力 滑台液 压系统 设计专 业 机械 设计 制造 及自 动化班 级 0 8 8 1 0 5 2学 生 李虎学 号 0 8 8 1 0 5 2 0 8指导 教师 柴京 富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J.Cent.South Univ.Techn01.20211 5:382?38671?008-0072-1挖掘 机工作 装置液 压系统 建模与 参数估 计何清华,郝鹏,张大庆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长沙 410100; 2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沙410083摘 要:

2、摘 摘 摘 要 要 要 : : : 首先介绍了试验挖掘机机器人改造后的电液比例系统。 而后结合所采用的LUDV 系统load independent flow distribution system的特点,以动臂装置液压系统为例,从电液比例阀的动态特性,液压系统的流量方程、 连续性方程及力平衡方程入手,给出了电液比例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根底上,根据试验结果对电液比例模型进一步进行简化,并利用相关的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挖掘机动臂装置的结构和受力分析,导出了模型中液压缸等效质量M 、液压缸负载力 Fl 等参数的估算方法和公式;通过试验辨识的方法确定阀的流量增益系数 Kq 取值范围。关 关

3、关 关 键 键 键 键 词 词 词 词 : 挖掘机;电液比例系统; LUDV系统;建模;参数估计液压挖掘机由于具有经济性及适应多种用途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包括农业、 建筑、 及军事等领域,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己成为工程机械的主流产品。 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目前已成为工程机械的开展方向,因此液压挖掘机的自动化也逐渐成为各国的研究重点 ;其中工作装置的自动控制又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 对挖掘机工作装置的轨迹跟踪控制,不同的研究者可能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 但无论采用何种控制策略,都要求首先掌握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及其液压驱动系统的动、静态特性等先验知识,其控制品质主要取决于专家对挖掘机工作装置

4、及其液压系统各特性中先验知识所掌握的程度。 假设能获取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那么有助于控制系统设计。 然而,在建模过程中发现该系统十分复杂,它具有非线性和快时变的特点,即使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也不能获得收敛的模型参数。 国外有很多学者采用了非线性方法建模,虽有不错的效果,但其控制器设计普遍比拟复杂,距离工程实际有一定的距离。 本文从工程实际的- 1 -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角度对模型进行简化,得到的控制模型易于控制,控制器的实现相对简单,降低控制成本。为此,作者从电液比例阀的动态特性、系统的流量方程、连续性方程和力平衡方程入手,对挖掘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简化模型、模型参数的估

5、算方法和估算公式进行研究。1 试验挖掘机简介本文所研究对象为反铲液压挖掘机见图1 。在进行轨迹控制时,把图1所示的工作装置作为三自由度的机械手来处理动臂、斗杆及铲斗3 个自由度,并在其上分别装有倾角传感器 ,控制工作装置的末端即铲斗尖以跟踪规划好的期望轨迹,期望轨迹就被称为铲斗轨迹控制中的目标值。在实际控制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编程控制动臂、斗杆及铲斗液压缸的动作,使3个液压缸协调动作,最终实现工作装置跟踪目标轨迹。为了进行计算机控制,必须对所使用的挖掘机平台进行电液改造。1 1图1 1 挖掘机工作装置示意图本文利用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生产的S W E 85 液压挖掘机为平台进行机器人技术改造。在

6、原系统的根底上,通过加装电比例减压阀,实现电液先导回路取代原来的液压先导回路,并与原机器上的S X 2 14 型多路阀一起构成先导式电液比例阀改造后的电液比例系统如图2所示。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的分析以动臂装置液压系统为例加以说明,斗杆和铲斗的液压系统与之类似,特此说明 ; 用电手柄取代原有机器的液压先导手柄,而且手柄上装有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切换按钮。改造后的挖掘机的液压系统不变,试验平台采用力士乐公司的负载独立分配系统,该系统的可控性和节能性都非常出色。- 2 -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 3 -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2 电液比例系统模型2. 1 电液

7、比例阀动态特性由于系统的电液比例系统由比例减压阀与多路阀组成,因此将电液比例阀阀芯的位移与输入电流之间的传递函数简化为1阶环节。X (s Kv I1I s 1 + bsv式中: K 为比例阀的电流增益; b为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 I v I t - I , I t 为I d比例阀的控制电流, I 为消除搭接量而参加的初始工作电流。d2. 2 电液比例阀的流量方程本试验平台S W E 85 挖掘机液压系统局部采用的是力士乐公司的L U D V 系统,由L U D V 系统工作原理可得阀的流量方程,即式中: P r 为回油压力; P 为负载敏感阀的弹簧设定压力; C d 为流量系数; W 为阀的

8、开口梯度; X v 为芯位移; 为油液密度; Q 1 与Q 2 和P 1 与P 2 分别为液压缸无杆腔、有杆腔流量和压力; P 1 与P 2 分别为阀口两端的压差, 挖掘机在正常工作中系统不饱和时 ,P 的设定值为一常数,一般为21 0M P a 。 从图4所示的压力测试曲线可以看出, 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 不管负载如何变化,P 根本保持在21 0 M P a 。从而可见流经阀的流量与换向阀的开口面积成正比,而与负载的大小无关。因此式 2 可以简化为:- 4 -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Q 1 K qX v t I t 02? PK q C 4Wd式中: K q 为阀的流量增益

9、系数, 本文中P 21 0M P a 。2. 3 液压缸的连续性方程通常工程机械不允许存在外漏油现象,近年来由于密封技术的开展,已经根本杜绝了外泄现象; 实际上作者通过屡次试验,发现试验机内泄确实很小。因而可以忽略内外泄的影响。当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时,得到液压缸的连续性方程为 5 :VP1 1A y +1 15VP 22Q A y2 2式中: A 1 与A 2 为液压缸无杆腔、有杆腔活塞有效面积; V 1 与V 2 分别为液压缸进出油腔的体积 包括管道和接头的体积 ; y 为活塞的位移; e 为有效体积弹性模量。2. 4 液压缸的力平衡方程忽略液压缸内的油液质量,并设动臂液压缸承受刚性负载

10、,可有F p A - p2A 2 M & y & + B c y & + F 61 1 l式中: F 为液压驱动力; B c 为活塞和负载的粘性阻尼系数; F l 为所有反向负载力, 其方向与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反; M 为活塞杆的等效质量。2.5 电液比例系统简化模型对式 4 式 6 进行拉氏变换,可以推导出电液比例系统的简化模型 5, 6 为b X s + b s F s I v f 1Y (7)s 2s a s + a s + a 0 1 2式中:- 5 -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2b K A V + V A / A 2I a q 1 2 1 1b

11、 V Vf 1 1a V V M0 1 2a B V V1 c 1 22 2a V A 1 + V A 2 2 a 2 13 参数估计从上面的建模过程及式 7 中不难看出,系统数学模型中的参数几乎都与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结构、运行状态和位姿有关,这些参数是时变的,因此要获得其精确的数值或是计算公式很困难, 本文对上述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近似估算 7, 8 , 确定其变化范围 本文以动臂液压缸为例 。3. 1 液压缸负载等效质量的估计动臂、斗杆及铲斗一起构成动臂液压缸的负载 假设无外负载 ,作为运动体,动臂是绕某铰接点转动,而斗杆和铲斗在运动过程中都是相对它们的绞点运动,它们相对于缸体或活塞的运动不

12、是直线运动,即在力平衡方程式 5 中,动臂作为运动体,其运动方向并不是y 所指方向。因此,力平衡方程式 5 中的M 不能简单认为就是运动体 动臂、斗杆、 铲斗 的质量和。 设动臂在B 点缸体的延伸方向受到包括油缸推力和动臂、 斗杆及铲斗等自重在内的合力F c , B 点在该方向的加速度为ac 。 将F c 分解为沿O 1B 垂直方向和O 1B 方向的两个分力F c 1和F c 2 ,将ac 分解为沿O 1B垂直方向和O 1B 方向两个分加速度ac 1 和ac 2 , 见图1。那么以O 1 为支点,钻臂所受力矩和角加速度为; F c 1 O 1B F c O 1B s i n a a s i n

13、 c 1 c8 O B O B1 1由转动定律 J 可得a s i n cF c O B s i n J1O B1即JF c 92O B1上式与牛顿第二定律F c M ac 相比拟可得动点B 的等效质量- 6 -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JM 102O B1式中: 转动惯量J 为整个工作装置绕绞点O 1 的等效转动惯量,其求法可以利用转动惯量的平移法,如图1所示的O 1G 1、 O 1G 2、 O 1 G 3 分别为动臂、 斗杆、 铲斗重心与O 1 的距离,其中G 1、G 2、G 3 可通过试验求出 3 。那么:式中: I 1、I 2、I 3 分别为动臂、斗杆、铲斗相对于自身重

14、心的转动惯量。3. 2 液压缸上承受反向负载力的估计当工作装置处在任一平衡位置时 不失一般性,本文设为如图1所示的位置 ,可以列出挖掘机工作装置以O 1 为支点的力矩平衡方程式:F l O 1B s i n m 1 gO 1G 1 + m 2 gO 1 G 2 + m 3 gO 1 G 312进而推出动臂液压缸所承受的方向负载力为3.3参数K q 的估计当工作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利用流量计测得其流量,如图5所示,为测得的动臂液压缸控制阀被加上阶跃电流时的流量曲线,即为动臂液压缸的阶跃响应曲线,该曲线同时验证了式 1 的正确性。 通过试验曲线,结合式 1 和式 4 ,我们可以辨识出K q 的变

15、3化范围 。对于图4所测到的数据, 可以辨识出: K q K 21 825 ×10- 4 m / s / A , 时间I常数b 01 1946 s 。因此可以通过试验得到K q 的变化范围。- 7 -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4 结论1 结合本文试验机所采用液压系统的特点,建立了电液比例系统模型,在建模过程中提出一些假设条件,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获得了系统的简化模型,并利用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使在此根底上设计切实可行的控制器成为可能。2 由于所建立的电液比例系统模型中存在一些未知的关键参数,而在后续设计控制器的过程中,必须确定这些参数的值或变化范围; 本文就这些关键

16、参数通过理论推导和试验的方法分别给出其取值的变化范围,因而所得到的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8 -南昌 航空大 学科技 学院学 士学位 论文 参考文献1 王飞跃 水平PJA实时轨迹规划的根底上自主机器人开挖力/力矩传感器测量 19942 HAGA M.HIROSHl W.FUJISHIMA K 液压挖掘机控制系统 3 张大庆,何清华, 郝鹏等. 液压挖掘机铲斗的轨迹跟踪控制 吉林大学学报, 2005, 35 5 : 4904944 LEE S U.CHANG P H重型机械挖掘机控制使用时间dclay控制开关行动与整体滑动面 20015 PYUNG H C.LEE S J A 直线运动跟踪控制的液压挖掘机系统 6 陈欠根,纪云锋,吴万荣. 负载独立流量分配 L U D V 控制系统 液压与气动, 2003, 10 : 10117 BORA E 改良的非线性建模和控制系统的研究 Do f e l e c t r oh y d r a u l i c 】. B o s t o n : 东北大学, 2 0 0 0 : 7 8 - 8 0 8 S h a hr a m T , P e t e r D L , S a l c ude a n S E识别惯性挖掘机和摩擦参数 9 何清华,李力争,周宏兵. 双三角钻臂及其液压系统的建模与参数估计 J 中南大学学报, 2001, 32 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